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月十二的时候,清军的兵锋已经抵达肤施,田见秀和李过等人虽然拼死抵抗。但却根本止不住败退的兵势。吴三桂等汉将进入陕西之后,已经联络了大批原本投向大顺的士绅官吏,也正是由于这些人的倒戈,使得大顺军的情势雪上加霜。就连刘宗敏败退到延长的时候,便被当地的民军阻击,本人也受了伤。

刘宗敏送来表章,便是请求李自成速速派出援军,以解大军被围之困。

李自成听到这里,整个人顿时从御座上弹了起来。“又是如此!整天只会找朕要军需粮秣、要援军,朕将十万大军交给他,他刘宗敏就交给朕这么一副局面吗?”

众臣连忙跪倒,请李自成暂息雷霆之怒。牛金星偷眼观察李自成的神情,试探着说道:“陛下息怒,贺锦和白旺两部兵马旦夕可至,满清大军两路不过二十万兵马,我大顺还有数十万可战之军。必定会反败为胜!”

李自成冷哼一声,“朕要你们来。可不是听这些的!还是说些实际的方略吧!”

李自成深深的看了看颇有些为难的牛金星,“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刘宗敏虽是跟随朕起兵的老臣子,但自打入京之后,这军功便是乏善可陈。让朕大失所望。目下倒不如另择良将,督战前线!”

李自成说的隐晦,但牛金星却是吃了一惊,旁边的宋献策当即站出来,“臣举荐制将军李岩。督师迎战东虏!”

李自成咂咂嘴巴,重新坐回到御座上去,“兵出京师之后,林泉在做什么?”

“启禀陛下,出京之后,李林泉将后营军务交托副将,自己则一直留在城中府邸养病。”

李自成仔细想了想,本打算亲自出府中延请李岩复出,但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岩虽有才,但毕竟不是跟随自己起兵的老臣,更何况有牛金星关于“十八子主神器”的提醒在前,李自成的心头总像是插了根刺一般不自在。当下要用他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切总要先击退了清军的攻势再说。如果陕西再守不住,今后大顺的局势可就是岌岌可危了,别说是争雄天下了,恐怕连自保都在两可之间。

李自成吩咐宋献策拟旨,从西安诸军中挑选精锐一万人,交予李岩统帅,率领后营三万人马,克日奔赴洛川前线。在宋献策的建议下,李自成任命李岩为陕豫督师,刘宗敏、田见秀、袁宗第、李过等诸路人马都归其节制,掌管军前所有事务。

得了这份圣旨,宋献策这才神采奕奕的前往李岩府中传旨。

牛金星却是满腹狐疑,“陛下,交托李岩兵马这就罢了,为何还要授予他督师一职,总督诸路人马,这是我大顺立朝以来从未有过的权柄啊!李岩此人是前明官宦出身,我大顺出京之后,他还在上疏请求我朝与山东和南京前明余孽联络,共同抗清,这显然是心怀故明,如今将这么大的权柄交托于他,将来难保不会出什么乱子!臣恳请陛下三思啊!”

李自成站起身来,在大殿之中转了两个圈,众臣面面相觑,只能屏住呼吸,垂首侍立。

“李岩至军前,丞相你也一并跟着前往,朕再与你一道圣旨,李岩若有反意,你可以便宜处置!朕也会知会刘宗敏等人,他们也会从旁协助!”

“陛下英明!”

喻大猷、宋企郊、巩焴、张璘然、李振声、杨玉林等人都是前明降臣,自然不敢对李自成和牛金星的主意妄加评议,从建极殿中退出来之后,众人忙不迭的躬身向牛金星告退。

牛金星却是对顾君恩甚为客气,一直将其送出端礼门外。顾君恩跟随李自成将近二十年,在大顺军中资历和威望颇高。早年李自成被困车厢峡,便是顾君恩定下诈降之计,骗过了陈奇瑜,这才逃出生天。后来又献策取陕西,以为霸业之基。定略三边,这才攻克京师。如今年纪大了些,前些年又患风疾,身子头脑大不如前,这才渐渐从议事中枢隐退,但李自成却是对其人甚为信任。每有大事,总是让他也参与进来,以备咨询。

顾君恩此人虽然身子羸弱,但却是知进退、晓利害,眼见着牛金星和宋献策圣眷正隆,也有意退让,在朝堂中从不发表建议,也从来不与身为丞相的牛金星顶撞,也因此。牛金星对其也是十分客气礼让。

牛金星和顾君恩出了端礼门,两人的马车也都在宫门外等候,牛金星要搀扶顾君恩上车,顾君恩却是执意请牛金星上车先行,牛金星无奈,这才笑着拱手作别,上了车扬长而去。

顾君恩看着牛金星的马车走远,没来由的长叹一声。这才在自己的家仆搀扶下上了马车。

车夫挽起一个鞭花,马车缓缓前行。

车中的顾君恩斜倚在车臂上。眼睛微阖,看似在假寐,但口中却是轻轻说道:“陛下已经下了旨意,命制将军总督陕、豫之军。不过后来又下了诏旨,命牛金星监军,刘宗敏等人也都有密旨。制将军此去恐怕并非好事。转告你家主人,务必小心!”

