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千岁-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宏的这封信送出去以后,就再也没了回音。想必契丹是不打算放了李靖了,毕竟卫宏只用一本可有可无的‘秘籍’就想换回一个国之重臣,这未免也太过狮子大开口了。倘若能保证秘籍是真的且有用的,那还行,若不能保证,契丹岂不是损了夫人又折兵?

这样的结局,是意料之外的,既然来文的不行,那就来武的!这回北方行军大总管还是殷开山,卫宏一说要帮着和契丹作战,殷开山立马喜笑颜开的答应了。上次就是因为没有重视卫宏,才导致岳州之战连连失利,这次殷开山决不会再犯老毛病。

现如今大唐与契丹主要纠缠在营州附近,由于契丹骁勇善战,大唐每每不能克之,只能暂时收兵,与之僵持。本来老李同志的意思是,契丹已经袭扰边境多年,每次都不能尽心尽力的攻克,以至于大唐的威吓根本就镇不住契丹。这次,干脆就玩个绝的,不是仅仅将契丹击退便可,而是要么灭了契丹,要么就让契丹臣服在大唐脚下。可契丹骑兵勇猛,而且更适应北方战场,每次双军对阵,大唐总捡不到便宜,便是偶尔占了上风,契丹见势不妙拔腿就跑,也奈他不何,想要一举击溃契丹绝非易事。

卫宏只和契丹交过一次手,是在马鬃山的时候,卫宏带领玉龙卫解了马鬃山之围,大破契丹。总的来说,契丹的确骁勇,但同时契丹也野心太大。像其他的部落,比如突厥、回纥这样的,基本都是见好就收,差不多就得了。而契丹这是不见兔不撒鹰,无论什么事都得干绝了才行。就像上次攻打马鬃山,无非是想趁大唐病要大唐命。

对付这种敌人,其实也不难。只需要给与足够大的诱惑,诱敌深入,而后将其围歼便可。至于这诱惑是什么?不是金银,也不是粮食,而是卫宏自己。卫宏深知战场上的变数和危险性,但为了救回李靖,也相当于救回颜如玉,卫宏愿意冒险一试。

卫宏带领六千兵马往契丹境内进发的那天,天气阴沉沉的,闷热难耐。这是大雨的前兆。卫宏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面,六千兵马垂头丧气的跟在卫宏后面,这六千士兵和卫宏不同,卫宏心里想的是如何克敌,而士兵们想的这是如何逃命,毕竟这是深入敌后作战,稍有不慎便会全军覆没。再加上这该死的天儿,仅有的一点士气,也被天气给消磨光了。

这年头带兵打仗。都流行在军队里树上一面大旗,告诉敌人,这是哪支军队,让敌人有个思想准备。其实这也是属于心理战的一种。倘若敌人自知不敌,便会主动避战。卫宏也竖起了一面大旗,不过不是这支军队的番号,而是卫宏的姓氏。卫宏在来之前。做了一面很大的旗,旗子的面积约莫六个平方。其实也算不上是旗子,更像是横幅。左右两边都有木棍撑着,就算没有风也可以全部铺展开来,让敌人老远就看见。别的人竖旗子是为了恐吓敌人,而卫宏竖旗子,则是为了吸引敌人,告诉敌人,我来了!

卫宏带领这六千士兵不是瞎走,而是绕到硖石谷后面,然后由硖石谷为原点向契丹的内腹靠近。现如今正是两军对战之时,战区遍布斥候兵,卫宏没走多远就被契丹的斥候给盯上了。见到那横幅上那金灿灿的‘卫’字,斥候兵马上将消息汇报给主帅。这回的主帅是萧齐,萧齐是萧禾的堂弟,前两年萧禾带兵在东突厥战场打仗的时候,被流箭射中了大腿,留下了后遗症,功成身退了,于是乎与大唐作战的重任就落在了萧齐的身上。

萧齐也是个人才,不过和萧禾比就差了一些,倒不是萧齐能力不行,而是萧禾在各方面都太过杰出,根本无法超越。另外,萧禾和萧齐有两个截然不同的优点,萧禾行军打仗力求万无一失,凡事都深思熟虑之后才肯动手。而萧齐这是非常果断,善于把握机会,一旦机会到了眼前,绝不会错失。不过,这种果断,在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是鲁莽,是萧齐的一个致命的弱点。

在得知卫宏带兵竟然深入腹地后,萧齐立马召集军中大将开会,经过探讨之后,大家一致认为,卫宏是准备带兵前来营救李靖。萧齐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绝不容许措施,当即便派一万兵马,前去截击卫宏。在萧齐看来,卫宏自信的过了头,竟然敢带区区六千兵马深入腹地。没说的,必须干掉这六千兵马,活捉卫宏!

