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陆权强国-第6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济深的话说得很随意,但几个睡得正熟突然被从被窝里扭出来的观察员已经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起兵讨袁?这可是最最要命地事情,袁世凯和段祺瑞派他们前往南下借调解浙江军变打探李汉的军力布置,不就是生怕西军弄出事端来嘛,没想到整个被人家刷了一把。几个观察员心里暗暗叫苦,这即使是能够活着回去,陆军部也绝对饶不了自己。

在枪口地威逼下,几个观察员只好任命的被迫上了早就准备好的马车。大军就要开拔,京汉铁路因为南北局势的骤然紧张已经停止了运营,好在李济深为他们安排了几辆马车,又有十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护送,几个观察员跟随军队行驶,赶在明天军事行动前,应该能抵达地方。

信阳城里,雄鸡方才鸣叫了几阵,睡得并不踏实的吴佩孚便已经起了身。自从湖北那边单方面断了京汉铁路之后,领命镇守河南门户的他一直心里跳个不停,说不上是担心还是什么,总之以他镇守河南门户这小半年来对西军的研究,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令他寝食难安。老上司曹锟驳回了他的请求援兵的要求,河南省内现今只有三师驻兵,南阳十二师、豫西第五师以及信阳至开封一带的第三师。其余如白朗之流的招降匪兵改编的地方武装倒也还有近万人,可那些兵让他抢、劫生事他擅长,行军打仗尤其是防守可真是当不得一点亏,因为顺风仗还好,真是逆境打仗指不定对面一通炮打过来他就扔了武器跑了。

所以,曹锟只能一边安抚他,一边继续往直隶保定发电,希望第一军的军长王士珍能够尽快从直隶抽调援军过来。

吴佩孚知道河南省内局势一直都不安稳,毕竟这河南省早前被党人经营了两年多,加入如今曹锟才不过经营半年,虽然依仗铁血手段先后驱逐、处死上千余党逆关系不清不楚的同情者勉强控制了局面,但省内、甚至军中仍有不少同情革命者。就如同李汉不敢轻易调动新吸收皖赣湘三省原军队组建的编制一样,曹锟留下一旅驻守开封便是担心出现作乱者。

因为局势的骤然紧张,吴佩孚已经停止了军队训练,食欲并不是多好的他在早饭上犹豫耽搁了一段时间,结果等他用完了早餐,时间已经过了六点半。叫上马正要往城外阵地巡视一番,人还没走出驻军司令部就看到他的副官突然慌慌张张地前来报告,说信阳南边出现了大批军队,从番号来看是信阳对面驻守湖北武胜关的李济深部第十师。吴佩孚当场脸色就变了,湖北驻军出现在河南并且直逼信阳,这不是开战是什么?

“到底距离信阳还有多少路?”

“很……很近,从董山那边传来的消息,大军距离董山只有不足十五里……”

“什么?!”吴佩孚脸色顿时煞白了起来,“都给人家摸到了眼皮底下了,我们的探子呢,都死光了吗?”

从信阳到武胜关一代,吴佩孚至少撒出了几十号探子,更是派出了一队精锐死盯着现如今装备了飞机的武胜关。这段时间来,来自武胜关方向的飞机时常在信阳的天空上盘旋,他知道只怕自己布置的兵防情况已经悉数落入西军眼中了,因此更加警惕武胜关那边,没想到撒出了那么多的探子,最后竟然一个传回武胜关有异变的都没有。

火速来到董山阵地,负责驻守董山的荣道一已是急得坐立不安,正在那里烦躁的安排防务,一看见吴佩孚到来,赶紧迎了上去。

“大人,出大事了。对面武胜关的李济深部打过来了!”

吴佩孚皱眉,“我已经派人往开封递了紧急军报,现在情况到底如何,为什么前线的探子一点情报都没能传回来?”

荣道一只是摇头,他也不清楚前面的情况,为什么都没有探子把情报送回来。只好硬着头皮道:“大人,您看咱们这城防守不了多久,若李部全军出动,则董山失陷只是早晚的事情。还是快些请求督军派遣援军过来吧!”

