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文轩天瓢-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一般合上,看着女儿的小嘴如同早晨池塘中的小鱼浮上水面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般咂巴,他觉得实在已没有什么理由再在心中记挂什么了,风尘岁月所留下的瘢痕,当随水而去。他甚至会在与艾绒做爱时,一旦发现惊动了女儿,都会暂时偃旗息鼓。杜元潮的这番儿女情长,使艾绒常常为之感动,但说出来的话却是:“就知道喜欢你女儿。”    
    但近来,杜元潮让女儿等候的次数却越来越频繁,时间也越来越长了。    
    女儿没有生气,依旧的安静,依旧的聚精会神。    
    雨还在下,当阳光转变为霞光时,那胭脂色暗淡下来,但却更成了胭脂色。    
    艾绒坐在女儿身后的椅子上,与她一起眺望着门外。她怀中抱了琵琶,近来,她会常常想到这把从苏州城带来的琵琶,觉得自己越来越需要它。相对于油麻地的人家,她家似乎太安静了。这是油麻地的一户特殊的人家,不养猪,也不养鸡鸭,甚至不种地———虽说也有自留地,但却不需要艾绒操心,到时朱荻洼自然会领了人来帮助播种、施肥、除草与收割。    
    自从她成为杜元潮的妻子,就再也没有下过地。当那些一同从苏州城来的知青像牛像马一般挣扎于连绵不断的农事中时,她却能一身干净的打扮,安闲地呆在家中。在家中,她除了带女儿,服侍丈夫外,几乎再也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可做,稍为劳累一点儿的事,即便是有,杜元潮也不会让她去做,或是他亲自动手,或是让朱荻洼叫了人来做了。艾绒虽生活于阳光强烈、风雨不断的乡野,却是一番城里人的穿着,一番城里人的脸色,只不过是肤色多了些红润罢了。但这样令人羡慕的生活,也常常会使艾绒感到空虚与迷惘,而近来又添了些不安与郁闷。若是晴天白日,她会带着女儿去田野走走,去观望一朵花的开放或是一只蜻蜓戏水时的样子,那时,她也许会快乐一些。但油麻地偏偏老是下雨,下得人心里一片的忧郁。    
    这个时刻,她就会从布袋里取出琵琶,坐在椅子上,将面颊贴在光滑的令人心中感到熨帖的琴身上,将那双远离农事的纤细而有质感的双手放到了弦上。    
    那琴声仿佛已奏响多时,流淌进淅淅沥沥的雨声中,竟无一丝突兀。    
    弹、拨、勾、轮、揉,琴声没有丝毫的焦躁,点点滴滴,欲扬先止,常常一个音符响起直到余音渐弱为游丝,才又响起一个新的音符。也有小小的接二连三的高潮,那也只是青豆落在板上的细碎之声,不足以撕心裂肺。这琴声更多的是彷徨与犹疑不定。    
    琴声与雨声相谐,竟让艾绒一时错将雨声当成了琴声,而又将琴声当成了雨声。    
    艾绒就有了奇怪的想法:原来,这琵琶是因雨而生的。    
    说来也怪,每当艾绒弹起琵琶时,女儿就会显得越发的安静,并且神情显得有点儿悠远,全然不像是一个孩子的神情。    
    有时,艾绒看着女儿的神情,会将琵琶向前一倾,并微微一笑。    
    说来意味深长,琵琶声中,不见油麻地,却只有梦样的、诗样的苏州,那个生她养她的烟雨小城——— 小巷深深,小巷无数,织成一张温柔的大网。青瓦粉墙,漆门铜环,墙外是一番清幽,墙内是一番神秘。尤其是那些傍水小巷,更是风情万种。那些石子路、石板路,将世界引入平常,引入悠远,引入世俗,引入优雅。桐芳巷、蒹葭巷、西美巷、燕家巷、瓣莲巷、斑竹巷、桑叶巷、槐树巷、仓米巷、柳枝巷……著名的不著名的,却都一样的使人感到温馨,感到情意绵绵,感到雅致。    
    雨天的小巷,更见苏州的那番精神:雨打湿了石子、石板,一番干净,一番清凉。那些身材修长的女孩儿举着橘红的油纸伞,款款走在悠长的路上,衣袖滑落下来时,露出象牙色的手臂,让潮湿的风吹着,心里忽然有了某种感觉,便将柔和的面孔微微上扬,显出一番说不尽的风韵。    
    风丝丝,雨丝丝,情也丝丝。    
    早晨,小巷格外的清静,而清静中,会有一个姑娘或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挎着篮子,用柔婉的声音沿路叫着:“栀子花!———”或叫着:“白兰 花!———”声音在寂寂的巷里回响着,于是幽幽的院落中,就会有女孩或妇女想到,鬓与襟上如果佩戴一朵栀子花或白兰花,该是多么的好!    
