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隋-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的俘虏却是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而且看装束打扮都是普通的百姓,那是当日被抓的那些败兵。

“大人,这怎么办?”城外,隋军士兵开始驱赶着那六千魏霸山城的高句丽人俘虏往辽东城去,那些俘虏不管男女老幼都是哭喊哀号,那声音在风中回荡着传到辽东城的城头,听得守城的士兵个个都是心神不宁。

“让弓箭手准备,靠近城墙一箭之地者,杀无赦。”乙支文德看着询问的将领,脸色阴沉地说道,他没想到隋军也会用这种手段攻城,想到以前国中军队在隋人边境驱赶当地百姓攻打隋人的城寨,乙支文德心里发苦,没想到这报应来得这么快。

听得军官们传下的命令声,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兵都愣住了,那城外被隋军驱赶的可都是自家的百姓,那传来的哭喊声是决计假不了的。

“发什么愣,你们想城破以后给人砍了脑袋吗?”看到那些士兵发呆,军官们恼怒地喝骂了起来,那些被隋军用来驱赶攻城的就算同样是高句丽人,可哪有自己的性命和全家老小重要。

听到军官们的喝骂声,城墙上的高句丽士兵都是回过了神,虽然心中不忍,可还是按着军举起了手中的弓,拈着羽箭,随时待发。

看着越来越靠近的人群,乙支文德的脸色越发地难看,虽然他知道下令射死这些被隋军驱赶的百姓是正确的选择,可是他心里并不好过。

城外中军处,看着已经渐渐靠近城墙处一箭之地内的俘虏,宇文述的手心里满是汗水,他知道自己成败可全在此一举,要是再不能攻下辽东城,杨广恐怕是不会在让他当这个卫府大将了,还有那个郭孝恪,他这回送这些俘虏过来,也是没安好心,想到自己眼下的处境,宇文述咬牙切齿了起来。

第九十五章 受挫辽东城

初夏的辽东大地,天气炎热,城墙上举弓的高句丽士兵穿着盔甲,一个个都是汗流浃背地看着那些在扬起的尘土中越来越近的老弱妇孺,呼吸越发急促起来,不少士兵的手更是微微发抖,而边上的军官则是红着眼看着那些夹在其中的隋军士兵。

“放箭。”乙支文德的声音在城头炸响,随着他的喝声,城墙上那些手臂有些颤抖的弓箭手拉开了弦,然后送出了拈上的箭矢。

整个天空刹那间暗了暗,接着大片的箭矢遮住了那些俘虏的头顶,然后如同一阵黑色的铁雨,密密麻麻地落了下来,贯穿了那些身无寸甲的血肉之躯。

惨叫声,哀求声,混合成一片,在辽东城外的平原上像鬼哭一般萦绕在辽东城墙头上的每一个高句丽士兵的心头,不少人看着那些在尘土中倒下的老人,女人,孩子,都是闭上了眼睛,只是想行尸走肉一样开弓放箭。

“这些高句丽的蛮子。”看到刚进一箭之地,就开弓放箭,毫不顾忌地射杀那些俘虏的辽东城守军,宇文述气得大骂起来,他原本还指望能靠着这些俘虏冲一冲辽东城的城头,现在看来只能把这些俘虏当炮灰去消耗箭矢了。

这时辽东城城墙脚下,那些俘虏有人往回跑,可他们几十人身上都系着绳子,绑在一起,哪里跑得快,有几个人刚回头跑,便带着身边的人一起摔倒在了地上,然后被身后的隋军士兵乱刀砍死。

“后退者死。”隋军的军官们大吼着,带着手下的士兵拿刀提枪,看着那些前方那些停下来的高句丽人俘虏,目露凶光,这几日攻城他们都死了不少的袍泽同伴,部下兄弟,可却又难以撼动辽东城半分,都是迁怒于这些俘虏身上。

一通砍杀,立时便止住了那些俘虏的后退,看着那些倒在血泊中,被隋军士兵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剩下的俘虏哭号着往着辽东城再次步履蹒跚地走了过去。

辽东城的城头上,大片大片的箭矢抛出,好像落不尽的雨一样,扎进那些被驱赶的俘虏身体里,将他们钉在了辽东城的城墙前,看着身边倒下的亲人,还活着的俘虏开始怨毒的诅咒起来,他们诅咒那个把他们送到这里的隋将郭孝恪,也诅咒那些驱赶砍杀他们的隋兵,但他们更怨恨的是那些朝他们放箭的辽东城士兵。

六千名俘虏,仅仅是一会儿的功夫,便全都倒在了辽东城外的平原上,身体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矢,那股浓重的血腥味飘散在风中,便是后方的隋军士兵也闻之欲呕。

