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择-第2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等乡下人知道什么古礼?”

“束脩的脩字会念吗?”

“看这暴发户怎么丢脸的,带了二十车财物跑来,那铜臭味把心学的门户都熏得变味了!”

“我看这商贾真的会弄一把带着粪味儿的芹菜来。”

“好好的一场大礼,定会败在了这铜臭之家的俗气上啊!”

“。。。。。。。。。”

林老爷此时却哪里会管这些苍蝇振翅的声音?志得意满的将手一挥,早就侍候在外面的六个美貌年轻使女便鱼贯而上,手中的托盘都是金光璨然,等到掀开了上面的红绸以后。里面的东西更是令人目瞪口呆。

第一个金盘子掀开,的的确确是芹菜,不过却是三株用上等的金丝翡翠雕刻出来的芹菜!栩栩如生,并且三株芹菜还可以分开捡放,可以说是巧夺天工。

第二个金盘子掀开,海公子和陆九渊这等修为精深的人,感应到了上面的气息,忍不住也惊讶无比的“嗯”了一声,上面的莲子就不用说了吧,林封谨给老头子交了个底。结果黑莲神丹就被老头子拿了出来露脸,放了三枚进去,也算是莲子。。。。。。。

第三个金盘子掀开,里面的红豆一粒粒鲜红可爱,光华耀耀,竟是大小相等的红玛瑙,工艺惟妙惟肖。

第四个金盘子掀开,里面的一盒子大枣乃是用上等的和田美玉雕刻成的。

第五个金盘子掀开,里面的桂圆莹润若玉。还有枝叶宛然,却是请了巧手匠人用黄金仔细的打造出枝叶,果托,结果桂圆的本体。却是将十几枚隐隐发出了微光的大珍珠镶嵌其上。

第六个金盘子掀开,其余的人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真的看到了十条腊肉。。。。。。。在经受了先前的视觉冲击以后,忽然恢复正常确实是有些不适应。

但是。海公子端详了一下,忽然失声道:

“那只大钱是什么?”

原来在十条腊肉的顶端,都系着一条草绳方便提拿。此时商家也有习惯,比如好几条腊肉要放在一起,那么就将腊肉上的草绳搓在了一起,然后塞进铜钱当中的孔洞当中打了一个结,这样就可以拿铜钱当一个临时的护手方便提着走。

这时候,这十条腊肉上的草绳就被搓在一起,塞在了一枚大钱的方孔中央。此时已经有太阳出来,在阳光照耀下,那枚大钱看起来除了有些金灿灿之外没有什么特别稀奇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多看几眼,似乎上面都会烟气盘旋似的,但是仔细一看,那烟雾却是消失不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币生烟。。。。。。。。”蓝公子惊异的道:“这莫非是一枚蓝田钱?”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币生烟。”这两句诗却是炼器大师李春所作,用来分辨两种很是名贵的制器材料,沧海珠和日月钱。

前者在皎洁的月光下宝珠的表面会沁出一点一点晶莹的露水,因此被称为珠有泪。而日月金钱里面的所有煞气被消褪完毕以后,又被称为蓝田钱,其鉴别的方式,便是在阳光下会冒出若有若无的淡淡烟雾。因为首先发现这鉴别方法的人叫做李蓝田,所以有蓝田钱的称呼。

说实话,蓝田钱这种东西存世量并不小,但是其需求量更大!所以一般日月金钱蜕变成了蓝田钱之后,几乎都是第一时间都被用来铸成了法器道器,很少有能够保存下来被人看到的。在场的绝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看到,禁不住啧啧称奇。

除此之外,每个黄金托盘的垫盘下面,就是一张纸,

上面的内容有轻度的不同,但格式是一样的:

某某年月日,某人自愿将女(某氏),年龄,特征,发卖为奴婢

立此契书。

官府签名/中人签名/买卖双方签名。

这纸一共六份,便是那六个美貌托盘丫鬟的卖身契。

林家的拜师礼不能不说也算得上是简约了,并且严格按照古礼来进行,但其中的奢华昂贵程度,说实话已经在东林书院历史当中的拜师礼的价值也能排入前十。

说实话,这样厚的礼物,在场观礼的诸多大儒心中都有几分艳羡,像是林封谨这样的弟子,身负“风雨”一联的名气而来,家中更是豪富,并且极重师道………………心中有多尊重不知道,但至少礼重啊!

