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点,以后同样不用担心平州这地方留不住人了。

人吗,平常时候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石磊只要能给他们想要的生活,到时候真是赶都赶不走啊,而且家人都归心了,还愁那些平州的将士们不对他石磊死心塌地的吗,所以说这是两相便宜的事情。

石磊想到的还是得问平州的土地要效益,有那么多的土地在,不好好利用确实太浪费了些。只是怎么用,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

石磊也怕自己的想法有点太天真了,到时候好心办坏事不说,还会消耗掉当地人本就不多的对大唐朝廷的信任,他罪过就大了,他又不是打算造反的野心家,没必要干这种可能激起民变的破事吧。

和范大叔简单的商量了一下,石磊的想法还是获得了认可,因为确实是比较稳妥的。

对石磊来说,到平州这地上任,确实是个劳心劳力的辛苦工作,但好处也还是有的,除了职位上升,还能经营一块自己的地盘这些以外,最直接的好处,其实还在于他能分到手的职田大大增加了。

平州这地方算得上地广人稀,和挤得密密麻麻的的长安周边地区,那真是天壤之别,虽然因此让石磊的俸禄,反而比级别低的时候还少了那么一丢丢,但是职田那真是多的太多了。

石磊完全可以用这片面积庞大的职分田来做个试验田,看看他的想法到底有多大的可行性。如果效果不好,也不至于祸害了治下的平民,自家贴补一点也就是了,影响完全是可控的。

可要是真的按照石磊的设想干成了,那这里就完全可以当做示范田,吸引更多的平州人,跟上石磊的步伐一起干了。

他能想到的东西,其实都是自家验证过很好用的一些东西,只是怕有水土不服的可能,这才稳妥一点的再在平州当地搞个试点工程。

这第一种就是为石磊带来了传命候爵位的土豆啦!这玩意的适应性也是最强的,同时也是石磊心目中,目前来说最为合适的一种植物,因为这玩意它确实是高产啊,对温饱问题都还保证不了的平州来说,这东西绝对是一大利器。

之所以还得靠石磊拿出来,而不是靠大唐朝廷来推行,并不是李世民只顾作秀,根本就没安排推行这样的好东西,也不是下面的官员不作为,实在是北方国境线这片区域太过苦寒了点。

每年能够种粮食的时间很有限,虽然温度可能并不像后世那么低,可那冷却是真的冷透气的那种,农作物成长的时间本就有限,他们还要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敌军,时不时就得被迫搞个坚壁清野,所以留给他们打理粮食的时间真的不多啊。

相较于刚开始推行,还被说的神乎其神,听着就像是吹牛皮的马铃薯,他们显然更愿意相信千百年来,祖祖辈辈都在耕种着的那些五谷杂粮。

这些东西的生长规律,他们更加清楚些,能有多少产量心里都能有数,严格的控制好每天的食物量,他们还能保证一家人勉强能够活命,不至于全都活活饿死。

可要是新型的作物出点情况,没法保证产量了,真的有可能害死所有人的。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平州的民众显然是没那个可能,带着全家人一起玩命,将希望寄托在这种听上去就很不靠谱的新型作物的。

谁知道这是不是那些官员,为了拍皇帝马屁故意弄出来的所谓“祥瑞”,谁也不想拿一家人的性命,来逢迎官员们。

有这样重重顾虑在,土豆的推行,自然就受到了不小的阻碍,而现在石磊选择用事实来说话,打消民众的顾虑,自然就有人会主动跟风的。

起码土豆铺开来以后,保证平州人顿顿都能有饱饭吃,还是没问题的,到时候石磊说不定都能被当成万家生佛。真的能混上生祠,石磊这一趟就算是没白来。

手撕鲈鱼说

几个可是二月二龙抬头,你们理发了没?听说昨天理发店里全都爆满,不知道今天咋样。。。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公私两得宜

第五百三十三章 公私两得宜

赶在真正的寒冬到来之前,自家的试验田还能再种上一季土豆。这边毕竟还算是关内地区,刚入冬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冷的,当然关外更朝北的地方,可能完全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了,说不定已经银装素裹的。

