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融事相入,故说一心。(第八重)
  ②融事相即,故说一心。(第九重)    .
  ③帝网无尽,故说一心。(第十重)
  与法藏的观法相比,宗密的第二、三、四、五、六、八、九、十这八重观法分别与法藏的第一、二、三、四、五、八、九、十这八重完全一致,也与澄观在这八重上一致,只是表述上有些差异。不同的是,宗密取消了澄观的第七性相俱融唯识,加了一重泯绝无寄唯心(识)。这一重观法的意义是,众生清净心本来就没有染净之分,只是针对众生的妄情而假说有一个清净心,从本质上看,妄念是空,染净皆空,只有本觉真心。本觉真心不寄于染,也不寄于净,而是泯绝无寄。这种观点,宗密认为是大乘顿教所持的,明确加入了大乘顿教的内容,这一小、权(始)、实(终)、顿、圆的次序是华严宗的一般判摄模式。
  宗密的十重观法在华严十重唯识观中显得最为完满,实际上也达到了中国佛教唯识观法的最高层次,后世之中国佛教,直没有在这一方面有什么进一步的发展。


  注释:(一)(二)(三)《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三(《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三四七页)
  (四)佛教所指的帝释天宫中悬挂的以无数宝珠结成的网
  (五)(六)《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四十(《大正藏》第三十五卷第八零六页)
  (七)《圆觉经大疏》卷上之四(《续藏经》第一编第一四套第二册第一三八页),{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卷二(《续藏经》第一编第七套第五册第四二二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