车夫并没有回头,甚至于并没有说话,只是转头轻轻颔首,继而打马扬鞭。马车顺着宫城外的马道疾驰而去,不一会便消失在街巷之中。

宋献策却是不敢耽搁,直接来到李岩府中。

李岩在家休养了两月有余,身体早已是将养恢复,但因为当日里牛金星的话和之后李自成对待自己的冷漠,却是心中满怀郁郁,因此将后营军务交托副将杨翻之后,便一直呆在府中,平日里连门都不出。

宋献策喜气洋洋的宣读完圣旨,李岩在沈策的搀扶下起身,将宋献策由院内迎入到书房,便派人前去后营给杨翻送信,让其整顿兵马,准备即日便出城赶赴前线。

“说起来,陛下还是抹不开这个面子!”宋献策一脸惬意的喝着茶,“林泉,你是没看到牛金星那小人刚刚的嘴脸,任他智计百出、舌如莲花,恐怕也没想到陛下能当机立断的请你出山主持大局。时局如此,陛下也是再无良策,只能依靠你我了!”

李岩没有说话,一脸凝重的独自品茶,一旁的的沈策却是开了口,“请恕在下直言,恐怕献公还是有些过于乐观了。”

宋献策一愣,如果是旁人这么说他,宋献策肯定是要当场发作的,但沈策却是李岩身边的谋主,断事献计从未出过差错,李岩对待其格外的尊重。因此宋献策并未生气,只是放下了茶盏,开口问道:“沈先生为何有此一说?”

李岩却是一抬手,制止了沈策再讲下去,而是问宋献策,“兄长,前日里我上疏请陛下与南京、山东联络,共抗满清,陛下是个什么态度?”

宋献策却是苦笑,“林泉,不是愚兄说你,这样的谋划陛下可能接受吗?我大顺军攻城略地,大明藩王宗室不知杀了凡几,就连崇祯皇帝也是死在咱们的手中。朱平安还有南京朝廷会和咱们联手抗清吗?这仇怨已经是化不开的,要不是愚兄在陛下面前辩解,恐怕前日里陛下的申斥就会送到你的府上啊!”

听了这样的话,李岩的脸上浮现出一丝悲壮的神色,“清军来势汹汹,两路合击。我大顺上下却是各怀心思,各自为战,山西失陷,便是诸部毫无战意,缺乏统一指挥所致。如今清军多铎部已经进抵潼关,稍有差池,咱们便会被两路清军合围在陕西之地。我大顺看似有带甲数十万,可其中的能战之军还有多少。精锐早已葬送在山海关一片石和河北之地,如今靠着四方收拢的流民难道就能抵挡清军的虎狼之师吗?”

“不久之前,大西王派人前来联络,说是要与我大顺联手,共抗鞑虏,陛下却是唯恐其心怀叵测,因此一口拒绝。现如今,张献忠已经和明廷的桂王、瞿式耜等人眉来眼去,咱们却要独自面对清军,这能抵挡的住吗?”

李岩的胸口剧烈起伏,“山东朱平安、江南明廷拥兵数十万,如果能和他们取得联络,三家合击东虏,那清军必然无法招架。陛下却是执着于旧怨,不肯与之商议出兵事宜,这不是白白错过了再度复起的良机吗?”

宋献策忙不得的站起身,“林泉休要再言,难道这些是时日,你因言获罪的教训还少吗?”

李岩叹息一声,不再说话,书房中陷入到静寂之中。好一会,宋献策这才试探着问道:“林泉,你如此说,难道要向陛下请辞,不再出兵吗?可你刚刚却又为何……?”

李岩站起身,看向屋外天边一抹灿烂妖艳的火烧云,缓缓说道:“陛下对我有救命及知遇之恩,我李岩此生已将性命托付于陛下。圣人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李岩又怎能弃陛下于不顾、弃大顺于不顾!”