本来这些土地到了这个季节也处于闲置的状态,无非也就是让手下负责照料职分田的那些农户们多忙活一阵罢了,反正石磊是给他们出工钱的,他们也就不介意帮忙种上一茬土豆了。

虽然他们看待石磊的眼光,还是有点看傻子的感觉,不过石磊又不是真的人傻钱多,达到让他们速来干活的目的也就是了,等到真正的收成出来以后,他们就知道到底是谁傻了。

土豆种子自然是不用愁的,石磊自家就有许多土豆存着呢,哪怕隔段时间就换新的,还是会有那发芽的存在,给家人们吃掉石磊又免不了担心,正好让自家商队顺便给捎了过来。

商队甚至比石磊更早的来到了卢龙这边,赶在冬天到来,异族商人们返程之前,商队早早的就下好了各种订单,要的都是各种东北地区的特产,比如顶级的皮货,还有人参这样的好药材。

这会可不像后世卖出了萝卜价的那些玩意,都是正宗的野山参,而且之前好像一直也不怎么受人重视,因此这年份都了不得啊,不敢说千年人参很常见吧,反正百年人参是真的不太难找。

起码能送到商队手里的,都是年份够足的好货,石家自己就要留下不少藏着的,其他勋贵家里,估摸也没少这么干的,所以这些东西弄回去以后,也能给石家狠狠赚上一笔。

反过来讲,石家这大手笔的订单下去以后,也能很好的拉动平州当地的商贸活动啊,肯定会有更多的异族商人,跑到平州来交易的,这边的市场也更加自由和开放,相信还是能多留下一些人的。

这也是石磊想到的另一个发展平州的方式,多带动一些勋贵的商队过来淘金,这边的商业就能有个长足的发展,谁让原来的基础太差,一点点提高,都可能是成交量翻番,或者打着滚的上涨。

把鱼饵投好以后,商队就带着采购好的各种材料赶回长安去了,走的太晚,万一遇到大雪封路就悲催了,很可能会被留在这里没法动弹的。

这天倒是对那些勤快的农户们没什么影响,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真的非常的粗放,并不用费太多心思,无非就时费点功夫而已。

最耗费力气的耕地工作,反而没用他们怎么出力,别忘了石磊还带来了几百头牦牛来着,既然是给自己耕种的,让这些被全面改造过的牦牛们,去自家地里帮忙翻个地,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吗。

这耕牛比干活的农户都多了,哪怕职分田的面积大了点,也轻松的就被收拾了个差不多。

当初石磊在挑选动物大军的时候,就有这方面的考量,这些牦牛不仅是冲阵的力气,干活同样是把好手,石磊甚至计划着等到来年开春了,把这些牦牛全都租出去,给平州当地的农户们,也能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春耕。

当然了,为了避免斗米恩升米仇的破事,石磊肯定是要收租金的,说不定还能靠着这个赚上一小笔。不过更重要的肯定还是为当地的农事做出一份贡献。有了这些耕牛,他们说不定还能开垦出更多的荒地来,总之是对石磊发展民生的计划很有帮助的东西。

不过拿出土豆这个神物来,还只是石磊计划中的第一步而已。只是尽可能的让当地人能够填饱肚子罢了。为了真正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只有土豆显然是不够的。

石磊干脆的把蔬菜大棚和生豆芽,这些原本只用来带领自家庄户致富的技术,也都贡献了出来,正好可以先让那些给自己帮忙打理职分田的农户们,先体会到其中的好处。

等到这些农户都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了,其他的平州当地人,也有那个动力跟着石磊学习这些东西了不是。

都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的道理,不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他的大部分人,又怎么有追赶的目标呢。

他们能够安贫乐道固然安稳了,可要是全都满足于现状,变得不思进取了,那和一群咸鱼有什么区别,不给点刺激怎么行呢。石磊宁愿平州变成土豪集中之地,也不想变成大家比穷的地方啊。

尽管还是觉得听上去有点不太靠谱,不过农户们反正有工钱可拿,认真的干活也就是了,也不会有人去质疑石磊的决定。

这花掉的也不是自己的钱,他们还没到为石磊心疼的份上,或者说还没把石磊当自己人来看,所以只是努力的按照石磊的要求,把大棚给建了起来。

不过像是生豆芽这样的技术,他们的态度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东西一听就知道很有可行性,也不存在超出他们的理解和认知的东西,见效还挺快的,所以他们很快就把这门技术认真的学到了手里,而且是发自内心的珍视这些技术。

