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尽梦境-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自然是没有能力与B段位的对手对抗,哪怕此人要比当日的裴行俨弱得多,所以残月一开始便按队长的授意使了激将法,挑起对手不服输的血性。

他将锤子舞得虎虎生风,就像在耍一根木棍般轻松,轻蔑地看着对手,大叫一声,“有种的就先接我三锤试试!”

对手是个十足的莽汉,草原人又没有诸多的弯弯绕,他不知是计,当下便接受了残月的挑衅,采用最不讲究技巧的方式比拼蛮力。

双方你三锤我三斧地硬碰硬下来,无不是尽了全力,虽然未能分出个胜负来,但都累得气喘吁吁,各自退往一边休息。

残月成功地暂时拖出了对方一名B段位战力,但是他却暗自心惊,自己可是发动了“蛮力”的E效果“强力”,使出了四倍于常人的力量,居然才勉强与对手打平,可见这匈奴大汉的力量有多么的惊人。若非对手中了激将法,真要再结合技艺的话,残月当真是早已死得身体都僵了。

真正痛苦的是司马富强这边,别看他长得就像个草原大汉,但在现实世界一直从事文职工作的他又怎能与鲜卑壮汉相比。此时他负责用盾牌吸引其中一名使马刀的对手攻击,给晓风制造攻击的机会。几乎对手每一刀下来,他都得踉跄着退后两三步,引来观战诸人的一阵哄笑。

在草原人看来,像司马富强这种体材,居然如此弱不禁风,这种人怎么能成为合格的战士,他父母早该把他扔到草原上去喂狼。

晓风眼见队长处于绝对劣势,自然是急得不行,但是他的“敏捷”技能还不到用的时候。可以说,今天的关键便是出其不意,张伟隐瞒“爪”技能,争取一击必杀。而残月隐瞒其菜鸟的实力,依靠“蛮力”专属技能拖住一个敌人。那么最后一个关键便是晓风惊人的突袭速度,也是必须取得一击必杀的决定性效果,若是过早暴露,就不成奇兵了。

东海队诸人除了张伟外,其他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技能段位太低,对付小兵足够,对付大将却力有不逮。但是此时谈论这个毫无意义,就算他们已经攒足了技能熟练度,掌握了必须的晋级技巧,但是以东海队已经破产的积分储备,根本就无法支持这么一大笔支出。

张伟还在找机会,残月还在喘气,司马富强还在苦苦支撑。

只有晓风游走于其间,时不时地出手帮助处于绝对劣势的队长一把。同时他还要关注张伟和残月那边,只要哪里有机会,他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发动“速度”去捡个便宜。

别看他的E效果“速度”能够加快移动速度,于手上的动作却是没有任何效果,也就是手慢脚快。所以“速度”与“身法”是相得益彰,于其他战斗技能却是无多大助益。

晓风唯一能够利用得到的便是“敏捷”的D效果“弱点攻击”,抓对方弱点,争取取得致命攻击效果。但是这是有成功率的,主要还是看被攻击者的防备状况。所以“弱点攻击”更是不能轻易发动,一旦引起对方的注意,以他可怜的E段位“剑术”,想要对高达B段位的对手造成伤害实在是有些难度。

他和队长加起来还是差了对手一大截,那鲜卑勇士一刀劈退司马富强之后,还能好整以暇地喘口气,再转身赏晓风一刀,然后看着这个竹竿一样的瘦猴连滚带爬地闪开。这名马刀鲜卑人并不是没能力快速收拾了眼前两个弱不禁风的对手,而是存心不下杀手。

司马富强很快便发现了这一点,并迅速做出判断。眼前的对手在鲜卑人中应该算是滑头的,他之所以在这边拖拖拉拉的,显然是不想去面对最强的拓跋珪。这恐怕是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他立刻动起了脑筋。

过了片刻,他突然开口说了一段奇怪的语言,在场的鲜卑大汉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与队长配合的晓风闻言也是一愣,但是他很快便反应了过来,那是英语啊,队长欺负鲜卑人听不懂,在给自己布置战术呢,于是他抓着长剑义无反顾地扑了过去,

此时晓风摆出一副拼命的架势,举在长剑大呼小叫地向马刀手冲了过去。

那鲜卑人看着他那破绽百出的招式,尽管知道对方一定有什么打算,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将信将疑地挥起马刀,往晓风的剑上斩去。

