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事如易+番外 作者:三月果(起点vip2015-02-19正文完结)-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妓馆前厅修的粉香,处处纱幔红缭,穿过两道珠帘门,进了后院,另有洞天。

    月末有二百米见方的院子里,成“口”字型围摆着一圈茶座,大约有三十来张的样子,中间空荡着,席间坐有小半人,有的在喝茶,有的在同邻座聊话,竟不见赌局,乍一看还当是闯进了谁家茶宴。

    雏儿将余舒领到后院,就有一个头戴青灰布帽的男人上前来询问,收了余舒的入场条子,让雏儿领着她入座。

    余舒挑了个人多的地处坐下,是为 听听两旁人说话,免得等她生手不懂此地规矩,闹了笑话,身前茶桌不大,刚好够一人独坐,除了杯盏,另有笔墨纸砚,还有几张信封,不知用来作何。

    那雏儿给她斟茶后,在她背后站有一会儿,也没见余舒给赏钱,就悻悻地走了。

    余舒和邻座人攀话,别人见她面生,爱答不理的,余舒说几句话,见没意思,就不贴人家冷脸,摘了腰上算盘,放在桌上拨弄着练手,过了一会儿,又有机个人陆续进来,余舒见还没有开赌的意思,就找了之前检条子的那个男人问话面对方 一听她讲,就笑了:

    “您 该是头一回来,这早场子,要等到太阳升起过后,人满整数才开,来晚的就得等下一场,等到午时,早场过去,要像赌下午场的,就留着楼里用饭,不想赌的,就可以先走了,同样,要留晚场,就留下用晚饭,当然了,这酒菜钱您得自己掏。”

    这长青帮倒是很会做生意,五两银子一张门票,只是买个进来,想捞够本,怎会单赌一场就够,留下吃饭又要花钱,这楼子里的饭菜看到不会便宜,一二两是跑不了了。

    余舒看着人好说话,不免多问两句:“你说的不错,我是南方人,头一回在安陵城里玩这个,瞧见这里的规矩,却同我们那里很不一样,还要分场子来赌,你且用我说说规矩吧。”

    那人道:“不急,等下人整齐了,自会有人讲说,您先请坐吧。〃

    余舒闻言,就没再多问,谢过他回去坐了,喝了两口茶润润喉咙,数了数场上人数,在座的是有二十四位,还差六个,耐心等有一刻来头,人就齐了。

    见东面缺口走进来个壮汉,虎背熊腰地站在一圈茶座中间的空当上,伸手拍了拍,后院很快就安静下来,这壮汉声音响亮:

    “先多谢各位捧场,在我长青帮地 头上赌易,情管各位放心,咱们上面都是打通关系的,绝不会有人乱来查场子,败了大家赌兴。”

    话落,下 头接连响起了几声应和,城南不许赌易,这是明文禁令的,想要玩就得上城北去,然城北那水深的,又是一般易客淌的起,便就有不少私下聚众开局从中牟利的,但要像撑得起这场子,没有两把刷子哪能行。

    那壮汉看一圈众人,接着道:“将近大衍,安陵来了不少生面孔,今日在座有几位瞧着是过客,我便讲讲咱们这里的规矩吧。”

    余舒一听正经的来了,便伸长了耳朵去听。

    “各地赌局不一,咱们长青帮的场子两个月前才换了城北最时兴的玩法,有个名头叫做‘对赌’,请各位看一看左手边上,有红 白两样信封,请各位自出题目,一道题加一注,赌金记在题下,最低五两一题,分别将题目放入红色信封当中,另记一张解题收入白色信封,最少出三 题,也就是说开局前您手上至少要有红白共六张信封。“

    这汉子长的五大三粗,说起话来却有条不紊:

    “等下我会发放三十个牌号,人人不一,赌局一开,或可花五两银子现行抽去对方牌号选题做赌u,或可随后按序领取,每半个时辰为一局,若不能解题,祸时解错,则输堵注,要将题目下注赌金如数输于出题者,反之,则出题者将下注赌金输与解题者,丑话说在前头,若有谁想赖赌,输不起的您请早离场,别到时候再来后悔,没这说法。”

    汉子冷脸说了最后一句话,伸手引向东南边席外两张茶座:

    “今日咱们请了洪仁易馆的宋先生和德兴易馆的刘先生做客,若有输过不服气的,到时候要有老两位先生做断。”

    那边茶座上一个中年和一个老叟,拱手揖揖,在座有不少人认出来这两位秋桂坊上的名人,都起来礼了。

    “废话不多说了,今日还是赌三场,两刻后开局,各位请先想好了题目,来人,发牌子!

