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李定国大军已经倾尽全力向山海关挤压过来,但朱平安却仍是不甚满意。不出意料的话,山海关一战将成为明清之间最后的一场大战,多尔衮的军事才能无需置疑,朱平安可不想在这最后的关头被他反咬一口,甚至于被他借此机会逃脱,那以后可是后患无穷啊!

眼见着营寨已经初具规模,朱平安立刻命张煌言向新军三卫各部传达军令,务必严防戒备,以防清军偷袭,这样大雾的天气,尤其是在晚上,要是一个不小心被清军主力突围而去,今后想要再度合围那可是难上加难了。

“殿下,莫不如……!”张煌言闻听之后,立刻抬起头来,却是正看到朱平安又打算补充两句,两人相视片刻,顿时笑了起来,却是异口同声的说道:“缠住多尔衮,静待其余诸路大军合围!”

眼下大军刚到山海关,猝然发动进攻难免准备不足,朱平安和张煌言的意思都是明日里即刻发动攻城,至少要拖住多尔衮的清军主力直到李定国和曹变蛟以及各部联军合围。

入夜之后,明军的灯火渐渐升起,浓雾之中映照着点点的火光,一眼看不到尽头,就像是天上的银河一般。喧嚣了一天的明军大营渐渐安静下来,劳累了一天的士卒们渐渐进入梦乡。只有不断在营寨之间巡逻的小队才会发出偶尔的询问号令的声响。

带着新军地一卫的各级军官们从朱平安的中军营寨中回来,让一众部下散去早些休息,准备明日里的攻城战斗。张耀先却是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了。

跟随朱平安从凤阳一路走到山海关,张耀先可以说是军中为数不多还幸存的高墙卫老兵。他深深的知道,自己能在新军第一卫做主官这么多年,烤的不是武勇、智谋、果敢,而是远远超出一般人的谨慎。

新军第一卫是凤阳高墙卫的老底子,这么多年来,当年从凤阳出来的老兄弟已经没剩下几个,士卒们换了一拨又一拨,其中有讲武堂的学生,更多则是憨厚淳朴的军户、或者农家子弟。睿王殿下体恤士卒,让他们这些泥腿子有机会成为领兵的将官,尤其是对这第一卫的军官士卒更是怀有其他部队无法比拟的感情。

以往的“第一卫三宝”,张继祖、肖元腾、武子牛,如今已经都成了指挥一方兵马的将领,或者是军情处的高级军官。接着便是讲武堂的大批年轻俊彦不断的脱颖而出,让张耀先不服老都不行了。

虽然心中不断的惦念着远在山东的娇妻幼子,内心深处也萌生了退意,但这事关大明兴衰的最后一战,张耀先却是无论如何也要参与的。

今日的军议,张耀先也不管第二卫裴东来和第三卫武定国两个老伙计的虎视眈眈,硬是抢下了先登的机会。第一卫无论如何要第一个攻入山海关。

回到营寨之后,一股已经离开了许久的兴奋之情在张耀先的身体四肢百骸中游走,以至于迟迟无法入睡,所以干脆披挂上轻甲,带上几名亲卫赶到一线的营寨检查攻城的准备情况。

其实这一点到无须张耀先操劳。麾下的军官基本上全部出自于讲武堂,从学校开始,《士兵操典》的精髓便全部刻在了每个人的脑海中和心头,已经成了一种顽固到骨髓的习惯。

明军的火炮部队已经全部就位,格林的副手,讲武堂炮兵科的优等生邝云楷已经将自己麾下的火炮、炮手和弹药全部布置完毕。第一卫麾下的三个千人队的火枪手更是整装待发,士卒们都是抱着自己的火枪进入了梦乡。马夫王部下的战地医院也早已经蓄势待发,数不尽的药材、器械,包括一部分精于包扎、诊疗、手书的中西医士都已经全部到位,全部安置在了第一线的战斗部队。

看着这些,张耀先心头欣慰至极,但耳中猝然听到的声响又让他的心猛地揪了起来。

第六十六章放手一搏

明军大营的灯火星星点点,但却是被浓重的雾气牢牢的包围着,大营之外漆黑如墨,看不到三十步开外的一草一木。但耳朵中传来的声响却是货真价实,“哄哄”的声响震得人的耳膜一阵阵发麻。

不少明军士卒都被从梦乡中惊醒过来,朱平安安置在个千户中的督查室督战军官们却是抢先从营帐中出来,带着身着一身深灰色袍服的军法队士兵们穿梭于营寨之内,口中呼喝连连,将营帐中一个个探出头来的士卒给骂了回去。

“看什么看!都给老子在营帐内老老实实的带着,别忘了咱们的军法,敢有未得军令擅出营帐者,军法队可立即斩杀!”

