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吉祥-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致费了近半个时辰,将长达数十页的细档认真通阅了一遍。若有所思的道:“此公的细档貌似平常,实则堪称奇葩。既无任何劣迹,又无破绽可寻。这样的人能熬到今日,看起来四平八稳,其实骨子里又臭又硬,心里只怕是除了皇帝谁都不鸟。”

“虽说在济南设立海关分署绕不开他,但咱们也用不着鸟他,相信他也不敢随便来招惹我。经费来源一是我先垫付,二是你设法自筹,三是从日后的关税厘金中抽成维持。又关他屁事?苏兄以为呢?”

苏子明不置可否的笑道:“一个人为人做官到了没有破绽的境地,侯爷认为可能吗?”

“胡伟之双亲俱在,尚有一弟。为官近二十年,父母兄弟从未虽其赴任,仍在原籍居住。家境虽有改善,却并未因此而殷富。这说明此人十分谨慎,极重声名。换一种眼光来看,亦可说此人于仕途渴求强烈。只是野心隐藏极深。只要想升官,那就不愁没办法。此其一。”

杨致不以为然的道:“做官的人谁不想升官?废话!”

苏子明叹道:“小人曾经做过北燕的八品县丞,侯爷是未曾体验过那种极度渴求而不可得的官场苦楚啊!请侯爷稍安勿躁,且听小人说完。”

“胡伟之由九品主簿而至四品知府。虽历经十七年苦熬,但也踏踏实实的升了十级。也就是说,平均一任不到两年,便往上升了一级。时至今日官声极佳,更是难得。这既说明此人在朝中没有什么靠山。也说明他不仅能力很强,而且也不讨人厌,至少没人故意阻碍他的升迁之路。凭什么?就凭人品?能力?官声?侯爷相信么?”

“况且据我所知,胡伟之自己及家人的吃穿用度,比中上人家犹有过之,还要供养一批私人僚属、仆役、侍婢,岂是仅靠区区几个俸禄能够维持的?由上两点不难看出,胡伟之既不死板,更不迂腐,还是个很会顾本的人。未必就真是那么清廉如水。不怕他日子过得好,就怕他二十年如一日的只吃青菜豆腐!”

没想到看似平平无奇的一份细档,苏子明竟能琢磨出那许多门道来!杨致佩服他的眼光刁毒之余,早已听得入巷。不由自主的连连点头,追问道:“其三呢?”

苏子明继而说道:“其三就是胡伟之的家室私事了。侯爷可曾留意否?胡伟之有二女而无子,有妻无妾。”

杨致恍然会意道:“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想必苏兄会要说,胡伟之未必就是用情专一,与发妻伉俪情深,必然还有惧内的毛病。”

苏子明笑道:“侯爷高见。小人正是此意。若想抓牢一个人,无非是投其所好而已。胡伟之渴求升官,便助他多建政绩。侯爷日后在呈送皇上的奏章中,不妨为他美言几句。想要过好日子。日后便名正言顺的分他一杯羹。没有子嗣,日后便软硬兼施的摆平知府夫人,想法设法为他多纳几房姬妾。”

杨致不禁暗自唏嘘不已,前世的贪官巨奸,哪一个不是能力卓异、政绩斐然?但有哪一个不是倒在“投其所好”的四字真经之下?

曹云程自问出身正统,与江湖杀手出身又以杨致嫡系自居的刘二素来不太对板。苏子明的洞察入微的恐怖心机。令他毛骨悚然。不由对刘二暗生同情:在此人手下任事,还不得三下五除二就让他玩残了?老刘,您还是自求多福吧!

杨致长吁了一口气道:“今日领教了苏兄大才,那我便放心了。依苏兄之才,任你一个五品海关分署经略使都不为过。”

随即脸色一沉道:“苏兄,你是聪明人,我们就更好说话,也不用在你面前玩那套连唬带吓的花活了。我对你期望很高,万万不可持才自误,把手伸得太长。在我五年之期的海关总督任内,你不妨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一些,将来我自会许你一个大好前程!——咱们光只顾着说话,酒菜都凉了,命人再上几个热菜吧!”

一旁的曹云程登时艳羡之极,由白丁而至五品实职,简直是一步登天啊!不料令他目瞪口呆的还在后头。

苏子明并不忙着命人上菜,而是重又肃然起身跪倒叩首:“小人多谢侯爷赏识之恩!定当鞠躬尽瘁,不负侯爷重托!”