行宫的阁楼上,杨广看着在辽东城守军铺天盖地的箭雨下,不过片刻功夫便死绝的六千俘虏,脸色变得再次难看起来,边上随侍的众将一个个都是不敢出声。

随着擂动的金鼓声,隋军士兵再次向辽东城进攻了,沈光带着身边的部下也加入了攻城队伍中,这时辽东城墙上高句丽士兵因为刚才消耗了大量的箭矢而暂时停滞了下来。

数千的隋军士兵扛着攻城梯和冲梯踩着地上的尸体冲向了辽东城墙,这回宇文述是下了血本,拿出了自己的家财出了重赏。

“大帅有命,哪个最先攻上城头,重重有赏。”宇文述身边的亲兵队这回也全都上阵了,一个个大喊着,冲在了最前面,见到这些平时在军中眼长在头顶上的老爷兵也玩起了命,其他士兵也都是跟着拼命冲向了城墙。

“快架梯子,快。”趁着城墙上箭矢不足的当口,冲到城墙底下的隋军军官们大声吼着,让边上的士兵把攻城梯架上了城墙,除了攻城梯子,还有更简单的冲梯,只是一搭一放,就靠上了城墙,一些敏捷善攀的隋军士兵,便顺着冲梯攀爬了起来,翻身间还能躲开城墙上射下的箭矢和扔下的石块。

沈光在江南时就以轻身功夫著称,当年湖州建禅定寺,旗杆高十余丈,竿顶需系绳索,当时沈光口衔绳索,爬竿而上,直至竿顶,系完绳索,滑杆而下,宛如凌空而飞,被时人号称肉飞仙。

如今沈光一心立功,见边上有冲梯架上城墙,当即口衔长刀,顺着冲梯往上攀爬起来,攀爬间,身体灵巧得如同猿猴一般,闪避开了城墙上射下的箭矢和石块。

远处的行宫阁楼上,杨广看到那冲梯上有一员将领在那冲梯间辗转腾挪,飞快地往着城墙墙头而去,不由大声赞道,“好一个勇士。”

“皇上,那是沈将军。”杨广身旁,见杨广脸色转好,眼尖的汪公公当即在边上道。

“原来是肉飞仙,难怪有这本事。”见那先登而上的是沈光,杨广不由笑了起来,先是郭孝恪,如今又是沈光,可都是给他大大地挣脸了。

见到杨广夸赞沈光,边上随侍的一众文臣武将也自然是连声开口附和,更何况这沈光的确是有几分本事,登上城墙后手刃数人,竟是带着部下在城墙上抢了一小块的地方。



辽东城墙上,沈光看着四周如蚂蚁般涌上的高句丽士兵,也不由生出了一种无力之感,他此时身边也就三十几人的部下,刚才登上城墙的五十多人,只是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剩下了这些人。

‘噗。’锋利的刀刃砍进一名冲上来的高句丽士兵的脖子和肩膀处铠甲的缝隙,沈光手中刀锋一挫一拉,殷红的鲜血飙射而出,溅在了他身上的鱼鳞甲上。

一脚踢翻那尸体,沈光挥刀格挡住了迎面刺来的两把长枪,登城不过这片刻的功夫,沈光就杀了不下十名守城的敌兵,不过登上城墙的隋军士兵不过几百人,面对十倍于己的守城士兵,也难有什么作为。

城墙上,烧滚的沸水从城头倒了下去,那些正在攻城梯上的隋军士兵都是纷纷惨嚎着从数丈高的城墙上摔落下去,而挤在城墙下的隋军士兵也是溅射而下的沸水烫得惨叫连连。

沈光看到不远处那些推着装着沸水的大锅的守城士兵,回头朝身边还剩下的二十多名部下喊道,“兄弟们,给我杀,让那些高句丽狗也尝尝那沸水的滋味。”说完,却是奋力杀向了那推着装着沸水的大锅的守城士兵。

只是一会儿功夫,沈光身边便只剩下十人不到的部下,一刀砍翻那大锅旁的士兵,沈光一下子掀翻了那口大锅,里面滚烫的沸水朝着涌来的那些高句丽士兵身上泼了出去,一下子十几名靠前的高句丽士兵都是给浇得抱头惨叫起来。

“大人,撤吧,再不撤,兄弟们就全交代在这里了。”登上城墙的隋军士兵都是不能连在一块,处在各自为战的境地,再加上乙支文德的指挥,沈光他们这里已经是无以为继,沈光的几个亲兵看到那掀翻的沸水逼退了涌上来的敌兵后,都是朝沈光大喝道。

