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到消息。莫皋的冷汗涔涔而下,看来这朱平安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先下手为强的这一手玩的是炉火纯青。不用问,许茳已经遭了毒手了。一干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每一个跑出来,这成山卫已然是全军尽殁了,剩下的几个千户能成得了什么事情!

眼下最关键的是,莫皋该何去何从?是立刻联络蔡连升?还是马上动身去蓬莱向朱平安请罪呢?一时间,莫皋陷入两难的境地。

门外却不合时宜传来“怦怦”的敲门声。一名千户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大人,不好了,海面上密布舰船,天色未亮,看不清旗号,竟是将我大嵩卫团团围住了!”

莫皋猛地站起身来。“来了,还是来了!朱平安这一动竟然是同时发动,势若雷霆,竟是不给自己丝毫的机会啊!”

莫皋毕竟是为官十余年,见过无数的大风大浪,此时反倒沉稳下来,“来人,伺候本官披甲!”

一身戎装的莫皋铁青着一张脸,在二十余名亲兵和一众属下的护卫下登上大嵩卫的望海楼眺望。

远处的朝阳慢慢爬出海平面,碧波荡漾的海面反射出万道金光,然而此时,海面上却是杀气腾腾,百余艘大小舰船牢牢的堵住了大嵩卫的出海口。

众属官看清了旗号,立刻惊呼起来:“怎么是登莱水师的舰船?童万钧那老匹夫莫非的了失心疯不成,怎么跑到我大嵩卫的家门口来了?”

莫皋两眼紧盯着海面上的舰船,沉声问道:“童万钧派人过来说明原因了吗?”

“没有,只是封住了我卫所出海的道路,倒是没有派人上岸来!”

莫皋思虑良久,慨然长叹一声,“罢了、罢了,咱们和蔡连升都是小瞧了那朱平安了!派人去海上联络童万钧吧,本官将谨奉朱总兵的将令,即日便开始清整军户、田地账册,十天之内,必然送达蓬莱都司衙门!”

众属官只能唉声叹气的答应下来,谁都知道,童万钧兵临城下,便是朱平安的授意。不用猜,这陆路一定还有后着,现在看来,大嵩卫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不必了!”一个声音忽然响起,众人都是一愣。

回头看去,却是亲兵队伍中忽然站出了几个人,为首的将手一扬,望海楼上下的士卒人群中顿时涌出数百人来,各挺刀枪,一步一步的逼上来,将莫皋和一众大嵩卫军官围在了当中。

莫皋的心顿时一片冰冷,手指着为首的亲兵,“霍五,你可是我府中的家奴,入府数载,本官可曾亏待与你?你今日此举是要如何?”

名叫霍五的亲兵一笑,冲着莫皋一拱手,“好叫大人得知,霍五栖身军营,本就是另有目的,如果朱大人未到山东,霍五自当效忠于大人,此生不敢有变。怪只怪大人决断的太迟,徒惹杀身之祸!”

霍五的话一说完,挥起一刀砍下自己的左臂,莫皋一愣神间,满眼都是狰狞的血色。

“小人以一臂报偿大人这数年来的看护,此后再不亏欠!”霍五哆嗦着嘴唇说完这一句话,立刻便晕死过去,早有人扶着他下去,而其余的士卒再不犹豫,挥舞着手中的兵刃砍杀过来。

海面上的舰船早已放下舢板,成队的水师士卒毫无声息的杀上岸来。而望海楼和沿海城墙、炮台上早已是一片大乱。

……

整整一个时辰,阴世纲和曹无伤才将发生在登州四卫的这些变故禀告完毕。桌案上还放着一个木匣,朱平安刚刚检验过,那是蔡连升的首级。

他确实没有走远,就藏在登莱两州交界处的掖县。看来是想居中谋划,等四卫发动兵变之时,他好出来收拾残局。可惜,蔡连升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了,就在他到达掖县的第三天,也就是许茳满门被屠的那一晚,他也被从后紧跟而来的曹无伤摘去了首级。

朱平安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脑海里却在不断的琢磨着这个郭追。

这还真是有意思的人,他的所作所为不是无的放矢,应该便是他身后的王承恩有意为之。

靖海卫林德远的阴私被他挖的干干净净;成山卫指挥使府邸一夜之间,鸡犬不留;大嵩卫指挥使莫皋在望海楼被“乱兵”所杀;威海卫则是根本没掀起什么大乱子,留守的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同时下落不明。自己派去的各路人马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控制了登州四卫,加上早已准备好的粮饷,四卫居然是兵不血刃的一夜之间便全到了自己的手中。

这王承恩虽说是尽心王事,但这显现出来的隐藏在水面下的实力也未免有些太恐怖了。如果万一有一天,自己生出些别样的念头,那他会不会……?

