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慌什么!”卢九德冷冷的撂下一句话来。“就算他来者不善,可是观其阵型规模,也不过千余骑兵而已,咱们这里足有数千精锐,有何惧之?”

听卢九德这么一说,马士英等人才长出一口气。

就在众人商议的当口。那千余骑兵已经在距离卢九德京营所部两百余步处停了下来,旗幡招展,已经能够看得到上面的字样,“总督山东兵马朱”。

“是朱平安的人马!”马士英悚然而惊,“怎么会如此之快?前几日得到消息。他们不是还在河南与左梦庚大军鏖战吗?怎么会顷刻之间便出现在南京城外?”

“去会一会吧!”卢九德一带马缰,“既然躲不过,便见一面吧。根据咱家的消息,南直隶之地还没有山东军的主力,这应该是小股袭扰的兵马,谈不拢的话,便只有血战一途!”

卢九德的话语不多,但却果决干脆,众人的心中总算有了些底气。

此时,山东军的军阵中已经有二十多骑跃阵而出,来到卢九德兵马的近前处,其中一人高声喊道:“司礼监卢公可在军中,我家大帅求见!”

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对视一眼,眼中同时闪过一丝惧意,万万没想到,朱平安竟然轻身涉险,来到了南京脚下。

马士英咬着嘴唇看向朱平安。早在朱平安跟随义兴皇帝进入南京的时候,两人曾有一面之缘,没想到第二次见面就成了刀兵相见。马士英为了控制江南,选择的是福王朱由崧,这已经注定了江河朱平安站不到一条战线上。

义兴皇帝疏远朱平安的时候,尚在监禁之中的马士英本有意拉拢一二,但朱平安的宗室身份和其掌控的兵权却让马士英最终放弃了这个打算,相比较之下,还是朱由崧更容易掌控的多。一旦选择了朱平安,那马士英只能沦为一个配角而已。

一连串的打击,让曾经意气风发的马士英有些形销骨立,两颊的颧骨高高耸起,带着一丝戏谑对朱平安说道:“朱总兵莫非是要亲眼看着本官毙命,这才肯善罢甘休,是吗?要不然,何以会如此心急托大,竟然千里迢迢的深入到南京城脚下?”

朱平安和马士英相距不过四十余步,完全已经在弓箭手的射程之内,但却浑不在意,随手摘下戴着的头盔,一路的奔波让头顶的黑发蒸腾起袅袅的白气,在这冬日里甚是扎眼。

朱平安接过王金发递过来的棉巾,擦干净头上和脖颈中的汗水,长出一口气,“阁老是人中之杰,平安实在是放心不下啊!万一被阁老溜走,那今后可是遗患无穷!平心而论,阁老之才相较于杨嗣昌和周延儒毫不逊色,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可惜却是将心思用错了地方,以至于才有今日之困。”

马士英哈哈大笑,“马某可是弑君逆贼,朱总兵如此说,却是抬爱了。大事谋划不成,只因天意不属马某,这一点。我自然是没有话说。只恨筹募不周,反倒被郑芝龙匹夫所趁,以至于成了他的替罪羔羊!”

马士英声音一顿,顿时气急反笑,“说这些来做什么!成王败寇,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倒是朱总兵,率领这些人马便敢于深入南京腹地,却委实有些小看马某了!”

“马某即便再如何不济,朱总兵想以这千余骑兵逼马某就范,却是有些托大了!”

朱平安爽朗的一笑,“其实今日星夜赶来与阁老相见,除了想留下阁老之外,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朱平安回身看看朱聿键的车驾所在,确定并不在目前的范围之内。这才说道:“说起来,平安要多谢阁老,这些天在南京,却是帮助平安铲除了不少政敌,平安这便当面致谢了!”

马士英一愣,“朱平安,你这话是何意?”

“莫非阁老便没有细细思虑一番,这些天在南京城中被乱兵毁家灭族的都是些什么人?”

