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所说之言,倒是和岳肃预想的差不多,祠堂下还真是藏有宝物。既是如此,那就更要挖了。岳肃倒是不图张家的财产,但唯有此举,才能引出斩龙帮。

当下,岳肃带领人马,来到张家祠堂,直接将祠堂大院封锁,兵马就住在院内,祠堂大厅不准擅闯,只命在祠堂外挖掘,他这是要从地下挖进去。

别看岳肃人多,但这工程也不是一日之功,加上天寒,泥土坚硬,更是费劲。

岳肃擅挖张伯爵家的祠堂,张家之人怎能允许,张氏族人纷纷前来示威,可岳肃护军近千,再加上偃师县的巡检兵马,连同差役人等,能有一千五百上下,那些手无寸铁的族人又算得了什么。

张家众人见阻止不了岳肃,联名前往河南道御史衙门告状,甚至有人告上京师。

北京城这边,现在是剑拔弩张,谁还有闲心去管岳肃。就算有闲心的,也没那个本事,因为真正有本事的,已经打起来了。

魏忠贤抬举魏广微进入内阁,东林党感到无比的危机,最后,由东林之虎杨涟出头,先制人,弹劾魏忠贤大罪二十四条,条条罪名都可要魏阉的脑袋。

这奏章太长,就不一一详陈,只简明扼要的说一下。像贪污受贿这等罪名,都不算事,蒙蔽圣聪、矫诏坑害大臣,害死皇长子朱慈燃等罪名也是真正要命的。

这二十四条罪名,有的是真有,有的也是杨涟捕风捉影,御史么,就是闻风奏事,言者无罪。

所有的奏折,都必须先经过司礼监,才能送达到皇帝那里,所以每一份奏折,魏公公都能先看到,这一点,杨涟也知道。只是实在是没有办法。皇上已经多日没上朝了,想直接面君上奏,并没有机会。

魏公公看到这奏章,吓得浑身直冒冷汗,更是不敢让皇上上朝。可是东林党也有办法,暗中将奏疏上的内容,传的满城皆知,终于传进朱木匠的耳朵里。

朱木匠传见了魏公公,把奏折要了过来,不过并没有龙目御览,而是让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来念。王体乾借此机会,胡编乱造,只说是弹劾魏公公贪赃,至于其他罪名,是一点没念。

说朱木匠没不识字,我这里是不认同的,他的老师孙承宗也算是名师,教的学生再不济,也不至于让朱木匠是文盲吧。这个年头的奏折都是文言文,能听得懂,就说明能看得懂。可朱木匠就是不看那份奏折,信任王体乾的胡说,最后便一句话打了,“不就是这点小事么,下次注意,不要再犯了。”

魏公公逃过一难,是千恩万谢,对于东林党,他也不准备再迁就,要立刻回击。他做的第一件事,重新保举许显纯为锦衣卫指挥佥事。第二件事,诬陷杨涟、左光斗弹劾岳肃大罪七条。

朱木匠连魏公公编造的奏折都没看,只说了一句,你看着办吧。

魏公公尚方宝剑在手,还管那些直接矫诏罢了杨涟、左光斗等一些东林党人的官职。不等这几位返乡,又以贪污罪,让锦衣卫将这班人批捕,押入昭狱,严刑审问。

被抓的六个人名叫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这六个人最后全部惨死,史称东林六君子。

除掉他们,魏公公还不算完,继续矫诏害人,内阁众臣以叶向高为,纷纷被迫致仕,吏部尚书星等一批主要官员,也是逐一落马。不过他们的命运要比要比杨涟等人好的多,只是回家养老。

这年头,别看魏公公权大,但还是有分寸的,矫诏杀辅,他还没那个胆子,你真当朱木匠糊涂啊。顶多也就杀点像杨涟、左光斗这个档次的言官。

朝里面乱成这样,岳肃别说是挖伯爵家的祠堂,就算将哪个公爵家的祖坟刨了,估计都没人有那闲心去管。

一转眼,岳肃已经在张家祠堂大院挖了一个月。只是四周封闭,不让人知道,里面都挖出了什么。

因为主角是岳大人,所以东林党的覆灭,就不详细叙述了。历史上,东林党的垮台是天启四年,因为主角的出现,加了两派的决战,致使在天启三年,魏忠贤彻底打垮东林党。

因为正文章节已经过三千字,所以在之后的文字里,小翼弱弱地表一下,对东林党覆灭的个人观点。我一直以为,天启皇帝其实不糊涂,是个很聪明的人,因为要是笨的话,也不能做出那么好的木匠活。

