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活不过是人的本能反应,就和穿衣、吃饭是一个道理,没有什么可感到羞愧的!”

朱平安好奇的看看德尔格勒,“我奇怪的是,努尔哈赤、皇太极杀死了你的父亲金台石和叔父布扬古,你却甘心为其所驱使,这是什么原因?”

“女真各部只看重英雄,我的父亲和叔父虽是一时枭雄,但还是摆在了爱新觉罗家族的手中,我叶赫部甘心情愿臣服于其下,并与其通婚,为的就是让我们的血脉能够流传下去,皇太极不就是孟古所生的孩子吗?”

朱平安想了半天,也没搞清楚这种恩怨到底有什么不同,干脆直接说道:“海西女真向来以叶赫部马首是瞻,我只想问,如果再给叶赫一个称霸女真的机会,你德尔格勒会不会站到大明的一方!”

德尔格勒愣了好一会,径直以头触地,“叶赫部世世代代忠于大明,当年,要不是萨尔浒大战明军败退,努尔哈赤便不会倾尽全力猛攻叶赫,并发誓‘不破叶赫,誓不还师’。我父亲金台石和叔父布扬古都是为大明而死,我作为儿子的,一定要要效仿先辈,为大明奋战致死!”

德尔格勒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让在场的众人都傻了眼,唯有朴有周暗自赞叹,“怪不得叶赫部当年能让建州女真都狼狈不堪,这等见风使舵的本事,让我等望尘莫及啊!”

“还是小觑了这些鞑子的野心了!”朱平安咂咂嘴巴,心中不由得感叹。这些关外蛮夷,看似恭顺,但心中那蠢蠢欲动的**之念,却是经年未曾熄灭过,一下子放出额哲和叶赫部这两头猛兽,将辽东之地闹一个天翻地覆简直是易如反掌。

第一百二十二章八门击鼓

对于生擒的数千名蒙古和海西女真的骑兵,朱平安并没有斩尽杀绝,而是将他们每个人的右手拇指、中指和食指都砍了下来,让他们再也无法挽弓、执刀,之后,便全部放了回去。有了这些人的口口相传,朱平安来到辽东和巴达礼兵败身死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关外的每一个角落。

驻守盛京的大清昂邦章京、户部尚书英俄尔岱惊惧不已,接连派出十余名信使,催促何洛会尽快回兵增援。就连回到盛京养病的济尔哈朗也不得不拖着病体给何洛会写来书信,言明关外辽东乃是大清的龙兴之地,尤其是盛京,乃是三代帝王经营帝都,万万不能有所闪失。济尔哈朗对于何洛会在辽东的军政极为不满,巴达礼、德尔格勒兵败便是因为他的指挥失误,济尔哈朗甚至于在私人场合提出,万一何洛会难以扭转战局,他便会从盛京宗人府中将肃亲王豪格给放出来,由他来主持辽东兵事。

这让正在连山关防守的何洛会恼怒非常。豪格是何洛会的旧主,豪格和一干心腹的倒台,可以说是拜多尔衮和何洛会两人所赐。如今幼主福临登位,这些年年龄渐长,也不再是那个任凭多尔衮兄弟揉捏的孩童。他对于自己的这位长兄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据说为了豪格的开释,便在京师与多尔衮兄弟发生了几次的争吵。就连太后大玉儿在其中斡旋,都不见什么效果。

要是豪格复出,恐怕他第一个要对付的,便是他何洛会,即便是多尔衮有意偏袒,估计他何洛会也难以在皇帝面前占到什么便宜。

而纳古和霍五就在此时赶到了连山关。多尔衮领兵入关之后。霍五和纳古就留在盛京,配合冷僧机等人掌控盛京宫内宫外的情势。顺治皇帝和太后入关后,霍五和纳古依然在监控着盛京朝野之间的态势。何洛会很清楚,这令个人都是多尔衮最为信赖的家奴,留在盛京,恐怕更多的目的是监视着自己。

盛京的局面已经有些难以控制了。这是纳古和霍五带回来的消息。他们希望何洛会这个盛京留守大臣能尽快的压制住局面。一帮子八旗的老牌勋戚对于何洛会的不满已经溢于言表,他们迫切的希望能由豪格这个曾经的八旗军功最盛的大将来力挽狂澜。

而多尔衮此刻还远在湖广追击南明的残兵败将,等他的命令到达关外的时候,恐怕黄花菜都已经变成冰块了。所以,一些人已经暗暗的将书信送到了北京,希望通过顺治皇帝,来改变盛京的现状。

