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箭神-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儿子,他会不会也教我两招?”

“这我可说不清。”梁啸说道:“其实,他能教我多少东西,我都不太清楚。听他那个意思,像是要把本事留给他儿子的。”

“那当然,好东西,当然要留给亲生儿子。”荼牛儿想了想。“要不这样吧,找到他儿子之后,我们偷偷的打断他胳膊。这样一来,他就学不成射艺了。”

梁啸瞥了荼牛儿一眼,不由自主的让开两步。荼牛儿却浑然不觉,很自然地凑了过来。

两人说着闲话,出了里门,径直向城西北走去。他们几岁起就在城里厮混,对城中各里的位置并不陌生。广陵城内外一共有七十一里,少年们大致分成三个帮派,青云里位处西南,属西南帮,而石里位处西北,属西北帮。虽然算不上泾渭分明,却也注意保持距离,以免发生冲突。

在街面上厮混的少年,除了一些专业的混混和闲人之外,大部分都是傅籍前的未成年人。他们拉帮结派,划定势力范围圈子,更多是游戏,偶尔做一些作奸犯科的事,却不是以此谋生。很多人一旦成年,傅了籍,授了田,忙于耕种,很快又要服役,没有时间玩耍,就会慢慢淡出这个圈子。

和后世的温顺民风不同,吴楚民风剽悍,对这些顽劣少年的行径,大部分人都抱以宽容甚至有些纵容的态度,反倒是那是循规蹈距的孩子很容易落得一个懦弱的印象,并不招人待见。

对这种教育,梁啸既觉得新奇,又有些不适应。好在荼牛儿以为他受伤在先,还没好利索,倒也没有怀疑太多。两人来到石里,还没进门,就被警惕的里正拦住了。里正按着腰间的剑,扫了梁啸二人一眼。

“哪来的娃娃,眼生得很,到石里来做什么?”

第7章藏龙卧虎

“访友!”荼牛儿满不在乎的一挥手臂,侧身就准备从里正身边挤过去。里正轻笑一声,一把揪住了荼牛儿的衣领,一脚将荼牛儿从里门内踹了出来。

荼牛儿四脚朝天的摔在地上,屁股几乎摔成了八瓣,疼得龇牙咧嘴。他爬了起来,大骂道:“老杀才,为何偷袭老子,有本事你出来,我与你赌生死。”

里正却毫不介意,不屑的撇了撇嘴。“就你这样的小把戏,老子跟你赌生死,岂不是作践自己。看你这身手,也就是街头上学了点花把式,还不够老子一只手打的。等你正经学了武艺,再来找我较量不迟。”

荼牛儿哼哼唧唧的爬起来,又要往上冲,却被梁啸拦住了。梁啸拱手施礼:“这位大伯,我们的确是来访友,还请行个方便。”

“访谁啊?”里正耷拉着眼皮,漫不经心的问道,却依然挡在门口,没有一点让步的意思。“报上你们的姓名、住处。”

“我们是青云里的,我叫梁啸,他叫荼牛儿,到石里来找一个叫桓生的人,不知老伯可认识。”

“桓生?”里正沉吟了片刻,突然抬起头,再次打量着梁啸和荼牛儿。“你们找错地方了,这里没有叫桓生的人,连姓桓的都没有。”

“啊?”荼牛儿大失所望,拉着梁啸就要走。“走,回去再问问,是不是他说错了。”

梁啸掰开荼牛儿的手,脸上的笑容更盛。“这位老伯,看你刚才的身手,应该是从过军的吧?”

里正点了点头,却不说话,只是盯着梁啸,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眼神中露出些许不安。这些眼神都落在了梁啸眼中。刚才提到桓生时,他就觉得这个里正的神情不对,现在更觉得这个里正有问题了。

“不错,从军十余载,前年刚刚退役。”

梁啸拱拱手:“不知老伯在哪里服役,京城还是边关?”

里正盯着梁啸看了一会,忽然笑了起来。“小把戏,看你说话还有些条理,却怎么连这点见识都没有。属国臣民怎么可能去京城和边关。我在会稽戍边。”

“恐怕不对吧。”梁啸也笑了,带着三分狡黠。“依我看,老伯不在会稽,会稽可没有成建制的骑兵。”梁啸说着,指了指里正略有些罗圈的腿。

里正脸颊抖了抖,笑得有些假,看起来却有些狰狞。“我是将军亲卫,经常骑马侍从。”

梁啸话锋一转:“从军十余载,四肢完好,脸上连一道疤都没有。若是亲卫,倒也不是不可能。”

里正哼了一声,皮笑肉不笑的看着梁啸,背在身后的手捏了又放,放了又捏。

“可是老伯退役之后,却什么功劳也没攒下,只能屈居里监门,不免有些奇怪。不知是老伯胆怯,逢战必后,还是因为身份问题,有功难赏?”

