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扭头看看李岩和宋献策,两人也是点头同意。

宋献策和李岩飞快的交换了一下眼色,向前跨出一步,低声说道:“闯王,为今之计,咱们须要全力拿下面前的傅宗龙大军,突袭潼关之举未免太过冒险。如今优势在我一方,实是不宜轻身涉险啊!”

“不过机会的确难得啊!”李自成轻声说道。

宋献策嘿嘿一笑,用眼神瞄了瞄不远处的杨承祖,“既然罗汝才屯兵确山,倒不如命他率军突袭潼关。一举而克自然是对我闯军有利,拿不下,也损耗了其兵力,到时便可找个由头寻他的不是,此为一石二鸟之计,不知闯王意下如何?”

第一百二十章贺柳落网

傅宗龙兵进开封,自然吸引了朝野之间的注意力,京师中枢对其是格外关注,原因无他,两线开展,任何一处出了纰漏对于大明都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但大明实际上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财政体系着实无法承受这两场大规模战役的同时进行,从七月间宁锦战役打响开始,崇祯皇帝便承受着无比巨大的压力。

可以说,战场的主动权已经不在大明的手中,何时开战、这样开战、在哪里开战,明军已经完全没有了抉择的权力。满清和流寇两股大势力同时对明军发起进攻,明军为了自保只得同时进行两场胜算并不大的豪赌。

傅宗龙很清楚自己与李自成之间的实力差距,因此便佯作抢渡汝河,暗地中却亲自率领陕西兵和保定兵主力,向新蔡一带突袭,打算在这里忽然渡河,直击李自成大军的肋部,造成其混乱,然后趁势掩杀。

但傅宗龙的这条计谋却被李自成看穿,李自成率大军佯作渡河,却令大将刘宗敏、袁宗第带领精骑穿插至新蔡一带。傅宗龙本想出其不意,但却被刘宗敏的人马大了一个措手不及,两军交战一场,同时向后撤退,又在汝河边对峙起来。

崇祯皇帝得到战报,自然是忧心不已,他唯恐河南之战再度成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大明朝廷绝对再也经受不起这样的消耗了。迫不得已,他允准了陈新甲的建议,诏旨洪承畴从速与满清展开决战。尽快结束关外战事。

朝堂上乱的一团糟,贺有龄却是一天到晚的窝在宫里,甚至是很少回自己的私宅,他在内官监还有一个职司。但其是老资格,加上又和司礼监的大佬曹化淳、杜勋都过往甚密,因此即便是内官监的值司太监也不敢在他的面前托大,所以这份职司只不过是个摆设而已。

这些天,贺有龄一直有些心神不定,说不出来为什么,但就是浑身的不自在。这种感觉让贺有龄很是担忧。因为如此。他便一直呆在内官监,目的便是为了得到最新的消息。在宫里呆了五十年,从万历年间入宫到现在,宫里的变故贺有龄看的太多了。平素里每天都要告诫自己的便是“未雨绸缪”四个字。

天津的事情失败之后。参与此事的人没一个能从那边逃回来。具体负责此事的毛运举和王良听闻都死在了乱军之中,这勉强让贺有龄安下心来。但他也生怕会有什么蛛丝马迹牵扯到自己,因此除了以重金贿赂宫里的新贵杜勋。搭上田贵妃这条线之外,便是每日里呆在宫中,宫门处则安排了人手和快马,以防不测。

贺有龄是山西人,自幼便被卖进宫内,天启年间的时候,成为阉党的小头目,也就是在此时,和范家搭上了关系。这些年和范家的合作,贺有龄也清清楚楚,桩桩件件都是掉脑袋、诛九族的大罪,但他却顾不得那么许多。如今的朝堂,这满朝的文武和司礼监的诸位大佬,哪一个不是欺世盗名、挂着羊头卖狗肉。他是一介阉人,已然没了脸面进祖坟,能靠得住的唯有金银财宝而已。有了这些,不管到了哪里,照样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奢华生活。

茂阳伯柳忠恕这些天找了贺有龄好几次,贺有龄见过他一次之后便不再见他。这个人虽是勋贵子弟,但胆子却委实小的很,应该也是觉察到了天津事情之后,形势有些不稳,想要打探一些消息。要不是看在此人曾于范家在河北、直隶、江淮安插据点时出了大力,恐怕范永斗和贺有龄也早就将其一脚踢开去了。

眼看着离八月十五只有数天的时间,宫里虽然不预备大肆铺张的庆贺,但平日里应有的仪程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掌管着宫里土木工程、日常用物的内官监也是异常忙碌。

