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4140-人事第一-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务社会,富士中国将以承诺中国﹑服务社会为己任,充分发挥一个企业公民对社会文明进步所起的推动作用;    
    发展员工,即创造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提升员工价值和使命感,提高员工工作生活质量。


《人事第一》 三诺和诺德(1)(图)

  把员工当作客户,做公司的战略伙伴  (专访诺和诺德中国人力资源总监洪朝阳)  诺和诺德公司是世界领先生物制药公司,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现今在全球近70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6个国家设有生产厂,员工过18;000名,销售遍及180个国家。诺和诺德公司在行业内拥有最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产品,其中包括最先进的胰岛素给药系统产品,近80年来一直是世界糖尿病研究和药物开发领域的主导。此外,诺和诺德还在止血管理、生长保健激素以及激素替代疗法等多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人事第一》 三诺和诺德(2)(图)

  洪朝阳女士简介  洪朝阳女士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化专业,1999年赴美求学并获得MBA学位,还曾经在剑桥大学进修英文。洪女士自1996年7月加入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对外事务部。在洪女士的领导下,诺和诺德中国人力资源部开发了员工能力模型,并将其充分应用于公司的招聘、个人绩效评估以及培训发展等各个方面。2003年,她被亚太人力资源研究协会和《SmartFortune》评选为“中国10佳人力资源经理”。同时,作为企业交流总监,洪女士设计了一系列企业文化交流项目,包括员工关怀、雇主品牌建设等。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荣获“2003年度中国最佳雇主”称号。


《人事第一》 三诺和诺德(3)

    HR管理世界:诺和诺德的公关部门是和HR部门在一起的,而您也认为HR肩负对内与对外双重职责。能简单谈谈为什么要这么做和这样做的效果吗?    
    洪朝阳:这可能要先从我和公司的关系谈起。我留学回国后回到诺和诺德,但当时公司没有现成的职位空缺,我就问公司还缺什么,总裁说我们的网站没有人来建立,于是我开始负责网站内容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总裁了解了我,对我说,公司以前没有人做PR,没有与任何媒体接触,但现在慢慢希望尝试知道PR对公司是否有效,你是否愿意来做这项工作。我欣然接受。当时我的实习期应该是6个月,结果我工作不到2个月,总裁就说要提前将我转正。并对我说,公司还需要组建HR部门,我就将HR与PR的工作一起做起来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很正确的。我们在做HR工作时,借用了PR的工具和方式,将我们的内部员工也当作客户,用PR的方式作雇主品牌建设,文化建设。我们做PR的时候,把所有活动都录下来作为将来可以深度使用的资料。这些资料不是简单发表一下就算结束的,而是可以持续、循环使用的,他们既是日积月累的,同时又具有纪实性,见证着公司历史的每一步。比如我们今年的10周年庆典举办时,我们铺起了红地毯,布置了星光大道,我们的主持人也很专业,在会时我们进行了大屏幕切换,场外专访等活动。我们像做PR活动一样来进行这样的雇主建设活动。    
    而当我们在做PR工作时,也重视与HR工作相结合。比如我们把所有PR活动资料都放到内部进行交流,很多文章发表之后我们也收集成专集,好的文章还刻成光盘,让我们的医药代表可以将这些资料与客户、专家和患者分享使用。每年我们都要总结一年所作的活动,很多时候外部的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但我们内部的员工未必知道,于是我们把这些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使大家发自内心感到:“真不知道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真的感到我们所做的不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项事业。我们企业的价值和前景是如此,而我们也的确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和支持我们的价值与远景的。否则,员工可能会感到企业文化、价值都是空谈甚至有欺骗性。    
    HR管理世界:您结合了许多PR的方法和角度来进行HR工作,比如雇主品牌建设,企业value与vision与建设,从效果来看是很有建设性的。    
    洪朝阳:的确。除了刚才谈到的那些之外,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希望把这些东西做成peoplestory,让大家自己来感受和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企业与团队文化,使文化不再抽象而遥不可及。我们让员工来讲述他们工作的故事,让大家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做一些有意义的,同时是可以做到,做完之后感觉自己很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最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比如,刚刚谈到的公司10周年庆典。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除了让员工说之外,还让公司外部的相关人士来评说我们公司。比如,我们先让总部的CEO说,描述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的价值和前景是什么;然后是历任的总裁说,他在职期间做了哪些工作,他又看到我们的工作做到了什么程度;再接下来是患者说,我记得有一位使用我们药品10年之久的患者激动地告诉我们,我们的产品帮助了他多少,他的身体,生活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很感谢我们,也祝福我们,希望我们在下一个10年可以做得更好,提供给患者更多的帮助。他所说的,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客户的梦想,客户的梦想就是他们真正的需求,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再接下来,还有专家、医生、政府官员、媒体来说,所有这些人,都是我们的外部客户,他们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他们客观的评价和对我们未来的期许让我们的员工看到了他们工作的价值,他们的发展和我们企业的价值。    
    所以,从雇主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所有活动都是能够支持雇主品牌建设和员工发展的。    
    HR管理世界:HR在进行雇主品牌建设的过程中,是基于对雇主品牌结构化、系统化和目标化的管理出发,还是将雇主品牌建设视为一个细水长流,无处不在的长期工程?    
    洪朝阳:首先,我们有一个雇主建设的目标,就是建立最好的雇主品牌,达到吸引人才、保留人才、发展员工,建立成熟团队的目的。为此,我们的HR和PR工作要做到家里来,也就是要面对公司的内部客户。而要使我们的工作有效,我们需要有前景、目标、策略和态度,有了这些,我们才有具体的项目来做,反过来说,我们所有做的项目都是为了支持这些战略的。这就形成了整个雇主建设的体系。我们要从战略上来建立目标,制定策略,但具体实施时是至下而上的,同时为了防止形式主义、过于抽象化和教条主义,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全方位地、用心地来实施。    
    比如我们公司组织员工进行植树活动,我们到北京周边一个政府指定的植树基地,那里是一个大风口,我们的员工实实在在地挖坑、栽树。我们还请来当地官员,让他来告诉我们当地大风对他们的影响和伤害。同时他也知道了我们诺和诺德的价值观当中包含了环境保护与社会责任,我们要成为优秀的企业公民。因此植树就不仅是植树这么简单了。    
    再比如说,我们要体现雇主对员工的关怀,这种关怀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中秋节发月饼,我们希望能体现家庭的温馨感,我们做了调查发现,很多月饼过于花哨昂贵,作为企业也只是买来分出去,礼物过了手而没有过心。我们去订制了原木盒子垒起来的月饼盒,同样精致,我们还配上清酒和问候卡,上面写道,一年了,大家工作很辛苦,希望今天你能与家人一起,在月光下品酒赏月,彻底放松一下。员工拿到这份礼物,感受到的是我们对他们真心的关怀。    
    对员工的关怀还体现在其他方面,我们让员工感到这份关怀是细腻的。这么说来,HR在雇主品牌建设当中的很多工作其实应了那句话:万变不离其宗,巧妙各有不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很多事情的原则没有什么新鲜,就看你是否用心去做,巧妙也就因此显现出来。    
    HR管理世界:您并非HR专业出身,但却帮助公司在短短4年时间里组建了一只专业成熟的HR队伍,能谈谈这其中的成功经验吗?    
    洪朝阳:我一直很想说的就是一己之力是很有限的,团队合作与团队精神才是法宝。我经常和我的同事说:“你比我专业。”招聘经理比我做招聘专业,薪酬福利专员比我做薪酬福利专业。我惟一希望的是:我能给予他们其他方面的支持。我们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而非老板与下属的关系,我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一起工作而已。我想知道的是我能做什么,你可以分配工作给我做,我也会很主动地工作,我是你的资源,我也会从我的角度给予你建议和意见,帮助你推行和完成工作。比如说,培训专员提出有一个很好的培训项目想做:talentpool,想进行接班人计划,我能从我的角度给予我的观点,我可以告诉你公司的策略,发展目标,部门的组织结构计划与发展是什么,我从大的层面支持你。我们一起反复讨论直到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之后,再由我去与总裁交流,之后再修改再尝试,然后才到管理层中去推行。现在,我也很愿意做很多幕后的工作,从前面谈到的战略、策略与交流的工作到项目进行之后的支持与跟进,收集反馈信息,我都愿意做,同时让我们的各个function的专业人员去管理层中推行项目,让他们的工作得到认可。    
    因此,我不能说诺和诺德的人力资源部门目前已经做的很好、很专业了,但我们都深深感到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以不断做得更好,这让我们很兴奋。而这个过程让我们得到成长,为公司和其他员工创造价值,这是一个多赢的过程。因此,我常说,我不担心什么事情是我们现在没有做好,和我们正在梦想做到的,我担心的是我不知道有什么东西是我所不知的。因为如果没有梦想得那么高,我们就走不到那么远。