董山乃死守西军北上直捣信阳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门户,不过就算曹锟已经将吴佩孚早前带着的炮兵第三团一并派来听他指挥。被吴佩孚安排在董山的兵力也只有一个步兵团一个炮营,虽然他还特别跟曹锟争取调了一批机枪加固了董山阵地,但要面对的却是李济深部的三个旅近一万六千人的大编制,加上又有飞机等利器,也难怪两人心中都有些没底。

两人正在担心之时,那几个被李济深派来送信地观察员已经脱离了大部队在几个士兵的驱赶下速度增加了一些,很快到了董山脚下,给已经进入阵地警戒的第三师的北军士兵发现,强行押到了山上的守军指挥部。

“大人、将军,我们是自己人啊、自己人啊!”这几个观察员可谓倒霉透顶了,昨晚被李济深的部队捆了在马车上跟着颠簸了大半夜,刚刚在前面被松绑了就跑到董山来,又给北军的士兵给捆了起来。

“自己人?”吴佩孚上下打量了对方一番,“你们是谁?”

“大人,卑职等乃是陆军部段总长派往湖北的军事观察员,前段时间给南疆巡阅使打发去了武胜关,正巧陆军部也希望咱们弟兄留意下武胜关的防务。谁料到了那武胜关时候卑职等便被软禁了起来,虽说不曾受到虐待,但除了固定营房连军营大门都没出过。直到昨天深夜那对面武胜关守将李济深命人将卑职等捆绑抓起,不由分说便随军出动,还要我等给几位大人带来一个口信!”

以吴佩孚的身份也是知道有观察员这回事,将信将疑地命人将人松了绑,“到底什么口信?那湖北的军队为何踏入我河南省内?”

“我们正是为此事而来,大人快快通知大总统跟段总长,就说那南疆十省巡阅使李汉已经造反啦!”

“啊!”这一声不说不要紧,一说犹如一个晴天霹雳,吴佩孚、荣道一都给震得手脚一阵冰冷。

紧接着,这几个就七嘴八舌地将他们知道的有关李汉部讨袁动向和所谓地护国、军解释了一通,最后还来了一句:“那李贼还要卑职等给两大大人带话,就说倘若八点还不解除守备放‘护国、军’北上,他们就要开火了。”

吴、荣二人几乎是同时脸色猛变的从怀中掏出怀表,仔细看向那怀表上的时间,赫然已经是七点一刻!

“你们几个说的是不是真的?”荣道一怒吼道,“谎报军情可是死罪……”

几个观察员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一个劲地拍胸脯表示绝无假话。

“完了……”吴佩孚身子一软几乎跌坐在地上,李汉起兵造反这么大的事情他如何不知道有多重要。随即又“霍”地站立起来,“快,快来人,快给开封发报,不不不,直接给北京发报,给段总长发报!给大总统发报!”

事关西部这个庞然大物,那已经不是他这个小小的一旅将领能够左右的了。两虎之争,还要总统府里的那位费神了!

第五卷大炮主义第五百零六章雷霆(2)

“松坡啊,这段时间在北京住的可还习惯?府上是不是还欠缺一些用品,你莫要把我当做外人,若还缺少一些什么东西,只管与我分说就好!”

总统府内,袁世凯面上是几个月来少有的红润健康色,此时正如一寻常家翁一般,同坐在下手一年轻人面谈。脸上丝毫不带虚伪的和蔼跟对年轻人发自心里的喜爱,令之前引领年轻人前来见他的长子袁克定都为之嫉妒。

此君不是旁人,正是曾任遇难都督,后来被袁世凯一纸调令调往北京负责他新设的将军府,当了将军府内仅次于段祺瑞二号人物的蔡锷、蔡松坡。要说袁世凯这人,也当真当得一世枭雄,他不比小人物短时间内崛起的而对下属普遍存在一些警惕之心的李汉。袁世凯本人不但肚量够大而且十分爱才。这蔡锷有大才袁世凯是知道的,他在云南那种苦贫之地,还能仅用一年半的经营不但带出了一支滇军劲旅,而且镇守西南一方不叫英法列强趁中国内政不稳时在西南再做发展。而且,比起同样野心勃勃的李汉,袁世凯更喜欢憨愚的蔡锷,他对这个国家的热爱,让他舍得放弃一切功名利禄,这样的人只要笼络得当,未尝日后不是一方将帅之才。

只可惜~~~

眉头微不可见的轻皱的一下,袁世凯知道他今天必然又是来跟他兜售那一套‘编练全新国防军’的言论的。

果不其然,只见蔡锷放下手中杯盏,道:“多谢大总统厚爱,自锷至京三月来,大总统不但赠我良田美宅,亦多番赠与华服、财物,锷感激不尽,今天前来却非是厚颜再跟大总统讨要什么物件,乃是向大总统上书此文!”

