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事如易+番外 作者:三月果(起点vip2015-02-19正文完结)-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早先被薛睿从牢里领出来,两个人就把义阳旧事说了个明白,这会儿提起那纳妾之事,两人倒没什么尴尬,其实是一个揣着糊涂当明白,一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余舒以为薛睿不知道她替赵慧打官司得罪了纪家的事,然薛睿当天是在衙门外看了明白,因而听她这么讲,清楚她的顾虑,便放下筷子,对她道:

    “这倒不必担心,纪家在义阳是数一数二,在这安陵城中还排不上什么号。要是他们有人为难你,只管来找我,我会替你打发。”

    余舒要的就是薛睿这一句保证,听他开口便放了心,这要是日后纪家寻她晦气,至少她还有个挡箭牌。

    至于欠不欠薛睿人情这一点,她已不如之前计较,有道是债多不怕愁,反正她人也不会跑,以后总有机会还他。

    “对了,你选酒杯那会儿掷铜钱,是占法吗,有什么名堂?”薛睿不以为余舒今天挑中三杯酒,全是靠的运气,以来他所认识的余舒不会做那不靠谱的事,而来就是当时听人提到了什么“六爻”占术。

    余舒没像敷衍旁人那样敷衍薛睿,想了想,开口道:“确是一种占法没错,不过之前从未用在占算这种事上,所以能够挑中,应该是存了几分侥幸。”

    薛睿感兴趣道:“这占法都能算些什么?准头有多高?”

    余舒斟酌道:“能问眼前事,能问近日事,能问大事,能问人事,关键在一个‘问’字,若是一无所知,则没有准头,要问的越详细,就算得越准,比如今日六杯酒,我能看到它们各自方位,能知它们是瓷器,知它们属色,知当时时辰,要问凶险,就符了问事的条件,准头在七八之间吧。”

    好在薛睿所学广阔,对易学略有涉猎,听她这么解释,是有些明白,也有些糊涂:

    “有这等本事,你还要在街边摆摊算卦做什么,为何不去参考大衍?岂不是更有出路?”

    能中七八,这是相当高的水准了,京城里的大易师们不过是这个程度。

    余舒怅然道:“哪儿那么简单,你是有所不知,我虽然有些奇遇学得了一些本事,但天资是极差的,这门占法是厉害,但碍于根骨天分,所用只限于我 一人,用在外人身上,便不做准,近日挑酒时问问凶险,我问的也是我自己。”

    “可惜。”薛睿不无遗憾道:“不然你凭着这一门占法,倒能在易术上崭露头角。”

    大衍试有诸科分考,当中一门是易术,就是考的各种分门别类的术数方法,比如解梦,测字,数香等等。

    余舒不想多在六爻断法这一话题上打转,便换言道:“我所学杂乱,在街边摆摊这些日子,也有好处不少,是能学以致用,整理信闻,问卜的功底比之前扎实许多。”

    薛睿笑道:“看不出来你还是脚踏实地的人。”

    余舒哼了一声,心想,一步登天是好,但不先把脚下垫稳,摔下来的几率太高,没把握的事,她向来想都懒得去想。

    两人吃完午饭,薛睿将余舒送回到回兴街,临下马车的时候,叫住她道:

    “我已经同百川书院的院士知会过,你明日直接带小修过去提我名号就好,我明天还有公务要办,不能陪你一起。”

    余舒正愁着让余小修见到了“曹子辛”还要 同那孩子解释 一番,乐得轻松:“行,你忙你的。”

    薛睿道:“事了我再到秋桂坊去找你。”

    因这阵子三五不时地碰面,余舒倒是习惯了 他时不时找上门,就应了一声,转身沿街离开。

    薛睿靠在车窗边上,看 她走没了影都没有一次回头,摇头笑笑,为心里那点期待,竟是多少有一些些苦闷。

    这丫头对他,还真是半点流连都没有。

。。。

    余舒从薛睿那里得到了二百两银子的“酬劳”,解了手头紧张,路上琢磨着如何分配来用,不想回到家中,会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夏江家来了人,夏明明被接走了。

    余舒站在夏明明屋门口,看着房里头还未叠起的杯子,扭头问余小修:

    “什么时候走的?”

