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进后院的衙役和定州卫所的士卒回来禀报,后院都是满满的粮垛,还有地下,挖的也全都是地窖,不仅有数目超过四千石的粮食,还有大量的牲畜冻肉。

“娘的,怪不得满清大军非要攻破定州,这里的存量足够五万大军人吃马喂个五六天了,还有这周边大大小小的储粮地,再征战月余也没问题,鞑子的供给比之我官军要富庶多了!”朱平安一算之下,吃惊的说不话来。

廖劲达当时便红了眼,这些天操心劳力的守城,这全城上万人的生死都压在他稚嫩的肩头,仅是粮草一项,便让他一筹莫展。府库中的存粮加上城中富户临走时和盘托出的余粮,总计也不过两百石,眼看着鞑子还没来,全城百姓就要全体去挖树根摘草叶、掏老鼠洞充饥了,却没想到城中德昌号竟然有如此多的粮食。

“廖大人,本官再劝一句,定州城是万万守不住的,与其在此白白牺牲,不如向南撤退,与卢督师合兵一处,也好有个照应!”

廖劲达此时却忽然间轻松了许多。“本官明白朱大人的好意,这找到粮食,百姓便有了活路,原本百姓不愿意离开定州是因为手中无粮,跑到外边去也是送死,想着便不如死在家乡。现下有了这如许多的粮食,百姓便可以离开定州城池了,本官这就下令,让百姓领粮然后即刻出城逃难,躲过刀兵之灾!”

朱平安一把按住他跃跃欲试的身形,看看他热切的眼神,实在是有些不忍。“我的意思是,大人可以一起走!”

廖劲达呵呵笑了两声,“大人的心意劲达心领了。但本官还是不走了。且不说守土之责,只说这粮食,本官就不能走。”

廖劲达的双眼忽然变得格外清澈有神,“大人不说,本官也明白。这里的粮食咱们是拿不完的,就算全部装车,鞑子旦夕即至,咱们也是死路一条。与其这样,倒不如固守城池,为大人南撤争取一定的时间。如今有了粮食,军心可以稍稍振作,能走的已经都走了,肯留下的士卒都是抱着必死之志的,说不定到时能将鞑子大军击退,也犹未可知啊!”

朱平安的心里暗自叹息一声,眼前的这位年轻的通判大人早已将形势看的明明白白,所谓的据守成功的话,恐怕连他自己也是不信。坚守定州城,便能为逃散的百姓和朱平安等人押运部分粮食回真定创造时间,廖劲达这是铁了心要在定州血战到底了。

廖劲达冲着朱平安拱拱手,“朱大人没什么事情的话,本官这就去征调马车,从速将粮草押运出城。卢督师那里早就断粮了,本官也是早就知道的。”

此时,刁贵哆嗦着双手将数张写满了字迹的纸张呈递给朱平安,“大人,小人所知,都在上面!”

胆战心惊的看着朱平安和廖劲达一目十行的看完,刁贵这才仗着胆子说道:“两位大人,您看,小人这……!”

朱平安微微颔首,“好了,去吧,一路顺风!”

刁贵顿时大喜过望,连连作揖,转身就往院外跑去。朱平安向着站在门口的成震使个眼色,成震的手马上抚上了刀柄。

可还没等成震迎上去,廖劲达已经一个箭步跟了上去,跑动中,已经将身上的佩剑抽了出来,不由分手便从身后将刁贵刺了一个透心凉。

刁贵捂住胸口,面孔煞白的廖劲达费尽力气将剑刃抽了出来,站在原地吁吁喘气。刁贵痛苦万状的扭回身来,手指朱平安和廖劲达,“为什么?”

“这半月之内,定州城饿死了多少军民,有什么话,你下去向他们解释吧!”不等朱平安开口,廖劲达便恶狠狠的说道。

朱平安点点头,“没错,本官是答应过你,但廖大人的确没说要绕过你!”

刁贵心有不甘的踉跄着向着廖劲达奔来,刚一挪动脚步,身后的成震又是一刀,直接将其首级给砍了下来,又冲着他跌倒的尸身吐了口唾沫。

廖劲达逐渐适应了这血腥的气息,面上的青涩和犹疑慢慢褪去,冲着朱平安点点头,自去调配马车装运粮草。

城中的骡马不多,也仅够三十辆大车使用,百姓们齐齐动手,总算将近千石的粮食冻肉装车,剩下的便无计可施了,只能交给廖劲达处理。

廖劲达则呵呵一笑,“晓谕全城,今日本官做东,请全城军民大开朵颐!”军民轰然而应,却使得朱平安的心中一股酸涩,很不是滋味。

凌晨时分,三十辆马车缓缓自南门驶出,朱平安安排王金发和百余名战兵押运粮草先行离开,而大批的百姓也在此时携带着救命的粮食匆匆离城而去,但每个人在出城的时候,都是满含热泪的跪在城门处,向着不远处的年轻的通判大人磕头谢恩。廖劲达虽然眼含泪花,但还是满面笑容的拱手道别。