里正眯起了眼睛,不紧不慢的说道:“小把戏,你有一双好眼睛。不过,嘴巴却不太谨慎。岂不知语出如箭,易放难收?”

梁啸笑嘻嘻的说道:“要不这样吧,老伯让我进去找找桓生,我守口如瓶,就当没见过老伯,如何?”

里正眉毛一掀,迟疑了片刻:“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里正点点头,缓缓走进了里门内的门房,打了个哈欠,闭上了眼睛。梁啸不敢怠慢,连忙拉着荼牛儿走了门。荼牛儿一边揉着屁股,一边敬佩的看着梁啸。

“阿啸,你究竟看出了什么,居然让这老头这么紧张?”

“别多嘴,赶紧打人家问问有没有姓桓的住在这里。”梁啸低声说道:“以前只知道这一带鱼龙混杂,没想到今天就见识到了一位。你嘴巴紧一点,千万不要说出去,坏了人家的行藏,惹来杀身之祸。”

荼牛儿摸了摸还有些痛的肚子,连连点头。

两人一连问了好几家,都没打听到有姓桓的,更别提什么桓生了。

梁啸觉得有些不对劲,又特意问了几个老者,还是一无所获。荼牛儿还要再问下一家,梁啸拉住了他。

“别找了,年轻人不认识还情有可由,连五六十岁,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人都不知道,要么是真没有这个人,要么是他们都不肯说。”

“为什么不肯说?”荼牛儿一脸茫然,“难道我们像坏人吗?”

梁啸心道,你小子的确不像什么好人。半边脸肿着也就罢了,走路也没个正形,每个人看你的时候眼神都有些怪怪的,要么是畏惧,要么是鄙视,连带着我都被人扫了好几眼,真想装不认识你。

“出去再说。”梁啸拽着荼牛儿,出了石里。经过里门的时候,那个里正老伯还在装睡,只是嘴角微微挑了一下。荼牛儿正准备回头看,被梁啸一把拽住。“别看了,你还嫌惹的麻烦不够大?”

“我惹什么麻烦了?”荼牛儿满不在乎的反问道:“不就是一个逃兵或者逃犯吗?我见得多了。这样的人,广陵城里到处都是。”荼牛儿说着,伸手划了个圈。“我敢这么说,附近这十来里之中,凡是操外地口音的都有可能是逃犯。”

梁啸暗自叹了一口气,有些后悔。最开始听囚徒说他儿子以前住在石里的时候,他就觉得有些不妥,遇到这个明显在掩藏身份的里正时,他已经疑心重重,现在听荼牛儿这么说,他可以肯定这里面有问题。

桓生的确不在石里,囚徒很可能给他挖了个坑。

正如荼牛儿所说,广陵城从来不缺逃犯。大汉去古不远,游士之风很浓,不少人为了富贵或者避难,依附于达官贵人,财力雄厚、地位尊崇的诸侯王更是他们的首选。吴王刘濞密谋造反,几十年如一日的招亡纳叛,从那时候起,广陵城就是各种游士、逃犯的乐土。

吴王起兵造反时,广陵城就是誓师之地,其部下的将领统兵出征,家属就会作为人质留在广陵城。后来吴楚兵败,首恶被诛,从犯被抓,普通士卒则被赦免,大多还住在广陵城,成了江都国的编民。

石里一带就是外来游士们聚居的地方,就像荼牛儿说的那样,那些操外地口音的人都有可能曾经是逃犯。刚才那个里正也不例外,他的经历表明,他很可能和囚徒桓君一样,曾经就是吴王刘濞叛军的一份子。

梁啸走出几步,心中一动,又蜇了回去。里正睁开了眼睛,懒洋洋的看着梁啸,歪了歪嘴。“小把戏,既然走了,又回来干什么?”

梁啸露出一脸人畜无害的纯真笑容。“老伯,能否打听个事?”

第8章出丑

“什么事?”

“听说朝廷最近有恩诏,大赦天下,连十六年前那场祸事里的罪人都赦了,可有这么回事?”