    “就是刚吃完午饭,”余小修面上有些不悦道:“家里忽然来了几个人,有一个自称是什么管家的,丢了些钱给咱们,没说几句话就急匆匆地把人接走了,莲件以上都没要她收拾。”

    余舒狐疑:“钱?”

    余小修点点头,拉着 她道里屋,果见饭桌上一盘子银锭,上头还卧着一只黄色的,毛茸茸的可疑物体,见人接近,便打滚立起来,呲牙咧嘴地威胁不许人靠近。

    余舒面无表情地拎着金宝的尾巴,把这试图蹦起来咬她手指的黄皮小老鼠丢给余小修,点了点银数,约有二百两之多,又抖开下有垫的几张银票,每张一百,共有五张。

    要放在往常,余小修见到这么些钱,肯定会激动的脸红,但他这会儿却反常的闷闷不乐,哄也不哄在他膝盖上“唧唧”乱叫打滚撒泼的金宝,显然夏江家这财大气粗,目中无人的做法,惹了他的 不快。

    余舒这见钱眼开的家伙,看到这一笔横财,倒是觉得高兴,把银票放回去,坐在桌边,倒了口茶喝,扭头看着余小修,道:

    “明明有留什么话下来吗?”

    余小修道:“说了,让我转告你,她爹进京了,她得先赶回去见,不能留下来等你回来。”

    余舒点点头,能理解夏明明的急切,夏江盈遇害,尚未安葬,好不容易来了个当家做主的,肯定是急着回去商量。

    按下这一件,余舒左右看看没见到景尘人影,就问余小修。

    “你景大哥呢?”

    “哦,刚才有人来接明明,景大哥就回屋回避了,现在应该是在睡午觉吧,要不要我去喊他起来?”

    余舒有些纳闷,最近景尘好像特别喜欢睡午觉,景尘是午饭后就回房休息,一觉睡到黄昏都有,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晚上行做什么去了,白天才回一直睡。

    “嗯,你去同他说一声,我们一起出趟门,买些纸笔衣裳什么的,问他去不去。”

    余舒使了余小修去叫景尘,顺道让他把吵吵闹闹的金宝拎走,自己端着那一盘沉甸甸的银子回了屋,把银票用薛睿给的一起折好,收进带锁的柜子底下,取了两锭银用布包起来,放做等下出门买东西用。

    除了纸笔,三个人还要各添一身棉衣,余小修要在京城里念书,衣服肯定不能寒酸了,这孩子好不容易被她教的多了几分自信,不然要想在三觉书屋那会儿,旧衣补丁抬不起头,遭人欺负嘲笑,是违背了她的初衷。

    放好了钱,余舒又将今天穿过的那套衣裙收进柜子,整理好私物,出去就见景尘站住客厅里,发鬓微微凌乱,额头微红,看上去是刚睡醒的样子。

    “要出门吗?”景尘问道。

    余舒点点头:“你出去走走不?”

    虽说带景尘出门有风险,但总让他待在家里,未免说不过去,她小心一些看着他,还是使得的。

    她是打算好,谁想景尘竟然摇头:“我就不去了。”

    “啊?你不去?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没有,”景尘不会说谎,但也不好告诉余舒他想趁他们出门在家中练剑,左右想想,勉强找出一个理由:

    “我不想出门。”

    余舒脸色一怪,心说这景尘怎么个余小修染上一个毛病了,不想出门,喜欢待在家里画画,这可是宅男的前兆啊。

    不好,这么个侠士人物,都快被她养成宅男了,损不损啊她?

    “那你今天就在家吧,等我明天送小修入学,后日就带你上城中道观去转转,看能不能想起来什么。”

    其实早就说要带景尘去道观走走,只是她忙着赚钱做生意一直没有时间,现在钱也充足,是时候带他出去一趟。



    第183章    都写在上面

    余舒带着余小修出门,去了熟悉的秋桂坊,逛了几家店面,寻到一处买成衣的地方,给余小修挑选了一身行头,明天上学穿用,又去绸缎庄找裁缝量身形定做其他衣物。

    余小修舍不得钱,看余舒竟挑那些贵的料子,把她拉到角落,悄悄说要她选便宜的,被余舒戳了脑门:

    “比我还小气,谁要你省钱了。”

    余小修闷声道:“又不是赚来的钱,是别人给的。”