曹无伤就着冷水吃完了桌上的一盘糕点,连夜疾驰数百里的疲乏一扫而空,口中含糊不清的说道:“少爷,郭追这个人手段太厉害,一旦生出异心,必然是心腹之患,我觉得还是先下手为强!”说话的同时,嘴里不停的喷出糕点的粉末,一只右手却是恶狠狠的做出了一个下劈的手势。

阴世纲也同样担忧。他和曹无伤一样不清楚郭追背后究竟是些什么人,但郭追在此次收服四卫的行动中表现出的实力着实让他大吃一惊。作为朱平安的心腹谋士,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朱平安,郭追在这次行动中扮演的角色,远远不止他身上背负的锦衣卫身份那么简单。崇祯年间的锦衣卫剩下些什么分量,众人都是心知肚明,以一个小小的百户所能做到这些,任谁都不会相信。

但朱平安却是犹疑,郭追主动请缨,必然早已知道经过此一役,自己会生出什么样的念头来,那他当时的表现就值得再三推敲了,他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王承恩如此安排,到底是所为何来?

亲卫禀报,郭追返回衙门,除了他自己,还带来了一个人,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看样子像是一个商贾,两人未从正门进入,而是悄悄的从侧门进来,正在书房等候。

朱平安长出一口气,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手脚,“既然郭追已经回来了,想必是有话要说,咱们不妨去去听听再作计较!”

朱平安走进书房的时候,郭追和一名老者已经恭恭敬敬的等候在屋中,朱平安下意识的看看那位老者,体态胖大,身穿青色的对襟长衫,一部浓密的络腮胡须,将近一半却已经染上了霜色。两只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朱平安看了许久,似乎是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接着便是眼眶有些泛红,如此一来,却是令人感觉有些失礼的嫌疑。

两人见礼之后,朱平安落座,阴世纲和曹无伤满是怀疑的看向郭追两个人。

郭追也不多说话,径直从老者的手中接过一个木匣子,双手递到朱平安的面前。“小人奉王公公之命,到得登州之后,遇合适机会将此献于大人!”

第三十三章李定国

朱平安诧异的接过木匣,郭追的眼神却依然是清澈如星辰,丝毫不见任何的畏手畏尾。旁边的老者则还是一副感慨的模样,神色中倒是多了一些老怀大慰的唏嘘。

木匣中不过是一叠纸签,朱平安匆匆翻看了几张,脸色逐渐凝重起来。纸签不过几十张,一盏茶的功夫便查阅完毕,朱平安重重的呼出一口浊气,将纸签珍而重之的放回到木匣中。

“王公公此举是……?”

“这是目前山东境内王公公麾下所有人手和产业的总目,还有明细的清单和账册,小人已经和沈掌柜整理完毕,随时可以送进府来!”

“早先,大人曾经在京师设立四海货栈,全由阴先生一手打理。王公公得知后甚是欣慰,当时因情势紧张,公公不敢与大人过多交往,因此只能吩咐小人等从旁协助。而后巨鹿之战打响,大人遣人在京师制造舆论,小人不才,便奉了公公之命全力相助,而后朝堂之上以贺逢圣为首的一批的清流对杨嗣昌发难也是王公公特意安排的!”

郭追的一番话无疑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顿时将朱平安等三人震得嗡嗡作响。一直以来,朱平安等人都以为当初京师的谋划天衣无缝,朝堂上的群起攻之也都是因为周延儒的原因,却没想到这一切的背后操盘手竟然是王承恩。自己的一举一动,包括四海货栈那不起眼的事情,却原来已经全部被王承恩看在眼里。他如果要是有心收拾自己,简直是易如反掌。

还有这些名单和清册,这俨然便是密布在山东境内的一张庞大的情报网吗?如果猜得不错,郭追这连日来的行动,便是这张巨大的情报网络在发挥功效。民间、军中无所不在,这哪里能是一日之间可以建起来的啊!

可是王承恩为何要将这些都交给自己,这份礼未免有些太大了吧!