《人事第一》 三诺和诺德(4)

    HR管理世界:下面还是来谈谈诺和诺德的HR部门所创建的能力模型吧。HR部门是如何将能力模型的建立和推广起来的呢?    
    洪朝阳:从我的感受来说,我觉得很多工作都是从一个理想或者点子出发,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它的实现需要经历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在成功和失败中不断摸索和再探索。设计能力模型的初衷是我们希望持续发展员工,这是公司的文化。当时我们在公司内部作培训需求调查,发现大家的培训需求千姿百态,那么哪些需求是最重要的,是公司能发展同时员工也得到发展的双赢需求呢?我们进而发现,需求的核心是能力,公司需要发展和鼓励的行为其实加在一起就是能力。那么能力到底是什么,需要我们来界定。于是我们做benchmark,看公司在全球各个分公司推行能力模型时效果如何,发生了什么问题是我们应该避免的,我们还邀请国内的相关公司做调研。最后我们把能力定义为“ASK”,也就是attitude、skill和knowledge。能力不光是完成某件事情的skill,那些在桌子底下做破坏团队合作的事情是我们无法容忍的,因此我们需要衡量态度,而态度是通过相关的行为来表现出来的,于是我们要衡量的是行为。此外,我们还需要衡量知识,比如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发工资的,还要知道如何设计薪酬宽带是最能激励员工的。    
    将“ASK”的这些能力加在一起就是能持续发展的成功的行为。明确了我们对于能力的定义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许多企业都在推行能力模型,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是什么。我们从中发现,能力模型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太复杂。很多公司花了很多时间和投入来进行能力模型的培训,但后来大家不用。因为1:太复杂。有的能力描述有50、60条,根本记不住,临时套用。2。员工认为这不过是案头工作,有官僚和形式主义之嫌。3。员工认为这是额外工作,感受不到从能力模型中受益。    
    所以,我们的能力模型要达到三个标准:简单、与现有系统整合、成为有效的工具。为此我们又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整个能力模型的酝酿期长达2年,而最后设计的过程仅仅进行了2个月。    
    设计出来之后就需要推行。需要做培训,开研讨会,进行交流、指导、收集反馈和调整。原来诺和诺德每位员工有3份表格:工作描述、个人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设定。这三份表格之间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不见得员工在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时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