    余小修什么心思,余舒是很好懂,知他在意夏明明家里丢下那一笔钱,不愿花,她心中不以为然,虽说她当初救下夏明明,包括日后照顾她生活,初衷不是为了得上这么一笔钱,但这并不表示这笔前她不应该得。

    在夏江家看来,他们家的小姐的性命安全,总要比几百两银子高多了,既然人家送来,她可没那么清高,放着这笔钱不用,或是再给人家送回去。

    但对余小修得变着法子讲,不能太直白,太现实,总共要给小孩子留点儿纯洁高尚的余地。

    “瞎想什么,咱们这又不是白拿,明明在家里住这些日子,吃吃喝喝都是要花钱的,你当她不会不好意思么,你不要只替自己想,也想想人家,这钱我们要是不收下,明明心里能过意的去吗?”

    “是、是这样么?”

    “当然,不信下回你见到她问问。”

    余舒装有一肚子歪理,要哄余小修还不跟喝凉水似的,余小修被她三言两语糊弄,就迷了道,没再闷着个脸,乖乖地由着余舒挑好针好线给他。

    余舒打定了主意不让余小修在学里被人小瞧,采买时面面俱到,什么荷包手帕,头巾发带,能挑好的就绝不选次的,来来去去带来的银子花光,才领着晕头转向的余小修满载而归。

。。。

    十月末这一天,余舒大早期就领着余小修上了城北的百川书院,带着一些礼品,登门拜见了年过半百的宋院士,提起薛睿名号,很快就为余小修办通了入学手续,先交纳了两个月的学费。

    宋院士很负责地考校了余小修几个易学上的问题,估摸了他的程度,将他安排到丙子号的班子入学,又让书童去书库取了几本课本给他,领着 余小修道后院夫子们休息的额房,亲自关照了几句。

    余小修在生人面前很是腼腆,没说几句话,但这幅规矩的样子,反而得长辈喜欢,几位夫子见到是院士亲自引来,又看他穿戴细致,脸盘白净,就存了心日后照顾。

    百川书院里有五座讲堂,带有一个宽敞后花园,一个能容纳三五十个人的小靶场,规模在这城北虽只是中流,但比起义阳那个三觉书屋,档次不知高上多少。

    余小修毕竟是孩子,对新环境十分新奇,被宋院士领着在书院转上一圈,之前残留的抵触情绪,也都不翼而飞了。

    “余公子,不知令弟是打算今天就随堂听讲,还是明日再来。”

    余舒道:“既然来了,就让他去上课吧,到下午我再来接他。”

    “也好。”

    宋院士遂领着他们到丙子号的讲堂去,余舒和余小修走在后头,轻声叮嘱他:“中午吃饭就在后堂,不知道地方就问问别人,饭钱是交过的,下午放了课就在门前等我,今天是头一天,我会来接你,让你认认路,下回就能自己走了。”

    余小修点点头,左顾右盼,打量着走廊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见到的字幅。

    把余小修到讲堂门口,宋院士带人进去,余舒伫足在外面,从半开窗子往里瞧,就见里面能坐下二十人的地方,窗明几净,有十几个总角之年的孩子,每人一张书案短椅,扬着稚气未脱的脸孔,见到了又新同学的到来,都是好奇地盯着打望。

    看到余小修被安排在第二排的一个空位上,在夫子的示意下拿出课本,同其他孩子一起听讲,余舒才放心地扭过头,同宋院士一起离开。

    。。。。。把余小修送入学堂,余舒出了百川书院,一个人漫无目的在街上走了一段路。

    立过冬,天转冷,街道上的树叶都凋了,少许能见到的绿色是一些长青是松柏,从谁家屋檐上头冒出,像是昨日去过的定波馆那种满眼是绿,四季如春的景象,属是罕有。

    太阳躲在云层里,天气有些阴,看上去是憋了一场雨要下的样子,余舒却知道这一场雨要拖到后天傍晚。

    难得有这样的空闲慢悠悠地晃荡,余舒静下心整理进来的情况,为往后打算。

    夏明明走了,小修顺利入了学,她在秋桂坊的卦摊生意日日见好,在接到上已经小有了一些名气,钱暂时不用愁,再接下来,她考虑着找一家易馆入内做坐堂的易客,一来能接触到更上一层面的客人,而来能为 她将来自己开建易馆积累些经验。

    秋桂坊上易馆众多,小点的 她肯定不会屈就,太大的施展不开手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