这天中午,贺有龄独自心事重重的在自己的值房内小酌,内官监的值司太监崔致年却是找上门来。贺有龄平素里和他关系不错,因此两人也没有过多客气,贺有龄当即吩咐小宦官多摆了一副碗筷。

崔致年一落座便是长吁短叹,满腹的牢骚,所说的无非是如今多么的为难。崇祯皇帝裁撤宫里用度,可这中秋佳节的一应物事和准备都需要内官监来预备。往常司礼监还下拨一些银子用度,但今年确实只下了命令,却完全没见一分银子拨付下来。弄得崔致年如今是焦头烂额。

贺有龄自有自己的心事,因此也只是草草应付了几句。但说话间,外边确实有人禀报,说是乾清宫皇帝传召,命司礼监和内官监的诸位前去,商议中秋节后宫中庆贺安排的事宜。

崔致年一听便苦了脸,将筷子一撂,便拉着贺有龄一起去乾清宫。贺有龄却是一愣,崔致年摆出一副笑脸,“贺公,说是乾清宫召见,其实您也知道,不外是司礼监的诸位公公要安排相关的差使。晚辈这内官监太监的位置可是刚坐了半年,司礼监诸公哪里听得进去晚辈的诉苦。您是宫里的老人,和曹公、杜公等都说得上话。这内官监的差事要做的妥当,少了您如何能成?还请您随晚辈跑一趟,将咱们这的难处说与曹公他们听一听,好歹拨些银子下来才是啊!”

崔致年说的恳切,加上平素里格外关照,贺有龄倒不好推辞,只得换上内官的官服和崔致年一起走一遭。

天气还是一如既往的干热,即便在凉荫处处的内宫,走到乾清宫附近时已是一身的透汗,更何况贺有龄已经是六十岁的年纪,虽是手下的宦官一路搀扶,也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到得乾清宫,皇帝还没有宣召。怀德便将崔致年和贺有龄两人让到值房暂且等候。

怀德紧走几步,高高的打起门帘,贺有龄道声谢,一眼瞥见屋中的两个身影,高高抬起的脚却是停在了半空。

身后的崔致年却是桀桀一声冷笑,用力在贺有龄的背上猛的一推,贺有龄收不住身形,顿时跌跌撞撞的冲进了值房。

门帘顿时放下,两扇房门也被人从里边紧紧的关上。不远处,在乾清宫阶下等候的两名贺有龄的手下宦官脸色一变。像是两只受了惊的吐字一般。飞快的远处跑去。

崔致年松了口气,冲着怀德又是拱手又是作揖,怀德也是一脸笑意,“此次缉拿贺有龄归案。崔公公立了大功。司礼监诸公一定会不吝封赏的!”

闻听此言。崔致年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不过,却还是稳住了心神。“公公容禀,适才为何将贺有龄的两名从人一并拿下,为何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逃离呢?”

怀德冷笑一声,“公公放心,奉了圣上的旨意,今日里宫门闭锁,京城也会暂时戒严,全是为了全力缉拿贺有龄一党党羽,绝不会使一人落网!”

崔致年情不自禁的打了一个哆嗦,虽然还不知道贺有龄究竟是所为何事被如此缉拿,但眼见着所犯的事情是决计不会小的。

贺有龄毫无防备,被崔致年推进值房,一颗心也仿佛瞬间跌进了冰窖一般,浑身上下每个汗毛孔都透出寒气来。

刚刚看到的两个人,贺有龄都是认得,一个是提督东厂的张云汉,另一个则是如今锦衣卫的指挥使骆养性,两个人平日里互不往来,如今却是同时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这是所为何来了。

骆养性穿着一身皇帝御赐的蟒袍,屋中还架设着数盏犹如孩童手臂的牛油火烛,气温更是远超外边。但骆养性看到了贺有龄,却是一脸的舒爽之意,满脸的皱纹似乎都在一瞬间舒展开来,笑呵呵的迎上来。

“贺公,来的倒是挺快,没有让我等众人久等啊!还不快拜见司礼监曹公!”

贺有龄禁不住一个激灵,这才发现,在灯火的背后,张云汉的身侧,还有一个身影隐身在黑暗中背对着自己。

那人慢慢转过身来,正是如今的大明内相曹化淳。

贺有龄的心脏狂跳不已,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勉强挤出衣服笑容,“曹公,您这是……?”