晓风的长剑甫一接触对方的兵器,便虚不受力地往外荡去,差点脱手飞出。

鲜卑汉子心中顿时一惊,将注意力转向司马富强那边。果不其然,眼见那拿着盾牌和长剑的家伙不知何时从怀里掏出一把小手弩,正瞄着自己的脖子射来。

手弩的射速很快,而且梦中人总是习惯把手弩装好一枚箭矢之后再放入武器袋中,尽管对手弩的寿命有很大的损害,但这样便于偷袭之用。所以鲜卑人发现这一点时,已经来不及回刀自救,且司马富强瞄的是他胸口,目标足够大,要躲闪是绝对来不及的。

但他毕竟是B段位的好手,自然不至于就这么死在司马富强手中。这鲜卑蛮子一发狠,居然伸起左手,在司马富强扣动手弩扳机的同时将胳膊挡在胸口,堪堪将弩箭拦下。鲜卑武士基本上都戴着皮革的护臂,再加上这汉子肌肉结实,竟硬生生地用胳膊挡住了这一箭,而且只不过入肉寸许,并未伤及筋骨。

'。。'

第三夜上盛乐除叛逆(四)

鲜卑汉子松了口气,自以为识破了对方的奸计,刚要松一口气,突然发现眼前没了另一人的踪影,记得刚才明明还在自己右前方两米之外,怎么可能一眨眼便消失了。

他尚在疑惑中,突然听到围观的鲜卑人发出一阵惊呼,随后感觉颈后一阵刺痛,随即一截剑尖从喉头冒出。对着身前的空气虚抓了两把,鲜卑马刀手轰然倒地,成为于桓一方最先倒下的一人。

他死得不明所以,但是观战的人却看得格外真切。这两个身手不怎么样的混血鲜卑人配合可谓精妙,在壮汉以弩箭吸引对手注意力的同时,那竹竿却突然像一阵风一般跑起来,快得像草原上的奔马,转瞬间就到了对手身后,并施以绝杀。

这正是司马富强设计的战术。五对五的天平终于开始倾斜,并且立刻就有了加速向有利于拓跋珪一方倾倒的趋势。

晓风已经暴露了自己专属技能的两种效果,此时一不做二不休,快速地向张伟和摔跤手的战团奔去。

那摔跤手刚才也用眼睛的余光看到了另一边的战况,眼见晓风冲着自己奔来,自然是防了一手。

在他看来,眼前的对手虽然身手更好,但是毕竟没有兵器,即便有威胁,应该也不会致命。所以他一改前面的战术,不再提防张伟抓自己的衣领,而是小心翼翼地盯着晓风的奔行路线。以他的眼光,完全看得出那个竹竿一样的家伙手上功夫实在不怎么样,完全是靠速度硬吃对手,只要有所防范,并不足以对自己造成威胁。

张伟等的就是这一刻,他的手指头终于第一次有机会探到对方的领口位置。对方显然以为自己也是玩摔跤的,自以为即便被抓住了衣领也不过是失了先手而已。张伟的右手中指指甲在一瞬间变得乌黑发亮,带着一抹难以察觉的寒光。

晓风跑出一条漂亮的弧线,直冲着摔跤手的背后而去,做出一副要故技重施的架势,将对手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

张伟笑了笑,虽然有些胜之不武,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将爪子扎进鲜卑人的咽喉,横向一拉,同时割断了对方的气管与大动脉,看着那鲜红的血液从颈侧喷射出来。

鲜卑摔跤手这才发现最可怕的对手其实一直就在自己跟前,他想骂对方卑鄙,不过已经说不出话来了,漏气的气管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随着一阵难以抗拒的晕眩,他栽倒在地。

此时对手只剩下三人,面对拓跋珪的两人本就落于下风,此时更是由于同伴的死亡而士气低迷,开始乱了阵脚,眼见着更加不是少年道武帝的对手。

倒是残月的对手已经缓过劲来,发了疯似的抡起宣花大斧,嘴里吼着不知所云的鲜卑语,朝着张伟这边扑来。

尽管相信张伟没问题,东海队的其他三人也赶紧靠拢过来。此时大局已定,完全没必要再冒任何风险。

鲜卑斧手固然豪勇,但此时在情绪上已经失控,眼中不知为何只有张伟一人,完全无视于其他人的存在,挥着斧子劈头就斩,看那架势不把张伟劈成两片誓不罢休。

残月从旁抡锤往宣花大斧的侧面一磕,将斧子撞离原来的线路。而张伟则欺身而上,直接撞进对手的怀中,伸出爪子又要割喉。晓风看得急了,也飞速冲来要分一杯羹。

司马富强离得最远,无奈地看着三人群殴一名失去理智的对手,叹了口气,“这些家伙,抢技能熟练度呢。”说罢他也不再去看那已经是死路一条的斧手,转而盯上了与拓跋珪交战的于桓和另一人。

