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芝龙!”一直未曾说话的朱聿键满腔怒火的站起身,手指郑芝龙,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整个身体就如同寒风中的树木颤抖不止。

“微臣也不想这么做,但事急从权,什么名声、什么君臣大义,微臣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郑芝龙淡淡的说道。

郑芝龙又看向黄道周、史可法等人,“诸位大人还有什么话要说?”

黄道周等人一时语塞,皇后和秦王如今都在郑芝龙的掌控之下,退一万步讲,就算是郑芝龙不挟持曾氏和朱琳源,就凭现在郑家在南京城中的兵力,他如果用强逼迫,那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看着手下的众臣无计可施的模样,朱聿键就像是泄了气的皮球,颓然坐倒在龙椅之上,口中喃喃的说道:“罢了、罢了,朕同意南巡便是!”

“陛下!”黄道周、史可法、方岳贡连带着群臣一同跪倒。此时此刻,众人的心中虽然悲愤满腔,但也都清楚,南巡一事已经无法阻挡了。

“臣愿意追随陛下一同南巡!”黄道周、方岳贡、周之藩同时恳求道。其余的曾樱、朱继祚、李光春、林欲楫等人也都纷纷附议。其中不乏愿意追随朱聿键忠心的臣子,但大部分却都是不愿留在南京这个险地的人。

大殿之上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南京在经历了众多的纷乱之后,在面对清军大兵压境的今天,郑家大军又全军撤退,那南京又何谈坚守呢?

但众人之中,却唯独史可法没有出声。在众人表达各自的意愿之后,史可法向前走了两步,冲着朱聿键深施一礼,“陛下,臣愿意留在南京!”

众人同时一愣,就连郑芝龙都诧异万分,忍不住开口道:“史阁部,虽然您心里对郑某鄙夷之极,但有些话本侯还是要说在当面。我郑家兵马正在陆续撤回福建、广东一线,南直隶、江浙一带的兵马虽然还有一些,但都是各自为战,清军来势汹汹,我军万难阻挡,您要留在南京据守,这恐怕……!”

史可法连看都没看郑芝龙一眼,轻蔑的一笑,“平虏侯弃守安庆之时,怎么从未有过如许的思量。自古国家社稷危难之际,总要由臣子挺身而出,匡扶危局,史某不才,于兵事粗疏浅薄,但这颗报国之心却是赤诚纯达。骤逢大变,人皆是以图自保,唯有鲜血才能警醒、振奋我国人之心。黄公辅、虎大威、刘肇基等国之干臣已决意在安庆战至最后,史某一介腐儒,不敢与众将军相提并论,但身为大明兵部尚书,坚守京师却是躲不开的职责,臣不才,愿率领京营兵马战至一兵一卒,与京师共存亡!”

史可法的一番话铿锵有力,让殿内的众臣都不由自主的低下头来,郑芝龙的脸上也一阵发烫,轻咳两声,不咸不淡的褒扬了几句,便打算带着朱聿键等人尽快上路。

走出奉天殿,四面眺望巍峨的宫城,朱聿键不禁悲从中来,双膝一软,跪倒在殿前悲戚不已,身旁的曾氏和朱琳源也一同跪倒,向已经来不及前去告别的宗庙方向连连叩首。

郑芝龙顿时有些不耐烦起来,冲着不远处的邹靖一瞪眼,邹靖不敢怠慢,带着一众内侍慌忙将朱聿键一家人搀扶起来,便登上早已准备好的御辇出宫。

看着大队人马的背影,史可法一直郁闷的心头此时反倒有些轻松的意味,一回身,却是有些诧异。“卢公,您缘何还在此处?”

卢九德一笑,“阁部孤身守卫京师,咱家不才,虽是个阉人,但执掌京营多年,于兵事一道总算有些心得。阁部如不嫌弃,咱家愿意在阁部麾下效命守城!”

史可法一愣之后,随即笑着拱拱手,“那史某便不客气了,难得卢公肯出手相助,这守城事宜的安置便拜托您了!”

卢九德笑着回答说:“阁部客气了,实不相瞒,睿王殿下前些日子也来过书信,希望咱家能承担起这南京的守备。不过,咱家毕竟是个内官,兵将们未必能够心悦诚服的听从调遣。如今阁部肯留下来,咱家却是长出了一口气啊!”

史可法的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你,你也是睿王安排的人手!”