明朝讲究士大夫与皇帝共同治理天下,所以一直都是大臣与皇帝争权,遇到强势的皇帝,完全可以压制大臣,可要是弱一点的皇帝,就难免被大臣压制。朝堂之上,争论不休,一件小事,几天都讨论不出个结果来。

朱木匠应该是有他的帝王心术,利用魏忠贤压制群臣,使得朝野上下统一。就好比宋高宗赵构利用秦桧害死岳飞一样。

历史上说魏公公经常矫诏罢免大臣,这事朱木匠可能不知道吗?魏公公收拾的人多是东林一系的高官,今天少一个,明天少一个,皇上又不瞎,上朝的时候,岂会看不到。说白了,就是睁一眼、闭一眼。让你魏忠贤帮我管理国家,我做我的木匠活。你一个太监,还能抢我的皇位不曾?。。。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三卷第八十一章决战前夕

更新时间:2012…2…1211:12:29本章字数:4930

(&#o39;胡拴柱,也就是一箭射瞎邹枫狗眼的那位仁兄,今天是他轮休,和两个军营里的小兄弟出来饮酒。

在酒馆里,三个人点了几个硬菜,有花生米,炒蒜苔,拍黄瓜什么的,要了两坛酒,一边牛饮,一边胡吹乱砍。

因为穿的是护军服饰,也没有什么人敢过去搭讪。搜索最新更新尽在。z

在他们邻桌,坐着四个汉子,这四位也在大吃大喝。或许是喝的尽兴,其中一个汉子看向胡拴柱那桌,大声说道:“军爷,听说你们在张家祠堂挖出不少宝贝,这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呀?”

这话一出口,酒馆里的其他客人,马上将耳朵竖起,想要听听护军是怎么回答。这些天,都在猜测,张家祠堂里到底挖出些什么,但没有一个人知道底细。

祠堂被官兵层层围住,最外围的是巡检衙门的,连这些人都不知道里面的情况,只是禁止闲杂人等靠近。

里面的护军倒是偶尔出来吃饭、喝酒,但只要有人问起他们这个话题,护军马上就会瞪眼。

胡拴柱他们三个,脾气好像不错,一名护军只是嚷道:“不该打听的,就别瞎打听,挖出来的那些金子,也不是你的。”

这小子看来是没少喝,顺嘴就把“金子”两个字带了出来。

“什么金子?哪有金子?你们别听他胡说,里面根本没挖出金子!”胡拴柱捏了那个护军一把,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这个举动,酒馆里的人都是看的清清楚楚。

“你捏我,那也是金子呀!昨天李大崇他们四个人搬一个箱子,走的都是跌跌撞撞,结果赵小五被石头绊了一跤,里面的金子全洒出来了。那可是我亲眼所见。就为这事,他们四个一人吃了四十军棍,你也不是不知道。”这小子酒气十足地叫道。

“你喊什么喊,忘了大人的吩咐么,谁敢出去乱说,就要谁的脑袋。我看真是它妈的嫌命长了!”胡拴柱破口骂道。

听了这话,那护军才反应过来,连忙将嘴巴捂住,满脸惊惧之色,过了半天,才将手拿开,战战兢兢地说道:“我刚刚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说……”

“这人喝的酒,全它妈的喝狗肚子里去了。好了,赶紧回去吧,算账!”胡拴柱大声喊道。

“我来算、我来算……”护军急忙抢着掏出银子,然后央求地说道:“虎哥,刚刚的事……您看……”

“行了!全当我没听到。你问小飞听没听到吧。”胡拴柱说完,将头转到一边。

那护军又看向另外一名护军,用软绵绵地口气说道:“飞哥,您看……”

“我也没听到,赶紧算账走人吧。大家自己弟兄,你这大嘴巴,以后注意点,可别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咱家大人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说完,抬起屁股。

算过酒钱,三人离开酒馆。就在这三人走后,酒馆里沸腾了,大家伙你一言我一语,讲起张家祠堂挖出黄金的事。只一天功夫,整个偃师县就传遍了,而且传的越来越邪乎,先前是说几万两,后来又变成几十万两,甚至还有人说有什么名贵的珠宝玉器,都是价值连城。就像这些东西,是他们亲眼所见一般。

玉龙山娘娘庙的一间偏殿里,叶先生双眸微闭,用不停地用折扇轻敲手掌。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

“进来。”