由于北方战场本来纵深就不大,萧齐的一万兵马很快就截住了卫宏的兵马,一见面没有废话直接开打,结果和想象中的没有丝毫出入,卫宏的六千兵马被打的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几个回合下来,六千兵马损失两千,卫宏带着四千残兵溃败而去。萧齐当即下令全军追击,务必在卫宏逃出战场之前,将剩余的四千兵马全部干掉!

卫宏来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败北的心理准备,说白了,要是不败,卫宏反而会有些慌乱。此时败了,卫宏便轻车熟路的带着残兵撤入硖石谷,顺着硖石谷狭小的道路往后撤。萧齐的一万大军乘胜追击,在绝对的优势下,也不担心卫宏耍诈,一头扎进了硖石谷。见到契丹大军进入了硖石谷,卫宏悬着的心也就落地了。连忙命令大军加速撤退,约莫半个时辰后,四千兵马在被追击之中只剩下三千人,另外一千人都在且战且退之中被斩杀。眼看着卫宏已经败局已定,契丹大军只需要再加一把劲儿,就可以全歼卫宏兵马,活捉卫宏。

而此时,卫宏已经撤出了硖石谷,在撤出硖石谷的同时,卫宏突然下令,命全军回旋反击!本来六千兵马都不是对手,现在只剩下三千,士兵们待战情绪高涨,但还是不得不听从命令,抱着必死的决心进行反扑。

第四百七十六章硖石谷之战

追击卫宏的契丹大军主帅名叫萧昇,也是征战沙场多年的良将,不过和萧禾还有萧齐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姓氏一样而已。见卫宏竟然在这时候反扑,还以为卫宏是破罐子破摔,准备垂死挣扎。萧昇也不犹豫,率大军全力攻击。但由于硖石谷地势狭小,大军无法展开,只有前段小部分士兵可以展开作战,不过饶是如此,也打的卫宏难有招架之力。三千兵马很快只剩一半,眼看着卫宏就要兵败如山倒。而就在此时,从硖石谷的前后两个方向,突然杀出大批兵马,多如汪洋,无法估算。

面对前后夹击,原本绝对的优势瞬间变成绝对的劣势,契丹大军只能拼死抵抗,但抵抗只是徒劳的,士兵的数量呈几何的速度消退着。直到此刻,萧昇才意识到中计了,但却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一万大军被全歼在硖石谷。

萧昇的气节很高,知道败局已定,便自刎于当场。若是别人,看见萧昇被割断的喉咙,肯定会放弃,可卫宏却没有放弃,而是原地找了个木管,将木管插在萧昇的喉咙里,然后用针线将脖子上的伤口缝合。这年头的人,认为割断喉咙就必死无疑,其实不然,喉咙被割断只会影响说话,只要不伤到动脉,就可以挽救。萧昇就是这样的情况,表面上看似伤口骇然,其实并不致命。

卫宏用四千多点的兵马换取对方一万兵马已经赢了,但卫宏却并没有因此而满意。将萧昇带回大营后,卫宏使尽浑身解数,好药好食伺候着,让萧昇享受了连在契丹都没有过的待遇。等萧昇苏醒以后,卫宏找来会契丹语的士兵,将自己的意图告诉萧昇,让他把李靖的关押地点说出来。

萧昇连死都不怕。又怎会出卖族人,自然是宁死不屈!但比死更可怕的事情不胜繁举,由于时间紧迫,卫宏也不远用什么伎俩,直接对萧昇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刑求。每次把萧昇折磨的死去活来,足足花了五天时间,才将萧昇的嘴给撬开。等萧昇供出李靖的下落时,已经没了人的模样,乍一看还以为是从地狱里爬出来的恶鬼,浑身伤口。甚是骇然。

在确定了李靖的关押地点属实之后,卫宏就赏了萧昇一个痛快,随后便即刻拟定营救计划。营救不同于打仗,打仗的目的性很纯粹,为了胜利而战。而营救则要先立于不败之地,或者险中求胜,以救人为主要目的,所以在操作性要比打仗难度更高。

契丹知道卫宏来北方边境是为了李靖,现如今萧昇兵败。契丹绝对会有所准备,所以必须出奇招,不能蛮干。经过几天的策划,卫宏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方式进行营救。派大军正面佯攻。吸引契丹的注意力,然后派小分队奇袭李靖的关押点。