曹化淳的眼睛中闪过一丝笑意,并不答话,而是冲着张云汉摆摆手。张云汉一躬身,走上前来,对贺有龄大声说道:“老贺,都是宫中打拼了多年的人,咱们也不必藏着掖着。你的事情犯了,从速招出这宫内宫外你安插的同党,咱们还都留着一丝香火之情,要不然,东厂和锦衣卫你随便挑,你也上了岁数,咱们这世代相传的手艺总不好都用在你的身上!”

虽是明知道大祸临头,但贺有龄还是勉力装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来,佯作糊涂。“张督此言,我还是不太明白……!”

张云汉也懒得和他废话,不耐烦的一拍手,早有几个东厂的番子进来,将一个五花大绑的白服囚犯送进屋内,另将一个朱红色的木匣放在桌面上。

那人蓬头垢面,看到贺有龄却是大呼小叫的扑上来,“贺公救我!”

番子将其一脚踢倒,那人的一张脸却是凑到了贺有龄的面前,贺有龄只看了一眼,顿时魂飞魄散。“毛运举,你,你还没有死!”

曹化淳呵呵笑出声来,用手点指那个木匣,张云汉会意,连忙上前将其打开,将匣子内的物事对准了贺有龄,“贺公,你的老相识,来打个招呼吧!”

木匣内露出一张惨白的人脸,一个首级赫然其中,两只没有身材的眼睛定定的看向贺有龄,贺有龄顿时瘫倒在地,那正是前些日子里还一直求见自己的柳忠恕。

“大胆贺有龄,饱食君禄,却不知体恤君恩,与不法商贾勾结,联合关外鞑虏出卖我大明利益。今日一早,锦衣卫已经奉旨查抄柳忠恕府邸,圣上有旨意,此等不忠不孝之徒,留之何益,特命满门抄斩、夷三族!”

第一百二十一章贺寿

早在七月初的时候,朱平安愿意是打算调动张定边的精骑到潼关与自己会师,但后来在京师中了解到崇祯皇帝终于要对山右商贾动手的消息,于是便传令张定边,从山东直接潜伏到张家口一带。以此来避免大规模的运动作战,要知道,张家口距离潼关可是足足有两千里的距离,即便是最精锐的骑兵,在一人双马的配置下,不惜体力的情况下也要足足二十余天的时间,这么长时间中,难免会被范氏察觉。

于是,朱平安果断的更改了之前的计划,在和汪乔年再次商议之后,便由汪乔年亲自镇守潼关,而朱平安则带领麾下三千兵马,打着汪乔年的旗号,并抽调潼关的战马,直奔范氏老巢介休。

介休,位于山西腹地,汾州府辖地,与潼关距离七百余里。为了不打草惊蛇,七月末的时候,朱平安便将三千人马化整为零,分批进入到山西境内。山右八家在山西和张家口经营百年,两处官吏多有与之勾结者,为保持行动的隐秘性,京师锦衣卫和东厂也派出特使前往山西潜伏下来,等待着与朱平安所部会师。

但朱平安和很清楚,之所以大明中枢会前所未有的支持这次的行动,一方面是由于崇祯对于山右商贾卖国行为的“零容忍”,另一方面便是各方势力都在觊觎山右八家那令人垂涎的财富。这才是促使周延儒、曹化淳、骆养性等人促成这次行动的源动力。

事实上,在出京之前。几位大佬已经针对此次的收货做了利益分配,朱平安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但只要能铲除了山右八家,又能保证自己的那份收益,朱平安又何苦去操心他们几个之间如何分账。

山西屡经战乱,高迎祥起兵的时候,便曾数次突入山西,以至于原本肥沃的三晋之地成为白地,千里无人烟,大大小小的盗匪流民更是多如牛毛。为了隐蔽行踪。朱平安并没有直出潼关。而是特意向北走了朝邑、郃阳、宜川、延长一线,然后从绥德州进入山西,一路夜行昼伏,花费的时间是多了些。但却保证了行踪的隐秘。因此这才在八月初十的时候进入到绵山。

其余各部也都在先后进入绵山区域悄悄的潜伏下来。之所以选在八月十五这个日子动手。便是来源于霍五从宁完我那里得到的消息。山右商贾八大家的首领,一年中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回乡祭祖。而今年,恰逢范永斗的一位族叔七十大寿。因此各家的头面人物都会回到介休来祝寿。

在荒山中隐藏了几天,介休城中的内应总算找到了朱平安。内应不是别人,正是由沈名先推荐的介休德玉商号的常家。德玉商号登州分号的掌柜常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