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文轩天瓢-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这天深夜,油麻地人被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惊醒了,但没有一个敢开门出来观望的,黑暗中,悄悄推开窗户,或将一双吃惊的眼睛贴到门缝上,将喘气声压住,向外窥望着:街上正在过兵。好长的一支队伍,从深夜一直走到天将拂晓,那有力的脚步声才渐渐远去。天亮后,人们走到街上,已不见兵影,只是从街边捡起一只被子弹打穿过的头盔,或是一只漏水的军用水壶,或是其他几件无关紧要的东西。    
    又过了一些日子,有消息传来,军队已到了山东的界面,正在打仗,打的是一场恶仗,为了争夺一些光秃秃的山头,死了成千上万的人。    
    又有不少船只出现在水面上。但不是逃难的人,而是伤兵。水面上不时响起痛苦的嗷嗷声,让人心里发紧。一些船只行过之后,水面上竟有一条细细的血线,水中的鱼闻到了血腥味,纷纷浮到水面上。    
    渐渐地,听不到枪炮声了,水面上也安静下来。天下,显出一副太平的样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长望带着一支小小的队伍,回到了油麻地镇。与这支队伍一起来的,还有一个由五六个人组成的土改工作组。    
    当李长望腰间别了一支驳壳枪,身后跟了几个扛长枪的兵,气宇轩昂,从镇上大摇大摆地走过时,油麻地的人不禁往后倒退着,或贴住墙,或贴住一棵树,眼睛里满是疑惑与惊愕:这就是那个成天背着一只破鱼篓、光着脊梁、裤管卷到大腿叉到水塘水沟里捉鱼摸虾的李长望吗?这就是那个将大小不一、品种混杂的鱼虾放在一只水桶里向人兜售、浑身散发着鱼腥味的李长望吗?    
    五年前,李长望与另一个年轻人隔河砸砖头玩耍,不想一块砖角飞过去,正砸中对岸那个年轻人的额头,那年轻人一声不吭,当即倒下了。不知什么时候,那年轻人又被清风吹醒了,便慢慢扶着一棵大树站起来,向河对岸叫道:“李长望———!”没有李长望的回答———自以为砸死了人的李长望,从此失踪了。    
    李长望在镇上走着,见了父老乡亲们,威严但又很客气地向他们点头,并摇摆着手打着招呼。有时,镇上的人会偶尔听到他说:“哇,秃子长成大姑娘啦!”“三奶奶,还认识我吗?我是李长望!”“二爷,看上去您身子还很硬朗!”……    
    某个僻静处,有个年轻人说:“不是说李长望下芦苇荡当土匪了吗?”    
    这时被他的父亲听到了,连忙过来,一把将他扯到无人处:“婊子养的,别胡说八道!人家是下芦苇荡打游击,都当了游击队长了。”    
    有知道内情的,说:“人家在正规军都已干了好一阵了,刚从前线下来。”    
    李长望不停地在镇上走着,走得人心惶惶的。    
    头一天,没有动静;第二天,也没有动静。到了第三天,镇上的人被召集到镇中的大场院。    
    当李长望庄严宣布现在我们穷人翻身了时,人群显得有点儿惶惑,有点儿发蒙,有点儿不知所措,互相张望了一阵之后,显出了几分不安与兴奋。当李长望大手一挥说大家去分程瑶田的浮财时,喧闹的人群像一群闹水的鱼,忽然被一股凉风所惊,一忽闪潜入水底,只留下一片让人生疑的平静水面。    
    “分!全都给我分了!一点都不要剩下!他家的一口锅,一只碗,一根筷子,一把勺,统统是我们穷人的!咱一不是抢,二不是夺,是拿回!拿回自家的东西!……”几年不见,李长望已是一条大汉,也变得很会说话了。    
    几个反应敏捷的,如朱小楼,如朱荻洼,本是站在场院中央的,不等李长望将话说完,扭头就往外跑。其他的人忽然明白了他们几个的心思,稍微愣了愣,也都扭头往场院外跑,一时间人挤人、人撞人、人踩人,有人疼痛了,哎哟哎哟地叫唤着。不知是谁家的孩子被踩着了,尖哭起来。    
    李长望站在台上:“你们上哪儿?你们上哪儿?回来!回来!……”    
    回不来了,人流滚滚,直涌向场院外。    
    出了场院,人们直扑程家大院。纷乱的脚步声,使整个油麻地镇都在发颤。    
    人群中,忽然有人停住:“为什么只往程瑶田一家跑,还有邱半村家嘛!”    
