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事如易+番外 作者:三月果(起点vip2015-02-19正文完结)-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人来的比余舒预算的多得多,到最后不得不临时加了二十张桌子才坐得下,贺芳芝和裴敬都在前院帮她招待男宾,薛睿为他们一一引介。
    辛六带着她娘辛二太太提前来了,辛二太太出嫁前是太学府董老家的千金,书香门第,人缘很是不错,就算没有诰命在身,陪着赵慧在东苑招待今日前来的女眷,够得上瞧了。
    毕竟余舒的辈分在那儿摆着,今天来的女客不多,身份最高的,当数余舒的上司,司天监少监任奇鸣的夫人,身负诰命的任瑞氏。
    诸家妇人在来之前都做了一番功课,对余舒的身世清楚一二,知道眼前这位面容和善,言辞拘束的贺夫人,是余女使认下的义母亲,并非她生母。
    没见余舒的娘亲,多数人都选择了装傻,也有个别嘴快的——
    “这样好日子,为何未见余夫人呢?”
    方才笑声不断的屋里陡然一静,赵慧慢了半拍,等到一群人都望着她,才虚笑道:“小余她娘昨日游园子惊了风,才开了方子喝药,在房里歇着呢。”
    大半人都听出、这是敷衍之词,什么时候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了。不过想一想这位“余夫人”的身份。好像是那落魄的易学纪家一房小妾,很是登不上台面,余女使平步青云后,会嫌弃生母出身,不喜她见客,亦是人之常情。
    辛夫人当即出来打圆场:“初秋早病,可得好好养着,不然天再冷些人更受不了。”
    众人附和,本来这就揭过去了,却有人不肯放过:“说起来余夫人。数月前我在尹侍郎府上倒是有过一面之缘。”
    赵慧看向坐在上座的妇人,记得刚才辛二太太跟她介绍。这位任夫人是一位三品的诰命夫人,不能怠慢了。
    赵慧不知如何接话,却有人替她接下去,还是刚才多嘴询问翠姨娘的那一个——
    “这么一说,余夫人与侍郎夫人相熟吗?”
    众人支起耳朵,就听任瑞氏笑吟吟道:“岂知相熟,这余夫人嫁人生子前曾在尹夫人屋里做过侍女。两人一场主仆,隔了十多年才又重逢。听说尹夫人有意为他家的三公子聘余姑娘为妻,两家人差点做了亲家,那会儿余姑娘刚刚考了大衍试,当上易师先生,谁想到后来能有这般造化呢。”
    赵慧与在座所有人一样,都是头一回听说这档事,任瑞氏话都说完了,打眼瞧着屋里的女人们各个脸色古怪。她才发觉这位任夫人的话说得不对。
    什么叫余舒差点聘了人?先不说有没有这回事,她又提起余舒那时前程非比今日,叫人听了都要以为两家本来约定了婚事,后来余舒飞黄腾达了,所以反悔。
    经这位任夫人一讲,余舒几乎成了一个势力忘本的小人,这话传出去,要她往后怎么谈婚论嫁?
    赵慧是个性情中人,回过味来,瞬间气红了脸,想要反驳任瑞氏,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紧巴巴地回了一句:“我竟不知还有这一回事。”
    任瑞氏将要说话,就被抢白。
    “尹侍郎府上的三公子?少监夫人莫不是听错了吧,”辛六快人快语,不见辛二太太朝她使眼色,瞪着一双圆眼道:“莲房哪里看得上他。”
    就那么个寻花问柳不学无术声名狼藉的玩意儿,呸!
    有她这一打岔,大家这才想起尹家三公子具体是哪一号人物,一个个狐疑起来。
    任瑞氏不妨被个小姑娘噎着了,皱眉看向说话的辛六,辛二太太一面暗骂这死丫头不省心,一面堆起笑脸,对任瑞氏道:“这丫头都被长辈们惯坏了,说话没个遮拦的,淑人切莫怪罪她个小孩子。”
    都说是个小孩子了,任瑞氏不好与辛六计较,转头对赵慧笑道:“瞧我无心多说了几句,惹了人嫌,贺夫人若不知情,只当个笑话听了罢。”
    伸手不打笑脸人,赵慧固然生气,却记得今日喜庆,总不能非要与人家三品的淑人太太争论是非,闹大了反而更糟。
    见状,诸家夫人们一阵哈哈跳过了这个话题,有眼人都看得出,任夫人是故意找茬儿,就不知余女使是哪里得罪了她,用得着她专程上门揭人老底,给人难堪。
    任瑞氏看到赵慧不敢和她较真,端起面前茶杯,掩住嘴角冷笑,心想:不是为了给紫珠妹妹出一口气,今日她根本不会露面,管她什么女算子、淼灵使者,竟敢在芙蓉君子宴上当众指摘她们瑞家的小姐,坏了妹妹的婚事,真该教训。
    辛六还想要插嘴,被辛二太太摁住了大腿,警告地瞪了她一眼。
    辛六郁闷无比,找了个由头出去透气了。
    。……
    余舒在前院招待客人,被一群人捧着恭维,偶尔有人留意到跟在余舒身后端盘子斟酒的一名侍女,不过是因为她生的白皙可人,多看两眼,哪怕是有人觉得她眼熟,也很难联想到水陆大会上从东瀛远来的那个少年阴阳师。
    酒喝了几巡,余舒借口头晕,把摊子丢给薛睿他们,退到花厅里喝了一碗醒酒汤,换下领子汗湿的外罩,曲腿坐在屏风底下向蹲在她身前给她揉脚的安倍葵问话。
    “葵子,刚才你跟着我见了那么多人,是否看到谁人身上露有将死的迹象?”
