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木鲁哈哈大笑,挥手道:“把他捆了,向主公报喜!”

一个时辰以后,令狐正行、邵东被五花大绑,押进临羌县衙。邵东倒也干脆,“扑通”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小人临羌县令邵东,情愿投降,求大人饶命。”

刘子秋没有理他,转向令狐正行,问道:“这么说,你就是令狐太守了?”

令狐正行冷哼一声,转过头去。

刘子秋并不生气,摆了摆手,道:“来人,帮令狐大人更衣!”

几名如狼似虎的勇士扑了过来,三下五除二便将令狐正行剥得只剩一条兜裆布。令狐正行受此奇耻大辱,气得双脚乱跳。刘子秋呵呵笑道:“令狐大人稍安勿躁,刘某只是借大人衣冠一用,明日定当奉还。”

令狐正行立刻明白了刘子秋的用意,他哀叹一声,无奈地低下了头。

要从数千人当中挑一个身形与令狐正行相仿的并非难事。很快,“令狐正行”便带领大队人马直奔湟水城。夜色正浓,湟水城的守军根本辨别不出城下的人脸,何况队伍中还有许多人原本就是他们的兄弟。听说自家大人回城,谁敢怠慢,赶紧屁颠屁颠地开了城门。城外的大军蜂拥而入,湟水城瞬间易主,令狐正行的印信也落入了文昊手中。

有了印信在手,文昊连夜假借令狐正行的名义行下文书,召集西平郡各县县令前来湟水城议事。诸县令不敢怠慢,一个个交代了县中事务便急匆匆赶来,等待他们的却是府衙的大牢。一天一夜,不折一兵一卒,西平全境悉平。

这是刘子秋一早就定下的作战方略。湟水城城高墙厚,城中有五千兵马,还可以发动民壮,如果强行攻打,必致损兵折将。而且,刘子秋手下的士兵大多不擅攻城作战,到时候能不能攻下湟水城还很难说。要想顺利攻下湟水城,就必须将城中的军队调出来,在野外予以围歼。因此,刘子秋才让角里延假扮袭边的游牧部落,邵东和令狐正行果然中计。当然了,角里延没有想到那么顺利就进了临羌城,把邵东的夫人拖进帐中只是他灵机一动想出来纵容邵东逃走的办法。

此时,横亘在长宁谷道路上的乱石巨木已经被清理开来,刘子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了湟水城。刘子秋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肃西平郡的五千降卒。

站在高台上,刘子秋大声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大隋只能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先帝杨广的长孙,故太子杨昭的长子杨倓!陇西的杨侑、长安的杨浩、洛阳的杨杲都是伪帝!如今国家四分五裂,当此危难之时,正该我等军人振臂而起。身为大隋的军人,刘某将与你们一道,力挽狂澜,复兴大隋。”

其实,刘子秋说这番话已经属于大逆不道之举,因为在古代,是不允许直呼皇帝名讳的。刘子秋这厮不仅直呼杨广的名讳,而且当众把人家祖孙三代的名字都报了出来。

不过,作为刘子秋手下绝对主力的那五千常备军,都是从各部落中挑选出来的年轻人,尽是些桀骜不驯之辈。他们只认刘子秋,可不知道有什么大隋皇帝。还有那五千游牧骑兵,是由重获新生的奴隶组成,这些奴隶把刘子秋当成了救世主,对大隋皇帝可没有丝毫感情。

至于那三千长枪手、刀斧手,这些人本是大隋的军户,世代当兵,长期受到忠君教育。但他们现在都已经加入了西海族,而刘子秋在西海族当中一直宣扬平等互助,亲如一家的思想。经过半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昔日的大隋军户内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皇帝的敬畏也逐渐淡漠了。

随着刘子秋这番话说完,士兵们高举兵器,发出震天的呐喊。但那五千降卒依然个个低垂着头,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刘子秋走到他们面前,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大手一挥,说道:“刘某近日必将克复河西诸郡,汝等当为先锋!”

