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正是血红时-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岳还有疑虑:“人家既然能通委座,他出马再战老罗,委座定会大力支援,那就要血染路西了!”
  天保笑道:“一谈政治吾兄就犯痴呆病,那是委座糊弄莫笨蛋,削弱桂系的,根本不会支援他。此事我已算定,莫德宏必在春季向路西北区进犯,他的电台通蒋,惹恼了上下左右,谁也不会助他,打一个败仗下台。138师师长人选,李德公(宗仁)早内定由五区专员李本一接手,莫德宏只会落一大堆仇家,回广西抱孩子去。”
  谭岳想了想,也笑了:“鬼灵精,还是你高明!好好谈谈,吃顿年饭,要我做什么,尽管讲。”
  “先给我一个营的138师胸章符号,”天保提要求,“我俩电台专配密码,保持联系。”
  “好,要什么给什么。”谭岳挺高兴,“能保持无线电联系,兄无他虞矣!”
  当晚谭岳年饭席上,又多了何小原与马来亚一对情侣。谭岳参加秘密统一战线行列,何小原改做他中校秘书,马来亚是他今后与共方朋友联系人,一同回广西。同时,天保代表邓子恢宣布,批准何小原与马来亚结婚,这顿年饭又兼作他们婚宴,这里由本地人接手区长,暂不宣布为新四军根据地,表面上维持现状。
  天保此行,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
  待至与谭岳一行辞别,已是晚间八点半,小蒙、张亢、小杜、松村都应召来到,汇报情况。第一个事就是个无头案,军部转来中央电报,说中央从未发过要关支队全部过江的电令,只是同意天保八条建议,望从速成实行。
  “丢那妈!”小蒙又发牢骚,“是大胡子假传圣旨,还是中央哪位仁兄头脑发热,毛主席查问又不敢承认了?幸亏我们没盲目执行,不然还砸蛋了哩!”
  天保不让乱扯,要求继续汇报,讲主要的。
  当面江岸已无桂方主力,七师部队已开赴江边,接应皖南零星突围人员。
  关支队南下和东返人员都已进入指定位置,小杜改任南下部队参谋长,他那个后勤摊子交给祝嫚了。支队部对内已撤销,但未宣布,只说分开执行任务。小杜给天保配个内卫班,其中有那四个年轻“土匪”。玉子是南下的军医所长,有五人八马,警侦排并入敌工科,松村留四名日籍老战士,两个新日俘,全科50人马。小蒙电台与淮南已叫通,老罗给他指定了东返路线,二师有人接应……
  他们都讲完了,天保说:“现在是旧历年关,行动最安全,悟子注意,你们要直接到路东区,拒绝任何人劝留。到路东后,二、三大队交给二师首长,四大队完整地返回三师。行动吧,时间紧迫,废话免讲。”
  他们分头行动了。
  天保和祝娟带上警卫和内卫班,连他俩共14骑,从河堤上向南驰去。夜,中国老年的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团圆守岁,而天保与祝娟,这一对年青的新婚夫妻,却在征途中奔走。


第三十三章 挺进军
  旭日东升,红光撒地,九峰山上,翠栢苍松,绵绵密密,紫气缭绕,淡雾游移,亦如人间仙镜。关支队南下部队在山上分头活动,寻找临时扎根点,作地理依托。
  这片山区纵横各200余华里,分属皖南六个县,是历代统治者管理薄弱,统而不治之地。云岭在她的东麓,新四军原军部一住就是三年,如今,已经成为历史了。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三,关支队南下部分2200余人,年三十夜里从荻港以西过了江,即向西南强行军60里住下。昼间由北向南看九峰山,两端看不到头,山高千余米,遍布青松,陡峭壁立,宛如一道青色长城。他们隐蔽两天,侦察情况,昨晚10点部队抵达山脚,爬坡上行,弯弯曲曲,盘来盘去,整整爬了八个小时。登上山顶,天已微明,放眼望去,又是一番天地。山上还有许多望不到边的高山,峻岭,也有长川大壑,小片平原,田连阡陌,河流纵横,真是山上有山,峰外有峰,峰峦叠障,景色诱人。每一块小平原就是一块高台盆地,村庄大而密,全是瓦房深院,呈现出一派农业社会的恬静景象。视线内,一座座古刹大寺,或在山脚,或在半坡,或在高耸入云的峰巅,给这山上原野点缀上一层古朴画意。
  天保和祝娟站在山路入口处,俯视来路,简直如立云端。祝娟道:“天哟!中国好地方太多了,引得外寇垂涎,自己政府却这么腐败,好江山引来了大灾难。”
  天保道:“别发感慨了,借这天然佳境,松松头脑吧。这地方就是桃花源,实在美。哎!别人结发有所谓蜜月,而我们这月,你跟着我可吃够了苦了呀!是我对不起你!”