“吱啦”一声,门被推开,鼠老大走进房来,随手将房门关上,这才说道:“叶先生,偃师城里有消息传来。”

“情况怎么样?”叶先生淡淡地问道。

“张家祠堂里的宝藏被岳肃挖出来了,据说全是成箱成箱的金子。数字无法估量,少说有几十万两。”鼠老大说道。

“传说沈万三当年富甲天下,暗中给后代留下几十万两金子也不算多。只是这岳肃真够狠的,竟能想出强挖人家宗祠的勾当。咱们棋差一招,布局一番,反被他抢了先,二小姐妄陪了张老头那么多年,还死了这么多兄弟,主公这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叶先生叹气地说道。

“叶先生,您智慧过人,一定要想个法子扭转乾坤,要是这次再坏在岳肃的手里,主公还不得雷霆大怒。就像您所说,咱们要是得不到这笔宝藏,损失实在太重了。”鼠老大说道。

“你放心,我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岳肃将金子带走。你现在立刻把人撒出去,到洛阳、郑州以及周边各县盯着,看有没有兵马调动的迹象。再知会王启龙,让他的人枕戈待旦,时刻准备出。这次我们只能赌,赌岳肃托大,押运财宝离开之时,不从周边调集人马。这样咱们还有成功的机会。”叶先生淡淡地说道。

“叶先生,您这是……想明抢……”鼠老大小心地问道。

“还能有什么法子,宝藏已经落入岳肃的手里,这么大一笔金子,想偷也不成呀。也就剩下明抢了。这等事,咱们也没少干,也不差这一次。对了,记得叫人在偃师通往洛阳的路上,来回转一转,看有没有设伏的好地方。”

“是,叶先生。”鼠老大答应一声,又道:“您还有别的吩咐么?”

“你去跟二小姐通个信,让她尽量抽空来一趟。”叶先生轻轻摆了摆手,打鼠老大下去。

等人退出房外,叶先生取过桌上一幅画,就是从岳肃那里偷来的仕女图。

他将画展开,脸上不由苦笑,“岳肃啊岳肃,你比我狠,我用羊胡子的一条命,把这幅画偷来,你连让我研究的机会都不给,就派人去强挖。这幅画还有什么用……”

说着,叶先生的眼中露出凶残的目光,他猛地动起手来,将画撕得粉碎。随即,冷冷地说道:“岳肃,咱们的博弈现在还没结束,这才是真正的开始……”跟着,他紧紧攥紧粉拳,又道:“决一死战的时候,很快就要到了,很快、很快……到时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张家祠堂。

院内的官兵、差役正紧锣密鼓地忙碌着,一辆辆骡车被赶进院里,随即就有官兵将一个个大木箱装到车上,绑好赶出院子。

祠堂大厅之外,地上被挖出两个大坑,想来是从这里挖到祠堂下面,打开的宝藏。大厅之内,只有岳肃和熊廷弼两个人,二人盘膝坐在玉璧之前,显得十分惬意。

“熊大人,这次本部院没有调集周边人马,全靠护军和偃师县里的这点人,你有把握将叛匪一网打尽吗?”

“大人,要将升堂问案,我不如您,如说指挥作战,您不如我。咱们的人马起码是叛匪一倍,以多打少,有备而战,老夫自认是万无一失。”熊廷弼肯定地说道。

“你就这么自信,叛匪会从这里下手?”

“我大人口中,我对斩龙帮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人绝非莽夫,也会谋定而动。只可惜,他们的对手是大人和我。”

二人正说着,殷柱走了进来,躬身说道:“箱子都已装完,随时可启程。”

岳肃点点头,说道:“现在就出吧,一路小心。信炮可带在身上。”

“回大人,信炮就揣在属下身上。谨记大人训示,当与敌接触时,暂不燃放,待到战事胶着之时,再行施放。”殷柱说道。

“很好,我已令金蝉、厉浩荃带援军伏于距离城门最近的大宅,在尔等出城半个时辰后,便会出城尾随。一见信号,定及时增援,你只要尽量拖延,待援兵一到,定可将叛匪一举成擒。”岳肃嘱咐道。

“属下定不负大人所托。”

殷柱说完,岳肃只是点点头,再没有多加嘱咐。殷柱退出大厅,整理人马率队出。

官兵护卫着车队,又着急了上百民夫,帮忙赶车,浩浩荡荡地朝西门而去。为了能诱使斩龙帮中计,岳肃布置的很周密,仪仗也让殷柱带着,就像是岳肃亲自带队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