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跟随夫子启蒙而已!”

这个回答让路振飞更为满意,他确实没想到军户中居然有军官是读过书的,这使得他对朱平安更是增添了些许好感。“乱匪大兵压境,你觉得凤阳城能守得住吗?”

这句问话就多了一层考校的意味,让一旁的段喜年着实为朱平安捏了一把汗。

“回巡抚大人的话,依照目前的局面,绝对守不住!”朱平安想了想,果断的回答道。

“放肆!”石应诏忍不住喝道。

路振飞倒是露出了一丝笑容,“石公公不必动怒,难得这少年百户道出实言。如今的危局如泰山压卵,守是死,不守亦是死。且听听他有什么见解也好啊!”

“你来说说看,如果你是凤阳主将,将会如何破局呢?”路振飞饶有兴致的问道。

“两个办法。第一,坚壁清野。乱匪此来,所为不过是钱粮二字。他们就像一群蝗虫,得不到好处,军心浮动,自然一哄而散。第二,退守皇城、固守待援。如果下官所记不错,路大人奉旨重建凤阳,是带了一大批钱粮而来的。这些粮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皇城已经修葺完毕,城高墙厚,绝对可以阻挡乱匪的攻势……!”

“黄口小儿、一派胡言,皇城是凤阳中枢所在,岂能容黎庶小民进入!”石应诏不由分说打断了朱平安的话。

路振飞皱皱眉头,就连卢九德也露出一丝对于石应诏的不满。

“崇祯八年,乱匪攻破外城,时任凤阳镇守太监杨泽杨公公,为保皇城不失,便下令军民退入皇城据守,之后与援军里应外合逼迫乱匪退兵。石公公不会不记得吧!”朱平安冷冷的说出了这一番话。

“你……!”石应诏张口结舌。

“罢了!”路振飞凝眉思索片刻,猛然一挥衣袖,“传令,乱匪旦夕即至,凤阳如今无险可守,阖城军民立刻进入皇城固守,将凤阳城内钱粮,不分官私,全部运入皇城,违者立斩!”

“路大人……!”石应诏还想再说两句。

路振飞却喊道:“巡检司、班操军负责召集军民进皇城,酉时关闭皇城四门,不得有误!”

第五章夺城

看着路振飞等一干大员的背影,段喜年舔了舔嘴唇,不可思议的看向朱平安,“路大人居然听从你一个小毛孩子的话?”

朱平安耸耸肩膀,干咳一声,“大人,还是从速布置吧!路大人此举将咱们高墙卫一下子推到了风口浪尖啊!一旦凤阳失陷,恐怕你我都落不下什么好啊!”

段喜年的眼珠转了几转,总算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所在,恨恨的一跺脚,“老子算是被你坑苦了。”

说罢,流水似的命令一连串的下达,仅有的两名千户苦着脸跑去招呼兵卒,临走前还幽怨的瞪了朱平安一眼,只是都清楚朱平安是段喜年的心腹,因此谁也不敢多说什么。朱平安只当是没看到,拉着张大狗赶去和手下士卒会和。

凤阳皇城始建于洪武三年。共分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玄武门。皇城城墙为崇祯八年流贼离开后重新修建加固的,高三丈九尺五寸,加上女墙,一共有四丈五尺多高。城墙为石基,墙体为大城砖所筑,城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北面便是有凤阳城山之称的万岁山,枕山筑墙、逶迤直上,朱平安所辖百户就驻守在这万岁上的东侧。一面依山、两面环林,村寨的西边便是濠河。

大明英宗正统年间之后,军户卫所制度逐渐败坏。各级朝廷命官屯占土地,任意役使卫所军士,以至于军户沦为权贵的佃户,病无医药、死无棺椁。军士争相逃亡,军官则以此为利,以缺额贪污粮饷。到了天启和崇祯年间,军户卫所制度已经名存实亡,而自嘉靖年间兴起的募兵制则让大明王朝离灭亡的深渊更近了一步。

崇祯九年,朱平安到凤阳走马上任。接手的便是这样一个局面。高墙卫已经只剩下三个千户所,朱平安接手的这个,便是其中的一个。早年间,还下辖有一千五百多户军户,到了崇祯九年,已经只剩下五百户不到。要不是朱平安带人在凤凰山中偷偷开垦了数百亩荒田,恐怕这些军户也早就四散逃亡了。