这还是朱平安在组建山东新军时定下的第一条军规。有鉴于当初在凤阳见到过的营啸惨景,朱平安对此深以为忌,因此特意在军令中加了这么一条,抛开之前便有的士卒夜间不得随意出营不说,还加入了增加夜间机动部队之类的内容。

此时传来的一连串的爆炸声,张耀先听得格外分明,立刻便分辨出这是设置在营寨之外的明军地雷被人触发。分布在大营周边的暗哨和流动骑兵没有传来消息,显然是敌军对此早有了安排,但埋藏在地下的地雷却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

张耀先虽然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吓了一跳,但随即便恢复了沙场宿将的冷静,快马向着前沿阵地飞奔的同时,已经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早已预先设置好的机动部队已经纷纷出动,向着最前沿的营寨汇集,邝云楷麾下的一个火枪千人队也在其中,用于近距离轰击的小型火炮也被拖上了阵地。

明军营寨虽然喧哗。但一切调度却是有条不紊,可见平日里的突击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

中军的朱平安也听到了声响,走出大帐之后向北眺望,却是什么也看不到。前面的张耀先也打发了人前来送信,没有什么可猜测的,一定是山海关中的清军趁着夜色和大雾前来偷袭。只是不知道这偷袭的规模有多大。

说话间,明军大营的周边已经相继传来了一阵阵的爆炸声,很显然,清军是从北面和东西两面同时发起了进攻,只不过,他们显然没有想到明军会在营寨的四周埋下这么多的地雷,所以还没接触到明军,便已经暴露了行踪。

“殿下,现在雾气浓重。要不要将咱们的火箭车推上去轰击一阵!”张耀先派来的那名军官连忙建议道,黝黑的年年轻脸上没有一丝惊恐,却满是兴奋的表情,腰间挂着的千户军官的铜牌也随着他的动作摇摆起来。

话音未落,前方的爆炸声响却是越来越大,看来来犯之敌人数众多,而且在触发了地雷之后根本没有打算撤退,而是径直冲了上来。

朱平安摆摆手。很显然,清军已经对明军的火箭车分外的熟悉。很清楚这种大杀器在远距离之外对于自己的威胁,所以他们不退反进,就是想要尽快和明军绞杀在一起,使得明军手中的大部分火器都失去原有的打击效果。

朱平安的嘴角沁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多尔衮,这个对手,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张耀先的额头忽然之间冒出汗来。地雷爆炸声响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大,这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浓重的雾气之中弥漫着爆炸之后的黑烟,让视线变得更加模糊。起先准备的机动部队看来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御敌的需要了。随着军中苍凉的号角和各部之间密集的军鼓声。营寨内的士卒们也长出一口气,迅速的拿上自己的装备在军法队和军官们的指挥下,快速的向着大营的一线阵地集结。

只是令人奇怪的是,烟雾之中却没有一声惨叫的声音传来,浓雾之中还保持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寂静,似乎只是野兽无意中触动了地雷。但随即,清晰可闻的马蹄声和脚步声顺着风势慢慢的传递过来。

前沿的士卒双手的收心都是汗水,紧紧的握住了手中的长枪和盾牌,火枪手们也早已经将纸包弹药打开,将弹药全数投进枪管,粗重的呼吸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营寨之外的拒马的轮廓依稀可见,再向北便是一片迷茫的雾气。随着马蹄声和脚步声由远及近,所有的人心跳也由此忽然加快起来。

忽然,雾气中跳出一个身影来,个子不高,但身材却是粗壮强悍,精赤着上身,遒劲的肌肉高高隆起,手中的一杆黑乎乎的短柄铁斧舞动着风声,脚步却是一刻不停的向着明军的营寨大门而来,大门前的拒马在他面前就像是一堆摆放着的孩童玩具,几下劈砍之后便露出一个老大的豁口来。明军中一声竹哨响起,一蓬箭雨随即飞起,那人冲在最前面,胸膛小腹之上顿时扎上了十余支羽箭,但他却浑然不觉,继续劈砍着眼前的拒马,知道浑身上下被羽箭插满,这才轰然倒地。