    夜晚,那些沿街叫卖馄饨的骆驼担,使这座小城有了别样的灵魂。精巧的炉子,将蛋黄般鲜亮的炉火呈现在灯光不很明亮的小巷之中。夜深人静,那清脆的梆子声,笃笃笃地传播于夜色之中,既使夜晚变得更为静谧,也使人觉到,即便是夜晚,小城仍还安详地跳动着生命的节奏。    
    还有太平山的枫叶,这片片不湿的火焰,既使秋天更像秋天,也使秋天有了一番静穆的壮烈。    
    还有玫瑰酱、玫瑰露、玫瑰酒。就在那个玫瑰花盛开的季节,那些卖花的姑娘将一篮篮玫瑰花送到城里人家。那些花被小心翼翼地装于篮中,花蕊一律朝上,犹如还在枝头,都采摘于天亮之前,花瓣上还沾着晶莹的露珠。玫瑰酱、玫瑰露、玫瑰酒,散发出的却又都是玫瑰的香气,从高高的粉墙那边飘出,飘到巷里,飘到石桥,飘到水上。    
    当然还有评弹。这大概是世界上最简朴也最优雅的艺术了。从头到尾的朴素,从头到尾的单纯,又是从头到尾的清雅。高而不喧,低而不闪,明而不暗,哑而不干,放而不宽,收而不短的说唱,给人的是得当,是分寸,是有节制的情感流淌,是哀,是怨,是悲,是喜,都没有那顶点的沸腾与大红大绿的喧嚣。    
    艾绒看到了父亲母亲,看到了他们朴实无华的弹唱。    
    已是黄昏,雨依旧在下,虽在夏季,却有几分凉意。    
    艾绒弹着琵琶,心中不觉有了悲愁,听着这嘈嘈切切的雨声,不禁轻声吟唱: 庭边木樨花冷落, 篱边黄菊叶凋零, 山茶放,腊梅生, 暖阁红炉酒频斟。    
    礼部春闲二月星, 马蹄踏遍杏花尘。    
    ……    
    一曲未了,两行清泪已细细地顺着她的鼻梁流淌下来。    
    那时,杜元潮与采芹驾船还在水上……


第五部分半吊子雨(1)

    这天,邱子东一枪击中了一只在麦地里觅食的野兔,但又未能将它彻底了结,这只受伤的野兔便一路滴血一路狂奔,将他带到了邻近油麻地的叶家渡。    
    后来,这只野兔被叶家渡的人抓去了。    
    邱子东在无数的叶家渡人喊叫着奔跑着围追这只野兔时,并未加入其中,而是气喘吁吁地拄着猎枪,站在一棵大树下观望着。他并不在意他的猎物,而只在意惊天动地的枪响、浓烈而刺鼻的火药味、猎物一命呜呼的样子或者是它们的亡命窜逃之状。    
    最终,一个并未参与围追的打草的孩子,将这只已经被追得精疲力竭的野兔,轻而易举地抓住了。    
    邱子东没有争要他的猎物,而是很高兴地看着那个孩子高高举着野兔,嗷嗷欢叫在田野上又蹦又跳的样子。    
    一切归于平静时,邱子东听见有人叫他:“老邱!”    
    邱子东回头一看,是叶家渡的书记顾逊贵。    
    顾逊贵指着邱子东:“你也他妈的不务正业,什么狗屁的镇长!”    
    邱子东苍白一笑。    
    他们曾一起去过一趟大寨,半个月时间里都呆在一起,很谈得来,一起抽烟,一起喝酒,一起胡说八道,很投机。邱子东说话算数的那几年,顾逊贵还白吃过许多桶由油麻地的油坊榨出的好豆油,还极便宜地买过两大船油麻地的砖窑里烧出的上等砖。    
    他们就在大树下坐下了。    
    顾逊贵一副百思不解的样子:“你一个能说会道的人,怎么就弄不过一个结巴!”    
    “他不结巴了。”    
    “可他原先结巴!”    
    “可现在他不结巴。”    
    “就算他现在不结巴了……”    
    “他现在就是不结巴。”    
    “好好好,现在不结巴。现在不结巴又能怎么样?我怎么横看竖看,也没有看出他杜元潮这狗日的有什么大能耐呢?”    