里正明显的愣了一下,一抹精芒从他眼中闪过,随即又笑了。“小把戏,我也不太清楚,你不妨去国相府门口看看,如果有这样的恩诏,国相府门口一定有公告的。”

“多谢老伯。”梁啸再次施了一礼,转身离开。

离开石里后,梁啸并没有去旁边的里打听桓生的消息。他拖着荼牛儿,穿街绕巷,一路飞奔,来到国相府门前。

国相府在旧城,位处广陵地势最高的蜀岗之上。原本国相受朝廷和王国的双重领导,地位还在王之下,吴楚之乱后,王权受到压制,被剥夺了治民权,国相就成了王国的最有权力的官员,国相府也因此成了王国臣民心目中最令人生畏的地方。

即使是梁啸、荼牛儿这等顽劣少年,也没几个敢到国相府门前撒野的。惹恼了国相,也许会被当场格杀。因此,一看到国相府门前的执戟卫士和依仗,不仅梁啸放慢了脚步,就连荼牛儿都有些拘谨起来。

“干什么的?”见梁啸二人走近,两个执戟卫士迎了上来,寒光闪闪的大戟直指梁啸二人的心口。

“看公告。”梁啸连忙停下脚步,伸手指了指张贴公告的地方。

卫士鄙视的看了他们一眼,手中的大戟并没有放下,反而贴得更近了些。“看公告?你们认识字吗?”

“你不要看不起人。”荼牛儿涨红了脸,大声说道:“我们……”他想了想,又把手指指向梁啸。“阿啸也是读过书的,认识字。”

“是吗?”卫士忍着笑,用大戟在地上写了一个字。“告诉我这是什么字,认出来了,让你们去看公告。认不出来,有多远滚多远,到别处撒野去,可别在这里找事。”

荼牛儿满脸希冀的看着梁啸。论打架,他谁都不怕,抢在前面往前冲。可是论识字,他却是两眼一抹黑,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这也不能怪他。在这个书还靠抄的时代,识字率低得令人发指,接受教育只是极小部分人的权利,普通人可能活一辈子,也不会有写字的机会。官方教育还没有发展起来,后世的村塾连影子都没有,能接触到多少教育,全看各人家里的条件。

梁啸认识字,是因为他母亲梁媌识字,好像还识得不少。不过,以前的梁啸和荼牛儿差不多,也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为了读书识字的事没少挨老娘的揍。如果换了以前的梁啸,这个字他肯定不认识。

好在他有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肚子里还有些墨水,当初为了研究汉代的知识,他可没少看汉简。即使这个卫士写的是繁体字,而且是个异体字,也拦不住他。

他刚准备告诉卫士答案,远处有马蹄声响起,一个锦衣少年在十余骑的簇拥下,骑着一匹浑身雪白的高头大马走了过来,老远的看到梁啸,不禁咦了一声:“你怎么还没死?”

梁啸抬头一看,只见此人大概十六七岁,脸倒是长得不错,只是敷了太多的粉,像个吊死鬼似的,又故意扬起眉毛,看起来一边高一边低,明明一身锦衣,却透着说不出的痞气。

执戟卫士连忙行礼,恭恭敬敬的说道:“见过胡君。”

荼牛儿却阴着脸,眯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少年,一副随时准备扑上去厮打的模样。梁啸一看就明白了,这少年胡君应该就是敲“他”闷棍的胡来。

真是出门没看黄历,怎么遇到这个丧门星。梁啸暗自后悔,脸上却不能露出半点破绽。

“其实我已经死了。”梁啸翻了个高难度的白眼,膝盖不动,一蹦一蹦的蹦向胡来,语气阴森的说道:“我是特地回来找你的。”

胡来原本一脸戾气,可是看了梁啸这副只见眼白,不见瞳仁,走路腿不弯的模样,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梁啸又哑着嗓子笑道:“呵呵,你也来啦,我等你等你好苦啊,这里的水好冷啊。”

他的样子原本就有些吓人,此刻再用这种阴森森的语气说话,更有一种白日见鬼的感觉。胡来虽然顽劣,毕竟是少年,再加上做了亏心事,心里发虚,此刻看到梁啸这般模样,顿时觉得头皮发麻,勒着马,向后退了一步。

借着胡来等人吃惊的功夫,梁啸悄悄的扯下一片衣襟,迅速捏成团,塞进了胡来坐骑的鼻眼里。白马鼻子被塞住,很不舒服,连连摇头,想要将布团甩掉,却无法得逞,越发的焦躁起来,不住的摇头摆尾,频频打着喷鼻,来回转着圈。

胡来大惊,用力的勒着马缰,想将白马控制住,却适得其反,缰绳勒得越紧,白马越是焦躁,转得越急,胡来用尽全力,也无法坐稳马鞍,只能伏在身子,双手抱着马脖子,尖声大叫。

梁啸环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