在他的身后,已经可以清楚的听到连续不断的闷哼,但雾气之中却是乍然出现了数不清的身影,马匹、步卒,什么样的士卒都有,几乎将所有明军士卒的视线填满,就这样毫无征兆的从雾气之中杀了出来,地雷的爆炸还在继续,肉眼可见的,便有数不清的士卒变成了漫天洒落的血肉,但潮水一般的清军还是悍不畏死的冲杀上来,如同从地狱中杀出的恶鬼。

漆黑的夜晚、浓重的黑雾和从其中杀出的狰狞的、数之不尽的兵马,都难免会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恐惧感觉。

新军第一卫虽然征战多年,但其中也不乏初入行伍的新兵,看到这种情形,手脚情不自禁的哆嗦起来,架在木栅栏上的长枪也随之晃动起来,发出一种奇特的声响。

军中经验丰富的军官顿时吆喝起来,“对面的不过是鞑子军中的步甲,连特么马甲都不是,更别提什么白甲精兵了!都给老子睁大眼睛看清楚,鞑子也是一个脑袋,四只手脚,裆里的那个东西也未必有咱们兄弟的大!一枪戳过去,照样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兵马行列中顿时爆发出一阵大笑,但整个营寨之内的气氛却是为之一松,伴随着火枪手的开火,更是让新兵们的心里压力减轻了不少。

此时,营寨外围的地雷爆炸声逐渐减弱,拒马壕沟等防护设施更是被清军破坏殆尽,明军一面,箭矢如雨点一般发射出来,火枪手更是轮番开火,清军还未摸到大营的边,便是伤亡惨重。

但今日里的清军却似乎与往日不同,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却是根本不曾理会,夹杂着不少少年和老翁的队伍继续向着明军的大营席卷而来。

新军各卫的营地,有十几个营寨都遇到了清军的突袭,大股的明军则缓缓向前沿推进。本来预备攻城战使用的火炮部队不得不向后撤退到后营,开始向清军的方向猛烈开火。

终于,清军带着一身的烟火气息,如同巨浪一般撞上了明军的营寨,前面的死兵根本未曾顾及到如林长枪带来的死亡气息,而是眼睛都不眨一下的猛然冲了上来,硬是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长枪的攒刺。

层层叠叠的尸体累积下来,顿时让清军的进攻路线拔高了不少,一些矫健的士卒借力其上,顿时从木栅栏跃了进来。他们的目的是砍翻死守寨墙的长枪手,打开突破口。但明军后列的刀盾手却是一拥而上,紧紧的将其挡住,这些清军士卒毕竟人单势孤,就如同是落进汪洋中的雨水,眨眼便没了影踪。

“挡住!挡住!各卫主官分守各自营地,鞑子从哪里突入,老子便要了他的脑袋!”

张耀先所幸脱去了身上的重铠,伸手从亲兵手中夺过一柄镶着鬼头的钢刀。“我张耀先,就守在此处,鞑子从此突入大营,老子便用横刀自刎,用首级向殿下请罪!”

说着,挣脱亲兵们的护卫,径直从层层的人墙中挤到了寨墙边,回到百年砍下一名清军士卒的手臂,鬼头刀向外一捅便将一名士卒刺了个对穿,收刀时带出的鲜血、内脏等物喷了一头一脸。

张耀先的副手吓得魂不附体,等到他在缓过神来,张耀先已经钻进了人群之中。只听到他的声音依然在高喊:“老子如果阵亡,便由都指挥佥事接替,通知掷弹手,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我把手雷给扔出去,截断清军的队列!”

副手也正是第一卫的都指挥佥事,听到张耀先的喊话,唯一愣怔,继而狠狠的一跺脚,“还愣着干嘛,没听见大人的吩咐吗?掷弹手,给我上!”

一声令下,刀盾手之后的掷弹手便扑了上来,一抖手,漫天飞起的都是冒着烟黑黝黝的铁疙瘩,统统扔向了几十步开外的清军序列。清军士卒根本避无可避,整个明军营寨之前,拥挤的全是八旗各部的旗丁、家奴、步甲,连马甲都被拥堵在两百步开外,放眼看去,千人甚至是万人都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些手雷画着追魂夺魄的弧线落在了去人群之中。

第六十七章真实目的

手雷毫无悬念的在清军密集的队伍中炸开,血肉伴着火光四处飞溅,隆隆的爆炸声让近在咫尺的明军士卒都是心头发颤,但眼前的清军却是丝毫没有被这些从天而降的攻击击溃,队伍也只是稍一停滞,便继续悍不畏死的蜂拥而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