第一百章声东击西

延安府野猪峡的河滩上,沿线所有堡寨大顺军的旗帜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洲八旗和汉军八旗各色的龙旗。到了四月中旬,天气渐渐炎热,陕北的黄尘和着充满热气的风势飞扬到天上,堵塞了人的嘴巴和鼻腔,说不出的憋闷和难受。

沿着汾川河河滩知道岸边大大小小的堡寨,滚滚浓烟之下,布满了身着黄色号服的顺军士卒的尸身,清军汉八旗的士卒直到如今,还是套着前明的盔甲和红色军服,只是头盔的后面都留了条长短不一的辫子,看起来甚是滑稽。这些个士卒如今挥舞着刀剑,却是在尸山血海中寻找着尚存一息的顺军,发现一个,便是一刀砍下首级,接下来便是大索全身,连一文钱都不放过。

连年干旱,汾川河水早已干涸不堪,如今最深处,也不过到了人的腰部。汾川河北岸的一处高坡,英亲王的旗仗高高耸立,阿济格就坐在一顶黄色的罗伞之下,优哉游哉的看着对面的战事逐渐接近尾声。

阿济格吞下一口甘甜的果子酒,随手将酒囊扔给自己麾下的亲兵,用右手的手指轻轻抚摸修剪的整整齐齐的短须,满不在乎的听着身边八旗众将的抱怨。

“王爷,这一场大战下来,全便宜了这些汉军旗的奴才,您看看,一个个腰包鼓得,还特么走得动路吗?”

“王爷,是时候让奴才们麾下的崽子们出来撒撒欢了,这便宜不能让吴三桂、孔有德那些家伙们都占了!”

听着这些抱怨,阿济格会心一笑,抄起手边的马鞭便是一阵乱打,手上却是根本没用力气。

“你们这些个奴才懂个屁!”阿济格站起身,丢下马鞭。向前走了两步,手指河对岸的汉军八旗士卒。“咱们满人入关时是倾巢而出,共计十八万大军,这连场的大战下来,虽是连战皆胜,但伤亡之数也在一两万人上下。朝议时摄政王多次提及。中原地大物博,人口是咱们的十倍百倍。如果汉人万众一心,那咱们是万万不是对手的,也因此咱们八旗的勇士是极其宝贵的,打下一块地盘来,只有交给咱们满人来镇守才是最可靠的。为什么要扩充汉军八旗,又给这些蛮子一个个的都封了王、拜了侯,便是要让他们死心塌地的为咱们满人卖命!你们说说看,这血战死战的差使。不交给他们还能交给谁?”

阿济格回身看看一众将领,“要是让你们上,不消半年,咱们便得带着堆积如山的尸首回关外老家去,这中原的花花世界连点甜头都没摸着,你们便甘心?”

阿济格再度将眼光投向对岸,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你们看看这些蛮子。如今的战力是越来越彪悍。设身处地,让你们打这一仗。你们便能如此干净利落的拿下河对岸所有的堡寨,让流贼无险可守吗?”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一众八旗将领无言以对。

说话间,十余骑从河对岸涉水而来,一身泥泞的冲上高坡,为首的正是已经被封为满清平西王的吴三桂。

来到近前,吴三桂翻身下马。阿济格笑着迎上前来,将一个盛满了美酒的牛皮酒囊送到他手中。“平西王的关宁铁骑果然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之师,短短两个时辰便拿下了野猪峡天险,这下子,刘宗敏便是想据守也是不可能了。此战。平西王当居首功!”

虽然贵为王爷,但吴三桂也清楚,自己这个王爷和阿济格的和硕英亲王的爵位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吴三桂表现的很是恭敬,连忙上前接过酒囊,便欲行跪拜礼。

阿济格却是笑吟吟的将其一把拉住,把臂而行,将其让到自己的黄罗伞下。吴三桂偷眼看看这硕大无比的黄罗伞,内心惊诧之余,脸上却已然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

“王爷,野猪峡守军已经全部肃清,属下前来请命,下一步我军是衔尾追击呢,还是先行休整一段时日,请王爷定夺!”

阿济格笑着反问吴三桂:“长伯你的意思如何呢?”

“前日里,豫王大军已经攻占芮城,距离潼关不过咫尺之地,流贼兵马据守潼关,一时之间恐怕难以轻下。属下以为,如今流贼困于陕西一隅,与其攻城略地,倒不如攻心为上。流贼军中遍布前明官吏,这些人等降贼也是权宜之计,只要王爷派出能言之士,相信这些人一定会望风而降!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