    邱子东笑了:“你嫉妒了!你们叶家渡总是被油麻地远远地甩在屁股后头,你看一看你叶家渡大队部的墙上有一面红旗吗?光墙,寒伧得很!红旗全挂在油麻地镇委会的墙上了。墙上挂满了,就挂在房梁上,大门一开,风一吹,就听见哗啦啦响。”    
    顾逊贵心里酸溜溜的。    
    春光明媚,飞鸟穿林,满眼蓬勃,花香浓染了三月的空气,天地万物,都显得有点儿醉意。    
    坐在树下的这两个人,沐浴于酒一般的春光中,心情却似秋天般落寞。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顾逊贵说。    
    “躲?往哪儿躲?无处可躲。”    
    顾逊贵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邱子东呀邱子东,你狗日的,一副英雄气概都哪里去了?    
    !”    
    邱子东无话可说。    
    两人聊了一阵,各走各的路。但顾逊贵走了几十步又回过头来叫道:“老邱!”    
    邱子东回过头来:“有话快说。”    
    顾逊贵追上邱子东,说:“要不,你将家搬到我叶家渡?”    
    邱子东一怔,随即说道:“谁也不能让我离开油麻地!”    
    “好好好,就当我什么话也没说。”顾逊贵说罢,走他的路去了。    
    邱子东独自一人立于苍蓝的天空之下,望着顾逊贵远去的背影。    
    他没有再去打猎,而是背着猎枪,低着头行走在油麻地的土地上———那印满了他的脚印的土地上。    
    他没有回家,而是抱着枪,在芦苇丛中一直坐到天黑。晚饭后,他也没有与家中人商量,便趁着夜色去了叶家渡顾逊贵家中。见了顾逊贵,劈头就问:“你白天说的话算数?”    
    顾逊贵笑笑。    
    “算不算数?”    
    “算数,不就一块宅基地嘛,你随便挑!”顾逊贵有一种冲动:冷看杜元潮众叛亲离的冲动。    
    邱子东说:“顾逊贵,你听着:我邱子东只是将家搬到叶家渡,做一个普通的叶家渡人,并无其他任何企图。”    
    顾逊贵说:“知道。叶家渡庙小,也容不下你这尊菩萨,你只不过是在油麻地出不去,改道从我叶家渡出去罢了。”    
    邱子东一笑:“与你也算没有枉做一场朋友。”    
    “趁我还坐着叶家渡的江山。”    
    “我不拖,一天都不想拖。”    
    “房子盖了,造成既成事实,户口迁过来就是了。”    
    邱子东走上去抓住顾逊贵的手,狠劲地握了握。


第五部分半吊子雨(2)

    邱子东在叶家渡选了一块好地方:前面是条大河,那大河上有来往风帆,且不时有捕鱼的船只行过;后面是桑田;左是芦苇荡;右是庄稼地。邱子东暗地里请了一位风水先生看过,那风水先生正着走几步,反着走几步,东看看西瞧瞧,然后说:“一块好地。”    
    动土那天,邱子东亲自放了丈余长一串鞭炮。    
    叶家渡地大,叶家渡人对邱子东将房屋建到他们的土地上来,心头飘过一丝想法,但这想法浅浅的,飘过去也就飘过去了。    
    邱子东没有从油麻地的砖窑买一块砖瓦,而是靠一位朋友的关系,从很远的地方的一座砖窑买了所需的全部砖瓦。他发誓,建在叶家渡的新房,绝不用油麻地一粒土、一根草。    
    反正在油麻地也无太多的事可做,他索性将全部的心思与精力用在了这座房子的建筑上。他要用全部的时间加上全部的积蓄,在油麻地以外的这块地方,建筑一座这一带最出色的房屋。他要让这座房屋告诉世人:邱子东从此不再做一个油麻地人了,他要在另一块土地上逍遥一番、潇洒一番、痛快一番。他赋予了这座房屋无限的含义,其中包括对杜元潮形象的贬损:杜元潮不容人,他邱子东是被逼无奈,只好举家迁走。    
    动土的那一天,就有人将这一消息转告给了杜元潮。杜元潮听罢,半天没有说话。此后许多天,他也没有对这件事发表任何看法,仿佛这件事情纯属一个捕风捉影的谣传。    
    邱子东也不张扬,日夜为这座房屋的建成而操劳着。    
    大约是在墙砌到一人多高时,这天,天开始下起雨来。起先以为下一阵,这雨就会停住,那些干活的木工、泥瓦工暂时都跑到附近树下躲雨去了。但这雨就是不肯停下,并渐渐大了起来,不一会儿树叶就再也挡不住雨了,那些木工与泥瓦工只好仓皇跑到镇子后面的一座废弃的仓库里去躲雨。可人刚刚进了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