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焚清-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宪章转了一大圈,却是告状无门,气得他捶胸顿足,最后,又回到冯国璋那里,喝道:“冯国璋,你们官官相护,暗无天rì,他妈的叫老百姓怎么活……”

冯国璋拍着周宪章的肩膀,和颜悦sè:“老弟啊,你这话就不对了,官官相护欺压百姓,那肯定不对,可是,咱们武备学堂官官相护,是为了你好啊,你看看,那些淘汰的劣等生哭着喊着要留在学堂,学堂都毫不通融,唯独对老弟你,学堂以慈悲为怀,你可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为朝廷效力!”

周宪章冷笑:“冯国璋,你少在这里巧言令sè,我去会办大人那里告你!”

冯国璋急忙拉住周宪章的手:“老弟,万万去不得!”

周宪章大为得意:“冯国璋,你害怕了?”

“我不怕,我怕个鸟。”冯国璋严肃地说道:“我是为你着想。”

“不劳大哥费心……”

“兄弟,这事大哥还真的要为你费心!你要是去那晋那里告我偷改你的卷子,你的脑袋立马搬家!”

“危言耸听!脑袋搬家恐怕是大哥你吧!”

冯国璋叹道:“兄弟,你就不问问,你跑了一圈告我的刁状,为什么就告状无门呢?”

“你们官官相护!”

“我们为什么要官官相护呢?”

“你们……”周宪章语塞。

“兄弟啊,你想想你的身份。”

“我有什么身份,我不就是一个淹不死的老百姓嘛!”

冯国璋摇头:“你是会办大人的门生!”

“学堂里的学员全都是会办大人的门生,好几百号人呢!”

“你是磕了头的门生!知道吗?磕了头的门生,就相当于会办大人的干儿子!你小子要是被学堂淘汰了,会办大人的脸往哪里搁?那晋老头儿看重的就是一张脸,你小子不懂事,学堂里的监督、提调、教习、队长可是一个比一个懂事,实话告诉你吧,我不改你的分数,要改你分数的人大有人在。就算你考试交白卷,分数也是60分!包你及格!”

“你你你们……”周宪章万分绝望。

“我还告诉你,那晋老头儿圣贤书读多了,脑子不太好使。如果你去告诉那晋,他的门生原来是个早就该淘汰的劣等生,是教习们合伙篡改了你的成绩,那就等于当面打了他的脸,这老头肯定会治我们的罪,但是,他一定会以欺瞒业师的罪名先砍你的头!兄弟,那晋特别喜欢大义灭亲!”

“大哥!”周宪章大叫一声:“你逼得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啊!”

“兄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至于打赌的事,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

就这样,八个月过去了,周宪章始终游走在被淘汰的边缘上,可却始终没有被淘汰。全队一百名学员,如果95名以后淘汰,他就是94名,如果90名以后淘汰,他就是89名。距离淘汰只有一步之遥,可要跨出这一步,却是势比登天。

周宪章无法达到被淘汰的目的,却成了全学堂有名的老末蛋,这让那晋大为失望。

业师与门生的关系,就如同父子关系,门生优秀,业师自然是跟着沾光,如果门生不肖,业师就会遭到世人讥讽。

所以,一个老师,尤其是朝廷大员,不会轻易收门生,要收门生,必须是经过长期考察,确认其资质和人品不会辱没师门,这才遍请士绅,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郑重收入门下,而且,拜师的时候,还要向门生约法三章,诸如纲常礼仪之类,由到场的嘉宾做见证人,如果门生干出什么不忠不孝的事来,不是业师的责任。

那晋为了与冯国璋打赌,既没有考察,也没有举办仪式,对周宪章的人品资质一无所知,一时冲动就把周宪章收到了门下。本来就生怕周宪章人品不佳,或者天资愚钝,坏了他的名声。

然而,成绩表明,周宪章的天资真的有问题!这让那晋大为尴尬。

第018章目标国子监

那晋不懂军事,能当上会办,纯粹是因为他家是满清勋贵。

十九世纪末,满清的八旗子弟越来越无能,成了一帮纨绔子弟,大清国危机四伏,这帮八旗子弟实在难以承担救国重任,可朝廷又对汉族大臣不放心,尤其不敢把军队交到汉人手里军队,没奈何,只得矮子里面拔尖子。把人品稍微过得去的满清子弟提拔到关键岗位上。

