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墨子-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汤取法焉。 
       “且不惟誓命与汤说为然,周诗即亦犹是也。周诗曰 :‘ 
王道荡荡,不偏不党,王道平平,不党不偏。其直若矢,其易 
若叄又模∪酥印 粑嵫苑怯锏乐揭玻拧
者文武为正,均分赏贤罚暴,勿有亲戚弟兄之所阿 。”即此文 
武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武取法焉。不识天下之人, 
所以皆闻兼而非之者,其故何也? 
      然而天下之非兼者之言,犹未止,曰 :“意不忠亲之利, 
而害为孝乎?”子墨子曰 :“姑尝本原之孝子之为亲度者。吾 
不识孝子之为亲度者,亦欲人爱利其亲与?意欲人之恶贼其亲 
与?以说观之,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 
?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意我先 
从事乎恶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乎?即必吾先从事乎 
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然即之交孝子者,果 
不得已乎,毋先从事爱利人之亲者与?意以天下之孝子为遇而 
不足以为正乎?姑尝本原之先王之所书,大雅之所道曰 :‘无 
言而不雠,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即此言爱人 

… 页面 49…

墨子                                                                ·44· 

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不识天下之士,所以皆闻兼 
而非之者,其故何也?意以为难而不可为邪?尝有难此而可为 
者。昔荆灵王好小要,当灵王之身,荆国之士饭不踰乎一,固 
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故约食为其难为也,然后为而灵王说 
之,未踰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也。昔者越王句践好 
勇,教其士臣三年,以其知为未足以知之也,焚舟失火,鼓而 
进之,其士偃前列,伏水火而死,有不可胜数也。当此之时, 
不鼓而退也,越国之士可谓颤矣。故焚身为其难为也,然后为 
之越王说之,未踰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上也。昔者晋文 
公好苴服,当文公之时,晋国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练 
帛之冠,且苴之屦,入见文公,出以践之朝。故苴服为其难为 
也,然后为而文公说之,未踰于世而民可移也,即求以乡其上 
也。是故约食、焚舟、苴服,此天下之至难为也,然后为而上 
说之,未踰于世而民可移也。何故也?即求以乡其上也。今若 
夫兼相爱,交相利,此其有利且易为也,不可胜计也,我以为 
则无有上说之者而已矣。苟有上说之者,劝之以赏誉,威之以 
刑罚,我以为人之于就兼相爱交相利也,譬之犹火之就上,水 
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 
      故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 
以足也。故君子莫若审兼而务行之,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 
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故君子 
莫若欲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当若兼之不 
可不行也,此圣王之道而万民之大利也。 

… 页面 50…

墨子                                                                ·45· 

卷五 

                           非攻上第十七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 
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 
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 
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 
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 
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 
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 
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 
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 
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 
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 
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 
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 

… 页面 51…

墨子                                                                 ·46· 

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 
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 
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 
与不义之乱也。 

… 页面 52…

墨子                                                                ·47· 

                           非攻中第十八 

      子墨子言曰 :“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 
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是故子墨子曰 :“古者有语:‘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 
以见知隐’。谋若此,可得而知矣。今师徒唯毋兴起,冬行恐 
寒,夏行恐暑,此不可以冬夏为者也。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 
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 
数。今尝计军上,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坏腑烂不 
反者,不可胜数;又与矛戟戈剑乘车,其往则碎折靡坏而不反 
者,不可胜数;与其牛马肥而往,瘠而反,往死亡而不反者, 
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不 
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饮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 
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 
计,则是鬼神之丧其主后,亦不可胜数。” 
      国家发政,夺民之用,废民之利,若此甚众,然而何为为 
之?曰 :“我贪伐胜之名,及得之利,故为之。”子墨子言曰 
  :“计其所自胜,无所可用也。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 
今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此不用锐,且无杀而徒得此然也。 
杀人多必数于万,寡必数于千,然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且 
可得也。今万乘之国,虚数于千,不胜而入广衍数于万,不胜 
而辟。然则土地者,所有余也,士民者,所不足也。今尽士民 
之死,严下上之患,以争虚城,则是弃所不足,而重所有余也。 