    跑在这人身旁的一个,倒还仗义,拉了他的手:“你他妈的大痴逼,邱半村家还有啥?连毛都没有一根了!”    
    这人听罢一拍脑门:“娘的,我糊涂了!”    
    程家大院的两扇厚重高大的门,这几天就一直紧闭着。    
    人们聚集在大院门口,并未一下冲进大院。面对这两扇威严的大门,刚才路上的那番气势汹汹,竟一时不见了踪影。人们犹豫着,彷徨着。光天化日之下,将一户人家的全部财富哄抢一空,这事情毕竟太重大也太离奇了。后面的人叫喊着:“娘的,怎么还不动手?!”“你有种。”有人小声嘀咕,人群自动为后面的人闪出一条道来。后面的人一副勇往直前的样子,但等走到大门口时,不禁收住脚步,甚至往后退缩了几步。    
    程家大院悄然无声。    
    天又在下雨。雨中有棵枫树,叶子变大变厚颜色变深,经雨水的清洗,闪着幽幽的光泽。也许是风吹的缘故,也许是雨打的结果,一树的叶子沙沙作响。    
    许多人仿佛不是冲着程家大院来的,而是摆出一副悠闲的样子来,抬起头去观望枫树———那一树的叶子,在风雨中轻轻摇摆,仿佛是一树的绿色的袖珍型扇子。    
    有几个人靠近了大门,在门口慢慢转悠起来。在他们后面,人群站成一堵厚实的墙。    
    几个孩子钻出人群,蹑手蹑脚地走到大门口,趴在门缝上往里瞅,不时地说一句:“院子里空空的。”“院子里,有只大公鸡正往一只母鸡身上爬呢。”“爬上去了,爬上去了……”    
    人群里有个大人问那孩子:“你老子往你娘身上爬吗?”    
    众人就笑。    
    “别笑了!你们他妈的都来干什么的?!”朱小楼吼叫着,“怕他个鸟呀,天下是老子们的了!”说罢,颤颤抖抖地走上前去,伸出又宽又厚的巴掌拍响了大门。    
    人们站在雨地里,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头发湿漉漉地贴在头皮上,一个个都显得瘦骨伶仃的,但一个个眼睛贼亮,像用力打磨过的一般。    
    又是几个人上去拍击大门。咚咚声像战鼓一样鼓舞着面黄肌瘦、嘴唇发乌、扛肩缩腮的穷人们,他们吼叫着:“开门!开门!”    
    程瑶田坐在一张紫檀木卷书式搭脑扶手椅上,纹丝不动。他不能去开这个门,而家人又早已吓得缩成一团,没有一个敢去开门的。    
    咚咚的拍门声,最终变成了隆隆的撞门声了。    
    采芹紧缩着身体,钻在母亲的怀抱里哆嗦着,不敢向外张望。    
    人群后面有人发一声喊:“冲呀!———”群体响应,随即,人群排山倒海般地向大门冲来,大门哗地冲开了。    
    采芹一直钻在母亲的怀抱里哆嗦着。她听到了花瓶粉碎的声音、柜子翻倒在地的声音、布匹撕裂的声音、脚步跑动的声音、呼哧带喘的声音、因互相抢夺一件家什而争吵的声音……她觉得房子在被掏空,在摇晃。    
    母亲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紧紧地搂抱着她。    
    人们不加选择地“拿回”着,因为没有时间加以选择,稍一迟疑,眼前的一把椅子或是一条凳子就会被一个眼捷手快的人夺了去,只能见到什么就赶紧上去先占有它。人们抱着、扛着、搂着、抬着、拖着、推着,将长的、短的、大的、小的、硬的、软的、能吃的、不能吃的、能用的、不能用的,一股脑儿地向院门外搬动着。    
    程瑶田闭着眼睛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形同死人。    
    小孩、老人也都一起参与了这场油麻地历史上很少见的洗劫。他们偶尔抬起头来见到程瑶田时,会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但随即低下头去,赶紧寻找还未被人拿走的东西。    
    碗,要;盘子,要;象牙筷子,要;锅,要;鞋,要;袜子,要;擀面杖,要;大烟枪,要;夜壶,要……手里拿着,怀里揣着,头上顶着,嘴里衔着……真他妈的痛快———痛快淋漓啊!    
