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烈明-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洪承畴举大兵出关,这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只要击败明廷大军,便可以拔除明廷在关外的全部据点,满清兵锋将直指山海关下,自此以后,关外辽东千里疆域将正式归入满清的版图。更何况,这样一来,还可以借此大胜的威势,将皇太极本人在满清内部的威势提高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正可以顺势对八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军权和财权完整的收归到皇权的掌握之中。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与自己情深意重的宸妃却又病入膏肓,眼见着现如今不过是在撑时候而已,自己一旦率军离开,少则三月,多则半年到一年,这宸妃一旦有了什么变故,自己就将抱憾终生啊!

为何一月不理朝政,便是皇太极始终在两难之间艰难的选择、煎熬。

多尔衮大声喊道:“臣弟不才,愿领军出征,一雪前耻,请皇上恩准,不破洪承畴,愿以人头谢罪!”

皇太极眼中的精光一闪,死死的盯着多尔衮,他心里可以肯定,自己的这些打算,已经被这一老一少两只狐狸看的清清楚楚。

皇太极有些不耐烦的一挥手臂,“休要再多言,朕意已决,此战朕必定亲自领兵出征!”

多尔衮还要再说点什么,却被代善抢了先,代善深施一礼,大声说道:“既然皇上已经做了决断,老臣这便通知八旗,即刻整军备战,随皇上出征!”

皇太极一愣,却是没想到代善能答应的如此干脆,仔细一想,立刻品出了代善话中的意思,连忙劝阻道:“二哥不必如此,你已经上了年纪,岳托又刚刚病逝,还是留在盛京主持大局吧!”

代善立刻昂起头颅,“皇上此言差矣,此战乃关系到我大清国运存亡之一战,老臣虽然上了年纪,但却是正红、镶红两旗旗主,不仅是老夫,八旗旗主都将参战,为我大清崛起浴血疆场,虽死无憾!”

说完,代善便站起身,头也不回的出宫而去。多尔衮不解其意,连忙也告退离开。只留下皇太极和哲哲两夫妇站在院内。良久,皇太极才悠然长叹一声。

不远处,范文程心惊肉跳的侍立一旁,不仅是一言不发,而且背上的官袍也已经显出汗水的印迹来。

多尔衮紧走几步,追上代善,这才发现这位二哥已经是满脸铁青。“二哥,您这是……?”

代善看了看多尔衮,两人日常虽各有打算,但现在却只能同仇敌忾。代善牢牢的抓住多尔衮的手臂:“十四弟,八旗是父汗留下来的祖制,各旗自有旗主掌管,八旗合议,辅佐大汗共掌江山,这是父汗呕心沥血设定的制衡之策。这些年皇上要做什么,我都没有过问,但要以大战为契机修改旗务,那却是万万不可的!八旗旗主也绝对不会答应!你明白吗?”

说完,也不等多尔衮说话,径直大踏步向着乾元殿走去。

多尔衮的身形不由自主的停顿下来,看着代善的背影。嘴角慢慢的显出笑容来。

刚到乾元殿,便听到大殿上已经炸开了锅,接着便是诸位贵族一连声的呐喊,接着便从大殿中一窝蜂的涌了出来。阿济格更是叫嚷的起劲,“皇上想要丢下我们御驾亲征,这让咱们这些臣子的脸往哪儿搁,都回去召集人马,等着宫里的旨意,咱们八旗男儿没有贪生怕死之辈!”众人轰然应诺,一众汉官则是闭口不言。

等到众人都随着代善出了宫。故意落在最后的多铎、阿济格才凑了过来。

多尔衮冲着阿济格一竖大拇指。“十二哥,做得好!”

阿济格冷笑一声,用下巴瞄瞄关雎宫的方向,“那位终于肯出兵了吗?”

多尔衮拉着两人走到僻静的所在。负起双手。点点头。“那位好歹毒的心肠,竟然想利用此次大战,一举削夺八旗的兵权。还好礼亲王总算没老糊涂。关键时刻站在了咱们这边!”

多铎兴奋的一挥拳头,“那是自然,咱们八旗都指着奴才们才能荣华富贵,他一句话便想收了兵权,哪有如此便宜的事情!两位哥哥,听你们一句话,我这就去召集人马,说什么这首功不能落到他的手中!”

阿济格皱皱眉头,劝住多铎,“可这御驾亲征是谁也阻挡不了啊!到时候要是旗开得胜,保不住他又借着大胜的余威,想出什么幺蛾子来算计咱们啊!”