  祝娟朝近旁看马放青的战士们呶呶嘴,怕他们的话让战士们听了去。天保笑笑,压低了声音:
  “怎么样?女大王,在这儿占山为王可占得?”
  “你这家伙,又来了!”祝娟半嗔半笑的说,“结婚以前我不知你会这么顽皮,我可能爱错人了。”
  “那好!”天保手指近旁一座庙,“那里给你准备了木鱼,削发为尼,尚未为晚。”
  “莫闹!莫闹!”祝娟看着远处,“我真想一口吞下这桃源佳境,使天下游客问津无路。”
  “这天下游客可是有男有女,你都要吃吗?”天保嘴一歪,一脸的坏笑。
  这回,祝娟可警惕了,“你可别再耍粗俗的把戏,本小姐不吃这一套!”
  天保哈哈大笑,“还本小姐呢,你已经是夫人,是我老婆喽!”
  “你到真会苦中找乐,臭美吧你!”
  他俩站一会向前走去,12位战士牵马跟着。前面有一大村,墙上有不少新四军刷写的抗日标语,有些老乡出来鼓掌问好。一位中年人上前打招呼:
  “二位是南天剑部队服务团的吧?我们这里原先是三支队防区,叶军长还来过呢。这山里的抗日群众团体都是三支队组织的,乡长同区长还是国民党的官,有好有坏,现在大多随风倒过去了。”
  “‘倒’成什么样子了?”祝娟随口问一句。
  那中年人说:“新四军在的时候,他们也喊拥护叶挺长,如今都喊反共,禁止抗日团体活动。”
  祝娟又随意笑笑:“这不过是些小臭虫,现在我主力重来,再敢作怪,格杀勿论!”
  老乡们七嘴八舌说了些事,有目击的,也有传闻的。
  这片山区,1938年下半年由新四军三支队代司令谭震林主持,依照茅山做法,普建各类群众抗日团体,1939年还搞了些模范队和民选的保长,乡长。第一次反共高潮时,项英强令三支队撤销了民选的基层政权,模范队改名自卫队,连同抗日团体,统交国民党地方政府。山里老乡是拥护新四军的,但对反共军也没有什么厌恨,因为他们没到山里来过。“皖南事变”后反共军进来搜山20天,胡作非为,老百姓才知道恨他们。现在反共军还没撤完,昨天,有一名中校带两个连抢掠了这村子,枪杀了两位自卫队员。
  他俩和老乡们谈一阵继续往前走,一面谈“皖南事变”。
  新四军原军部和直属部队“皖变”前已有万余人,全靠三战区施舍度日,生活困难,环境险恶,不知为什么项英总也不肯走。年前走了两批,“皖变”时尚有9000人左右,死伤多少,脱险几许,现在都不得而知。叶挺当时被饶濑石逼去和国民党谈判而被扣押,这是多年之后才知道的,当时只宣布他受伤被俘,项英下落不明。
  谈起这些,天保说:“项英要是早走,别变来变去,总不至于弄成这样。”
  祝娟道:“找见他就明白了。”
  “到哪儿找他?”天保发愁,“找不到他,我们不能走,这真是一份苦差!”
  昨天下午,天保接到盐城电示,一定要找到项英、袁国平等主要领导同志,护送回盐城。现在关支队主要兵力就是第一大队,这是苏中来的350名骨干发展起来的,已有1500人,算个中等员额的团队,连以上军事干部全是红军,他们对皖南与苏南比较熟悉,天保领导他们不久,倒也得心应手。可是,这点力量在强敌丛中周旋,怎样才能找到项英?中央和华中局对皖南情况都不大了解,有少量突围人员到了江北,所反映的情况极为零碎,只有找见项英本人才能把事情弄清楚。
  一匹奔马驰来,马停人下,原来是小保子。大概事情急,小保子一着急,凤阳土话又来了:“报告!哎,事情太多,叫我从哪说起咯?”
