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事如易+番外 作者:三月果(起点vip2015-02-19正文完结)-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几名手持铁兵的护卫的虎视眈眈之下,人群莫敢骚动,一个个乖乖排成了队伍,这么一来,女易客们就沾了光,她们人数比男易客要少上许多,排队也更快。 

    余舒趁乱加塞儿,混到了女客队伍中间,就这样依然等了半个时辰,才将昨晚写好的名帖递到管家手上,趁机朝门里头看了两眼,见门房一张长桌上,堆满了厚厚的拜帖,有两个文事正在抄录整理。

    参加今年奇术一科考试的考生足有两千人次,不可能一回都让他们涌进去,那堂堂王府还不成了菜市场,何谈威严。

    不多时,另一道角门打开,有人高声念了三个人的名字,连同籍贯,就有人兴冲冲从人堆里挤上前,好像中了大奖一般,被侍卫检查过腰牌和考帖,再被王府的下人领进去。 

    这三个人进去,过了一盏茶的工夫就出来了,一出来就人围住了,争先恐后地询问他们打听到了什么,都想早一点探听到消息。

    可这三个人嘴巴极严,一个字都不肯透漏,费好大劲从人堆里逃出来,一溜烟儿地没了影。

    也是,考场如沙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谁愿意多给别人机会,那不给自己添堵吗?

    有了这三个人做表率,后头被领进去的几拨人,出来没一个肯开口的,都守口如瓶,闷头离开。 

    余舒以为自己来的早,她算着人头,和考生进出的频率,约莫着再有一个时辰,就能轮到自己,就静下心来等候,听听四周人嘴闲议论,不全无收获。 

    这一等,就是一个上午,一直到王府管家宣布,府里要用午膳,让他们下午申时再来,这期间都没有喊到余舒的名字。

    这让就让余舒有点儿纳闷,好像前面看见有几个排队时候在她后头的人,都进去过了,怎么一个上午都没有轮到她,难道被隔过去了?

    看王府关上了大门,考生们不得不散去了,余舒跟着人群,一路去了培人馆,打尖吃饭。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这墙不是密密一块,余舒一碗三鲜饺子刚吃到嘴边,培人馆茶楼里就有消息走漏出来——

    原来这一上午,被喊进王府的考生们见到的,并非湘王爷本人,而是这大半年来跟同他一起出游拜仙的一个老管家。 

    据说湘王爷回京之后,就病了,身体不适,不便见外人,就嘱托了老管家代为接见考生们,答复他们的疑问。

    这点倒是人之常情,谁也不能埋怨湘王病的不时候,可另外一件事,就让一群出身不高的易客们想要骂娘了——

    “你们今早上发现没,有一些人来的晚,连帖子都没有递,就被喊进去了。” 

    听这怪状,下面一群人纷纷询问是怎么一回事,余舒吸溜着面条,也跟着竖起了耳朵听。 

    “嘁,还不是贿赂了湘王府的赵管家,提前就买通了关系,我告诉你们,别不信,照这么下去,像我们这样老老实实地排队,大后天也未必进得了湘王府的大门。 

    下面一片嘘声,怨声载道,你一句我一句纷纷骂开了那开后门的管家,余舒咂咂嘴,没同他们一起出嘴气,她早就过了动不动就怨天尤人、感叹世道不公的年纪,她现在琢磨的,是怎么样私下同那个看门的管家搭上线,若贿赂钱两就能让她少等一天,这笔买卖还是相当划算,别看这群人嚷嚷的厉害,真要他们有钱有门,谁不愿意花钱占个先机,可这贿赂,也得讲究个关系,没门没路,找不着肯收钱的人,有钱都没处使。 

    余舒一碗面条吃完,就想到了一个人,能帮她提前进去这湘王府的大门。 

    在培人馆对面的街上坐上轿子,轿夫询问:“姑娘,现在就回家去吗?” 

    “不,你知道太史书苑在哪儿吗,朝那儿去。”



    第230章     他回来了

    余舒上太史书苑找谁去?那只能是冯兆苗了,就她所知,冯将军家的小公子同湘王世子刘炯关系不错,帮她同湘王府搭个线应该是不成问题。 

  虽说不喜欢欠人情,但该脸皮厚的时候,余舒从来都不含糊,更何况这是正事。 

  余舒在太史书苑门卫那里报上一个“莲房”的名字,请人进去找冯兆苗出来。 

  她今日运气好,冯兆苗刚好待在书苑没有到别处玩去,一听说书苑门外有个名叫“连方”的少年要找他,当即就想到了是余舒,没让她在外头多等,匆匆跟着门卫找出来,一见确是余舒,便扬起了笑迎上去。 

  “今什么风,你来找我?” 