何洛会何尝不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豪格是什么人,他可是目前大清朝中唯一可以和多尔衮兄弟抗衡的人物。要不是之前以牟逆的理由将其圈禁起来,恐怕多尔衮也不会如此顺利的掌控朝局。要是顺治皇帝耳根子一软。一门心思的赦免他,那这头放出来的老虎可是不会让多尔衮兄弟从心所愿。更何况,豪格如果被放出来,第一个要报复的绝对就是他何洛会。

“大人!您要尽快拿个主意才是啊!”纳古看着何洛会犹豫不决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心急,惴惴不安的看看霍五,得到示意之后立刻逼问道。

何洛会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作为如今拥有关外最高指挥权的大臣,但他同时又是八旗中的新贵。人脉、威望无疑是差了许多。豪格虽然是被圈禁在宗人府中,但他在朝中、军中的旧部却是无时无刻不在筹谋着将其营救出来。而他何洛会。除了拥有十余万大军的指挥权,在盛京那个贵族的圈子中,影响力还是太小了,一旦要做些什么,很有可能会激起八旗贵族们的反感,甚至是同仇敌忾。

霍五见何洛会依旧犹豫。便站起身组织了纳古的继续劝谏,而是走到何洛会的面前,轻轻一躬身,“大人,如今大军就要逼近南直隶和江南。这后院是无论如何不能乱起来的。三位王爷都是一个意思,这豪格,是万万不能再留下去了!”

……

从连山关出来,霍五、纳古一路疾驰,向着盛京飞奔而去。

何洛会总算在最后关头下定了决心。这一番计划,都是霍五临时起意布置安排的。包括八旗贵族甚至是济尔哈朗保举豪格出任关外总大将的举动,都是在霍五安插的人员的鼓动下进行的。关内的局面如今不容乐观,由于郑芝龙的刚愎自用和大意轻敌,清军得以突破湖广防线,快速向南直隶逼近。这个时候,关外的战事便显得尤为重要。

多尔衮将八旗精锐布置在京畿直隶一带,以绿营攻略江南,这一招无疑是高明之极。现在,也唯有在关外打开突破口,才能吸引关内的清军八旗主力回援,创造出反击的机会来。

所以,盛京一定要乱起来。根据霍五对于清廷内部的了解,他很清楚,在顺治皇帝、济尔哈朗、八旗新旧贵族以及多尔衮之间的利用和对立的关系的。因此,霍五才决定铤而走险,但没想到这一点却是与朱平安不谋而合。

朱平安特意派来的特使周昌便传达了他的意思,一个要求,就是要用豪格的性命来激起多尔衮和顺治皇帝之间的冲突爆发。

周昌年纪不大,但霍五却是不敢怠慢,周昌是朱平安身边得用的人,能够派到这里来,便显示了朱平安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因此,在得到了何洛会的支持和首肯之后,众人便风驰电掣的赶回盛京。

但刚刚抵达保安门,却是听到了隆隆的鼓声,纳古的脸色当即一变。

“五哥,不好了,这是八门击鼓!”纳古的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

霍五和周昌却是有些糊涂,经纳古一解释,这才清楚。原来,八门击鼓,意为盛京有重大事情要宣布,须召集全城八旗官员前往大政殿聆听训示。

大政殿为当年努尔哈赤所建,皇太极登基之后将大政殿空置下来,但却曾经下过诏旨:凡有紧急事务,则八门同时击鼓,意为召集官员前往大政殿面君。皇太极登基这些年来,也只有当年攻克锦州和关雎宫宸妃生下皇子的时候,动用过如此的殊荣,意为普天同庆。但现在却是平白的八门击鼓,显然是有大事情要发生。

而且,这次八门击鼓偏偏是发生在盛京最高权力者何洛会不在盛京的时候,这其中的意味便不言而喻了。

多尔衮在盛京中也有不少耳目,纳古、霍五一进保安门,边有人将消息送了过来。这一次,的确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八门击鼓是顺治皇帝的安排,一早便有人将旨意送到了盛京,交到了济尔哈朗的手上。之后马上会有使者来到盛京传达顺治皇帝的旨意,诏旨中具体的内容不清楚,只知道来传旨的是顺治皇帝身边如今最得看重的两个人,一个是内务府的管事,也是顺治皇帝的贴身侍奉内官多僖,另一个则是已故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的幼子,已经升为多罗贝勒,目前在驾前听用的岳乐。

这两个顺治皇帝身边的红人这个时候不辞辛劳,一路日夜兼程的来到盛京,究竟是为了什么?还动用八门击鼓的旧例,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如此多的讯息,恐怕有很多明眼人已经看得极为透彻了。

“还能是为了什么?”霍五略一思量,便通晓了其中的蹊跷之处。“皇帝要赦免豪格了!这么大的阵仗,无非是向睿亲王挑明,豪格是他的人,如今他就是要重新启用,并且是重用豪格,这也是对多尔衮把持朝政不满的一种表示,或者说是宣泄!”