这个方法,其实并不是以救李靖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一箭双雕。卫宏和殷开山等大将。坐镇正面战场,看似佯攻,实则是真攻。能在正面击败契丹最好。若是不能,也可以为小分队提供足够多的时间。

现如今距离老李同志给的时限只有一个月了,必须加紧行动,否则延期的话,日后老李同志在以此为借口找麻烦,那可得不偿失。打仗好打,难得是前期策划。卫宏和诸位大将,花了大半个月时间进行战前准备,对正面战场的地形进行深度摸索,制定出一套周详的作战计划。以一万骑兵为为先锋军,冲锋敌阵,两万步兵策应,一旦敌军撤退,便直扑而上,围攻营州。而同一时间,小分队以一千骑兵奇袭李靖关押点,务必追求两战两捷。

战事在三日后打响,与先前一样,契丹在得知大唐只派出了一万骑兵后,迅速派一万五千骑兵迎击,双方决战于距离营州五十里外的一片开阔地。由于人数相差的并不太大,双方激战久久不能互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骁勇善战的特性被激发,渐渐取得了上风。但同一时间,大唐的两万步兵也赶到了战场,契丹发现苗头不对,没有恋战,马上撤兵,将大军汇拢与营州城内。

大唐军也乘胜追击,以三万人的军力,全力进攻营州,卫宏和殷开山等大将在前沿设立临时指挥所,及时对战场进行指挥作战。攻坚战从傍晚打到次日中午,尽管拼尽全力,但依旧没能攻克。

此战阵仗甚大,契丹可汗意识到此战不能败,便从各部集结两万兵马,支援营州。而殷开山也传令回后方,从北方边境、马鬃山等各地,调遣了一万五千人进行支援,务必要在营州与契丹进行决战!而同一时间,小分队也摸到了李靖的关押地点,位处契丹腹地的一个叫做‘黑水沟’的山牢。

看守山牢的契丹兵卒只有八百人,人数不多,再加上位处契丹腹地,绝对敌军不会来犯,导致粗心大意,被小分队的突然袭击打的措手不及。小分队一冲入山牢,便斩杀三百余人,剩下的五百契丹士兵组织兵力进行顽强防守,但面对一千骑兵的来回冲杀,根本无法稳定阵型,没坚持多长时间,剩下的五百契丹士兵就被全歼。

等小分队打开山牢,从里面将精神颓萎的李靖救出来时,李靖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抓着小分队统领的袖口,高声大喊道:“是圣上派你们来的吗?是圣上不舍弃我李靖吗?”

“是贤王派我们来救您的!”统领随口回了一声,便打发两个强壮的士兵,将李靖扔到马背上,向大唐方向撤去。契丹境内派出一千多骑兵进行追击,但双方都是快马,契丹追了一夜也未能追到,最后只能放弃。

而营州战场此时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尽管大唐士兵悍不畏死,四万多兵马拼的只剩下三万,折损一万多,但营州城池仍旧是没有被攻破的迹象。

第四百七十七章营州之战

通常情况下,想要用军事,将一个部落或者国家击败,采取的战术应该是先战于野,在野外尽可能的磨损掉对方的军力,而后在对方没有能力守城的情况下,将城池攻下。当然了,要是碰上对方的守城大将是个绣花枕头,还没开打就夹着尾巴跑了,把城池拱手相让,只能说是自己的运气好。不战而退的将领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将领,甭管能不能守得住,起码还是得过过招的,就算战败了,回去也好有个说辞,比如说‘敌众我寡,本将已经尽力而为了,奈何天不佑我……’把战败的责任推给老天爷这招,屡试不爽。哪怕是对方的国主,有心责怪这个将军,但人家把老天爷都搬出来了,你总不能连带着把老天爷一并给罚了吧?把老天爷给惹怒了,赏你个天灾**,谁也受不了。

这种不战而退,或者且战且退的三流选手,主要还是中原盛产。像契丹这种骁勇善战的部落,几代也出不了一个这样的货sè,出了,那只能算是国运不济。此长彼消之下,中原屡屡拿北方部落没辙,也是难免之事。

不过在攻坚战这方面,中原将领还都是有两把刷子的,可能是长期在失败中学习的经验,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这话可不是白给的。为了刺激将士们赶紧把营州攻下来,卫宏下了一条军令,rì落之前,若是大军还无法涉足营州城,千夫长以上的将领,皆斩首!然后其余将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