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争隋-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要是当了卫府大将,我看我也能当个鹰扬郎将。”刘弘基笑了起来,他一旁同行的尉迟恭等人也是满脸喜意。

前方两道的雪地里,那些穿着官服的官员们则是心里暗自骂着郭孝恪害得他们这大冷天地还要出来相迎,尤其是于仲文等人,更是脸色铁



张仲坚穿着虎牙郎将的袍服,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郭孝恪人马,脸上的表情叫人捉摸不透他在想什么,就在他一旁的赵才看了眼那面在风中被扯得笔直的“郭,字帅旗,却是冷哼道,“真是好大的威风,恐怕再过几年,我等都要去仰他的鼻息了。”

听到赵才有些阴阳怪气的声音,张仲坚没有作声,只是眼中却闪过了一丝不甘,他不想一直被郭孝恪压着,他要让人知道他张仲坚不比郭孝恪差。

站在一众武将对面的文官中,裴世矩看着于仲文,杨义臣等人难看的脸色,却是心中暗自爽快。平时于仲文等人可都是说他和虞世基巧言金色,谄媚惑主,从来都不正眼看他们一下,如今他们也要给人低



虞世基在一旁也是一脸的得色,他虽和郭孝恪没什么交情,不过他相信郭孝恪是不会拒绝自己的好意的,能够在短短的一年之内从一个兵到现在的冠军侯,虞世基可不像那些没什么眼力的人会认为郭

“恭迎郭将军得胜回营。”随着前方御营士兵的大呼声,百官们站立的地方也有人喊了起来,不过那些关陇世族出身的官员却大多都是一脸鄙夷地看着边上那些跟着大喊的人,大隋能得天下,全是靠的他们之力,如今杨广居然要他们给一个不知道哪里的乡下小子做陪衬,如何叫他们服气,有几个火气大的,更是直接朝雪地里呸了一口,口中骂骂咧咧地,没有一句好话。

“这些关西佬骄横惯了。还真当这天下是他们打下的。”麦铁杖听到不远处几个不知道是谁军中的虎牙郎将在那里低骂,却是忍不住说道。

“大帅不必理会这些人。”钱士雄在一旁拉了拉麦铁杖,关陇世族一向抱团得很,这一回郭孝恪算是把于仲文他们给彻底得罪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更难听的话。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郭孝恪的心中异常平静,他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因为杨广的命令而已,这些欢呼的人群中,不知道有多少人盼着自己倒



“玄成,辅机,这感觉如何?。骑在马上,郭孝恪看向了身边的魏征和长孙无忌,脸上带着淡淡的嘲讽笑意。

“很好。”长孙无忌答的很简单,他看到了人群中的高士廉,这个曾经的舅舅,如今的他已不是那个寄人篱下,要看人脸色的外甥,而是一府长史。

魏征顺着长孙无忌的目光看到了人群中,脸色难看至极的高士廉,想起了长孙无忌和这个舅舅之间的恩怨,却是不由微微摇了摇头,长孙无忌如此这般也实在是气量小了些,不过这真小人却比伪君子好得多。

人群中,刘文静盯着郭孝恪,心中越发地忌惮,唐公树此大敌,实在不是件好事,尤其是如今裴世矩和虞世基这两个杨广身边的佞臣。似乎都有和郭孝恪亲近的意思,要是让他们勾搭上,怕是会对唐公不



刘文静不远处,李密脸上表情阴晴不定,郭孝恪的大胜,无疑挽回了杨广的脸面,至少这一次大军征辽,不至于让杨广完全失去人心,而且九军虽然在百济不战而败,回来的不到七万人,二十多万大隋府兵的精华尽丧,可是只要郭孝恪此人还是忠于杨广,想要造杨广的反就没那么容易。

“法主,走吧。”杨玄感看到李密盯着郭孝恪,却是按住了他的肩膀,郭孝恪的战功虽然彪炳。可还没有放在他的眼中。

“杨兄,郭孝恪此人,必须除去。”李密心里终于下了决心,他看着要离去的杨玄感道。

“如何除去。”杨玄感看着李密脸上认真的神情,停住了脚步。压低了声音道。

“张出尘。”李密看向了杨玄感,说出了这个当年在司空府没几人知道的姓名。

“我父死后,她已离了司空府,不知去向。”杨玄感见李密提至当年父亲帐下的红拂侍姬,却是皱眉道,那红拂女是一等一的刺客,只是其父死后,便脱离了司空府。

“我知道在哪里能找到她李密见杨玄感并没有反对自己的主意,心中松了口气,他最怕杨玄感倔脾气上幕,非要和郭孝恪在战场上分个高下。

“既然法主你坚持如此。我不拦你,不过我不信张出尘能刺杀郭孝恪碍手。”杨玄感朝李密道,然后一个人离开了,那红拂女便是天下第一的刺客,也休想伤到如郭孝恪这般的人。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成与不成呢?”李密看着杨玄感的背影,一个人喃悄自语道。