卢九德一笑,“是不是的,还有什么关系,总之只要咱们能够坚守一个月,睿王必定会有援军到来。在此之前,睿王还特意请路总督送过来一个人,有此人在,守卫南京绝对不是问题!”

第六章指点迷津

卢九德居然也是朱平安的人,这让史可法惊讶不已。看着卢九德胸有成竹的样子,史可法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朱平安没有算计到的。

卢九德也少不得要解释一二。湖广的形势恶化的如此之快,朱平安也始料未及,远在辽东的他仓促之下也动员了一些原本埋伏起来的暗线。现如今,能够支援南京的近在咫尺的江淮路振飞之外,还有一支兵马也会在不日之内赶到南京驻防,那便是曾经的江北三镇之一的黄得功。

在史可法赶到南京之前,路振飞和黄得功将要率兵勤王的消息便被卢九德散播出来,朱聿键自然是大喜过望,但这却是郑芝龙无法接受的。朱平安的势力渗透进中枢,对于郑家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而且,这也促使郑芝龙坚定了要带着朱聿键撤回福建的方略。

由于吴三桂的攻势尤其猛烈,路振飞和黄得功的兵马驰援还需要些时日,因此,在此之前史可法、卢九德务必要确保南京的安全。这样一来,安庆究竟能坚守到什么时间,便显得尤为重要。

仓促之下,朱平安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是推荐了一个人来到南京,而且这个人还隶属于路振飞的麾下。

看着眼前的这个其貌不扬、憨厚敦实的中年将官,史可法不禁有些狐疑,“这位是……?”

卢九德连忙介绍,“这位是路总督麾下的新军副都指挥使阎应元!”

阎应元的腰间还是悬挂着寸步不离身的那支铁锏,虽然没有着甲胄,但整个人一看便知是行伍出身。

史可法打量了好一会,也没有看出这个阎应元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既然是朱平安推荐过来的,想必总还要有些本事的。所以便开口问问阎应元的出身和经历。

这一问确实让史可法吓了一跳,原来这阎应元也不过是这两年中才到路振飞的军中效力,两年之前,此人还只是广东韶州英德县的一名主簿而已,而且还是那种没来得及上任的那种,当初充其量不过是典史的官职。在官场上根本不入流。

就是这样一个人,先是被朱平安推荐到了路振飞的麾下,接着又被推荐到自己这里来,而且听卢九德转述朱平安的意思,南京守城的重责完全可以托付给他。

一个小小的典史,竟然能得朱平安如此看重,让史可法的好奇心瞬间膨胀了无数倍。

史可法不是那种以貌取人,以官位衡量一个人才干的文官,朱平安既然如此的推崇。那此人必定会有过人之处。

“如果本部将南京守城事宜相托丽亨,丽亨你打算如何守城呢?”

阎应元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神色间也看不出任何的紧张,仅是这一点,便让史可法平添了不少的好感。

阎应元没有考虑,直接开口便回答,说明他对守卫南京这件事情已经考虑了许久,胸有成竹。

“回阁部的话。南京城本身城高池险,紧邻长江。地势险要、虎踞龙盘,即便清军人数再多,急切之间也难以一举攻克。现如今,我军最大的短处便是兵力不足。清军已经推进到宿松、太湖一带,只要安庆守军能坚守半个月,我南京守军便有机会招募乡勇、加固城防。末将说句斗胆的话。如果大人要将守城之责交给末将,所有守城事宜便均要由末将来做主!”

史可法和卢九德对望一眼,顿时笑了起来,“那是自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本部还是懂得这个道理的。只不过,本部和卢公公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末将有三件事情想要交托阁部和卢公公!”阎应元也不客气,径直提出自己的条件。

“尽管说来!”

“第一,江淮路总督将调拨大批粮草由水路运抵南京,请阁部和公公代为接收,并妥善保管,粮草是用兵之基,阁部和公公一定要策应完全。第二,烦请两位在城中招募大批青壮,接下来,末将要对南京城防进行加固,工程虽然简易,但却需要大批人手。第三,鞑子诡计多端,郑芝龙便在襄阳吃了大亏,请两位命令南京各衙门严查鞑子奸细,以备不测!”

阎应元干脆利落的说了自己的请求,言语中虽然毫不客气,但史可法却是毫不在意,阎应元的那份自信已经深深的感染了他。

“丽亨放心,这三件事情,本部和卢公公一力应下了,南京守城的一切事务便拜托丽亨你了,还有何要求,本部便一口答应下来了,你只管放手去做便是。从今日开始,你便是南京守备总管,本部和卢公公皆是你麾下普通一卒!”

