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烧毁了大半,因为畏惧这里面跟洋人之间的因果,一直到清帝退位前此处地契几经转手,都没有人好好掏钱修葺一番。直到民国成立之后,一位往返关内关外的皮草商看它便宜,这才不顾外人警告买来花钱修葺了一番。谁料到全家方才搬入不久,那皮草商便在关外遭遇了马贼,落了个身死异乡的惨剧。这本是件意外,却给人联想到了端郡王府的典故,于是那皮草商的子嗣一直都想将这产业卖出去,可惜一来瑞郡王府经过一次大祸之后建筑已是十分小气,北京城里比它大气华丽的宅院多的是。二来,大家也担心染了霉运,李汉之前一直没人胆敢接手。

以李汉现在的身份,盯着他的目光太多了,说句难听话,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在琢磨着是不是背后有什么动作。结果,他这边才刚派人去买下来端郡王府的地契,那边爱新觉罗·载沣便向他递了拜帖,随后亲自往六国饭店,详细跟他明说了这端郡王府背后事,劝阻他不要入住瑞郡王府的同时,他还恳切的跟李汉表示,若他需要,可将自己的醇亲王府让出来,给他做总统府。

载沣这么明显的巴结态度,虽然出乎李汉的意料之外,但也没引起多少疑心。此人自清廷退位之后便一直待在自己的醇王府里,很少同一群旗人宗社党联系。这虽说多少跟他的性子有关,但也足以说明其为人还算比较信守清帝退位诏书及相关协定的。而且,这么一位重要的人物,调查局自然不可能放过,考虑到宣统乃是载沣之子,调查局在12年便安排了情报人员以伪装成下人混入醇王府内,传出来的情报也都显示了,载沣的确多次拒绝了宗社党邀请他往天津、关外主持大局。

对于这么一个放弃了权力的曾经的摄政王,他为什么要主动向李汉示好,这事他也是花了不少功夫才算弄明白的。

清帝逊位后,载沣生活很低调。他从不参与复辟活动,只求维持对皇室的优待条件和保持现状不蔓不枝足矣。在清朝遗族中,载沣是一个能较快接受新事物的人。他是遗老遗少中最早剪去辫子,安装电灯电话、穿西服、买汽车的人物之一,这也许与他出使德国,接受过新思想有关。他的这些举动,自然引起一些满清遗老遗臣的不满,虽然不乏称赞他开明的声音,但多数还是骂他忘本,丢了祖宗的脸。但这何尝不是他的高明之处。

辛亥一战后,载沣已经看透了清明灭亡已成定局,他自认能力、阅历都不如袁世凯,所以退位之后也就老实的留在北京自己的醇王府内摆出安享晚年的架子。实际上,他看似乃是舍不得北京的家业,但何尝不是以自己做人质,换取其他王公大臣们的希望。试想倘若他这位前朝摄政王也离开了北京,跑到了其他租界区捣鼓宗社党,你看袁世凯能不能继续伪装自己的伪善面孔,对一群旗人的拙劣表现睁一只眼闭一睁眼。恐怕,他一早便发兵全灭了旗人遗族捣鼓出来的势力,将危险抹灭在萌芽状态了。这是他的高明之处,他的性子虽然暗弱,不太适合当什么国家领袖,但不代表他就没有见识、没有眼光。

本来载沣自己都认为他不会再出山的,一直老死在醇王府里。然而,当今年四月,善耆在东北捣鼓的关外八旗跟着日本人折腾起什么满洲国的时候,他发现自己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比起旗人,革命党出身的李汉毫无疑问杀起来是好不心软的。当年四川、湖北,多少旗人因他丢了祖产、田地,损失的银子何止千万。他是担心连袁世凯的北洋都被打得溃不成军的李汉真要发起怒来,要下狠手对付旗人,日后指不定这本就因为不通生产而在失去了手上的权力之后迅速消亡的旗人立刻便遭到了灭顶之灾。毕竟现在在关外,善耆仅仅依靠万余土匪、马贼烧杀掠夺,也不过攻占了奉天省内的几座县城,吉林、黑龙江两省驻兵早就消灭了闹事的马贼。只有奉天督军张锡銮担心善耆等闹事旗人背后的日本人,故几次压下了麾下将军要求起兵镇压善耆等旗人作乱的建议,非要说什么等关内发兵。不然,东北那些个闹事的旗人早被镇压了下去。

