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吉祥-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逞,但绝对给了皇帝一个发人深省的警醒。

皇帝最大的无奈,是年岁不饶人。大夏最大的危机隐患,是祸起萧墙爆发内乱。皇帝最大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培养出一个优秀的接班人,继承拓展他未竞的事业。皇帝必须确保将一个十分稳定但依然强大的大夏交托给他的接班人,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即便心中万般不甘,也不得不改弦更张。

皇帝在挫败太子逆谋之后诸事繁杂,原本还没来得及腾出手来,不想卫肃父子阴差阳错的为他提供了一个华丽急转弯的良机。

徐文瀚全程陪同,亲眼目睹了这场超级皇帝秀,满脸敬服的喟然叹道:“见事分明,有条不紊,当机立断,实乃大智慧也!古往今来为人君者,几人能有这等城府气魄?”

秦空云如释重负的叹道:“不想皇上竟是如此感念旧情,宽待卫肃!当众痛陈己非,更是如同向天下人下罪己诏一般了。皇上胸襟之博大,委实令人感佩!可笑我等先前还搜肠刮肚妄自臆测,尽皆是杞人忧天。人非草木,飞扬纵有万般疑虑,也该放下心来了吧?”

杨致斜了他一眼,话到嘴边终又忍住了:你懂个屁!狠时能狠,忍时能忍,当狠则狠。当忍则忍。几乎每一个头戴“雄主”光环的皇帝无不深通厚黑之道,这不过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谓知子莫若父,难怪秦公那个老狐狸不许你们入仕为官!

就杨致看来,皇帝作秀就是作秀。动机与目的很简单,无非是“现实需要”四个字而已,与什么胸襟、人品之类的字眼完全不搭界。上兵伐谋,皇帝精准老到的抓住了探视卫肃的契机,以退为进摆出那样的姿态。既可安抚民心重树德望,又彻底占据了主动权。貌似委屈,实则大大划得来,这样的一箭双雕的好事,为什么不做?只要卫飞扬对皇帝的旨意稍有违逆,便是天下皆会众口讨之、人人皆可得而诛之、忘恩负义的叛臣贼子!

高。实在是高。

难怪皇帝不接见他。皇帝又何必接见他?杨致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既感淡淡的轻松,又有空荡荡的失落,也有莫名的懊恼,还从心底涌出一丝寒意。而心底那丝寒意,可以说是花了一千两银子从马成嘴里买来的。皇帝毕竟不是圣人。尽管他的演技完美、效果奇佳,但他并不甘心。而且是很不甘心!

徐文瀚精于权谋心思老辣,杨致默然不语,脸色阴晴不定,当然瞒不过他的眼睛。劝解道:“三弟,你且往深里想一层,如若飞扬并非真心想要拥兵自立,能得这般收场,岂不是与皇上各得其所?如若四弟真有这等心机,即便日后奉召回京。自保也应绰绰有余。不管怎么说,总归都是一件好事,三弟何须过于介怀?”

杨致登时释然:诚如徐文瀚所说,如果卫飞扬从一开始就只是为了曲线救父。那么他的目的业已完美实现了。将来奉召回京之后,皇帝就算要自打耳光秋后算账,想必也不会那么快。再说有徐文瀚、秦空云与我杨致三个结义哥哥在,有智者、财阀、强人护持,谁敢拿他怎么样?皇帝也未必敢碰他!

秦空云经徐文瀚这么一提点,不禁讶然道:“此番风波。飞扬竟是什么把柄都没留下,没有半点皇上公然对付他的口实!四弟年方十六,勇武、韬略、胆气尽皆出类拔萃,日后勋名必然远胜其父!”

“所以我说是好事,对飞扬尤其如此。”徐文瀚点头道:“二位贤弟,岂不闻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至少在三五年之内,四弟必须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才好。”

杨致木然道:“皇帝可谓煞费苦心!现在我才知道,今日一早严方带人出宫到底有何公干了。”

徐文瀚苦笑道:“皇上今日在刑部大狱言之凿凿,历数卫肃的赫赫战功,却自始至终没半个字说他无罪。卫肃纵然开释回府,此生也绝难再得自由,本就是意料中事。皇上今日一早便命内廷禁卫将军严方亲率一百名侍卫与二十名内侍出宫公干,你们以为还会去干什么?由此可见,昨夜皇上心中就已拿定了主意。杀不得也放不得,若不把整座大将军府划为牢狱,皇上怎生放心得下?我敢断言,根本无需皇上降旨处置,卫肃必然命不久矣!而且这一层皇上也必定想到了。”

秦空云骇然道:“大哥的意思是……?莫非担心皇上于心不甘,会暗中遣人毒杀卫肃?……你不是说皇上当众指天为誓,要与卫肃君臣偕老?君无戏言,皇上怎可失信于天下人?”