那晋是儒生出身,军事上完全不在行,但是,他有两个优点,第一,对大清忠诚,第二,处处以儒家传人自居,以儒家纲常严格要求自己,人又极好面子,虽然很是迂腐,但毕竟人品上有保障。所以,朝廷把他派到了学堂会办这个关键岗位上。

那晋这个会办管不了军事教学,他对军事教学也不感兴趣。对下面的情况全然不知,他既不知道周宪章是在自暴自弃努力当劣等生,也不知道,学堂各级官员为了他的面子,硬xìng拔高周宪章的考试成绩。反正,从成绩单上看,周宪章这个门生很不争气!

那晋暗暗后悔,不该一时冲动收了这么个门生。可木已成舟,天下人都知道周宪章是那晋磕了头的门生,周宪章成绩差,那是那晋教导无方!

那晋极好面子,周宪章却是给他丢尽了面子,那晋思来想去,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那晋是举人出身,诸子百家经史样样jīng通,也算是一代大儒。他的门生,军事上不jīng通倒也没啥,只要在国学上有所成就,也不会辱没了他。

所以,那晋打算另辟蹊径,给周宪章开小灶,恶补国学,他要把周宪章培养成一个儒生!

那晋规定,周宪章每天晚上必须到他的书房,由他亲自教授国学,从三字经、百家姓这些启蒙读物,到论语周易这些儒家经典,还有诗歌词赋,全面教授。

周宪章跟着那晋学国学,本来比学军事要难上一百倍,他连三字经百家姓都没读过,一来就学孔孟之道,难度太大了。

但周宪章的国学造诣却突飞猛进,让那晋大为欣慰。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第一,那晋是个大儒,搞军事他不在行,教国学却是轻车熟路,方法得当。

第二,周宪章眼见学堂里官官相护,要想被淘汰难于上青天,灵机一动,想出另外一招来——把国学成绩搞上去,哄得那晋一高兴,把他从天津武备学堂调到国子监去当太学生,这也相当于曲线救国。

所以,周宪章学国学学得格外卖力,他的脑子原本也不笨,不久,周宪章的国学就小有成就,竟然可以和那晋唱和几句。

就这样,周宪章成了个两面人。在军事上,他极为jīng通,比学堂里那些成绩名列前茅的学员要高出一大截来,但是,成绩单上却是一塌糊涂,人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军事上的蠢才,除了两个——冯国璋和艾德。

而在国学上,他只是个二半吊子,但是,学堂里的学员都是行伍出身,和他们比起来,周宪章的国学可谓是造诣颇深。

久而久之,大家都认为,周宪章入错了行,他应该去国子监,而不是呆在武备学堂。

就连那晋也深有同感,打算把周宪章送到国子监去,并给周宪章透了点风,让他做好去国子监的准备。

这让周宪章大为欣慰,只要去了国子监,那就zìyóu多了。周宪章打定主意,只要离开了天津武备学堂,立马逃回湘西,让国子监见鬼去吧。

当然,要去国子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周宪章身上没有功名,还是个白丁,那国子监是大清最高学府,就算那晋有关系,也不能说进就进。

不过,有了那晋的承诺,周宪章倒是安心多了。

一晃八个月过去了,冯国璋也不提砍头打赌的事,中rì两国之间风平浪静,看不出丝毫战争的迹象。久而久之,那砍头打赌的事,也就慢慢淡了下来。

时间会消磨人的记忆。

现在的周宪章,安安心心做起了大清国的臣民,他甚至开始相信,自己生来就是大清国的人,至于二十一世纪的湘西大山和新兵营,周宪章越发肯定,那只是大梦一场。

他甚至不再相信,中rì之间会发生战争。

不管是二十一世纪的钓。鱼岛,还是十九世纪的甲午战争,都是他做的梦,现实世界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今后也不会发生。

他开始担心起了大哥冯国璋的脑袋。

一想起冯国璋,周宪章心头是百感交集。

本来,冯国璋拿他的脑袋打赌,让周宪章极为不满。所以,刚入学的时候,周宪章对冯国璋来了一个敬而远之——这样的大哥不地道,小弟不奉陪了!