  冯兆苗对余舒并不生疏,言辞里还有一些亲切,一来有薛睿的关系,二来则是上一次在藏书楼中,余舒无意一语点醒,让他不再为从军还是学易而纠结。 

  “无事不登三宝殿,我这是有事相求,”余舒对他笑笑,“奇术一科的考题你听说了吗?” 

  冯兆苗点头,他虽没参加这一年的大衍,但对考试有所耳闻:“听说了,不是让你们帮王爷找东西吗?” 

  “正是,”余舒不绕弯子,直接道明来意,“我想请你帮我搭一搭线,看能不能给湘王府看门的管家塞个好处,让我提前进去打听消息,只有十日解题,我不想坐等浪费工夫。” 

  余舒看得出来,能带着她溜进藏书楼翻卷子的冯兆苗并不是一个迂腐之人,便明目张胆地请他帮着开后门。 

  果然冯兆苗听了她的请求,并未有露出不屑或是不愿的神情,只是有些纳闷地瞅着余舒,道:“这事儿你不该来找我,直接去让睿哥帮忙不是更快?”

    余舒的眉毛动了动,托词道“他不是离京在外公差还没有回来么。” 

  莫说是薛睿人不在,就是他人在,她也不会去找他。 

  “他回来了啊,”冯兆苗一语惊人,“怎么你不知道吗?睿哥是跟着湘王爷一起回京的,都回来好几天了,他前阵子说是公差,其实就是被指派去迎接湘王归京,我前日还去尚书府找过他。” 

  余舒一愣,薛睿已经回来了? 

  冯兆苗当余舒不知,继续和她说:“这回你真该去找睿哥帮忙,我顶多是能让你进到湘王府里面,听说王爷病了,你去了还不一定能见到人,但你去找睿哥,他八成能让你亲自见一见王爷,多打听到一些内情。” 

  余舒狐疑问道:“此言怎讲,薛大哥他同王府,有何牵连?” 

  冯兆苗“哈”了一声,表情古怪:“这你也不知道啊?湘王妃是薛老尚书爱女,是睿哥的亲姑姑,你说这叫什么牵连。” 

  余舒面色一恍然,“原来是这样啊。” 

  闹了半天,名声在外的湘王爷竟然是薛睿的亲姑丈! 

  冯兆苗看着余舒脸色,分明是不知道这些,这让他大感困惑,那次睿哥特意交待过他,说这莲房姑娘是他认下的妹子,让他多关照,显然不是普通朋友,怎么考试这么大的事,她不去求睿哥,反来找他? 

  “莲房姑娘,你是不是不方便去薛府找人,要不,我陪你一道跑一趟?”冯兆苗对余舒,颇有些好感,撇开薛睿的嘱托不说,他倒是挺愿意帮她的忙。 

    余舒回过神,此刻心情很是微妙,她以为薛睿还在京外,哪想人早就回来了,可她一点消息都没得到,是他太忙忘了她这个人,还是想明白了她那天晚上的话,从此绝顶不见? 

  私心论,她是不想丢了薛睿这个朋友,但想想也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换成是她,若被拒绝,一准没那么大度,那么很有可能,薛睿是想明白了,打算要和她一刀两断。 

  余舒心中有所计较,便歇了请冯兆苗帮忙的心思,对他摇头道:“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多谢你告诉我这些。” 

  她来找冯兆苗,这里面多少是有薛睿的面子,然而薛睿要同她没了关系,连朋友都不是,她便没什么立场请冯兆苗帮助,这不合宜。 

  余舒忽略掉了心里头那一丝郁闷,告诉自己这样也挺好。 

  冯兆苗笑道:“客气什么,你怎么来的,要不要我让马车送你去?” 