杨致冷冷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句话难道你没听说过吗?”

徐文瀚摇头道:“那倒不至于。皇上既然已经装了个大方,便不会再行那阴毒龌龊之事。事实上,皇上也无需如此。”

“皇上此番是有意做给天下人看的,那卫肃在短期内就不能死也死不得,否则不是皇上杀的也是皇上杀的,今日探狱之举便全无意义了。皇上深通驭下之道,卫肃追随皇上已数十年之久,骨子里乃是忠直之人,皇上实在太了解他了。卫肃久戍边塞苦寒之地,身患胃寒之症已有多年,饮食甚少以至骨瘦如柴。为皇上多年来四处征伐耿耿于怀,忧思深重乃至夜不能寐。寝食俱皆难安,怎会是长寿之人?”

“依卫肃的脾性,谋逆不成反而得皇上格外宽宥,于皇上有愧。非但未能扶助太子提前登基反而累他被废。于太子有愧。其女卫妃素有温厚贤淑之名,本来贵为太子妃,却累得她无端横死,于卫妃有愧。独子飞扬年少成名。位居封疆重将之列,却累得他命运蹉跎前途堪忧,于飞扬有愧。试问一个人本已病骨支离,心中再新添这许多倍受煎熬的郁结,又能撑得了多久?”

顿了一顿。又沉重的叹道:“皇上今日在狱中指天为誓,有生之年不伤卫肃毫发,君臣偕老,确然不假。但此话背后,恐怕另有深意。”

“另有深意?”秦空云略一思索,便已明就理。神色黯然的道:“自从太子事败,卫肃便已心存死志。因见太子未死,为了保全太子性命,想要一人背负所有罪责,竭尽全力为太子开脱。所以才强自支撑到了现在。凭心而论,事情到了如今这个份上,卫肃已很难给自己一个理由继续活下去。皇上这话背后的另一层意思,……是不许卫肃寻死!卫肃如一心自尽,便是抗旨!皇上了解卫肃,卫肃又何尝不了解皇上?他一死了之是一了百了,那倒还罢了。若因此激怒了皇上,太子与卫氏一门命运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杨致冷笑道:“现在你还以为皇帝胸襟博大吗?还以为皇帝宽仁大度吗?杀人何必用刀?何须见血?令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明知被他人利用玩弄于股掌之上,不但让人只能永埋肚里不能明言,还要感激涕零!在这世上多活一刻,便是多受一刻的煎熬!这就叫生不如死!你说是不是比杀了他更为残酷?更感快意?”

杨致这番话可谓无遮无拦的说到了底。徐文瀚与秦空云也一时为之默然。

三人默然半晌,徐文瀚突然笑道:“我们是不是也太难为皇上了?杀了卫肃说他是不智不义,饶了卫肃又说他更为残忍,怎么做都落不下我们半句好话,这个皇帝也忒难做了。时也?命也?运也?是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做什么,其实皇上他没什么错。何谓昏君?那是在不合适的时候。干怎么都不合适的事。”

杨致很自然的想到了一句熟悉的话,是前世十九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说的: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杨致不得不认同徐文瀚的话,皇帝没错,确实没错。换了是自己,能否做到皇帝这个地步?

徐文瀚的话令秦空云与杨致相视晒然一笑。秦空云笑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看来皇帝也不是那么好做的!飞扬的危局,十有八九会被皇上连消带打的化解。皇上如此相待卫肃,何况他人乎?大哥奉旨主理太子谋逆一案,明日也大可轻松交差。接下来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看来总算可以轻松几日了。”

“轻松交差?只怕未必。”徐文瀚不以为然的道:“皇上深谋远虑,如此放过卫肃,我先前奏拟的诸人罪名那便重了。若我所料不差,皇上明日必会以此为由,下旨对我申斥甚至降黜。我年岁尚未至而立,如若升赏太快,叫将来新君如何用我?现在入阁为相的重臣至少已有七八人之多,无他,只为分权尔!”

“你我接下来静观其变是不假,轻松却恐难得。宁王与康王不日即会到京,如今太子之位空缺,新一轮争储立马便会紧锣密鼓的上演。现下长安城内是人就知道你我兄弟一体,谁敢小觑?恐怕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我纵想暂求清静而不能!”