杨致伸手虚扶道:“方才不是与你说了,我不喜受人跪拜么?”

苏子明执拗的跪倒不起,叩首再拜道:“小人还有一事相求,万望侯爷成全!”

给你脸了是吧?还有完没完了?杨致皱眉道:“还有何事?说。”

苏子明正色道:“侯爷若是真心提携小人,那便把济南分署经略使的品阶降一降。小人以为,济南与蓬莱分署两地平级,经略使均授七品为宜。”

别人都只眼巴巴的盼着升官,哪有嫌自个儿官衔品阶太高的?不仅是曹云程,就连杨致也大惑不解:“这是为何?”

苏子明讪讪笑道:“侯爷方才不是嘱咐小人,要将眼光放长远一些么?小人……小人也想升官!您懂的!”

第303章长远之计

杨致略一思索,已明就理。

于杨致而言,综合考虑实际权限与现实需要,任命确定各地海关分署的经略使品级并无不妥。但从长远计,苏子明确实给他提了个醒。

俗话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海关总督衙门一旦设立,便会成为财赋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这等聚宝盆似的国之重器,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轻易放手。没人可以在海关总督衙门呆一辈子,杨致不能,苏子明也不能。

苏子明的能力才华或许不逊徐文瀚,但他毕竟不是徐文瀚。杨致虽然位高权重,但他毕竟不是皇帝。徐文瀚由一介布衣而得皇帝赏识,仅以翰林院侍读的身份过度不到一年时间,连屁股都没坐热,就被擢拔为三品集贤殿大学士入阁为相。徐文瀚背景简单,身世清白。皇帝不拘一格的亲简,朝堂上下有谁胆敢放半个屁?

苏子明就不同了。苏子明经历复杂,底子也不干净。北燕霸州八品县丞之后的经历,若想以“居家赋闲”四字轻易掩过,只能哄一哄小屁孩子。像这样的人,骤然由白丁而至实授五品肥缺,传说中羡慕嫉妒恨中的“羡慕”二字完全可以直接省去,只会招人嫉妒恨了。

所谓英雄不论出处,其背后深意通常有两层:一是充斥着对出身卑贱的成功者的无奈酸味。二是这一类人的自我心理安慰。

何况苏子明并非经过大夏现行官僚体系严格选拔而来,委任之人杨致的名声实在一般。日后苏子明在济南分署五品经略使任上,极易受人攻悍诘难。可想而知,离任另调他职的升迁之路也将会无比艰难。把话说白了,五品实衔虽然起点高,但基本就此止步,今后仕途前景十分暗淡。

与其做个万众瞩目的靶子,不如踏踏实实从头干起。杨致是何等样人?犯得着为了他委任的一个七品小官去较劲吗?苏子明原就是做过八品县丞的人,升上两级做个七品经略使,难道说不过去么?不拿出点货真价实的玩意来。岂能随便让你升级?而每升一级,苏子明的大名在杨致呈送皇帝的奏章里、在大夏吏部官员备档中便会多出现一次。无形之中令人生出此人能力出众的印象的几率就越高!

这才是真正的底气十足、心机深沉、眼光长远啊!

在曹云程懵懵懂懂、眼花缭乱之际,杨致嘉许的点头道:“那便依了你。我也必会助你!”

随即问道:“为了筹集经费,我在蓬莱许了容毅十个九品职衔。可授实职,可赐虚爵。不管在哪里,分署经略使有一条规矩可视作铁律,不得违反。那便是只可任吏,不可许官。以一年为期。你等经略使向我推荐的官员,我会慎重考虑之后才会奏请皇帝任命。济南府城不比蓬莱,我可以许你十五个九品职衔,切记官衔不是有钱就能买得到的白菜帮子,万勿浪费!”

皇帝新设财赋机构,却是一文不给,杨致若是连人、财、物都抓不牢、管不住,你以为他是神仙?至于实许官衔的用意,那就更不用说了。

不想苏子明又给了杨致一个颇为生猛的答复:“侯爷,您也说了。济南不比蓬莱,小人以为十五个名额太多了,您允我十个便足矣。”

杨致也问得简单:“理由?”

苏子明答道:“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小人斗胆敢问侯爷,如今谁不知道蓬莱是您的老地盘?请侯爷深思,反倒是蓬莱多一些没关系,如若是少了的话……。不瞒侯爷,即便您是给我是个名额,真正能在我手上变成银子的最多不超过七个。”

苏子明不时瞄上曹云程一眼,显然还是有所顾忌。曹云程若是皇帝派来的密谍,岂不更好?如若不是。还怕他不会死心塌地的卖命?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还用顾忌什么呀?