  余舒道:“我坐了轿子,就不麻烦了,你且忙去吧,改日再见。” 

  同冯兆苗道别,余舒走到街头坐上轿子,哪都没拐,直接去了湘王府。 

  下午的人不比上午的少,还有少数白天没有递上帖子的,都重去排队,结果干站了一个下午,依旧没有叫到余舒的名字,然而却有几个半中央儿来的人早早进去了。 

  天一暗,湘王府便又闭门谢客,关门前留下一句话,让门前一群苦等了一天的考生气的嘴歪—— 

  “天色不早了,今日没排到的易客们请明日再来递帖。” 

  余舒默默在人群中,听完了通知,就扭头走人,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从钱箱里取了一百两的银票,重新写了一张拜帖,用硬笺封好,把银票塞了进去。 

  明天就靠这一百两,能进得了湘王府就进得去,进不了,那就多等两天,左右那么多人陪着她一起,又不只是她一个人被坑。

    奇术一科开考第三天,余舒天不亮就在湘王府门外等候,王府大门一开,她就挤到了最前面,昨天递的帖子全都作了废,还得重新排队。 

  余舒出门前卜过一卦,知今日有所不顺,却没想是这么个不顺的法子—— 

  那管家拆信查看,见到她夹在里面的银票,二话不说藏进了袖中,眼皮子不眨地告诉她,到一旁去等着叫名。 

  余舒此时还不知这事成没成,便退下去等,不想这么一等,等过了中午吃饭,等到黄昏王府大门再次关闭,门前客人来来去去,依然没有轮到她进去。 

  那扇小角门关上之前,余舒挤到了前面,高喊了几声“赵管家”,声音大的让四周人都侧目,然而那负责收帖的管家连头都没回,她就被侍卫推搡着止步在门外。 

  余舒心知这是遇上了不照脸儿的家伙,说不恼火是假的,一百两银子送出去,白打了水漂,心疼之余,她又无可奈何。 

  这就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低头。 

  难怪有人玩笑说这奇术一科考的不是本事,是家世,凡有点儿家庭背景的,都已经进过了王府,剩下的这些人,只能干熬,看运气。 

  碰了一鼻子的灰,余舒离开湘王府,又去了培人馆,没办法,进不去王府的大门,在外面听点小道消息,聊胜于无。 

  培人馆没白来,两天过去,进过王府的人一多,就有一两件内情传了出来,闻者不无讶异—— 

  其一,湘王爷要寻的“失物”,既不是黄金马翡翠车这等宝物,也不是鸟儿猫儿这等活物,而是一幅普普通通的画卷。 

  这倒是有人猜中。 

  其二,那幅画是在回京的路上被丢失的,丢失之前一直都由湘王自己保管,他却不记是何时大意弄丢。

    有人这就推论了——会不会是被谁偷了去? 

  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就连余舒都不例外,既是宝贝,当然会认真保管,无缘无故不见了,想必是被人偷走。 

  真要是这样,那寻物的难度就更大了。 

  就有人心生不满,怨声道:“这偷窃之事应该交由官府查办,怎么就成了我们今年的考题,我们考的是易师,又不是捕快,还管起破案来了。” 

  “是啊是啊,这道题出的不好,不好!” 

  “真是,比之那星象一科的考题,还要偏呢!” 

  下面有人随声附和,也有人不赞同,在二楼上冷声道—— 

  “这是大衍试,若题目太过简单,岂不是人人都能考中,个个都成了易师,还考什么,我们学易者,本就要以能知生前身后事为毕生所求,成就易子大能,风流百世,没这个觉悟,你们还来参加大衍试做事什么,早早地回乡去吧。” 

  闻言,刚才大声吆喝题难的几个考生纷纷面红耳赤,犹有惭愧,余舒饶有兴致地抬头打量着这个出声讥诮之人,见是一个年轻人,年不过十七八九,眉清目秀,一张嘴唇薄薄的,看起来就是个嘴上不留情的人。 

  余舒对他的言论,颇为赞同,又见他说话大气,有心攀谈,就问小二要了一壶酒,端上二楼。 

  那年轻人衣衫朴素,一个人坐一张桌,桌上只摆有一碟子花生米,一盘酸萝卜,手握一卷书,连壶酒都不见。 

  “这位兄台,我们拼一桌?”余舒将手中酒壶放在他面前桌上,笑问。 

  那年轻人从书中抬头,神情淡淡扫了余舒一眼,随手一指对面:“坐。” 

  余舒径自取了桌上空杯,斟了两杯酒,递给他一杯,也不管他是不是喝酒,先自饮了一口,主动搭话: 

  “在下姓余,单名一个树,敢问兄台贵姓。” 

  “文少安。”这人说话倒不啰嗦半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