随着郭孝恪的人马进了大营,百官也都一齐去了**宫,郭孝恪亲自在各个属国国王和使者的面。献上了高元的人头还有高句丽人的降表。

“高氏逆贼,抗拒天兵。还请皇上杀之以做效尤。”郭孝恪送上高元的人头和高句丽人的降表以后,却是高声请命道,他此次带回来的还有高氏的宗室子弟,渊大稽不愿背上一个赶尽杀绝的恶名,却是把人都交给了他。

“准卿所请。”杨广沉吟了一番后,却是沉声道,随后**宫下的雪地上,那些高氏的宗室子弟纷纷被刀斧手踢倒跪在地上,砍下了脑袋,喷出的鲜血将雪地染得通红。

高昌王伯雅,吐谷浑王太子伏顺等一众属国的国王和使者都是随着那些落下的人头心里一紧,看着郭孝恪的目光都是有些畏惧,把这个。浑身透着一股杀气的冷面青年当成了绝不能得罪的人。俅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上柱国大将军

功宴卫,郭孝恪被杨广安排在了左首之位。让敬陪末生圳!仲文等人更是脸色难看,**宫大殿内那些不是关陇人士出身的官员都是不时窃窃私语,有时还有几声刺耳的笑声传到于仲文等人耳中。

麦铁杖坐在郭孝恪的一侧,看着末尾的于仲文他们,眼中露出了几分担忧之色,杨广这是把郭孝恪放在火炉上烤。

大殿内,尽管那些舞姬极尽妖娆,但是满殿的官员的心思都在坐在左首上座,不芶言笑的郭孝恪身上,谁都知道杨广这一次大宴群臣,论功行赏,郭孝恪是首功。

曲终舞散,杨广朝边上的裴世矩点了点头,随即裴世矩便展开了那道早在郭孝恪军报送回来当日就拟好的诏书,看了一眼满殿都是屏息静气的官员,朗声念出了杨广对郭孝恪的封赏。

“上柱国,仪同十二卫。”满殿的官员都是惊呆了,上柱国只是称号,但可以下辖两个卫府,只要杨广点头,郭孝恪立刻便是手握五万府兵的大将军,如今这殿内有上柱国称号的也有几人,但是哪个不是家世深厚之辈。

于仲文等人也是被这消息给惊住了,上柱国,仪同十二卫,他们中有上柱国称号的哪个不是戎马多年,才有今日的地位。

裴世矩的诏书一路念了下去,除了郭孝恪,张仲坚也得了鹰扬郎将的官职,仅次于郭孝恪之下,不过却是天差地别的距离。

看着郭孝恪谢恩,坐在不远处的杨玄感第一次脸上露出了嫉妒的表情,他是因为其父越王杨素当年随文皇帝建立大隋和杨广的从龙之功,才有柱国之号,如何比得上郭孝恪这全凭军功而得的上柱国。

宴会散去后,郭孝恪被杨广唤进了御书房答话,这让满殿的官员更加嫉妒眼红,也有更多的人生出了攀附郭孝恪的心思,现在每个人都不再怀疑郭孝恪就是本朝的霍去病。

张仲坚在离开**宫的时候,看着身后灯火透明的大殿,心中已是放下了对郭孝恪的嫉妒,他头一次有些后悔自己在平壤海上作出的那个决定。

离开**宫的每个人,虽然心思各自不同,但是他们都已经明白,郭孝恪的崛起之势,已经无可阻挡,此时和郭孝恪作对,就是和杨广作对,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御书房内,郭孝恪坐在了杨广对面,两人中间是摆放的精巧沙盘,上面依然是整个朝鲜半岛的地理模型,杨广手中拿着几枚兵棋,朝郭孝恪道,“渊氏取代高氏,他们当联是那么好糊弄的吗?”说完,将手中鉴金的兵棋狠狠砸在了沙盘上不知道花了多少工匠心思雕琢出来的平壤城上,砸了个粉碎。

“皇上,辽东之地,若要彻底恢复汉朝故地,只有移边充塞。”郭孝恪看了眼被杨广砸碎的平壤城模型,只是在一旁道。

“如今二十余万府兵精华尽丧,想要再打高句丽,恐怕国力有所未逮。”杨广看了眼郭孝恪,口中说出的话却是让郭孝恪心中讶异起来。

“这几日,联得了消息,那渊氏子渊盖金在突厥游说始毕,欲联合突厥共抗大隋。”杨广看着郭孝恪。脸上的神情阴沉,要不是当年义成公主嫁给启民可汗,是如今突厥的可敦,他恐怕至今还给蒙在鼓里。