周宪章在学堂里不务正业,装疯卖傻,冯国璋并不以为意,反正,冯国璋知道他有内秀。

冯国璋只对周宪章有一个要求——把rì语学好。

冯国璋坚信中rì之间必然会大打出手,作为大清国的军官,必须知己知彼,要想知己知彼,就得掌握对手的语言。

冯国璋的rì语就不错,那是他自学的,所以,他就自告奋勇,当起了周宪章的rì语老师。逼着周宪章学那些片假名。隔三差五还要亲自考校,学得不好,冯国璋就他面壁思过。别人面壁思过是对着一面白墙,周宪章面壁,却是对着一张rì本地图。

久而久之,周宪章不仅rì语水平大增,把rì本地图也被了个滚瓜烂熟。

闲暇时候,冯国璋就找周宪章侃大山,有时候是和艾德一起来,有时候是一个人来,每次来都是提着酒肉,高谈阔论天下大势。

周宪章心头有气,可冯国璋毕竟是学堂的教习,又是磕了头的大哥,不好当面顶撞,只得来一个冷处理,由着冯国璋高谈阔论,自己低头喝闷酒,给冯国璋来一个沉默是金。

可那冯国璋却对周宪章的冷淡毫不在意,只顾自说自话,说到兴起,引吭高歌,什么“男儿自当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什么“大雪满弓刀”,意气风发,旁若无人。

久而久之,冯国璋的愤发激昂也感染了周宪章,有的时候,周宪章有一句没一句地搭上上一两句,冯国璋见周宪章有了回应,更加兴奋,和周宪章勾肩搭背,从英吉利说到法兰西,从俄罗斯说到美利坚,从世界列强的咄咄逼人说到大清国的萎靡不振,大清国连年战败,说到惨烈之处,冯国璋拍桌子打巴掌,放声大哭。周宪章也跟着落下几滴惺惺相惜的眼泪。

渐渐地,周宪章与冯国璋还真培养起了兄弟感情。

其实,如果不是有个砍头的堵约,周宪章还是很认可冯国璋的。冯国璋是个xìng情中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直来直去,一点也不像别的大清官员那么做作。

唯一的缺点是,冯国璋太喜欢当官了,总是把光宗耀祖封妻荫子挂在嘴边,而且自视甚高,不把大清国的官员们放在眼里,常常自叹时运不济,顾影自怜。

在冯国璋眼里,大清国的官员,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全都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庸人,而他冯国璋有着管仲乐毅之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却屈就一个未入流的教习!时运不济,英雄气短!

其实,冯国璋看不起别人,也是有道理的。他的确比同时代的大清国官吏看得更远,视野更为宽阔。

大清国自鸦片战争以来,连年被动挨打,倒也打醒了一些人,很多朝廷大员不得不承认,洋枪洋炮的确比长矛大刀利害,他们开始办洋务,学习西洋的先进技术,开工厂,仿制西洋枪炮。

但是,就连那些办洋务的所谓开明之士,也认为,西洋的技术虽然利害,可他们的国体和制度,比起天朝上国,却差了无数个等级。他们坚信,大清国的国体和纲常,是天底下最优越的制度,儒家文化是天底下最完美的文化。

所以,他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说,西洋的奇巧yín技可以学,工厂可以办,铁路可以修,但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大清国的伦理纲常和社会制度,要把西洋先进的技术,融合在大清国的伦理纲常之下。

按照二十一的话说,就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sè的社会主义道路!

叶赫那拉那晋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第019章洋务与清流

表面上,那晋不排斥西洋的技术,甚至对西洋枪炮有着一种由衷的恐惧。但是,在他的心底里,却瞧不起西洋人,在他看来,那些红头发的西洋人还一群茹毛饮血的野蛮人,只知道拿着洋枪洋炮横冲直撞,根本不懂得仁义礼智信这些做人的根本,大清国的仁人志士有责任有义务去拯救这些洋鬼子们的灵魂。

所以,那晋每周都要为德国教习们讲授周礼和论语。天津武备学堂聘请了六名德国教习,那晋要求所有德国教习必须全部到堂,不得以任何理由缺席。

为了教育这帮红头发蓝眼睛的洋鬼子,那晋不可谓不用心,两个小时的讲学,那晋要准备七天。讲课的时候,那晋讲得口吐白沫,可那些洋鬼子却是大眼瞪小眼,一脸的懵懂。

冯国璋与那晋截然不同,他对于西洋的先进制度和理念十分推崇。冯国璋坚信,一个在体制上和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