一进寨子,迎面便遇到张大狗的兄弟张二狗拉着骡车将老娘和家当往外走。

张二狗一看到朱平安,眼神便有些瑟瑟缩缩,脑袋不自然的向旁边扭去,反倒是他的老娘张秦氏赶忙叫停了车,蹒跚着从车上下来,口中称着大人,拦住了朱平安的去路。

朱平安一面笑着应对老妇人满是关心的询问,一面问张二狗拉肚子可曾好些了,接下来带兵有没有什么难处。这一来,张二狗更是吞吞吐吐起来,平素的快人快语彻底没了影踪。朱平安不疑有他,只是以为他是大战来临之前的紧张,因此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

张二狗回身看着朱平安的背影,欲言又止,最后只得叹了口气,将老娘扶上车,又冲着身后已经排列成队的军户以及背着厚厚行囊的家眷们大声喊道:“都给老子加快速度,赶快到皇城指定坊市安置好家眷,然后立刻到东华门集中,谁要是误了百户大人的事情,老子手中的刀和军法可不认情面!”

寨子中的土地庙门前,一百余名身披轻甲的士卒正排着队领取安家银子。木桌后边坐着一个身穿小旗服色的胖子,屁股下边坐着两个银箱,手边还放着一个打开的银箱,嘴里还在叫嚷着。

“再说一遍,都给本军需官记牢了。银子踹到怀里,打完了仗,喝酒吃肉也罢,去找娘们也成,想办法把自己的嘴巴给堵的严严实实。这是咱们大人的体恤之心,实实在在是他老人家自己的银子。咱们这些人,这一年来,受了大人多少恩惠,可这份恩德不是让你们挂在嘴上的,给老子牢牢的放在心上,到了该拼命的的时候,别可惜自己的那条贱命,明白吗!”

军汉们轰然叫好。“胖爷,您老就放心吧,俺们这百十人,都是无亲无故的厮杀汉,要不是百户大人收留,指不定死在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了。跟着百户大人有吃有喝不说,每月还有铜钱银子的花销,还想什么,拼命就是了!”

这时,人群中挤过来的另一个小旗军官默不作声的一举手臂。周围顿时鸦雀无声,就连居中而坐的那个胖子的脸色都有些僵硬起来。“岳小旗,有何见教?”

小旗岳锦峰捏捏手里的银子,棱角分明的脸上表情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就连声音也是冰冷刺骨,他随手将银子又丢回到银箱里,“先存你这儿,如果运气不好,算作办后事的花销!”

银子画了一个抛物线落在箱子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岳锦峰身后的士卒们楞了一下,接着便纷纷将银子丢了回去。“胖爷,托您老先给存着。有命回来,咱们吃香的喝辣的,没命回来,就劳烦您给兄弟们找个安身之处了!”

胖子小旗愣在了当场,“这话怎么说的,百户大人那里怎么交代啊?”

岳锦峰带着手下没有再回答,转身要离开,却看到了身后的朱平安。“大人!”众人赶忙行礼。

朱平安挥挥手,“是我疏忽了!”挤进人群,看了看箱子中亮闪闪的银两,朱平安对胖子小旗说道:“洪胖子,按人名登记。以后这也算是咱们的一项规矩。凡是没家没口的兄弟,除了月例银子发到手中,至于这安家银子,都先存到你这里,战后再跟着奖赏一起分发。”

“明白!”洪胖子一挺腰板,脸上的肥肉跟着晃动不止。

岳锦峰和手下散开后,洪胖子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战,“这死人脸,每次在我身边总觉得就像是一下子到了十冬腊月的天气。”

朱平安一笑,“老岳出身军伍,究竟是何来历,总有一天会知晓。现在不肯说,也必有他的缘故。再说,他面冷心热的脾气你也了解,何必总跟他抬杠呢!”曹无伤嗤笑不已。

洪胖子跟着赔笑,随即一拍脑门,将桌上的账册拿过来请朱平安过目。“钢制三棱血槽枪头、手弩和咱们军匠打造的钢刀已经分发下去,都做了遮掩,班操军和护陵新军那些家伙绝对看不出来。银子还剩下五千两左右,一会小的便派人装上车送进皇城妥善保管起来。”

洪胖子看了看后山,很是惋惜,“还是可惜了咱们开垦的那些田地,好不容易被大人弄出来的那些肥料给养肥了,乱匪这一来,恐怕又要被糟蹋了。”

朱平安不以为意的摆摆手,“怕什么,只要人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更何况乱匪也是人,又都是庄稼汉,糟蹋什么,都不会糟蹋田地的。”

洪胖子沉思后点点头,“倒真是这个道理,大人英明啊!”