他从随身带来的皮包中掏出一份厚厚的文件,递到袁世凯的面前。

“辛亥年云贵变局,我昆明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云南军都督府”,公推锷为云南都督。锷就职后,虽有心更新人事、革除弊政、整顿财政、裁减军队、兴办教育、开发实业,使云南变换一番景象。但因能力不足加边省苦贫,始终欠缺一番作为。更有英窥西藏,法窥滇黔桂粤之谋日迫,边陲多故,危机已伏。若屏藩不固,国将不国。所以呕心沥血,写成这本书册,原本命名‘五省边防计划’,后锷感大总统乃英明雄主,抵京三月以来日夜修改,多次往陆军部翻阅各省军事资料几番异稿,总算完成了这份全新计划,锷名之为‘总览全国国防纪要’,今呈交大总统阅览,万望大总统当细阅之。我中国身边尽是虎狼,又有地方诸多督军私兵肥己,若中枢不能训练一支国防劲旅坐镇,则外有虎狼觊觎、内有小人龌龊,大总统还应及早做出抉择才是我民国之福!”

袁世凯微笑着点头,脸上没有一丝不悦色。他对蔡锷倒是真心喜爱,不过北洋自家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当年因那位万岁慈禧老佛爷对权臣李鸿章的忌惮,他才得以从李鸿章手上接过正是壮年的北洋集团。只可惜经过了他十数年的经营之后,北洋这头巨兽也跟随着他的老迈,开始变得腐朽不堪起来。下面几个得力手下的争权夺势袁世凯如何不清楚,只不过他不但不能插手,还必须对此睁一只眼闭一睁眼,就是因为现如今他这个民国大总统还要依仗北洋下面的一帮骨干出力,为他撑起民国这片天。

蔡锷是能臣,但是对政治的敏感度却差了哪怕普通小吏也不止一筹。北洋这头老迈的巨兽现在完全是靠利益跟裙带关系网支撑起来的,其中涉及到最多利益的莫过于军队了。蔡锷的改革国防军,是他参考的日本、德国、法国等三大陆军强国的练兵方阵做出的计划,他在云南两年来冷眼旁观李汉的练兵,虽说对李汉的为人颇为不喜,但对李汉跟蒋方震之流辛苦了两年的成果却极为推崇,认为军队理应尽力消除将领对军队的影响力,以免变国防劲旅为诸位将军的私军。他提出,在中央将由袁总统出任全国陆海国防军大元帅,陆军部携海军部为其掌握全国海陆军事力量的部门,于中央处削减了陆军部跟海军部的职能。

于军中,他提议以旅团级为基本编制,将用去三年的时间打乱北军掌握的所有军事力量,剔除军中老迈、年幼及不合格者,重新招募适龄新兵编练一百个师的国防劲旅,并提议参考德国参谋军官制度,提议以参谋军官削弱跟监督各军将领是否逾越用权以及发布错误的军事指令。

于各省,他建议以如今各省的陆军学堂为根基,扩建增编至少三十所陆海军军官学院,每年至少拥有训练一万五千以上军官及学员的能力,以期在十年内彻底改变北军中军官基本上靠裙带跟上司赏识才能获得提拔的现状。

眉头微皱,蔡锷几次递交给他的方案跟提议袁世凯都连夜仔细阅读了一番。虽然心中对他的才华的十分喜爱,但却几次婉拒了他的提案。没办法,按照蔡锷的方案,未来十年内中央至少要为他的编练国防军支出至少五亿以上的财政,几乎至少未来十年内整个国家大半的财政都要投入编练新国防军之中。

如果仅仅是财政支出倒也罢了,毕竟人的眼睛要往前看,加上袁世凯又是以军起家自然知道军队的重要性,他也有自信十年后若这个国家还在他的统治之下,未尝不能拿得出这么一笔巨额财政才进行扩军。只不过,蔡锷却完全没有考虑北洋集团内部复杂的利益纠结。纵使袁世凯这位北洋集团的统帅也不敢轻易的去动下面的复杂利益,因为一旦他若是动了,就算是他这位北洋统帅也有可能被推翻扔进泥潭,然后下面重新推举一位能够维护他们利益的新统帅。

所以有关军队的整编,除了徐徐图之以外,万万不能如操之过急!

这是老成谋国之论,只可惜年轻气盛的蔡锷如何肯听,结果被他婉拒了几次,这脾气一向很好的蔡锷居然也来了火气,竟然在将军府的会议中将他的整军计划祭了出来。结果倒好,宛如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