    家中有身强力壮的儿女们的,当然会占更大的便宜。即使在一片混乱之中,他们都会迅速作出明确分工,谁搬东西,谁看东西,一会儿工夫就派定了。势单力薄的,一边嫉妒着,一边拼命搜罗着,竭尽全力地想找回一些平衡。也有将东西搬出了大院但一转眼的工夫又被别人弄走的,于是就去寻找,找到了就要抢回,抢不回就争执,就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


第二部分枫雨(3)

    一个老太太与另一个老太太为一只锅盖吵起来了: “是我拿到手后放在这儿的!”    
    “谁见着了?”    
    “人要讲理,不讲理还不如吃屎!”    
    “对了,不讲理的还不如去吃屎!”    
    大伙都很忙着,没有人理会她们的争吵。    
    镇西头柳篾匠家的二傻子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傻乎乎地笑着。他裤裆的那一截东西,似乎永远像一根胡萝卜般举着,顶起了他薄薄的肮脏的短裤。因短裤经了雨,使他那一截东西显得半明半暗。他摇晃着,蹦跳着,见哪儿姑娘多,就往哪儿蹭。姑娘们见了,骂着:“不要脸!”都躲着他。    
    二傻子不知从哪儿找到了一只带铜箍的小木盆,紧紧地搂在怀里。    
    正在将一只锅顶在头上往外跑的柳篾匠看到了,大声吼道:“放下!放下那玩艺儿!”    
    二傻子非但不肯放下,反而将那小木盆搂得更紧。    
    柳篾匠叫道:“那是程瑶田他老婆夜里撒尿用的!”    
    二傻子搂着小木盆,钻出人群,朝院门外跑去。    
    周铜匠对柳篾匠说:“你老婆这辈子能用到这么好一只上等的尿盆吗?”一笑,赶紧往屋里走去。    
    院子里,朱小楼与一个叫朱连城的汉子为争夺一条油光闪闪的长凳干上了。他们各抓住长凳的一头,死不撒手,在院子里谁也不让谁地对峙着。    
    “是我先抓到的!”朱小楼说。    
    “是我先抓到的!”朱连城说。    
    然后,两人就赖下屁股,往各自的方向拉那条长凳。两人力气差不多大小,长凳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来来往往的人就躲避着他们,怕耽误了自己“拿回”东西,谁也顾不上来加以调解或劝阻。    
    朱小楼毕竟是个屠夫,性子要野蛮一些。这时,他一眼看到一个人手中正抓了一把从程瑶田家的杂物房里“拿回”的锋利斧子,扔下长凳,一把从那人手中夺过斧子,朱连城有点儿害怕,他撒手放下了长凳:“你……你要干什么?”    
    朱小楼拿起斧子走向长凳,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手起斧落,拦腰砍在了那条硬木长凳上,立即溅起一片新鲜的木屑。将那些看的人,直心疼得要死。    
    屠夫朱小楼忽地变成了一个伐木工,一斧头一斧头地朝那张长凳砍去。    
    朱连城一旁站着:“砍吧,你有力气,你就砍吧。”    
    又是一斧头,好端端一条长凳断成了两半。    
    朱小楼扔下斧头,拍了拍手,朝朱连城说道:“逼上屙泡屎,谁也日不成!”    
    充实而富有的程家大院,转眼间,变得一派苍凉、虚空。    
    油麻地镇的男女老少都在兴冲冲地走动着,谁也不是空手。    
    整个油麻地,只有两户人家没有参加这场史无前例的、群情激荡的“拿回”,一是邱半村家,一是杜少岩、杜元潮父子。    
    邱半村早在两个月前就已倾家荡产,只剩下一幢空无一物的大屋。这些日子,他和家人很少在镇上露面,只是关紧了门,躲在门后,紧张不安地听着外面的动静。当邱子东挣扎着要往外面跑时,邱半村就用已经半身不遂的身体死死挡在门口,用含糊不清的言词喝令邱子东老老实实地在家呆着。    
    杜少岩与杜元潮在人们如狼似虎地出入程家大院时,父子俩一直手牵着手,在不远处的一棵枫树下无声地站着。    
    在他们父子面前经过的人,会有一两个人提醒道:“一根桩!愣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紧地去取一两件东西!”    
    杜少岩、杜元潮依然站着不动。    
    那张黄梨木六柱式架子床被人抬走了,那条红木夹头榫长案被人抬走了……    
    杜元潮几次要冲上去干什么,都被杜少岩用有力的大手死死抓住了。    
    杜元潮站在父亲身边,心里想着的是要进程家大院。自从他和父亲离开程家大院后,他就再也没有跨进过这座大院的大门。他不是想看院子,也不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