    今晚上人多,来者非富即贵,余舒将安倍葵带在身边,有意试一试她的灵通。
    “主人,葵子没有发现客人们有异常,不见谁身上冒有鬼光。”安倍葵跟着鑫儿林儿姐妹学习规矩,大安话说的字正腔圆,一天比一天利索。
    “那似我这样,眉心处有光的人有吗?”余舒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比起今晚来的客人里有没有人将近死期,她更在意周围有没有和她一样两世为人的异类。
    安倍葵摇摇头,仰脸看着余舒,一脸认真地恭敬道:“主人这样的奇人,万中无一。”
    余舒见她这样乖巧地拍马屁,笑着拍了拍她头顶,这个时候,辛六找了过来。
    坐有半盏茶,余舒听辛六把后院待客的情形学了一遍,讲到任瑞氏她才抬了下眼皮。
    “……任夫人那样说你,分明是有意抹黑你,我都听出来了,旁人会怎么想你,真当你差点搭给了尹志聪那个烂柿饼,而今你有了前途,就瞧不上人家了。你快想想等下到了后头怎么解释清楚,别让大家误会了。”辛六专爱抱打不平。
    余舒听了任夫人对她的非议,倒没忙着恼火,而是先回想了一下她和人家有什么过节。
    想来想去,倒真叫她想起来一件挂钩的事来,能让人家专程上门寻她晦气的——两个月前定波馆的芙蓉君子宴上,伯爵府家的瑞小姐伙同息雯郡主她们给她泼脏水,反被她骂了一通。
    这位少监夫人,娘家正是伯爵府,嫁人前是瑞家的大小姐,也就是瑞紫珠的亲姐姐。
    这是姐姐找机会替妹妹出气来了?
    余舒觉得可笑,脸上就真笑了出来。
    “你还笑,当是好事么,”辛六替她干着急,伸手打了她一下。
    余舒道:“不是好事,但也不是多大的事,不用替我发愁,清者自清,让她们说去吧。”
    那位任夫人真是不清楚她余舒的底细,以为在婚姻大事上编排她两句,让人质疑她的人品,这样就能给她添堵了。
    不是说她不在乎名声好坏,但是要看这名声干系什么,好比芙蓉宴上息雯郡主要往她身上泼脏水,指责她不义与不孝,真坐实了要影响她前程,她肯定不会答应。
    至于任夫人暗指她势力又悔婚,顶多影响到她找婆家,这种污蔑对她来说不痛不痒的,她根本懒得理会。
    这就是一个后宅妇人的见识,与一个在朝为官的女子的差距。
    “你不担心就算了,当我多事。”辛六见她不当一回事,总不好硬要蹿倒她去和任瑞氏争论,再说多就是她挑拨是非了。
    两人坐着歇了阵子,余舒除掉宽袍大衫,换上褙子长裙,先叫辛六回去,她迟了一会儿才到。
    后院待客的地方摆在花园东角的轩楼里,余舒走到门口,扑面就是一股各种女子薰香混合起来的郁气,熏得她低头打了个响响的喷嚏。
    就听里面本来乱嗡嗡的说笑声戛然一止,轩厅中的一众女客都朝门口看过来。
    余舒掩了下鼻子,抬头一笑,冲众人抬手作礼:“有劳诸位夫人今日来给小女子道贺,若有招呼不周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说话间,看了看坐在主宾位置上的中年贵妇,认了认哪一位是任夫人。

    第六百三十三章 谣言

    余舒只在后院待了小片刻,与女眷们打了个照面,就回前面去了,这让有准备与她有一场口舌之争的任瑞氏打了空算盘。
    早听说这女算子是个不肯吃亏的,就连息雯郡主都敢骂,任瑞氏心说有人要去和余舒学话,那她肯定不依不饶,到时候闹得越大她名声上越不好瞧,不想余舒匆匆来了,又匆匆走了,就像压根不知道有人背后嚼她舌根一样。
    辛二太太看到余舒笑眯眯地与在座凡有品级的命妇们一一见礼,然后没事人一样走了,暗松一口气,然后辛六后脚回来,连忙把女儿拉到走廊上悄悄叮嘱:“你这丫头刚才跑哪儿去了,娘跟你说你给我记着,任夫人适才说道余姑娘的话,你可不许到她面前学嘴。”
    这话只能让人自家人告诉当事人听,旁人多说半句,就是存心挑事。
    辛六大咧咧道:“您不早说,我都告诉罢她了。”
    辛二太太噎气,一巴掌拍在她背上:叫你嘴快!