阎应元连忙拜谢,“阁部、卢公公,末将还有个不情之请,请两位成全!”

“丽亨但讲无妨!”

“末将在江阴担任典史多年,深知当地百姓民风淳朴但却忠勇彪悍,末将在江阴有不少同僚、亲友,末将临来之前,除了带领本部的两千兵马之外,便是派人前往江阴送去书信,请当地义勇前来南京协助守城,其中江阴现任典史陈明遇与末将是生死之交,其人文武双全,有胆有谋,末将恳请两位同意江阴父老入城守卫!”

……

两天了,清军主力被堵在明军的潜山防线已经足足有两天的时间了,却是寸步难行。潜山山势纵横,清军的火炮笨重难以运抵潜山城寨之下,仅有的一些子母炮等轻型火炮,面对地势高绝的防线却是无能为力,因此这些天以来,清军只能依靠人数上的巨大优势不断向潜山防线发起攻击。

这些天以来,北方大雪弥漫,南直隶的天气也好不到哪里去,连绵细密的冬雨一下起来便没完没了,山路湿滑难行、泥泞不堪。吴三桂绿营军中前明留下来的各种火器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依靠人力向前进攻,两天的时间,只拿下了两个小的不像话的堡寨。

吴三桂的军帐安置在潜山脚下的一个村落中,今天的雨势总算小了一些,一大早,吴三桂便催促着顺军的降将王进才、马进忠、张先壁等部再度向潜山发动攻击。

不到一个时辰,王进才的兵马便首先败退下来,吴三桂当时便火冒三丈,不由分说便命令亲兵将其抓起来砍了脑袋,首级挂在辕门的旗杆上。

半个时辰之后,马进忠、张先壁退却下来,却是直入中军,“王爷,为何杀了王进才!”两个人悲愤莫名。

自从投靠清军以来,只给了众将一个空空的官位,补给军械等物都是被吴三桂克扣了不少,但干的却是攻城拔寨的苦差事。像是这次进攻潜山,吴三桂的嫡系部队和清军八旗部队到现在还未动员一兵一卒,就是督促着原先顺军投降的各部兵马不要命的向前攻击。原先带出来的十万顺军降卒,仅在潜山一线,便折损了一万有余。

如今,王进才更是被砍了首级,这怎能不让其余的众将不兔死狐悲。

面对众人的质问,吴三桂却是冷冷一笑,“为何?镇守潜山的是什么人,你们心知肚明。他罗汝才早先在流寇中便薄有虚名,听闻与流寇阁部将领私交匪浅,你们这些人面对小小的潜山,两天时间寸功未立,莫不是私下里与罗汝才有了勾结,想要再度反我大清吗?”

马进忠和张先壁却是百口莫辩。当初在流寇军中,罗汝才的确是与众将交厚,但自从他离开顺军,众人和他便再也没有了交集。当年,罗汝才还是流寇的时候,是有了名的不吃眼前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想不到投奔郑芝龙之后,竟然变成了现在这种死缠烂打的模样。

吴三桂阴冷的眼神扫过两人的面颊,让两个人不寒而栗。“你们给我挺清楚,大清可不是前明,前明对你们网开一面,只要不反,一切都好说。可大清却是完全不一样,大清以军功评定,实打实的功劳才是立身之本,要是只吃粮不出力,那可别怪本王翻脸无情!”

一旁的方光琛笑笑,上来解劝道:“两位将军也不必担忧,王进才是咎由自取,上山之后,便是有意隐藏了自己麾下兵马的主力,找一些流民前边冲锋,还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一切都在王爷的掌握之中,你们说说看,这样的人,不杀他何以整军纪、立军威!”

“王爷赏罚分明,两位将军在前方用命王爷是一清二楚,潜山是通往安庆和南京的必经之路,此战意义非同寻常,接下来两位将军还需要毒刺人马再度进攻,我大军才可以长驱直入啊!”

马进忠和张先壁无奈,只得悻悻告辞。

方光琛走到吴三桂的身边,“王爷,这战事有些不对劲啊!罗汝才是何等样的人,怎么会为郑芝龙死心塌地的卖命?这其中必有蹊跷啊!”

吴三桂摇摇头,“本王担心的倒不是这个,现如今,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