杨广击败吐谷浑以后,新设立了西海、河源、且末、鄯善四郡,和原先的敦煌、张掖、武威、西平、枹罕、金城、浇河、临洮八郡共同组成河西道,同时任命左侯卫将军冯孝慈为河西道总管。去年冬天铁勒犯边,杨广命冯孝慈引军迎击,结果大败而还。按照大隋律法,败军之将本应遭到严惩。只是冯孝慈走了宇文述的门路,非但没有受到惩罚,还当上了河西道总管。不过,西海郡是慕容伏允的老巢,杨广对这里极其重视,全权交予宇文敬处置,冯孝慈一时还插不上手。而河源、且末、鄯善三郡都是由归顺的高昌王等人治理,朝廷并没有在那里驻扎军马。因此,冯孝慈这个河西总管实际上控制的还只是敦煌等八郡,他的总管府便设在武威郡的姑臧城。

宇文化及在陇西拥立杨侑称帝以后,冯孝慈投桃报李,给了宇文化及很大的支持,从河西诸郡抽调了大量兵马和钱粮。冯孝慈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宇文化及,也有自己的小算盘。皇位向来传嫡不传长,杨侑是杨广的嫡孙,显然要比杨浩、杨杲来得更加名正言顺。杨侑虽然是杨昭的第三子,但宇文化及说了,杨侑的大哥杨倓、二哥杨侗都已经死于乱军之中,这样杨侑就成了杨广唯一的嫡孙。一旦杨侑坐稳天下,他冯孝慈便有从龙之功。当然,冯孝慈也隐约看出了宇文化及的野心。不过,如果宇文化及能够代隋而得天下,他同样居功至伟。

只是这样一来,河西诸郡未免有些空虚。敦煌、张掖、武威和西平都是重镇,西平却只剩五千守军,敦煌、张掖、武威三郡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其他四郡更不用说了。刘子秋原来计划直接杀奔陇西,寻宇文化及的主力决战。在占领西平,得知河西诸郡的真实情况以后,刘子秋改变了主意,要先夺下河西道以为根基。

听说刘子秋要让他们作为攻打河西诸郡的先锋,那五千降卒都变了脸色,议论纷纷,校场上一片喧哗。刘子秋一挥手,吉仁泰奋力敲响战鼓。鼓声咚咚,震慑人心,这才将场面稳固下来。

刘子秋厉声喝道:“汝等既为先锋,当恪守军纪。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有不遵军令者,杀无赦!有畏缩不前者,杀无赦!有临阵脱逃者,杀无赦!凡有以上三过者,诛其三族!”

不吸纳降卒以为己用,刘子秋的兵力很快就会捉襟见肘。但这些降卒的战斗力参差不齐,士气尤其低迷,用之不当甚至会拖累其他将士。如何充分发挥这些降卒的战斗力,刘子秋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他忽然便想起了历史上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团。

第22章算计

传说蒙古人是室韦人的后代,直到几百年以后,他们还在女真人的淫威之下苟延残喘,直到出了一个伟大的成吉思汗。当时,女真人对蒙古人采取了减丁政策,每年秋天都会派兵进入蒙古草原,杀死所有能够碰到的成年蒙古男子,成吉思汗也差点成为女真人的刀下之鬼。可想而知,蒙古人的力量其实非常弱小。就是这样一个弱小民族,竟然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刘子秋记得,当时成吉思汗好像采取了一项极其残忍的办法,他每打下一块地方,就把当地的青壮年集中起来,号为敢死队。作战时,就由这些敢死队在前面冲锋陷阵。刘子秋当然不可能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但那些降卒本是大隋的军人,他现在也是高举着复兴大隋的义旗,这些军人理应作出贡献。

不过,刘子秋对这些降卒还另有一套政策,他高声宣布道:“我大隋自今日起设立十三级爵位,公、侯各四级,伯爵五级,可世代相袭,非获军功不可以封爵。无功者编入第一梯队,有军功者凭自愿可以编入第二、第三梯队。尔等俱无军功,只能作为第一梯队。不日攻打浇河郡,汝等当为先驱!”

降卒中又是一片哗然。他们在战场上如果不奋力向前,唯有死路一条,还会牵累家人。如果奋勇杀敌,攻城拔寨,只要立下战功,还可以受封爵位。只要受封爵位便算正式踏入了贵族阶层,而且可以世代沿袭,这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走卒来说,是极大的诱惑。他们本是贱命一条,与其被当成懦夫处死,倒不如拼死搏上一回。这便是刘子秋的高明之处,如果一味用强,搞不好会激起兵变。让这些降卒看到一条出路,反而可以让他们更加拚命。

看到自己的讲话起了效果,刘子秋挥了挥手,说道:“桂海求,刘某现在便任命你为千夫长,统率这五千新兵。给你三天时间,严加操练,三天以后兵发浇河郡!”