他这么交好李汉,不过是为日后善耆等人战败,留个后路也好在李汉面前求个情罢了。

这醇王府李汉自然没要,盯着它的人太多了。前朝摄政王的府邸,他李汉一到北京载沣就‘自愿’让出来了。说出去谁信?说不得他李汉还要落一个欺负前朝遗老王公的骂名呢!不过醇王府不能要,但载沣的善意却要收。这载沣就算性子再怎么暗弱,终归在旗人中有大影响力,他现在是一国总统了,总归做事之前要多想想,旗人该打压还是要狠狠打压的,但一味的打压不能包治百病,所以,拉拢跟分化也是在所难免的。

4月27日,日本国内传来很不好的消息,长州藩元老同时也是第一位日本元帅大山岩出面指责山本权兵卫,刚刚被任命为内大臣的他一出面,本就依靠着态度正在逐渐软化的海军支持而死撑着的首相山本权兵卫终于认识到了恐怕以无力回天,于27日向天皇递交裁定书,请求天皇下达圣旨裁定。倘若大正天皇开了口,便是他跟内个倒台之时。

日本国内的政局到了最混乱的端口,同样的也是日本国内政局将要得以恢复的前兆。因为大正天皇说起有罪,山本权兵卫内阁将立刻倒台,日本国内最好再混乱大半个月,新内阁在各大势力决出之后,日本将恢复秩序;而天皇裁定其无罪,日本政局也将立刻得以恢复。

这可不是个好消息,收到日本国内调查局分部传回来的情报之后,李汉立刻下达了旨意,命令在山海关休整了数日的李济深的十师跨过长城,杀往锦州。同时,他派人暗中将密信送到驻守奉天的第十六师师长张作霖手上,暗示其尽快控制奉天,同时在密信中签署了解除亲、日派奉天督军张锡銮职务的命令,任命张作霖为奉天省新省长。

暗中未免日本国内再起波澜,他两日内四次召见、拜会德国公使穆默,就战车向德国转交设计图跟相关技术同德国尽快达成一致,以便令德国松口,出动海军在渤海巡游给日本增加军事压力,迫使其尽快撤出吞并的复州跟安东县。这是他跟民国的心理底线,至于关东州跟南北满铁路驻军,这是现阶段的他完全没有能力解决的历史遗留,至少他还没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

第五卷大炮主义第五百四十章过渡内阁(上)

尽管知道东北暂时双方都没做好准备,想打也打不起来,但是必要的担心还是免不了的,自从第十师开拔之后,他在新设在端郡王府的临时总统府内特别装了几部电报机,专门用于接收来自东北第十师的最新消息。

总统府内,临时总统李汉正在办公,担负起重要职责后,日子明显过得快了起来,事情也更加忙了。临时过渡政府新建立,就如同当初袁世凯建立的北洋政府一样,存在着多不胜数的问题。满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战败赔款问题需要跟洋人谈,江海关、西藏问题需要跟英国人谈,东北、外蒙问题需要跟日俄两国谈,西南问题又要跟英法两国磨皮,这些还只是跟洋人之间需要他这个临时大总统烦恼的事情。

国内问题也有很多,比如民国之后数场大战,北方跟长江流域数省经历战火之下,损失比较严重,尤其是河南、安徽、山西等几省,短时间内想恢复起来恐怕会有些麻烦。河南省是个大问题,临来北京之前他便派出了数个队伍前往豫西、豫南等地考察,保守估计河南省因三年天灾人祸加战乱导致的难民数量将在200万至400万之间。因为很多县城跟乡镇都在战中被被焚毁,救灾难度之大令他十分皱眉保守估计年底今年河南收成将只有1907年灾荒前的六七成,将近七年间河南省内收成不见增长反而锐减,可见这场从清末持续到现在的天灾人祸跟河南省造成多大的麻烦了。距离夏收还有一段时间,根据考察队发回来的数据,夏收前他必须往河南省调集至少10万吨的粮食应付可能因夏收欠受而引发的再一次流民潮,稍微一个不注意便可能再一次引起民变。也是因为如此,他在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下午便发表临时总统府第一号令,宣布将从产量大省湖北、四川紧急调拨2万吨杂粮进入河南救济灾民,同时宣布拨发河南紧急农商救助款,将由还未解散的西部十省自治政府财政部暂时垫发200万元,并承诺将在年底前拨发不低于400万元用于恢复河南经济,同时承诺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恢复经济法案。