杨致有点不耐烦了:“苏兄,你这神神道道的,老是让我为你捧哏。很有意思么?”

苏子明坦言道:“皇上向侯爷承诺,海关总督衙门五品以下文武官吏任您自专,少说有八成是出于无奈。小人的意思是,从长远计,侯爷还是悠着点好,更不可太滥。”

“侯爷许给小人的这十个名额。至少要为胡伟之留余三个。您反复提到,济南不比蓬莱。无论皇上还是胡伟之,还是结合实际情形,都很难容您一手遮天。再者,眼下地方商税并无规范可言,日后肯定会与海关关税厘金有所重叠。而关税厘金若是收入丰厚,地方官府势必想尽千方百计插手其中。最方便、最稳妥的办法,是提前将海关分署与地方大员绑在同一条船上。”

“胡伟之并无署官之权,可您有。他不是有个弟弟还是白身么?难道他就一个需要笼络的心腹都没有?既然惧内,他夫人的亲族难道就不知道走枕边风的路线?请侯爷放心,小人绝不会犯贱到送货上门的地步,有的是办法让他开口相求!”

苏子明目光凌厉、胸有成竹,胡伟之貌似油盐不进,看来被其操弄于股掌之上只是早晚的事。

杨致抿了一口酒,将思路切换到了下一站金陵,轻松问道:“上一回有劳苏兄致信诚邀至交好友,提前直接去金陵等候。不知有几人才堪可用?”

苏子明趁着话隙,命人重布酒菜。尔后直言道:“时值乱世,又不是历经大夏科考外放署官,但凡能才出众者,无不有几分心高气傲,并非人人愿意入仕。小人经过慎重思虑,只邀集了张干、高可竞、薛青云等三人,此时应该已经动身赶往金陵了。”

“张干与高可竞都曾做过北燕县令,只有薛青云科场蹭蹬而又不愿捐官。单论学识,当以张干居首。若是经世,薛青云则更胜一筹。三人才具各有所长,侯爷可先为考量,酌情任用。”

有道是千人千面,才具这回事,各人的眼光不同,看法也不同。苏子明心知杨致绝对不是个可以糊弄的人,在他面前最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杨致对苏子明邀集推荐的三个人,仅仅是只闻其名而未见其人,确实只能考量之后酌情任用。

“金利来分号的诸项事宜,是否都已整纳?随时可以交托?”杨致笑道:“有劳苏兄自己选个黄道吉日,亮相上任吧!我在此逗留不过几日,便要往金陵去了!”

第304章无耻之徒

前世有句老话,既能捧得起你,就能踩得落你。只是目前看来,这句话放在杨致身上似乎不太适用。

想要得到杨致的认可与信任不容易,苏子明无疑成功的做到了。放了这么个人在济南,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够他胡伟之喝一壶了。

杨致并未问起,苏子明却主动呈献了所荐三人的简要履历。很是光棍的明言道:“小人与三人已多年未曾见面,只偶有书信往来。光阴荏苒,不仅能催老人的样貌,也能改变人的心性。离别之后,三人如今各自是何情形,委实知之不详。之所以呈上简要履历,是为了方便侯爷对他们有个大致了解,仅此而已。”

杨致笑道:“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直说让我自己看着办不就完了吗?他们能应你之邀,千里迢迢的赶去金陵等候,难道还不足以说明三人如今的心境?”

苏子明叹道:“侯爷明鉴。自认略具能才之人,有谁不想一展抱负出人头地?小人所荐三人,或是拉不下两国为臣的脸面,或是苦于没有门路。小人若不是有幸能得侯爷赏识,厮混到老做个富家翁便到顶了!虽说机会可遇不可求,但岁月不等人啊!”

杨致见他面容戚戚,话语悲凉,安慰道:“正因如此,苏兄更要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天色不早了,劳烦安排我与云程兄洗漱安歇吧!”

九月二十七日,济南已是层林尽染的金秋时节。杨致带领曹云程、马行等人与余下的五十名扈从,动身往金陵而去。

此番前往,距离第一回踏出信阳去金陵贩运粮食布匹已有两年。正是那一次金陵之行,彻底改变了杨致的人生轨迹。感慨之余,心说这一次前去开府建衙的意义之重大,未必就比上一回相差甚远!

秦空云戏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