  祝娟道:“先讲上级指示”。
  “电台同盐城叫通了,陈军长指示,我们任务是掩护被打散的同志北渡,避免大拼大打,不要把自己再装进顾祝同网里去。刘政委指示,本支队军政委员会在此地可以代表华中局和军部,指定娟表姑兼管地方工作。陈、刘二人首长都指示,具体做法,由我们审时自定。”
  天保道:“要小杜给盐城发报,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还保证完整地返回一师归建。今日皖南虽然满天乌云,有新军部正确领导,我们队伍少而强,执行上级命令坚决,绝不会再踏项英覆辙。”
  小保子道:“记下了。杜参谋长在这儿西南15里找到一个较理想的驻地,地名叫十二岔,是个800多户的集镇。镇子蛮繁华,是山区首府,四周有十二条大沟,进退自如,沟沟都有富村良田。街旁有一座大庙,能住千把人,老和尚做过我们僧抗会理事,反共军搜山把小和尚抓光,就剩两个毛头僧。支队部住进庙里了,桂子姑带敌工科出去找顽军那两个连,可是松村这家伙对新日俘管教方法还是鬼子那一套,真打!”
  天保问:“还有什么?”
  小保子答:“骑兵大队派两个区队去支援敌工科,碰到一股游击队,74个人,武器不怎么好。他们是谭老板组建的,项政委一直不承认,皖南事变前,三支队首长把他们关系转给皖中区党委了。他们一直在山里打游击,把模范队又恢复了一些。游击队长说山里还有三个秘密县委书记,小杜叔叫他派人把县委书记统找来。”
  天保笑道:“祝娟,有三个县委书记,少奇同志叫你管地方,你就有活干了。”
  小保子又道:“十二岔街上有个大布庄老板,是青帮二十三辈的小老太爷,在九峰山里有很大社会势力,阿四叔同他又‘帮’上了,我拿出爷爷名片,他蛮高兴,硬要我叫他伯,还要把他小女儿许配给我呢,滑稽!他说他同谭老板交情不错,梅家亲戚也就是他的亲戚,要是洪司令跟苏主任瞧得起他,见一面,他就全力帮助我们。”
  天保答复说:“回去准备礼物,我们去拜会他。”
  祝娟用凤阳话逗小保子:“他小女儿可美咯?”
  小保子跳上马就走:“我才不来呢。”
  天保与祝娟又上马南行,无大目的,就是熟悉一下地形。他们走下去十多里地,东南方起了枪声,引起的山谷回音很大,近旁也有一座大村,有30名持枪青年朝枪响处跑去。他俩进村,老乡还在忙着慰劳江北来的主力“南天剑”,原来这村是三支队那支游击队根据地。
  不一会跑回来两个持枪青年,说尚未撤走的反共军两个连,在一个山洞里抓住了新四军突围人员40多人,都被打得遍体鳞伤,捆上带着。刚恢复的模范队乃鸣枪聚众,强袭敌人,抢救被俘同志。恰好,江北来的“南天剑”敌工科和一个骑兵区队赶到,敌工科50骑都是日军打扮,反共军有300人,自动放下武器,真是活现世。
  天保和祝娟也没说什么,出村上马赶往现场。走不多远,桂子带几个骑兵找来了,怨气地说:
  “松村这家伙毛手毛脚,他把顽军中校脑袋剁掉了,好多情况无法查问。中校是三战区派来的,到底干哪行,小兵们也不清楚,他也是找项英的。他会讲日本话,说上官云相年前12月29日夜召七个师长开会,做了严密布置,就等项英向南钻口袋了。因为他称我军为匪,松村一火,一刀切断了人家脖子,真糟糕!”
  天保道:“说也无用了,头掉了安不上。”
  桂子又道:“被抢救下来的同志里头有黄达,他是东南局的什么部长,东南局暂停活动他还不知道。他的伤很重,我传来玉子守着他,他要见你俩,有要紧话说。”
  “哎!”天保叹口闷气,往日的黄达形象又在脑际活动起来,他是“一切经过”的坚定拥护者,如今吃了子弹……
  在一家农户厢房里,玉子在守着黄达,刚给他注射一支强心剂。黄达已是骨瘦如柴,两睁挣扎地闪霎着,在同死神较力。天保与祝娟来到,向黄达敬礼问好,天保道:
  “黄部长,我看你精神还不错,很快会伤愈的。”
  “不用安慰我,天保。”黄达握住他俩。“小苏,你是好同志,当初在学校里我对你有偏见,正式向你认错。我的时间不多了,请你们听我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