看看时辰差不多了,廖劲达也催促着朱平安尽快上路。朱平安想了想,还是打算再劝一下廖劲达。大明的官吏见得多了,但像廖劲达这般满是朝气、毫无烟火气的官员,朱平安还是第一次得见,虽然假设若干年之后,这廖劲达也许会变得和其他的官员一样的市侩而自私,但至少现在的他是最为纯真和质朴的,这也是未来的大明最需要的人才!一想到他要跟随着这定州城同生共死,朱平安的心中实在是不忍。

廖劲达却拦住了朱平安,根本没有让他将话说出来。“此时此刻,能与阖城军民共赴守土之责,廖某已然是心满意足,大人不必再劝了!”

话音未落,一名军卒打马而来,虽在数丈之外,已经开始高声叫嚷:“大人,北门外十里处已见鞑子游骑,北门镇守游击请您速速前去指挥!”

一听到此言,廖劲达顿时笑了笑。朝阳已经缓缓跃出地平线,廖劲达的笑容变得愈发灿烂,“人各有志,廖某既然选择已定,就先和大人道声珍重了!”

看着廖劲达鉴定的面孔,朱平安只能无奈的带着数十名辅兵上马出城。

厚重的城门就在身后缓缓关闭,朱平安一带马缰,战马打了个转,又面向城门,看着微笑着的廖劲达在城门的缝隙中挥手向自己告别,朱平安只觉得胸口处的憋闷和怒火无处发泄。

朱平安骑着战马猛地一转身,冲着张二狗和成震以及五十余名辅兵大声高呼道:“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有所为有所不为,今廖大人为掩护我等撤退,甘愿于定州府城共存亡,我等身为大明军人,岂能这样便拂袖而去。”

朱平安盯着数十名部下的面孔,一字一句的说道:“来的鞑子必是大军前锋斥候,谁有胆子,跟本官去收割几枚首级,献于城下,为廖大人此去青云而贺!”

第八十七章夫复何求

众人轰然应诺,就连李如靖也是热血澎湃。年幼时便加入到张献忠流民大军的麾下,这些年也是南征北战,但与东虏鞑子交手却是头一遭。不知何故,李如靖总觉得此次出阵与以往不同,似乎这样的战斗更能激发出他的斗志,至于原因,李如靖自己也说不清楚。

定州府城其实便是定州县,在河北之地属于一般的小城池,从南门到本门不过一炷香的功夫。

河北之地都是一马平川的的旷野之地,城外的农田荒芜多时,杂草丛生,在这冬日里看去,遍地都是枯萎的黄色。北门外的集市早就荒废,剩下一片孤零零的茅草屋和土坯房。远处便是西汉中山王陵的双峰山,依稀可见山脚下的树林边,一字排开二十余名骑兵,对着定州城指指点点,不时发出嚣张的笑声。

朱平安一抬手,众人同时放缓了速度,朱平安便边回身对成震笑着说话,便摘下挂在马鞍上的铁制制式骑兵长枪。“成震,今日让本官看看你练兵的手段,如果不合格,那你还要在我高墙卫中多待上一段时间了!”

一句话将辅兵们说的哄笑起来,都知道成震是黄公辅的亲兵队正,在凤阳一呆便是一年,边学习操练之术,边带兵实践,这是将来黄公辅要在宝庆军中大用的人物。辅兵营在他的带领下,进步神速,唯一的缺点便是没经历过战阵,朱平安的一句戏言。却让辅兵们骤然间放松下来。

成震一挺脖子,“大人瞧好便是!”冲着辅兵一声招呼,“书生,瞎子,分为两队冲锋!一个不留!”