    余舒手背撑着下巴,看着桌上两色信封,目露思索,照这么个赌法,可要好好安排一下才行。



    第154章    薛大人

    在余舒看来,这安陵城的赌局做的很是有趣,比起她之前在义阳城见过的大不相同,规矩要多得多,但越是这样,就越是显出一个“赌”性,赌嘛,本来就是要有运气的成分在里头。
   
  在场有三十个赌客,每人三题,就是说至少有九十道题目,这里头有难有易,有赌注高有赌注低,在赌别人题目的同时,别人也在赌你手中的题,因事先不知赌注,一面是赢,也许另一面就是输。 
   
  趁着发放牌子的工夫,余舒大概琢磨了一番,她手里现在有二十两银子可用,也就是说,按照最低限一题赌注五两,她可以出上四道题目,按照“对赌”的说法,如果她压四道题,同样就可以去赌别人手里四道题,那么只赢不输的话,这第一局,她最少可以赢四十两,也就是说,运气不好,全都抽中了五两的一题,那她一局下来还不能够收手。 
   
  谨慎起见,余舒不打算充什么大尾巴鹰,这头一局的四道题她全都要压最低的五两,为了多得一次抽题的机会。 
   
  牌号很快就发了下来,余舒拿到的是十九号牌,因为待会儿就要按这顺序抽号赌斗,越靠前越好,她是不在意这牌号是几,而临近几人,就有因牌号靠前而偷乐的。 
   
  拿到了牌子,余舒便自行匀了墨开始出题,在秋桂坊摆摊这几天,生意冷清,她就在别家易馆买了本《算经》抽空参详,看的七七八八,对这时人的数学水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而现在叫她出题,不至于全无头绪。 
   
  尽量把字体写得规整些,余舒将写好的题目和答案分别放入信封中,在信封正面标上了“一二三四”做记号,这四道题她没敢出得太超过,只有一道是难的,其他三道都中规中矩,是有保着本钱,多赌几局充数的想法。 
   
  时间一到,刚才那个解说的壮汉就又走出来,身后头跟着个手端托盘的雏儿,也不管是不是有人还没有出好题目,便向众人示了那托盘里的三十只副牌号,正同每人手中相对应。 
   
  “若有要先抽题的,现在可以叫号了。” 
   
  五两银子,买个先机,虽不能知道牌号后头是谁,题目是难是易,但是在座的都是易客,既然敢来赌,多少都有点能耐,未尝没有人对数字吉凶有研究,可以窥破一二。 
   
  果然,就有三个人肯出钱先挑选对手,让余舒意外的是其中还有一个人叫到了她的号牌,接下来,那壮汉就亲自指挥着几个雏儿,分别到被叫到号牌的三个人桌前,取了他们桌上放在红色信封里的题目拿去给那三个叫号的人,看对方是要挑选一道、两道,还是全要。 
   
  很快的,就有雏儿端着托盘回来了,余舒看着那托盘上依次摆放的四个红色信封,伸手取了一看,竟不见她方才做的标号,显然对方这是把她的四道题全都挑了过去,同样还了四道回来。 
   
  余舒心里头有些微妙感,收下了对方的副牌号,留着待会儿破题用,便依次拆了信封,没先看题而是先去看题目下头的赌注,头一封的赌注就让她惊讶地咋起舌头—— 
   
  对方竟然压了一百两! 
   
  这手笔未免太大了,就这么有自信别人解不出来吗,余舒一面吃惊,一面去看那道题目,当即便扯动了嘴角,这题目出的还算是有水准,至少是比义阳城赌坊的题目高上两个档次,但对她来说不算难,也就盏茶工夫计算出来。 
   
  余舒放下这道,再去拆第二道,抖开纸张寻着下面一瞄,愣了下—— 
   
  还是一百两! 
   
  一看题目,会做,好极! 
   