… 页面 53…

墨子                                                                ·48· 

为政若此,非国之务者也。” 
      饰攻战者言曰 :“南则荆、吴之王,北则齐、晋之君,始 
封于天下之时,其土地之方,未至有数百里也;人徒之众,未 
至有数十万人也。以攻战之故,土地之博至有数千里也;人徒 
之众至有数百万人。故当攻战而不可为也 。”子墨子言曰:“ 
虽四五国则得利焉,犹谓之非行道也。譬若医之药人之有病者 
然。今有医于此,和合其祝药之于天下之有病者而药之,万人 
食此,若医四五人得利焉,犹谓之非行药也。故孝子不以食其 
亲,忠臣不以食其君。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 
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何以知其然也?东方 
 自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闲于大国之闲,不敬事于大,大国 
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地,西者齐人兼而有 
之。计莒之所以亡于齐越之间者,以是攻战也。虽南者陈、蔡, 
其所以亡于吴越之闲者,亦以攻战。虽北者且不一着何,其所 
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闲者,亦以攻战也。”是故子墨子言 
曰:“古者王公大人,情欲得而恶失,欲安而恶危,故当攻战 
而不可不非。” 
      饰攻战者之言曰 :“彼不能收用彼众,是故亡。我能收用 
我众,以此攻战于天下,谁敢不宾服哉?”子墨子言曰 :“子 
虽能收用子之众,子岂若古者吴阖闾哉?古者吴阖闾教七年, 
奉甲执兵,奔三百里而舍焉,次注林,出于冥隘之径,战于柏 
举,中楚国而朝宋与及鲁。至夫差之身,北而攻齐,舍于汶上, 
战于艾陵,大败齐人而葆之大山;东而攻越,济三江五湖,而 
葆之会稽。九夷之国莫不宾服。于是退不能赏孤,施舍群萌, 
 自恃其力,伐其功,誉其智,怠于教,遂筑姑苏之台,七年不 
成。及若此,则吴有离罢之心。越王句践视吴上下不相得,收 
其众以复其雠,入北郭,徙大内,围王宫而吴国以亡。昔者晋 

… 页面 54…

墨子                                                                ·49· 

有六将军,而智伯莫为强焉。计其土地之博,人徒之众,欲以 
抗诸侯,以为英名。攻战之速,故差论其爪牙之士,皆列其舟 
车之众,以攻中行氏而有之。以其谋为既已足矣,又攻兹范氏 
而大败之,并三家以为一家,而不止,又围赵襄子于晋阳。及 
若此,则韩、魏亦相从而谋曰 :‘古者有语,唇亡则齿寒’。 
赵氏朝亡,我夕从之,赵氏夕;亡,我朝从之。诗曰‘鱼水不 
务,陆将何及乎!’”是以三主之君,一心戮力辟门除道,奉甲 
兴士,韩、魏自外,赵氏自内,击智伯大败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 :“古者有语曰:‘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 
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今以攻战为利, 
则盖尝鉴之于智伯之事乎?此其为不吉而凶,既可得而知矣。” 

… 页面 55…

墨子                                                                ·50· 

                           非攻下第十九 

      子墨子言曰 :“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 
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意亡非 
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与? 
虽使下愚之人,必曰 :‘将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 
而下中人之利,故誉之 ’。今天下之所同义者,圣王之法也。 
今天下之诸侯将犹多皆免攻伐并兼,则是有誉义之名,而不察 
其实也。此譬犹盲者之与人,同命白黑之名,而不能分其物也, 
则岂谓有别哉?是故古之知者之为天下度也,必顺虑其义,而 
后为之行,是以动则不疑,速通成得其所欲,而顺天鬼百姓之 
利,则知者之道也。是故古之仁人有天下者,必反大国之说, 
一天下之和,总四海之内,焉率天下之百姓,以农臣事上帝山 
川鬼神。利人多,功故又大,是以天赏之,鬼富之,人誉之, 
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参乎天地,至今不废。此则知者之 
道也,先王之所以有天下者也。 
      今王公大人天下之诸侯则不然,将必皆差论其爪牙之士, 
皆列其舟车之卒伍,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 
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 
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 
卒进而柱乎斗,曰‘死命为上,多杀次之,身伤者为下,又况 
失列北桡乎哉,罪死无赦 ’,以譂其众。夫无兼国覆军,贼虐 
万民,以乱圣人之绪。意将以为利天乎?夫取天之人,以攻天 

… 页面 56…

墨子                                                                ·51· 

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倾覆社稷,攘杀其牺牲,则 
此上不中天之利矣。意将以为利鬼乎?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 
废灭先王,贼虐万民,百姓离散,则此中不中鬼之利矣。意将 
以为利人乎?夫杀之人,为利人也博矣。又计其费此,为周生 
之本,竭天下百姓之财用,不可胜数也,则此下不中人之利矣。 
      今夫师者之相为不利者也,曰:将不勇,士不分,兵不利, 
教不习,师不众,率不利和,威不圉,害之不久,争之不疾, 
孙之不强。植心不坚,与国诸侯疑,与国诸侯疑,则敌生虑, 
而意羸矣。偏具此物,而致从事焉,则是国家失卒,而百姓易 
务也。今不尝观其说好攻伐之国?若使中兴师,君子庶人也, 
必且数千,徒倍十万,然后足以师而动矣。久者数岁,速者数 
月,是上不暇听治,士不暇治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