马士英是聪明人。听朱平安这么一说,这才仔细的回忆起来。马士英执掌庐凤、参与南京朝政多年。其手腕才干在整个大明朝都是出类拔萃的。逼死朱慈烺之后,马士英便有意识的开始约束刘良佐的部众兵马,以军饷粮草为筹码,使得刘良佐不得不整肃军纪。如此一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怪就怪在,还没消停几天。南京城中忽然再度陷入纷乱之中。刘良佐的部众也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开始变本加厉的洗劫城中富户,而且就连江南有名的士绅、豪族,甚至是朝廷官员都不放过。即便是刘良佐派出心腹军官和家丁弹压,也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这也造成了马士英和刘良佐之间的嫌隙产生。

现在。马士英将当日的情形又从头到尾捋顺了一遍,不禁悚然而惊。被刘良佐部下洗劫杀戮的,其中一部分都是东林党的骨干,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江南子弟,另外一些士绅、豪族则都是江南排得上号的人物,可以说,他们都是南京朝堂权贵背后的金主,对于朝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

而这些人还有一个统一的特点,那便是,在义兴皇帝入住南京后,他们为了保持在江南的影响力,一致反对朱平安、路振飞这些个外来者进入朝堂。

想通了这些,马士英呆若木鸡,抬起颤巍巍的手臂,“你,你,这一切都是你在背后设计?”

“不才正是在下!”朱平安微笑回答。

马士英就像是跌进了一个万年不化的冰窖,周身上下变得一片冰冷。朱平安思虑如此之远,很明显,孙传庭困守鹿邑,朱平安的大军近在睢州却不发一兵一卒援救,其用意却是很明显了。说起来,义兴皇帝的死,却是他乐见其成的。

还有郑芝龙,此时还在徽州府一带,但朱平安却是已经到了南京城下,这高下不是立见分明吗?

只有一个可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朱平安才是那只一只躲在众人背后的黄雀啊!

义兴皇帝的死,自己等人不得不铤而走险筹谋的兵变,郑芝龙的积极参与以及忽然变脸,还有在庐州的黄得功临阵倒戈,这桩桩件件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背后。今日,马士英总算明白,这只手,便是朱平安。

“渡船!渡船这是要去哪里?”一旁的刘孔昭忽然惊叫起来。

马士英扭头一看,仅剩的几十艘渡船也已经起帆离开岸边,朱由崧、阮大铖等人面色灰败,不停的冲着渡船摆手叫喊,但渡船却是没有一点回头的意思。而一众京营士卒却是平静如常。

马士英叹息一声,回身看看卢九德。卢九德端坐于马上,面色平静,马士英苦笑一声,“卢公,原来你也是朱平安的人!”

卢九德微微欠身,“阁老,得罪了!如今的情势你已看清楚,不要再做困兽之斗了!”

“好好好!”马士英连说三个“好”字。

“洪泽湖之事看来已经明了,怪不得卢公当日里竟然那么的当机立断,原来是早有预谋!本来,我等死守南京,还可以多支撑一些时日,南京城防坚固,朱平安想要拿下南京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可现在,哈哈……!我等真是自寻死路啊!”

“痛快!”马士英仰天长笑,“真是痛快啊!原来郑芝龙和我一样,都是为了他人做了嫁衣啊!仅此一点,我马士英便死而无憾了!”

第八十二章大帅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随着朱平安所部进城之后,南京的局面迅速安定下来,虽然只有区区的千余人马,但朱平安的威名却着实让城中趁乱而出的宵小之辈胆战心惊,加上军情处南京千户所的全力辅助,以及卢九德京营人马的配合,南京这座经历了数次变乱的城市终于迎来了暂时的安宁。

刘良佐并没有如愿撤回到寿州,他刚刚走到滁州琅琊山一带,麾下的兵将便发动叛乱,趁夜割下他的首级,带着劫掠来的财货作鸟兽散。

左梦庚也没有支撑太长的时间,面对着杨廷麟大军和黄得功的前后夹击,以及罗汝才率领的革左五营忽然杀入湖广,左梦庚的十余万大军已经是进退维谷,加上后勤补给线路被切断,没有几天的光景,左梦庚大军便不战自乱。

杨廷麟趁势发动突袭,一夜之间,连破左军十二营,左梦庚在乱军之中被践踏而死,其部属除少部分突出重围外,大部都向山东军投降。

朱由崧、马士英、阮大铖、刘孔昭、马鸾这些叛乱的首领分子全部被一网成擒,历史上著名的“义兴之乱”终于落下帷幕,随着义兴元年新春佳节的来临,大明天下眼看着便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义兴之乱给大明南京朝廷带来的打击是具有毁灭性的,大批的朝臣、士绅都在此次变乱中殒命,部分名臣也因此走上不归之途。但同时,也使得奄奄一息的大明帝国有了浴火重生的机遇。原先控制朝政的各个势力集团在变乱中元气大伤,以马士英和东林党为代表的江南本土集团尤其是如此。新兴的势力集团,如朱平安的山东系人马和郑芝龙的福建派系开始正式进入朝廷中枢。