“那咱们该如何做?”纳古打了一个冷战。

“还能如何做?趁着多僖和岳乐还未进城,咱们便要抢在他们前边,做掉豪格!”周昌抢先说道。

霍五赞许的点点头。

“可现在,眼看着钦差就要入城,盛京的官员都在前往大政殿,这个时候动手,是不是有些太显眼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咱们做的,这样一来,会不会……?”纳古有些迟疑。

霍五的眼中闪过一丝凶光,“知道了又如何,谁不知道睿王和肃王之间早就是不死不休!皇帝如此做派,豪格死了,对他也是警告!”

纳古只能唯唯诺诺的答应下来,心中却是暗暗叫苦。霍五也看出他的不安和胆怯,毕竟现在说的是谋杀朝廷亲王的事情,也难怪他会这个模样。所以,霍五干脆命心腹之人将他带了回去,小心的看管起来,严防走漏消息。

豪格被关押在城南一隅的沈河北巷,满清的宗人府是按照明朝的规制建立起来的,基本山完全照搬明制,由宗室亲王作为宗人令执掌宗人府大权,对宗室进行管理。除却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为黄带子之外,其余的都统称为红带子。

目前的宗人府还只是一个大概的框架,甚至还没有出现在朝廷的衙门序列之中,顺治皇帝刚刚迁都北京,宗人府也同样要迁过去,所以目前的事务还都掌握在盛京的步军衙门手中,而步军衙门的统领便是多尔衮的部下冷僧机。

第一百二十三章豪格末路

两年之前,宗人府还被称作宗亲院,皇太极暴卒之后,多尔衮逐渐掌握朝政,便开始对原有的机构进行改造,宗亲院由此被改名为宗人府。原有的宗令为济尔哈朗,但现如今却是被多尔衮的亲信所架空,占据了左右宗正的位置。因此,当豪格被圈禁到宗人府之后,很是吃了一些苦头。

其实大部分的宗亲已经跟随皇帝的銮驾迁到了北京城,宗人府也顺理成章的一起去了京师,原先沈河北巷的宅院顿时冷落下来。但唯一例外的确实豪格,他依然被关押在沈河北巷宗人府院落南面的一个小院子。

这处所在也仅是一个院子而已,背后便是内城的城墙,三面也不过五间破败的厢房。纵横不过二十余步的距离,院中空空荡荡,甚至于有些门窗都已经破烂不堪,在寒风中摇摇欲坠。

在豪格身边服侍的不过是一名内侍和一名侍女,曾经有妻妾愿意来这圈禁之地侍奉,但豪格却是不愿意牵连家人,因此并没有同意。

在这里圈禁了大半年的时间,消息却是未曾断绝,外面发生的一些事情,豪格的亲信之人也总能想办法传递进来。顺治皇帝在盛京的时候,也乐意来找他这位大哥诉说心事,因此,豪格的心中想要东山再起的渴望也一直未曾熄灭。

父亲皇太极不明不白的死因,始终是豪格心中一根无法祛除的尖刺,还有那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龙椅帝位,一想到这里,豪格的心中就像是燃起了熊熊的烈火,使得他的灵魂都恨不得沸腾起来。

年少的顺治皇帝和多尔衮之间那道原本并不明晰的裂痕,也被豪格敏锐的抓住了。作为一生的对手。豪格自认为是世间最了解多尔衮的人。多尔衮其人天资绝对是一等一的,文武双全不说,临机决断也是无人能及的。从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的那一天开始,他便将皇位当做了唯一的目标。

所有人都不能阻挡他对于皇位的渴望,除了,一个人。那就是庄妃大玉儿。

那也是他唯一的死穴,他的杀伐果断、冷酷无情、天才绝艳,到了庄妃的面前,都只能是两个字——徒劳。

为了庄妃、多尔衮可以放弃皇位,为了庄妃,多尔衮可以铤而走险,为了庄妃,多尔衮甚至于可以付出一切。

但这,绝对不是庄妃的儿子顺治皇帝能够接受的。听闻。多尔衮已经开口索要“叔父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