“王公公的意思是,朱大人如果过有心要在山东搜集消息,便可以借助于这些人手和产业。阴先生对此事颇为熟悉,不妨交托于他。将四海货栈与这些产业合为一体。定然事半功倍。还有,公公也请大人不要多想,公公与大人的渊源日后自然会倾囊相告,但如今的确不到时机。”

好一会儿。都是郭追在低声禀告。而朱平安和阴世纲、曹无伤等三人则彻底陷入了混沌的状态。

“这位是王公公麾下的掌管山东事务的主事沈名先沈掌柜。在山东常驻十余年。各地官府、民情、人事都颇为熟稔,可以为阴先生副手,操持一应事务。当然。具体安排都要看大人的意思!”

“大人一举掌控四卫,向朝廷禀明一切缘由是当务之急,具体措辞如何大人应该明了,小人就不多言了。反而是接下来四卫的人选,大人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岳锦峰、仇泽等人都是可以大用的,将名单报至京师后,公公会想办法安排,大人不必忧心……!”

郭追旁若无人的侃侃而谈,完全没有了他自打跟随朱平安之后的沉默样子,一时间竟让朱平安怀疑,这到底是不是那个跟随自己的冷脸锦衣卫。

最后,郭追清了清嗓子,特意看了看门外,院子中的亲卫都距离房门几十步开外,郭追这才走进两步说道:“公公特意吩咐小人提醒大人。昔年朱升为太祖献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今时今日,依然是至理名言,公公劝大人,不妨‘高筑墙、广积粮、顺势而动’,将来必然有一番作为!”

沈名先见郭追说完,当下便接上来,“小人的商铺便在登州城内,这些天小人便在府上叨扰几日,请大人与阴先生斟酌之后,小人便可将全部明细账册交付。并将一应事务向大人和阴先生做详细的解释。”

两人说完之后,齐齐的向后退了几步,躬身等候朱平安的吩咐。

朱平安则是呆愣了许久,这才点点头,“王公公的厚德大恩,平安谨记于心,以后,便要多多劳烦两位了。”

郭追和沈名先这才告退。

两人出了门,刚下台阶,沈名先却是一个踉跄,险些摔倒。郭追手疾,一把搀住他,却见沈名先已是不能自已,嘴唇抖动个不停,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郭追见状连忙将其搀扶出院落,到了外边,轻拍沈名先的背脊,沈名先这才缓过一口气来。但转瞬间却是险些落下眼泪来。

“像,太像了!”沈名先不住的喃喃自语,“天可怜见,公公没有欺骗我等,家主还有后人。这般年纪,已然是二品高官,我沈家光复有望了!”

郭追的笑容浮现在脸上,刹那间就如同春风吹散了覆盖在表面的冰霜。“家父在天有灵,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

而书房中的三个人,谁都没有出声,只是面面相觑,看着桌上的那个小小的木匣,此刻便如同有千斤之重。

朱平安看看阴世纲和曹无伤两人,无奈的苦笑道:“别问我,我和你们一样糊涂!”

阴世纲舔了舔有些干涸的嘴唇,艰难的咽下一口唾沫,用手中的折扇轻敲自己的额头。“也罢,大人不必多虑,看王公公的意思,应该是真心相助,要不然绝不会以此相托,还有在京师中的种种,都足以证明他对大人没有任何恶意!”

曹无伤呻吟一声,抱头长叹,“该死的郭追,说话不说全乎,净让小爷我心里长个疙瘩,浑身难受啊!”

三人闻言相对而笑,毕竟这秘密迟早会揭开,现在还是先解决眼前的难题吧。

登州四卫一下子死了这么多军官,总要有一个名头上报朝廷。当然。具体的说法自然是有朱平安来自圆其说。说来也简单,锦衣卫掌握了四卫指挥使贪赃枉法的一些列铁证,就冲崇祯皇帝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个性,这些人也是难逃一死。奏章里大可以再加上,这些人阴谋败露,为了反对朱平安的整顿登州军务,不惜鼓动士卒发动兵变的劣迹。想来好听也无话可说,反正还有周延儒和王承恩坐阵中枢和内廷,朱平安此举绝对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

奏章便交给阴世纲去撰写。记下来便是大嵩卫、靖海卫和成山卫三卫新任指挥使的人选。朱平安的想法是岳锦峰、仇泽和李如靖各领一卫。岳锦峰和仇泽这两个人选自然是无话可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