    辛六吃痛地呲起牙,还不敢大声嚷嚷,委委屈屈地瞅着她娘,不服气:“我与莲房最是要好,有人背后说她坏话,我怎么不告诉她?”
    辛二太太拿她没辙,在人家里不好教育她,只能等回去再收拾这死丫头,想想刚才余舒神色如常的样子,恨铁不成钢地对辛六道:“多学学人家的心眼,一天到晚就记着玩。”
    ***
    余舒大办乔迁宴后,京中又多了些议论她这位女大人的声音,人们关注的重点明显不一,有人夸余大人性格爽朗,不拘一格,也有人暗损她行为不够端庄,毫无女子修为;有人羡慕余女使年纪轻轻就官居要职,巾帼不让须眉,也有人嘲讽她城府过深,墓中无人。
    总之是好坏参半。
    这中间还夹杂了几句闲言碎语——据说余女使的亲娘早先在尹相家里做丫鬟,与现在的户部尹侍郎家夫人是主仆,重逢后尹夫人不嫌余女使身世可怜,给小儿子定下婚事,一开始余女使贪慕权贵答应了,谁想短短数月出入朝堂,得了皇上青眼,便瞧不上不学无术的尹家公子,出言反悔。
    这闲话还没有传到余舒耳朵里,倒是先把听到风声的尹夫人给气了个够呛。
    余舒乔迁宴没有邀请尹侍郎,尹夫人自然也就没有过去,但这不妨有那好事的人跑到她跟前求证。
    尹夫人一听,自个的宝贝儿子叫人跟那下流胚子生的闺女摆在一块儿,还被说成了是他们家硬巴着那丫头不放,到最后被人嫌弃,明知不是真相,还是气的够呛,一时口不择言道:“就那种抛头露面的下流货色,给我儿子当个妾都嫌她出身不够!”
    当时她真是昏了头,才想着给儿子找个既有能耐能管束住他,又好拿捏的媳妇!
    尹夫人后悔的牙痒痒,好事者见她变脸,连忙找由头告辞了。
    尹夫人却不解气,她那小儿子再不好,也是她亲生的,哪里轮得到别人看不上,尤其还是一个丫鬟未婚先孕偷生的。
    人的想法就是这么奇怪,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就好比你们家街口上有个乞丐,十来年拿着一口破碗讨吃食,然后有一天,他衣鲜光亮地骑着高头大马从你家门口路过和你问好,甭管你面上再怎么笑着与他打招呼,心里想的一定是:哼,不过是个臭要饭的出身,有什么好炫耀的。
    曾经给尹夫人当过丫鬟的翠姨娘,在她心目中就是这个臭要饭的,甭管她有个多么争气的女儿,在尹夫人心里,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优越感。
    所以,听说了谣言的尹夫人选择性地忽略了拿她一家做话筏子的任瑞氏,反倒怪上饿不知好歹的余舒母女。
    将近中秋,尹侍郎在户部脱不开身两天没有回府,尹夫人打听到了余府的住址,没和他商量一声,就趁着一股邪气,一面派人去宝昌街上找翠姨娘过府叙旧,一面邀请了几位关系好的太太夫人来家喝茶。
    。……
    话说翠姨娘没能在余府大摆宴席这天出来,摆一摆大官人亲娘的威风,心里头就憋了一口气,私底下逮住余小修抱怨了一通——
    “什么怕我认生,在客人面前出丑,我看你姐姐就是嫌弃我这个亲娘,不想我出来见人,她倒是实话和我说了,我好回我那小院子去,不叫她为难。”
    当然这话只是说说罢了,能住在这大宅子里做正经夫人,享受过被人前簇后拥的待遇,翠姨娘是一万个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