“渊盖金。”郭孝恪皱了皱眉,但随即他就明白了过来,肯定是自己在辽东一路攻城略地,使得高句丽动了向突厥求救的念头,而如今高句丽元气大伤,他们更是要拉上突厥来抵抗大隋,难怪杨广忽然谨慎起来。

“皇上,臣愿为辽东太守,以抵御突厥人。”郭孝恪看着杨广,忽地请命道,虽然自大隋开国以来,经过一系列的战争,突厥分裂成东西突厥后,便不复过去东亚霸主的地位,但是这几年,随着启民可汗老死,其子始毕可汗为突厥之主,数年来厉兵秣马,突厥已有复起之势,开始重新威胁起大隋来。

“辽东苦寒,二郎你可想清楚了。”看到郭孝恪主动请缨,杨广却是沉声道,他本有将郭孝恪调入京畿之意,只是怕会激化和关陇世族的矛盾才犹豫不决,却是没有想到郭孝恪竟然愿意留在辽东。

“突厥未灭,何以家为,臣今日所有,皆皇上所赐,自当为皇上效命。”郭孝恪起身正色道,浑然一副士为知己者死的忠臣架势,便是杨广也看不出一丝一毫的差漏来。

站在一边的汪公公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却是不由暗自赞叹,郭孝恪虽然看上去好像沉默寡言,在皇上面前话从来不多,可是每一回说的话,都是让皇上大悦,便是裴世矩和虞世基都赶不上。

“二郎,联如今调拨不了多少士兵给你。”杨广放下了手中的兵棋,看向郭孝恪道,这一回征辽,实际上已经将大隋府兵都已经抽调了个干净,地方上还剩下的府兵都是要弹压盗匪,不能再动。

“皇上,臣可自行在辽东募兵,只是钱粮方面,却是要皇上操心。”郭孝恪朝杨广道,辽东地方苦寒,便是其他地方调来了士兵也待不来

“钱粮方面,你无须担忧。”杨广对于郭孝恪的回答很是满意,要是于仲文他们个个都如郭孝恪这般忠心,大隋早就踏平突厥,他还何须劳师动众地征辽。

“皇上,若要占住辽东,还是要行汉朝移边充塞之策,否则大军去后,又生反复。”见杨广已有剪除高句丽对突厥动兵之意,郭孝恪却是在一旁道,辽东之地于他而言,最大的不足便是人口稀少,尤其是汉人在辽东只有十数万之众,实在太少。

“移边充塞。”杨广皱了皱眉,他当然知道这样做的好处,不过要迁徙百姓来辽东定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快杨广便答应了下来,张须陀在山东破了贼军,那些贼军的家眷便全部流放辽东,以后各地的被俘贼军皆可照办。

郭孝恪离开**宫时,天色已深,他不得不承认杨广确实是:,人各,在开疆拓十卜的野心绝不逊干汉武帝刘彻。其系旧二,心更大。

占领高句丽或者说是朝鲜半岛,只是杨广计划的第一步,彻底击垮突厥,随后向东西两个方向征服沿途各个国家,建立大隋的天朝朝贡体系,才是杨广所渴望建立的武功,便是郭孝恪也为杨广那好像根本没有止境的扩张**而惊叹。

林邑,琉殊,吐谷浑,契丹,杨广自大业初开始的一系列军事行动都取得了大胜,原本在杨广的设想中,高句丽应该被轻而易举的拿下,然后他可以集中全力对付突厥,但是九军在百济的不战自败,二十多万大隋府兵的损失,让他不得不压下和突厥决战的念头。

“唉。”回头看了一眼,郭孝恪沉沉地叹了口气,杨广的雄才大略是不假,可是他的眼中只有自己的野心,他要做的事情,本该是数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可他却要一个人做完,这就注定他会是个失败者。

十月初一,杨广终于踏上了返回洛阳的行程,这场天下瞩目的征辽之役最后以大隋的胜利而告终,虽然大隋为此付出了近三十万的伤亡。但是对于随行观战的各个属国的国王和使者们来说,大隋依旧是不可战胜的庞然巨物,而郭孝恪则成了他们心中所恐惧的人物。

飘落的飞雪中,麦铁杖看着辽东的方向,一脸的不解,他不明白郭孝恪为什么要留在这个冬天冷得要死的鬼地方,继续围着那座辽东城,这场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