辅兵营的五十名骑兵立刻分为两队,在李如靖和瞎子的带领下,分做两翼,向着树林边的鞑子骑兵包抄过去。

李如靖的脸上依旧蒙着黑布,只有两只眼睛犀利如刀。瞎子则还是一幅满不在乎的样子,催动马匹的同时。双手却利索的取下背上的长弓。羽箭已经搭在弓弦上。

对于朱平安而言,李如靖和瞎子是这次定州之行的两个发现,一个擅射,一个身手超群。即使是在战兵营中也是不多见的好手。看来这成震倒是慧眼识人。假以时日,这辅兵营绝对会成为战兵的极好补充,只是过段日子成震总要返回宝庆。着实是有些可惜了。

鞑子的斥候骑兵也发现了朱平安这股骑兵,但显然并没有放在心上,明军的战斗力一年不如一年,就连鼎鼎大名的关宁铁骑这些年也都是龟缩在城关中,不敢再与满清一争高下,普通的士卒更是惧怕野战,只能依托于城墙火器自保。进入北直隶以来,无论是地方守备部队还是野战精兵,战力更是无法与满清大军相抗衡,因此,满清军中上下对明军都是嗤之以鼻,轻视的很。

此时见到小股骑兵主动靠上来,清军斥候顿时大喜过望,迫不及待的拍马迎上来。

这股斥候骑兵是满清前哨的一个小队,隶属于镶白旗下某个牛录,黄色的里衣外边便是棉甲,装备已经算是精良,一般的士卒是没有棉甲可以配备的。斥候为军中前驱,所以选拔的也都是军中的骑射高手,还因此装备了可以抵御明军火器的棉甲,可见这些鞑子确实是有些门道。

相距两百步开外,双方便开始互射箭支。朱平安在军中曾针对满清骑兵向军官士兵们做过专门的说明。满清制式长弓,长约一米半。弓力强劲,远超明军,加之清军士兵喜用重箭,因此平射距离便可以达到百步和两百步之间,抛射的距离更是可以达到四百步,甚至超过了欧洲长弓。

也因此,朱平安特意在军中推广了清弓的使用,大大改善了明军的弓箭攻击能力。

一交手之下,清军便大吃一惊,这股明军仅是骑射功夫便不在自己之下。尤其是领头的两个头目,箭法更是惊人,短短的百步距离仅是这两人便射中了五名满清斥候,双方还未接触,鞑子斥候骑兵便损失了八个。

辅兵营这边也有伤亡,五人被射落马下。

眼见着即将要接触,成震一声呼啸,辅兵收起弓箭,大队立刻分为左右两翼,沿着鞑子骑兵阵型的边缘擦身而过。此时每名辅兵的手中便多了一把制作精巧的手弩。趁着双方擦身的一刹那,弩机瞬间发射。

鞑子骑兵显然没想到这股明军装备如此精良,竟然每人还拥有近战所用的手弩,顿时吃了一惊,但清军骑兵经验老到,一发觉形势不对,便立刻散开了队形,同时将身体藏到了马腹的一边。

但辅兵们却是齐齐的将手弩下垂,径直将目标对准了骑兵胯下的战马,一轮发射下来,又是七八名清兵被中箭的战马甩了下来,摔了个七荤八素,接着便被后边疾驰而来的张二狗等亲兵一刀砍掉了脑袋。

清兵何曾见过如此配合默契的攻击方式,气的哇哇大叫,剩下的七名清兵须发皆张,其中的一名头目更是扯掉了头盔,露出黑油油的一条鼠尾辫子来,嗷嗷嚎叫着带领仅存的六名部下向朱平安等人杀来。

朱平安等人拨转马头,快速迎上来。手弩发射完毕,辅兵每人都操起了趁手的兵刃,和清兵接战在一起。不可否认,清兵斥候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要优于辅兵的,四五名辅兵缠住一名鞑子骑兵,一时间竟然还是难以全歼,反倒是辅兵这边不过是便有了伤亡,折损了五六名士卒。

朱平安挥动手中的铁枪直扑鞑子的带队军官,那鞑子头目也看出朱平安是这队明军的头领,张嘴将辫子咬住,砍翻两名挡路的辅兵,径直和朱平安交上了手。

瞎子倒是没有随大队接战,一看战局陷入胶着,便刻意退出十余步的距离,张弓搭箭,瞄准了战团当中的鞑子士兵,一箭一个,甚是干净利落。

而李如靖则趁着这个当口,飞身从马上跳起,直接跃上了那正与朱平安交手的鞑子头目的马上,鞑子头目措不及防,被李如靖一把勒住了脖子,李如靖顺势从腿上拔出匕首,硬生生的捅穿了他的颈部,一时鲜血激喷而出,鞑子头目应声掉落马下。

朱平安冲着李如靖赞许的点点头,李如靖则赶忙跳下马来,生怕朱平安认出自己来,将那鞑子头目的首级砍下,系在了腰间。

此时,战斗已然结束,瞎子一连射倒了四名鞑子斥候,斥候一落马便成了任人宰割的鱼肉,瞬间被刀砍斧剁成了肉泥。

看看自己这边的损失,朱平安的心里还是叹了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