要不是石磊说这些东西以后要在平州推广开来,他们都要立下传儿不传女这类的规矩来保密了。

即便知道了石磊会把这些技术都散播出去,依然不影响他们学习和实践的热情。早掌握在手里,就早比其他人发现些诀窍,也能收获到更多的好名声,到时候找他们买这些芽菜的依然会是最多的。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啊。就像是种地大家都知道,可有的人就能丰收,有的就跟天生天长的没多大区别,打铁的,做木工活的,无不如是。

至于平州当地推行开以后,会不会对石家的庄户们有所影响,石磊还真的考虑过,结论是基本没什么影响。

就大唐这个物流水平,自己弄出的东西,大都只能在周边进行售卖,拉到远地里去还不够路费钱的。错非粮食这样的战略物资,有国家出面进行协调,搞些“南粮北运”这样的大工程,生鲜蔬菜这些东西,怎么可能运到其他地方呢。

所以石家的庄户们该怎么卖自己的大棚蔬菜和芽菜,还是怎么卖就得了。况且这些收入对他们来说,也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一个个现在都跟着石磊过成土豪了,哪还在乎这点利润啊。

之所以还在弄这些东西,更多的还是图的和街坊邻居们,和那些老客户们,有个联络感情的桥梁,也别让自己闲着了。

把这些东西的诀窍,全都抖落个干净后,石磊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他就能动动嘴,真的让他干,他不见得比这些第一次接触的农户们干的好了,也就不去献那个丑了。老老实实的回官邸里,去当他的橡皮图章吧。

顺便,石磊也想和范大叔商议点别的事情,这次是关于在平州这边,建设自己的武力和退路的想法了,可以算是私事吧,只是需要借点公务的便宜而已。

手撕鲈鱼说

最近有点卡文,反倒是下一步的东西都琢磨的差不多了,也是醉了……这才刚加班回来,还好我机智的先去买了点晚饭吃,果然单位说的管饭到我走了都还没见影……

另外,推荐朋友的新书《神话天书》,作者是老司机了,水平有保证

西湖登高看白蛇情义,兰若寺中见女鬼添香,华山之下与神女谈情,长安城中闻魔女幽香。

白蛇传、宝莲灯、西游记、封神演义、倩女幽魂、大堂双龙传、仙剑奇侠传、蜀山剑侠传、。。。。。。

一段段绕人心间的故事,一位位倾国倾城的佳人。。。。。。

这一切都在赵寒笔下,且看他如何书写这本忘情天书!

第五百三十四章 反其道而行之

第五百三十四章 反其道而行之

和卢龙塞的骑兵队一起清缴敌人的过程中,石磊也真正见识了他们的彪悍,也许论阵型和大兵团作战,他们比之十六卫的精锐们还有些差距,但是论起个人的武勇和血气,他们反而更胜一筹。大概是因为他们的战技,都不是一板一眼的训练出来的,而是靠一场又一场的战斗,生生磨练出来的野路子的原因。

不过这一点都不影响石磊对他们的喜爱,相比心思复杂的关内卫士们,石磊更喜欢这些心思相对单纯的多的边塞勇士。

只是他们毕竟还有着官面的身份,关键时刻作为奇兵来用或许可行,又或者真的哪天他石磊落难了,走到了平州这个地方,让这些人装作没看到他的样子,这应该都没问题。

可要说真的像自家私兵一样指哪打哪,哪怕让掀翻皇帝老子都不带打档的,那也不太可能。毕竟他们不是那些经过全方位改造的石家家将,能够保证绝对的忠诚。

所以石磊一开始的想法就很明确,和这些人搞好关系,最好能把他们变成真正的自己人一样,可以放心大胆的使用,但却不会把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这些人的身上,石家的退路,同样不能完全着落在这些人的身上。

倒是石磊只要一天在任,把他们当做自家武力的一部分来用,还是应当没问题的,当然是在完全收服他们,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