意味深长的望了杨致一眼,嘿嘿笑道:“愚兄方才只顾与二位贤弟说话,却忘了传旨了。皇上口谕:命飞虎侯杨致明日午后未时初刻入宫觐见!”

第242章送上门来的冤大头

徐文瀚、秦空云、杨致等人在太子谋逆一案前后的诸多表现,使皇帝清晰的看到了他们令任何一方势力都不敢小觑的实力。再加上一个胆敢隐然与自己叫板的卫飞扬,让皇帝怎么会不窝心?怎么能睡得着?可又能把他们怎么样?

皇帝不是圣人,杨致当然也不是。

人不怕被人利用,就怕被人利用的价值都没有。皇帝并不事事需要利用杨致,杨致也没有对皇帝的宝座产生过什么决定性的影响。没有并不等于不能,现在没有,不能等于将来也不会。

在这个皇权至高无上的年代,哪怕皇帝放个屁都是不容违拗的圣旨。徐文瀚心思缜密、熟谙朝仪,怎么会随随便便就“忘了”传旨呢?

因为皇帝固然不糊涂,徐文瀚也看得很透彻:只要皇帝对卫肃杀人不见血的苦肉计一出炉,于杨致眼下而言,是否觐见皇帝都已没有太大意义。

对于皇帝来说就不同了。宁王赵当与康王赵敢不日即将回京,又到了群臣绞尽脑汁的琢磨,自己该站在谁的队伍中的时候了。召见杨致,一方面是给两个想入非非的宝贝儿子、也是给群臣看的。如今这大夏是我的大夏,谁要敢打什么歪主意,那得先掂量掂量我身边这个强势怪物的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机敲打敲打杨致,警告他不要恃宠而骄、忘乎所以。这次召见虽然注定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对皇帝而言却是必须的。

皇帝心里显然很不痛快,杨致也有点小郁闷,不屑的一语道破其中玄机:“有什么好见的?皇帝无非是想给我提个醒,让我知道自己姓什么罢了。老子是什么人?萝卜还用屎来浇?”

秦空云唯恐杨致因心气不顺而节外生枝,笑劝道:“去宫里走一遭也没什么坏处,我倒是想见皇上还轻易见不着呢!三弟,如今公主的肚子都那般大了,你就当是代公主去给皇上老丈人和梅妃娘娘问个安吧!”

徐文瀚眉宇间却无轻松之色:“二弟所言不错,皇上明日召见三弟对谁都没坏处。去一趟又有何妨?只有一节,二位贤弟仍需切记:飞扬一日不曾回京,我们便一日不可大意。二弟,务必吩咐秦氏在金陵的人手不得懈怠。密切留意飞扬的动向,仍向长安一日一报!”

“三弟明日觐见皇上时,最好绝口不提飞扬半字。即便皇上主动问及,你在言语上也要推个干净。还有,你与公主既是木已成舟。那便来日方长,梅妃娘娘宫中暂且不去也罢。”

秦空云讪讪道:“金陵那边我自然不会放松。……三弟顺便拜见梅妃娘娘不过是顺便,也是人之常情而已,大哥未免太过小心了吧?再说三弟今日眼巴巴的在宫门外吃了半日闭门羹,明日皇上若是问起他为何求见,岂不是无言以对?”

“重要的不是要跟皇帝说些什么,而是去不去。”杨致冷冷道:“大哥的意思我懂,也同意。——二哥,要知道越王还未到建府开衙的年纪,仍与梅妃同殿居住。此时去求见梅妃。就等于是去求见那个小王八蛋。别看那小子年纪小,其实心里头比鬼都要精三分。在这当口,就算我想见他,没准儿他还不乐意呢!你别忘了,虽然太子垮台了,但越王也跟宁王、康王一样,都是皇帝的儿子!去不去求见梅妃,我倒真是无所谓,可必定会让很多人感到闹心。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落个大伙儿都省心!”

三人议毕,已是黄昏日暮,快吃晚饭了。杨致还是一大清早就出了门,徐文瀚也是心多事忙。二人不顾秦空云的一意挽留,就此散了。

杨致在回府的路上,不自觉的拔马绕道往卫府方向徐徐而行。刚走到街口,就远远望见有四个全副武装的内廷侍卫标枪一般杵在大将军府门外。可想而知,整座卫府内外已被盯得死死的,恐怕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无论卫府是多么恢宏轩阔。五星级的监牢难道就不是监牢了么?可怜的卫大将军!其心已死,身仍在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