多铎嘿嘿一笑,忙让多尔衮和阿济格不必忧虑。刚刚庄妃已经派心腹特意送来口信。说是如果此次皇太极非要御驾亲征,那也是没办法阻拦的事,但多尔衮兄弟大可不必为此担忧。皇太极心忧宸妃的病情,即便出征也是心不在焉,万一宸妃真的撑不住了,消息传到军前,也指不定皇太极会做出什么变故来。

而到时,便是多尔衮的机会。

听完多铎的口述,多尔衮深思良久,心中除了感动,就是满腹的怀疑。难道说,皇太极真能为了一个女人,而宁愿舍弃这次国战?还是,大玉儿心中已经有了对策?

思来想去,也没有找出一个答案来,多尔衮索性丢在了一旁,对于大玉儿这位初恋情人,他是绝对信任的,盛京出了什么事情,她不仅会第一时间通知到自己,而且以她的聪明才智,也一定能够做出最正确的应对。

“当务之急是尽快召集我两白旗部属,准备兵刃铠甲,筹集粮草,真被出征!”多尔衮是三兄弟中主心骨,此时少不得要叮嘱自己的兄长和幼弟。

“还有!”多尔衮看向阿济格,“十二哥,我让你打探的火炮的事情如何了?”

阿济格苦笑着回答道:“不成,孔有德那家伙胆小如鼠,喝酒吃肉不含糊,可一说到正事便是推得干干净净。乌真超哈所部折损不小,孔有德一早便得了宫里的命令,说是要日夜赶造火炮,也根本没有余力来给咱们帮忙!“

多尔衮的眉头一下子皱起来。巨鹿之战,明军的火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还仅仅是中都一部的人马,要是洪承畴大军中多一些这样的兵马,那八旗劲旅可是要吃大亏的。所以,这些日子,他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搜罗火炮,但阿济格的回答却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皇太极本身也注重火炮的应用和监管。满人中没有此等工匠,都明军降将带来的火炮技术,因此还特意成立了乌真超哈部队,以汉军为主锻造火炮,以为攻坚之用,但对于其他各旗则严格保密,不容许任何人插手其中。

多尔衮想了又想,“早前在河北的时候,我麾下的奴才纳古曾经给我推荐过一个人才,这还是他从孔有德那里打听过来的,据说此人是在山东,我本打算移兵山东之后再将其延请过来,却没想到战事发展成那个样子!”

“这样,就让纳古走一遭,去山东将那人请过来,实在不行,就绑了回来。宁完我那奴才对关内甚是了解,让纳古去找他派些人进关寻找!”

“可宁完我是老四提拔起来的汉官,他会跟咱们合作吗?”

多铎哈哈大笑:“十二哥,你有所不知,宁完我与十四哥麾下的奴才祁充格可是情意绵绵,由祁充格去找他,宁完我一定会做!要不然,他的丑事立刻便会传遍整个盛京!”

第二十二章长公主的心思

如果有可能的话,朱平安真希望时间能停止下来。在京师的这段日子,幸福的感觉始终包围着他,让朱平安远离了权谋、血腥的斗争,每日里总是陪着木语菱走遍京师的大街小巷。每当看到木语菱为了一幅美景或是自己送上的一件小物事而欢欣不已的时候,朱平安总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这就是朱平安最想要的生活。数千里之外的平贼战事愈发激烈,但这一切仿佛都与自己无关,守着心爱的人,度过这静谧且温馨的时光,还能有更多的奢求吗?

然而人总是要回到现实的,打破这平静的便是,周延儒进京了。

相比较来说,周延儒作为崇祯继位初期的内阁首辅,他总揽朝政的时期与刚刚登基的崇祯还算配合的相得益彰,因此朝局算是稳定。也难怪崇祯心中老是怀念他作为首辅的那段“黄金时光”,因此,在对杨嗣昌的一系列尝试宣告失败之后,崇祯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周延儒。

周延儒此次入京,可谓是风光无限,一入京城便受到崇祯皇帝的召见,接着便被任命为中极殿大学士、进吏部尚书,代替薛国观为首辅,总理朝政。

之后,周延儒第一个见的便是朱平安。因为,要不是朱平安谋划有方,借着熊文灿、左良玉这两人兵败的消息,将杨嗣昌逼出了京城,恐怕周延儒回到京师还需要一段时日,如今首辅之位到手。周延儒自然要表达一下对朱平安的谢意。

初次见面,周延儒也被朱平安的年少给吓了一跳,真不知道,这年纪轻轻的少年是如何想出这般缜密的方略来的,竟然将声势煊赫的杨嗣昌、高启潜同盟生生拆散,又逼得两人不得不离开京师。如果这两人得知其中的缘由,恐怕免不了要捶胸顿足啊!