“好,你们先走,我断后。”沈光双眼发红,可是他也知道这时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只是头也不回地大声喝道,亲自挡住了冲上来的敌兵,带着身边还剩下的八个部下,往城墙边那架冲梯退去。

“要是麦大帅在此就好了。”退到城墙边的时候,沈光看到始终缩在中军处不动的宇文述的帅旗,却是恨恨地想到,要不是麦铁杖在渡河时受了重伤,今日能够亲自带兵攻城,恐怕未必不能打下来,可宇文述这个老匹夫终究是胆小如鼠,刚才哪怕是他的帅旗朝前移上半箭之地,也能鼓舞士气。

看着身边八个部下上了冲梯,沈光一个人对着那些涌上来想要把自己留下的敌兵,却是冷笑一声,横身跃出城墙,抓着那冲梯的绳索,荡了下去,然后顺杆滑下,宛如从城头坠落一般。

当落在地上时,沈光回头看了一眼这留下自己不少兄弟的城池,发红的眼睛里好像渗着血光,叫人看了心里有一种彻骨的寒意。

最后从城墙上活着下来的不到百人,看着再次被打退的隋军,城墙上先前因为射杀那些百姓而士气低落的高句丽士兵高声欢呼了起来。



“宇文述这个废物。”听到辽东城头传来的欢呼声,杨广觉得那是高句丽人对自己的耻笑,想到在中军始终就像缩头乌龟一样,连脑壳都不肯往前探一下的宇文述,杨广不由大骂道,刚才宇文述只要亲自带兵攻城,未必不能一鼓作气攻下辽东城。

杨广身后,麦铁杖,卫玄等人都是摇头不已,他们虽不喜宇文述,可宇文述年轻时也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将领,没想到到老了居然这般胆小,连亲自上阵的勇气都没了。

败退的隋军中,宇文述一脸发白地看着再次留下了近两千具尸体的辽东城,攻城四天,他损兵折将,未有寸功,如今又是空手而回,哪怕他当年为杨广登基立下汗马功劳,也是没用了,他知道,自己这个大将军是当到头了。

第九十六章 收买人心

魏霸山城,城守府内,郭孝恪看着缇骑从辽东城带回来的消息,也是不由愣了愣,他没想到杨广竟然真地罢了宇文述的右栩卫大将军之职,如今全军只是围着辽东城围而不攻。

“将军,宇文述如今罢官回家,看起来皇上是要重用将军了。“长孙无忌在一旁说道,宇文述在当年杨广登位一事上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年来,杨广一直对他宠信有加,连带宇文家和依附的部将在朝中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如今杨广因为宇文述攻打辽东城不力而让他回家养老,在长孙无忌看来,这明显是杨广不想再让宇文家做大,而是要借自家将军来再次平衡庙堂上的势力。

“重用,这可是把我放火炉上烤那。”郭孝恪听着长孙无忌的话,却是苦笑道,杨广罢了宇文述的右栩卫大将军之职,那些朝中的大臣肯定以为这是杨广在给他挪位子,如今他已经是骑虎难下之局,这征辽之役他是非得立下盖世奇功不可,否则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落井下石,他现在是一仗都马虎不得,许胜不许败。

“不过将军,这也是千载难逢的良机。”长孙无忌自从心中的野心萌芽之后,已经隐隐有了大逆不道的念头,大隋两代皇帝,都是得国不正,自汉末以来,这天下不过是能者居之罢了,杨坚可以行权臣之事篡宇文氏,代周自立,别人又何尝不能再来一次。

“这的确是个机会,不过如今我身边无多少可用之人,辅机,以后要幸苦你了。”郭孝恪现在手下仍是缺少谋士,他如今虽是炙手可热的新贵,可是这征辽大军中多是世家中人,哪会投他,而他想招揽那些出身寒门的读书人也是没地方去。

“将军放心,无忌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见郭孝恪语气中隐隐透出的那股野心,长孙无忌却是连忙大声道,他跟随郭孝恪,一是为了郭孝恪的知遇之恩,二来也是他想要实现自己胸中的抱负。

“辅机,你觉得我军下一步该如何走?”郭孝恪看向了长孙无忌,此时军帐中只有他和长孙无忌两人,他如今麾下众将虽然一个个都是对他忠心耿耿,可如今大隋这颗大树依旧看上去粗壮,他能吐露心中野心的也就只有贺廷玉和长孙无忌两人而已,不过贺廷玉代他执掌军中俗务,却是比长孙无忌还要忙。

“将军,皇上此番罢了宇文述那老匹夫的官职,显然是想提拔将军为卫府大将。”见郭孝恪相询,长孙无忌总算找到谋士的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