此时,岳锦峰带着手下士卒将散养在后山的战马收拢起来。说是战马,其实其中也只有三十多匹合格的战马。大明本不缺战马,但由于蒙古内乱,朵颜三卫相继背叛,河套这个战马来源的通道便被阻隔。

为了打造岳锦峰这批老军,朱平安下了不少功夫,软磨硬泡,花了银子从段喜年那里弄来了一些,但凤阳府本就不是什么军事重镇,自然也就不能有什么优质的战马,目前来说,只能满足这百余人的训练使用。

出了寨子两里路,便是通往皇城的大道,路两边原本热闹的店铺已经成为一片废墟,只有不断映入眼帘的破烂幌子昭示着这里曾经的繁华。

曹无伤不知何时跟了上来,“少爷,就是这一带。珠宝玉器店、钱庄还有盐商的产业大都在这附近。”

朱平安不易察觉的点点头,“先进城再说,这里的东西跑不掉。咱们只能找机会再来取了。当务之急是除掉石应诏这个隐患,保护好王爷的安全,这样,咱们就算走才能走得安心!”

随即吩咐曹无伤道:“进城之后你便去高墙那边盯着,兵荒马乱的,指不定石应诏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自上一次洗劫之后,凤阳城便损失了不少百姓,一方面是由于无家可归,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些年土地日趋集中于富户权贵的手中,百姓的生活难以为继,一部分人选择了铤而走险,加入到流贼的队伍中去。因此,凤阳城本地的百姓并不多,此时大部分已经进入到皇城中暂时安顿下来。

大路上却依然人流如织,让朱平安却是一愣,都是老弱妇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洪胖子一夹马腹,赶上前来,“大人,看样子这都是附近的饥民,赶来凤阳避难来了!”

“避难?”朱平安犹疑了一下。流贼一阵风迫近凤阳,相信此时已经传遍方圆几百里的地界。

朱平安前世曾经读过凤阳的地方志,凤阳除了在崇祯八年时沦陷过,之后,便在清军占据北京南下后,彻底成为满清的地盘。这期间并没有任何再度失陷的记录,也因为这一点,朱平安相信,这一次的乱匪来袭,凤阳并没有失陷的危险,这也是他下决心死守凤阳的缘故。

可是,朱平安同样记得,凤阳处于四战之地,崇祯八年时,难民宁愿远赴山东也不愿意到凤阳来暂避一时,怎么今时今日却有这么多难民赶来凤阳,难道是形势又发生了变化?

朱平安仔细的打量着难民的队伍,却忽然发现,队伍的中间掺杂着一些背着厚厚行囊的精壮汉子,他们似乎是刻意用帽子和毛毡掩盖了本来的面目,每当有目光逡巡过来,他们便情不自禁低下头去。

朱平安还没开口说话,一旁的岳锦峰却难得的凑了过来,“大人,不对劲!”

朱平安皱着眉头,皇城城门已经出现在视野之内,日头也有些偏西,距离酉时已经很近了。“大家小心戒备,一旦有变,立刻斩杀领头的人!”

城门处熙熙攘攘,兵马司的兵卒和十余个皂隶挥舞着短棍和皮鞭,催促着难民尽快进城,婴孩和女子的啼哭声、惨叫声响成一片。更是让夕阳下孤单的凤阳皇城显得格外的压抑。

混乱中,突然响起一声嚎叫,“兄弟们,夺城!”

一个络腮胡子的大汉从背后的竹篓中抽出利刃,向天一举,周围人群中顿时便有几十人响应,抽出明晃晃的钢刀扑向城门,措手不及的皂隶和兵卒瞬间被砍翻了七八个,余者慌不择路的向城中退去。

络腮胡子大喜过望,“兄弟们,大龙头说了,夺城首功,城中金银女人任意……!”

声音戛然而止。众人回头看去,络缌胡子的哽嗓咽喉处忽然间被钉上了一支弩箭。

不远处,难民的人群向波浪一般向两边散开,百余骑披甲骑兵沿着大道冲杀而来。

其中响起一个略带着颤抖的稚嫩嗓音,但在这些骑兵耳中却是不折不扣的命令。

“剿杀乱匪,不可放过一个!”

第六章乱夜

此时,城内的守军已经蜂拥而至,虽然战力稀松,可他们都很清楚,一旦城门失守,那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屠杀的命运,因此也都竭尽全力的放手一搏。参与夺城的两百多名乱匪夹杂在难民中,眼见夺门无望,而首领也已经被杀,此时也只能孤注一掷。

这两百余名乱匪,倒是极为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