对于朱平安,周延儒保持了足够的礼遇,言谈话语间还说道,要不是皇上一早便赐了封赏。此番他入京少不得要为朱平安谋一份前程来。至少也要是一品的武官职位,言下之意便是刻意的拉拢。

如今周延儒身在中枢,但杨嗣昌的党羽还遍布朝中,下一步便是当仁不让的清除异己。安插亲信。杨嗣昌虽然出京。但却掌控了不少各地督抚以及领兵大将。相比较而言,在这一方面,周延儒便要逊色不少。因此,周延儒也希望能尽快拔擢朱平安,使其成为一方主将,这样才可以使周延儒的势力渗透进军方和地方。

但朱平安却从周延儒的话语中听出了不同以往的东西,那是一种居高临下,而不是之前的互相合作,这也难怪,如今周延儒再度执掌朝政,跟自己一个小小的副总兵便再也谈不到什么合作了。不过,只要出了京师,无论是周延儒抑或是深宫中的崇祯皇帝便都再难以约束住朱平安的发展了。

更何况,这周延儒还想将阴世纲培养成为朱平安身边的棋子,由此一看,此人便是一个掌控**极其强烈的人物,将来与之打交道,一定要慎之又慎。

见过周延儒,朱平安在京师中便没有了事端,即日出发前往山东也就在眼前。卢象昇也特意派人送来了消息,他也要近日离京,想请朱平安和自己一道出发,顺便见一位将要进京的老友,朱平安欣然答应下来。

木严梓对于朱平安特意上门告辞出发还是不假辞色,只是不厌其烦的叮嘱朱平安一定要尽心王事,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最后着重点出,八月中,他交卸了东宫的差事,便会前往山东让朱平安和木语菱两人完婚。这一点才让战战兢兢听他训导的两人喜笑颜开。

出发这一天,朱平安又特意向王承恩辞行。对于这个崇祯皇帝亲口御封的他与朱平安之间的联络人,朱平安却没有感受到一丝的压力,他那眼中投射出的慈爱与信任的眼神却让朱平安感觉到浓厚的关爱之情,这一点令朱平安很是奇怪,这种眼神他在路振飞、姚少钦的眼中都见过,但却出现在一个长年处于深宫之中的老宦官眼中,却是让朱平安百思不得其解。

没有见到王承恩,却是他身边的一名小宦官怀德出宫见了朱平安一面。怀德是阴世纲货栈的老主顾,这一点朱平安早已知晓,知道怀德喜欢古籍,朱平安便将早已准备好的几本特意找寻来的书本以及为王承恩预备下的一些补品,一并交到怀德手中。

怀德笑了笑,倒是没说什么客气的话。只是告诉朱平安,王承恩也没有什么别的交代,倒是特意嘱咐朱平安此去山东,要注意两个人,一个是就藩兖州的鲁王朱以海,另一个则是时任山东总兵的刘泽清,朱平安要想在山东站稳脚跟,这两个人便是不得不要面对的人物,如何相处,全由朱平安自己揣度,但王承恩必将全力支持。

怀德还说道:“义父知道朱大人醉心火器,之前还通过杨廷麟大人拿到了一份毕懋康的火铳图样……”。

朱平安不觉一愣,

怀德却接着说道:“义父的意思是,只有图样想要复制不免有些麻烦。当日跟随毕大人的工匠还有数人在世,义父已经找到了他们并吩咐他们在城外的官道边等候,这些人原隶属于兵部造作局,如今却是没有身份的匠人,都是拖家带口甚为不易,大人不妨将其带回山东,好生照顾!”

朱平安听完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恭恭敬敬的跪在宫门外磕了三个头。自己与王承恩相识不久,但此人却如同自家的长辈一般百般照拂,事事提点,甚至将自己无意中救下的陈圆圆也接到了宫中藏匿起来,这些事情朱平安想来是匪夷所思。好几次询问王承恩却是闭口不言,但朱平安却觉得他和自己一定有着某种紧密的联系。而这些,也只能等待以后再说了。

朱平安口中虽然说的是“拜谢圣恩”,但怀德却知道他心中感谢的是谁,不由得脸露笑容,微微点头。

……

卢象昇的行装颇为简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