二月十二的时候,郑芝龙的大军和杨廷麟所部几乎同时抵达南京城外,不久之后。路振飞的淮扬兵马和黄公辅的人马也相继抵达,江西袁继咸和总督湖北军务的何腾蛟也随后赶到,各省督抚在短时间内都云集到南京。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便是要另立新君。

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当务之急,是筹办义兴皇帝的大丧典礼。但这也只不过是敷衍了事而已。借大丧之期,众朝臣要确定的便是,究竟由谁来继承皇帝的位置。

答案就摆在眼前,现实情况就是,经历了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以及义兴之乱之后,崇祯皇帝朱由检一系的子嗣已经断绝,能够拥有继承帝位资格的藩王也所剩无几。而实力最为雄厚的山东和福建两支人马,共推的就是唐王朱聿键。

其他的如路振飞、黄公辅、袁继咸、黄得功等实力派也是倾向于唐王继位。相比较之下,朝堂之上的声音便显得虚弱了许多。东林党遭受重创。大批骨干死于兵乱,钱谦益和黄道周等首领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朱平安和郑芝龙肆无忌惮的向朝中塞进了大批的嫡系人马。

义兴皇帝朱慈烺的葬礼有条不紊的进行,在众臣的一力推举之下,朱聿键已经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开始主持各种仪式和典礼。甚至于有传言,朱慈烺“肃宗”的庙号都是他亲自拟定的。虽然作为皇位继承人来说,朱聿键并不是很合适,其辈分要大了朱慈烺不少。而且当年还因待罪进入过高墙,但眼下这种情势。实在是已经找不到更为合适,而且令朝臣们都“满意”的人选了。

就在马士英、阮大铖、刘孔昭等人被处以极刑,福王朱由崧被勒令自尽的第二天,郑芝龙入南京城觐见唐王朱聿键,期间言辞甚恭,更是由于郑鸿逵的从中牵线。因此君臣这第一次见面相得甚欢。

但此次见面,朱聿键却处理的异常低调,在场觐见的人中只包括了郑芝龙、郑鸿逵,前义兴朝礼部郎中苏观生,还有便是前礼部侍郎黄道周。苏、黄二人都是朱聿键的旧交。朱聿键和两人亦师亦友,对其分外信任,已经决定任命黄道周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而苏观生则将接任礼部侍郎一职。

也因此,这次会面相谈的内容外人不得而知,即便是阴世纲的军情处,也无法从中得到任何的讯息。

于是,阴世纲也只能通过邹靖来获取朱聿键和郑芝龙会面的谈话内容。

现在的邹靖可谓是意气风发、扬眉吐气。朱聿键登基在即,而今年已经五十多岁的邹静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卢九德擒获朱由崧、马士英有功,司礼监掌印一职非他莫属,但其人却是朱平安的部下,显然朱聿键登基之后,不可能让他长久的留在大明内相的位置上。而邹靖,这个潜邸出身的内官,则将是下一任司礼监掌印的不二人选。

正因为如此,面对阴世纲派遣前来打探的消息的部属,邹靖立刻变了一张脸,虽然是客客气气,但却是毫不犹豫的将来人打发了出去。

笑话,今日如何能与往日相提并论。当初,唐王身陷囹圄,邹靖吃了不少的苦头,朱平安安置他的子侄,也是为了能笼络他邹靖。现在呢,要不了几日,邹靖便要成为司礼监的首席秉笔,假以时日,更将接替掌印的位置,成为皇帝身边的内臣第一人,如此的作为,谁还敢做?要是被朱聿键得知,他邹靖即便是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的。

再说,朱平安虽然雄兵在握,可现在已经不是义兴朝时天子羸弱的局面。朱聿键有各省督抚的支持,更是有福建郑家的全力相助,朱平安的那些兵马显然已经不能左右皇帝的意志。更何况,他到现在还是一个庶子的身份,这一点,朝野皆知,眼见着这储君之位是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的身上。

邹靖又何必一心一意的烧这个冷灶。

“就算将朱平安的人礼让出府,难道今时今日,他朱平安还敢同自己过不去吗?”想通了这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