为了照顾这五千降卒的情绪,刘子秋特意称他们为新兵。毕竟这些降卒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百姓,刘子秋也没有把他们当作炮灰来使用,而是对他们加以整肃训练,同时选择守卫相对空虚的浇河郡作为首次练兵的对象。

谁愿意当一辈子普通士兵?桂海求也希望进步,自是满心欢喜。至于这五千降卒能不能在战场上生存下来,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如果平时不安心训练,到了战场上又畏手畏脚,只怕死得更快。自古慈不掌兵,刘子秋从来都不是个善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处置完这五千名降卒,西平郡便算基本稳固了,其他各方势力纵有什么想法,也难以掀起大浪。刘子秋这才露出笑容,说道:“达愣,去通知威定城的商队,可以到湟水来了。”

知道宇文智及暗设伏兵抢劫过往的商队,而且还要杀人灭口,留在威定城的王兴明、谢老四等人都借口要在威定城开设商铺,停滞不前了。如果东西方的商路能够正常通行,在威定城里抢得一个黄金地段开设商铺,当然是件美事。只是威定城中并没有多少常住居民,现在开设商铺肯定是个赔本买卖。这些商队掌柜当然心知肚明,只是赔钱和丢命哪个更重要,他们心中更是一片雪亮。他们这点心思哪里瞒得过刘子秋,只是刘子秋本来就要借助这些商队的力量来繁荣西海的经济,自然乐见其成。

不过,通商通商,如果商品不能流通,自然也就没有太大意义。这也是刘子秋下决心向宇文化及用兵的主要原因。现在西平郡已克,刘子秋当然要让这些商队来到湟水。他的计划就是,每攻下一郡,就让商队来到哪里。随着这些商队渐渐向东,自然也就将刘子秋的名字和战功传往四面八方。

达愣应声离去,文昊慌忙拱手问道:“主公,那些县官和太守如何处置?是让他们为我所用,还是另选贤能,尚请主公示下。”

攻打西平的目的不是为了抢掠,而是为了占领,占领以后就存在如何治理的问题。说实施,刘子秋手下善于冲锋陷阵的武将倒是不少,能够治理郡县的文臣却是屈指可数。文昊天性好武,自然想不到这一点。但是樊梨花跟在杨广后面一段时间,却深知文治武功缺一不可的道理。

刘子秋当然不知道是樊梨花让文昊问的,只是连声赞赏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文昊,你进步了!”

说完,刘子秋摆了摆手,道:“把他们带上来,我先要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

很快,令狐正行、邵东和另外五名县令都被灰头土脑地押了进来。虽然已经沦为阶下囚,令狐正行却始终昂着头,连正眼都不肯瞧刘子秋一眼。邵东等人却都是卑躬屈膝,如果他们长个尾巴,恐怕就要当场摇起来了。

刘子秋瞥了令狐正行一眼,并不再理会他,而是转向邵东等人,拱手说道:“诸位县令大人,刘某有意让你们官复原职,今后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仰仗诸位大人,不知诸位大人可肯助刘某一臂之力?”

邵东等人原本只想着能够保住性命就算万幸,没想到刘子秋竟然肯让他们继续当官,着实是意外之喜。众人纷纷点头,猛拍胸脯,狂表忠心。邵东更是夸张地三拜九叩,大声说道:“下官愿为主公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既然如此,刘某就放心了。”刘子秋摆了摆手,说道,“你们各自回衙,照常署理县事,替三军筹措粮草,不得有误。你们的家人都在县衙之中,有士兵守卫,没有人敢去骚扰,你们大可安心。”

这是一个胜者通吃的年代,战败一方往往会变得一无所有。他们不仅会失去土地、房屋,甚至连妻妾儿女都无法保全。从被俘虏的一刻起,他们家人的命运也就变得不确定起来。现在有了刘子秋这句话,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却听刘子秋又说道:“不过,刘某还有一句丑话要说在前头。汝等回去以后,当严格按照朝廷律法行事,如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之举,刘某绝不轻饶!”

这些人在气节上或许有亏,但能够当上县令,多少也有些本事。水至清则无鱼,刘子秋并不奢望自己的手下都是大清官,都是道德高尚之辈,只要他们能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那就算是合格的人才。即便如此,刘子秋仍然会时时给他们敲敲边鼓。这番话只是警告,将来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