  直接去拆剩下两封——一百两,全是一百两,四道题目四百两,顿叫余舒有种瞎猫撞上了死老鼠的感觉,她按下手中题目,抬头向对面张望,寻到了那个挑中她题目的人,对方显然也刚阅过她的四道题目,正在望她,因为相距有段距离,互相都看不清楚对方脸色,但余舒就他出题的难度,约莫着对方是能解出来她两道题。 

    这么一来,余舒就觉着左右为难了,这四道题她是解呢,还是不解呢,是解一道呢,还是都解呢? 
   
  这可是四百两啊,真的都赢了人家的,肯定是要冒尖,招人眼红嫉妒,说不得还要同那个输钱的人结怨,可是不解吧,送上门来的肉,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余舒摸摸下巴,端起茶杯啜了两口,最后是决定,解他个两道,空他个两道,至少面子上过得去,又没什么仇怨,不要让人家输的太惨。 
   
  这便掏出了随身的炭条,摸了纸张,对比着四道题目,挑拣出来两道她感兴趣的去解。 
   
  此时在局的其余客人,都按牌号依次挑选了对手,那主持局面的壮汉放了一只水漏在中间的桌子上,让每个人都能瞧见,是半个时辰为一局。 
   
  一盏茶后,就有人最先解出了题目,余舒分神去看,只见那壮汉亲自上前去取了那人桌上的解题和副牌号,拿到出题人的桌上去拆白色信封对答,又将这题目和答案一并递给出题人,待对方确认后,才举起手中牌子,高声报号: 
   
  “九号,赌中十六号一题,银十两。” 
   
  刚才安静的局面响起几声窃语,那个赌输的人放了银票在托盘上,由壮汉指了个雏儿端着拿去给了那个赌赢的人,这算是一回合。 
   
  余舒看过热闹,就没再在意下面的进展,游刃有余地算出来头一道题,时间刚过去一小半,期间又有几人赌中,最高不过是二十两,还有那个花五两银子选了她对赌的男人,也解出来她一道题,余舒很是爽快地就把钱给了,毕竟等下要赢人家的多。 
   
  她倒没急着喊那壮汉过来验证,而是继续去解下一道题,解出来后,看时间还很充裕,就把算好的两道题重新再验算一遍,是为防着万一马虎。 
   
  之后那壮汉又到她桌前两次,余舒都老实地把钱给了,前后一共是十五两,还剩下五两在手里。 
   
  等时间差不多还剩下盏茶的工夫,她才停下来,将她演算的几张纸用炭笔涂花,看看场面上或是高兴或是垂头丧气又或是奋笔疾书的众位赌客们,招手叫了那壮汉: 
   
  “这边。” 
   
  壮汉走来,先拿起她桌上的副牌号看了一眼,才接过她递来的两道解题,拿着那副牌号去找出题人。 
   
  余舒张望着那边,搓着手等着听那悦耳的赌中声,却迟迟不见对方宣布,从她这个角度看去,那壮汉背对着她,站在出题人桌前,刚好就挡住她的视线,看不见那两人在说什么,她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刚要站起来,就见那壮汉转过身,举起了手中的牌子,瓮声道: 
   
  “十九号,赌输七号两题,二百两银。” 
   
  余舒脸色忽变,猛地按着桌子站起来,她赌输了,怎么可能! 
   
  那壮汉宣布完,就朝她走过来,让身后头的雏儿上前,面无表情地示意她将赌金放在托盘上。 
   
  余舒却不拿钱,而是绷着脸道:“我要先看看他的解题。” 
   
  不是说大话,她对自己很有信心,除非是精密运算,不然但凡她会解的题,验算过两遍还出错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不是她算错了,那必是出题人的解题有问题。 
   
  壮汉没多说什么,转头去拿了那人的解题,余舒拿到手里一看,暗自冷笑,他这个答案和正解相去甚远,怎会是对的,她抖了抖手中两张纸,扭头对坐在一旁,被长青帮请来的两位先生道:“是他算错了,敢请宋先生和刘先生帮着验一验吧。” 
   
  这可是二百两银子,别说她没有,就是有也断不会被这么瞎胡混过去! 
   
  那两人互视一眼,年长的宋先生道:“拿来吧。” 
   
  余舒自行把那出题人的题目和解题,连并她的解题一齐拿了过去,给二人检阅,想着他们能被请到这里来镇场子,当是有能耐看出错对,岂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