那名凄惨的斧手脖子被开了个大口子,后背又被晓风补了一剑。最过分的是残月,眼见着对手还没死绝,赶紧再补上一锤子,怎么说也是一点熟练度啊。

三人瓜分完这个可怜的对手,也学着队长那般将目标转向了正在与拓跋珪交战的最后两人。

拓跋珪对付两名对手依然是游刃有余,此时眼见梦中人们盯上了自己的对手,立刻发话了,“这两人是我的,你们休想动!”

道武帝既然都开口了,梦中人们也就不好再打那两人的主意,技能熟练度毕竟没有拓跋珪的亲密度重要,四人只好如同馋猫似的盯着那两个岌岌可危的叛贼。

于桓此时眼见着已经有三人被杀,精神终于崩溃,竟弃了武器原地跪下求饶,发誓要永远效忠于拓跋珪。他的同伙也有样学样,赶紧跟着跪下,眼见着一场闹剧就此要结束。

身为北魏开国皇帝,同时又是好勇斗狠的鲜卑蛮族,拓跋珪岂会有一丝妇人之仁,先前被这些叛逆弄得头疼不已的他不由分说地便砍下了于桓的脑袋,顺手又将另一人也砍了。

这一瞬间,少年道武帝坚毅的双目一扫在场观战的鲜卑人和匈奴人,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升腾而起,一个轰轰烈烈的王朝即将开启,一段胡汉融合的大潮即将席卷北方。

在场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包括东海的梦中人们。大家战战兢兢地向道武帝宣誓效忠,表明与拓跋窟咄及刘亢泥大军死战到底的勇气与决心。

拓跋珪大步走向东海诸人,将他们一一扶起,这些人便是他的开国元勋,便是他今后必须倚重的栋梁。尽管他们的武勇并不如在场的诸多纯种鲜卑,但是无疑他们那汉人的智慧更是令他看重。

'。。'

第三夜中白道战百骑(一)

解决了内忧,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外患,在北上贺兰部的同时,拓跋珪按照司马富强所建议的,派人去向后燕慕容垂求援。

在北上去往贺兰部的路上,东海诸人逐渐与拓跋珪身边的一些亲信混熟了,大家今后也算是共事一主的同僚了,必须打好关系。

司马富强认识了一个叫做安同的鲜卑小伙子,人还挺机灵的,而且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似乎史书里提到过此人。只不过他毕竟不是电脑,不可能什么都记得那么清楚,对于一些史书中露面机会较少的人物,一时想不起来也属正常。

到了贺兰部时,已是九月份,拓跋珪召集贺兰部一众首领前来商议共同对付拓跋窟咄和刘亢泥的大计。

作为东海队智慧与武勇的代表人物,已成为拓跋珪左膀右臂的司马富强和张伟都有资格列席,其余人则以亲卫姿态随扈。

席间,不少贺兰部的贵族对于对抗独孤部的大军缺乏信心,公开提出反对援兵拓跋部。

对于这一点,拓跋珪事先得司马富强提醒过,早有应对的措施,因此也不恼,而是胸有成竹地告知在座的匈奴人,他已让长孙贺前往大燕慕容垂处求援,此行前来贺兰部,不过是为了拉个盟友分享胜利的果实而已。

此言一出,果然风向急转,原先还处于观望状态暂未表态的立刻纷纷表示出对拓跋部的支持,而刚才反对的几人也都没了声音。这样一来,贺兰部的援军基本上已经不成问题,就等慕容垂那边的援军到位。

会上一片其乐融融,贺兰部的贵族们已经开始商量着如何于战后瓜分独孤部的领地和资源,仿佛胜利已经提前到来。唯独司马富强脸色凝重,他终于想起了安同这个名字的出处。这是个本该在去往慕容垂后燕的使者,此时竟然跟着来到了贺兰部,那么慕容垂的援军可就是遥遥无期了。

至于已经在路上的长孙贺,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此人将于半途叛逃至拓跋窟咄处,根本就不会去找慕容垂。

好不容易熬到大会结束,司马富强急忙找上拓跋珪问明情况。不出所料,年少的拓跋珪毕竟不够老道,于此生死存亡的大事,竟只派出一路使节求援。

在东海队长的耐心解释之下,道武帝才明白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思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