有的人甚至都懊恼早在三四月的时候,就应该将林封谨提前一步收入囊中的,考虑那么多做什么?白白让好一块肥肉落到了王阳明的嘴巴里面。

面对这么一份厚礼,王询之真的是有些忐忑,忍不住传音道:

“父亲。。。。。。。这是不是太贵重了些?”

阳明先生却是微笑着坦然受之,同时悄然回应他道:

“昔日秋山以家财之半来作为束脩,某纳之,今日林封谨以家财之半来作为束脩,为何某不能纳?”

秋山就是文秋山,现在阳明先生门下最得意的弟子,没有之一。因为能够和他并驾齐驱的弟子都已经死光光了。此人当年家贫如洗,只有小半筐番薯,却以五只携来做拜师礼。所以阳明先生说,文秋山用他家产的一半来做束脩。

王询之顿时有些答不出来,阳明先生又问:

“文秋山和林封谨这两个学生在入门的时候,同时都是拿了一半家产出来作为束脩,你觉得二者谁更有诚意?”

王询之苦笑,不能答。

阳明先生最后淡淡的道:

“学生用敬重父亲的姿态和心意来敬重我,我便用对待子孙的方式来造就他,本心无愧,便为本门根基,你的修为,终究还是差了一层啊。”

这个时候,学生献给老师的束脩完毕以后,按照常理,老师也是要还礼给学生的,众人都是在眼巴巴的看着阳明先生会回赠什么东西,结果大失所望,就是一套普普通通的文房四宝而已,尽显淡定风范。

礼毕以后,便是师长要勉励几句话,无非都是大同小异。

不过就在大家都以为拜师仪式完结了的时候,林封谨忽然跪下去,诚恳的道:

“师尊,九渊先生曾经救过弟子性命,并且无论如何,弟子也在无意当中学过了他的独门招式,更重要的是。。。。。。我还对九渊先生有所亏欠(指林封谨杀了他的关门弟子孙和林),弟子能否做九渊先生门下的记名弟子?”

林封谨这句话一说出来,众人哗然,虽然弟子和记名弟子这两者并不冲突,但实际上也要看人。尤其是高傲的九渊先生是否会容忍自己被拿来当做备胎?林封谨这样做会不会惹怒阳明先生?

当然,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人知道,林封谨的这个举动其实都是阳明先生主动授意的,一个好的老师,懂得因材施教,阳明先生当然看得出来,林封谨貌似温文尔雅的背后,其实却是蕴藏着十分激烈的桀骜。

而这种桀骜,与陆九渊剑法当中的锋芒毕露堪称天作之合。

所以阳明先生才会有此授意,但是,这件事陆九渊本人是不知道的,就阳明先生对这位老友的了解,依照他的古怪性格来说,大概答允的几率只有不到三成。不过陆九渊拒绝以后,阳明先生便打算退后一步,请他指点一下林封谨的七国剑,想必这应该是无法拒绝的了。

面对林封谨的请求,阳明先生含笑点头,同时望向了自己的老友。陆九渊显然也是有些吃惊,不过立即就陷入到了沉吟当中,这显然是个消息,貌似他应该是在考虑要不要同意?当然,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在考虑怎样得体的在这种场合拒绝掉这要求。。。。。。

第十八章记名弟子(第七更)

“我从来就不收什么记名弟子!”陆九渊的话就像他的剑一般,快捷,简单,干燥,一言九鼎。他看了一眼那六件别出心裁的束脩,淡而坚决的道。

但忽然之间,陆九渊的话意一转道:

“至少从拜师的束脩上来说,看得出来你拜阳明的时候看得出来是格外用心的,格外耗费了些心思,这很好,记名弟子是三色礼物,只要你拿出来的三色礼物一样用心,那么我就破了这个例。”

说完了以后,陆九渊便大刺刺的往旁边的太师椅上一坐,霸气尽显。但是林封谨却是忽然微笑了起来:

“真是惭愧,其实无论陆师答允与否,弟子都准备有三色礼物送上,虽然不知道陆师是否喜欢,但若是说到用心两个字上,还是问心无愧的。”

“哦?”陆九渊托着下巴饶有兴致的道。“那还不快拿上来?”