河南只是令他头痛的其中一个问题罢了,国内的混乱局势令他夜不能寝的还有很多。比如现在的他所控制的过渡政府,其实跟护国战争之前的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没什么区别。除了他现在的控制区域大了一些,工业基础稍微完善,他的统治基础跟中央威信力比袁时期稍微大了一些,基本与那时候无二。

北洋集团跟他之间的势力调了个头,从国内的第一势力变成了第二。京津周围、直隶、江苏、东北三省都直接或间接在北洋集团的控制跟影响中,至少目前暂无北洋系的主要将领或者东三省两位袁世凯亲封的督军向他投诚。在西南唐继尧已经巩固了他在云南的地位,正式控制云贵两省,在李汉入主中央之后,成为了西南最强藩。两广地区也是麻烦之源,福建省的国民党卷土重来背后有着极深的日本支持的影子,也令他感觉十分不安,这些个地方强藩不除,他反倒是一刻都不能感觉心安。

如果说袁时代他一直充当盟主高举‘地方对抗中央’的大旗,那么现在这一立场也随着他入主中央而做出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的他将要改变立场举起‘强中央、弱地方’的大旗,直到消灭了地方所有反对势力,抹杀军阀混战的萌芽。

国内国外现在有很多问题需要李汉这位临时大总统去头痛,不过眼前摆在他面前的最主要问题还不是这些,现在他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便是尽快搭起过渡内阁,让他领导的过渡政府顺利实现接管全国政权。

内阁高层人选南北之间还在争吵之中,李汉点头许给北方的几个职位,现在北洋系内部为了这些职位争得不可开交,除了给北洋的几位总长、内阁总理、副总统双方一早便敲定了人选不可更改,剩下被北方的一些次长席位,北方还在争吵之中。临时政府虽然已通知各处机构前来恢复办公,但由于现在各部门都是一些老官僚或者北洋剩余人马,李汉用得很不放心。一来老北洋的官员跟他之间政治理念和执政环境的差异,这种陌生在一时间是难以消除的。二来,段祺瑞等北洋对这些中下层官员的影响力很大,李汉担心一旦重用日后难免造成他的一些政策泄露或者意志受到北洋系的影响。

只好将在武昌时的全班人马都搬了过来,包括特别而又庞大的参谋班子跟情报机构了。短短几天的时间,已经有人在私底下攻击李汉“任人唯私”了。当然,国内媒体叫的再凶各方势力也是紧闭上嘴冷眼旁观,一朝天子一朝臣嘛,没什么好奇怪地。

说来说去,能信任的还是老人,能交心的还是那些跟了他多年的老下属。张梅生的身体已经垮了,前年那一枪几乎要了他的命,他的身体也不允许长途跋涉的奔波了,所以趁这机会,李汉将汤化龙率先调到北京来给他做内政部总长,其余各部也在陆续北上之中。

护国战争的结果使李汉新掌握了山西、山东、河南、浙江、察哈尔、热河六个省区,除了尽快妥善安排之外,他还需要制定一些强有力的措置,向举国宣布他的政治决心,以为正在南北奔走准备‘国会大选’的饶汉祥鼓足底气。

29日这天,武昌传来消息,南北协议正式签订,内阁一众席位总算是花落各家。换言之,徐世昌等人将在近日内乘车北上。耽搁了几天的过渡内阁,总算是到了要成立的时候了。

考虑到过渡内阁正式成立带来的影响,李汉感觉有必要跟手下提前通一通气,将一些问题交代下去。

“河南面临剿匪任务,后进王柏龄将军的十二师在河南任务很重,我们将河南的兵抽调走了大半,现在河南省内兵防一下子空虚了起来,导致许多偏远县城、乡镇的土匪之流又活跃了起来。河南的匪患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麻烦,第一是范围广,据估算大小上百股土匪总兵力至少有四到七万;第二是分散,这么多的兵力,除了一小部分的惯匪聚得很拢,其余竟然分散遍布大半个河南省,非一时一会所能剿灭;第三是成份复杂,这些土匪中又被击溃的北洋军士兵,有河南惯匪,有当地的一些绿林人士,甚至还有国民党的溃军,当然,其中更多的还是被北洋政府跟前任唐大都督逼得混不下去的普通百姓,要处理起来十分麻烦……”李汉手中的电报是调查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