林封谨挥了挥手,又是三个美貌使女鱼贯而入,一模一样的黄金盘子,上面覆盖着红绸。这三个黄金盘子里面的东西,立即又将所有宾客的心思巧妙的引诱了起来。

第一张红绸被揭开,黄金的托盘当中呈现出来了一颗鸽子蛋大小的神秘物体,周围氤氲着奇特的光芒。

但这玩意儿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不出来,海公子忽然惊奇的道:

“这莫非就是妖石?我一百一十年前见到过一枚,乃是上好打造武器的材料。”

陆九渊看起来则是颇为满意,微微颔首:

“这么大一颗金属性的妖石,第一件礼物算你过关了。”

他颔首之前,那美貌使女身前似乎都有一层无形的障壁,根本就靠不过去。

第二张红绸揭开了以后,黄金托盘里面盛着的是三团手指甲大小的金属,很显然。这玩意儿的辨识度要高很多,都可以听出来有人低低倒吸气的声音:

“女小金,方寸铁,石见银!”

这却是林封谨从须弥芥子戒里面获得的,他大概拿了三分之一出来当做拜师的礼物,因为林封谨是知道陆九渊随身佩剑失落的消息,所以送上去的全部都是和锻造有关的东西。

这件拜师礼陆九渊也微微颔首,算是过关了。

第三张黄金托盘上面,揭开以后,却是一条看起来制作得十分精美的马鞭。然后下面还有一个木牌,上面写着几句话。

乌云摧雪,天马血脉,日行千五百里,策之以纵横江湖,来去如风,倏忽若电。

林封谨道:

“这是弟子在草原上面机缘巧合之下寻觅到的一匹难得的神骏,陆师以七国剑技闻名于世,纵横天下。有此一马,如虎添翼!”

他说完以后,外面就传来了“淅沥沥”的一声嘶鸣,紧接着就见到这头雄骏的高头大马被牵到了中庭。足足比其余的马儿高出一个脑袋,通体漆黑,没有一丝杂毛,油光水滑。偏生四蹄上生了一圈儿雪白的长毛,若踏云而行,矫健雄壮。英姿勃发!

此时的骏马,就仿佛是后世的名车一样,陆九渊正当盛年,不似王阳明已经风烛残年,心中的豪情壮志尤盛,就仿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四十岁男人都在渴望一辆沉稳与豪华兼备的奔驰gl或者奥迪q7一样,林封谨送上来的这么一匹几乎毫无瑕疵的骏马,恰好就是点燃他心中豪情壮志的导火索!

陆九渊走上去,轻轻的抚摸着这一匹桀骜不驯的骏马,刚硬的脸部线条却是不曾有丝毫融化的迹象,他却是淡淡的道:

“给我找个好马夫,你就是我门下的记名弟子。”

然后还很认真的补充了一句:

“唯一破例收下的记名弟子。”

林封谨一个头就磕了下去,此时这种郑重仪式下的师徒名分一定,那就是真的仿佛若父子,说得不好听一点,陆九渊若是绝后,他死了林封谨就得披麻戴孝,而林老爷要是死得早,陆九渊和王阳明甚至都要想办法给他娶老婆。

林封谨哪怕是犯了法,陆九渊和王阳明可以教训可以打骂,可是倘若将他丢到官府去,反而会被舆论唾弃,这就是亲亲相隐。孔子在《论语。子路》里就明确提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而此时眼角的余光却看到了有似有熟悉的衣裙一闪,等到有空闲的时候偷眼一望,宁清的婀娜背影已经蹁跹远离而去。

***

至此,天常书院那个曾经的外门弟子,背负着弑师罪名的叛徒,人品卑劣的盗墓贼,可耻的奸商之子林封谨,便正式拜入到了东林书院门下。成为了这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书院的一份子。

并且还是普通门下弟子的待遇!

貌似在这件事上,东林书院似乎去拾了天常书院的弃徒,大**份,但是根据绝大部分的舆论分析,流传得最广最多的关键词还是:有眼无珠。

究竟是东林书院有眼无珠,还是天常书院有眼无珠,这个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就在这成为东林书院弟子的一瞬间,林封谨还创造了好几个纪录。

第一项纪录自然是成为了九渊先生门下唯一的记名弟子。

第二项纪录是成为了书院有史以来,字写得最丑的普通(入门)弟子。

第三项纪录是唯一一个刚刚入门,就让书院将他的对联作品(疑似)迫不及待的当做新校训的奇葩。

第四项纪录是唯一一个在刚刚拜师完毕,就再次去拜记名师父的弟子。

这四大纪录被很多人都津津乐道,

再加上林封谨刚入书院,就对上了刁小侯爷,还将其寸土寸金的十全楼产业给谋夺了过来,更令人大跌眼球的是,有着太子为后盾的刁小侯爷乃至整个刁府,居然都没有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