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战损的那些兵士,大部分都是在短兵相接时,没能躲开如林的兵器而壮烈的。所以后面吸取教训的石磊,大部分时候都是量仗着大唐先进的技术,靠着兵甲之利在欺负对手。

两边的角色有点对调的意思,石磊他们的战法,更像是游牧民族骑兵的做法了,不停的在远处放着敌人的风筝,不疾不徐的靠弓弩一点点的收割着敌人,慢慢打乱敌人的阵型。

等到敌人自乱阵脚以后,再选择或冲阵或继续放风筝,总能让敌人在憋屈中被玩死。

这样的做法,让石磊他们的斩获很多,每个人都有了好几转的杀敌功勋在身了。而且因为这份谨慎,还成功的躲过了敌人几次设下的陷阱。

当然这里面也有不少动物帮手们的功劳,在它们堪称铺天盖地的侦查下,敌人的阴谋总是无所遁形啊,自然也就很难对石磊他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了,反而经常被他们反吃不少棋子。

就这样跑跑打打的,在吐谷浑境内晃悠了几个月功夫,除了偶尔要追查伏允他们的消息,深入了吐谷浑腹心以外,石磊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外围区域兜兜转转的,逼得敌人也只能调动一些精锐过来进行追杀,只是往往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等到自家大军集结的差不多,石磊能探查到的消息,也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手下兵士的体能和精力,也都到达了一定的极限,石磊果断决定后撤,回中军去汇报消息,为下一步真正的军团大战,提供更多的参考,也能避免那些当地向导忽悠咱们啊。(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六章 真正的狠人

留下一些自家护卫作为斥候,继续关注吐谷浑大军的动向,当然要给他们留下足够的动物帮手和各色物资,包括一些牦牛和母马,方便他们进行机动,石磊他们这才带着满满的收获,和越发庞大的马群,朝大唐军队集结的地方赶了过去。

经过改造的护卫们,体力和精力都要远超普通府兵,这么长时间的不停奔波,也没让他们的战力下降多少。分班轮换着来,还是只负责监视的情况下,想来他们还是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的。

可那些普通的府兵们就不行了,都是开国时就开始打仗的老兵,毕竟到了一定的岁数了,哪怕再精通战场上的保身之道,也架不住他们的身体就是吃不消啊。

石磊他们的归来,在大军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主要是他们的动静太大了点,几百号人简直更像是牧人,多过斥候骑兵,你见谁出去打探消息,还赶着几千匹难得一见的青海骢战马的吗?就这个阵势,不引发广大的反响才怪了。

就靠着这一手先声夺人,石磊他们马上就变成了唐军之中的传说级人物,各种版本的事迹,都没用石磊他们自己去吹,就在大营之中传的到处都是。

当然了石磊手下那帮子府兵,作为军中的老油条,一个个的那也都是相声演员的后备队员,传八卦散发小道消息的一把好手,可也没少把他们自己的战绩往外说了。

其他人听得认真的同时,那赞叹的声音,那仰慕的眼神,还有一张张热血上涌的脸蛋,无不让这些老家伙受用不已,要的就是这个味啊,拼死拼活的走这么一遭为的是什么?实打实到手的功绩自然是不用说了,临老了给自己大大的扬一次名,也不枉世间走一回啊。

他们这番话不仅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成功的激起了军中激昂的斗志,还相当于进行了一番战前动员。因为大唐边境遭遇的那些惨状,也通过他们那大喇叭一般的嘴巴宣传了出去,让所有的大唐军人,都有种同仇敌忾的感觉,这与敌决死的信念,倒是都牢牢的种了下去。

总的来说基本都是向好的作用,那些上官们自然也就不会去阻止他们的夸功行为了。况且他们说的这些也大都属实,起码他们的功绩和所见所闻都是货真价实的,这样的东西才最有说服力啊。

不说引起极大轰动的那些青海骢吧,除了必要的一些,留给了石磊他们作为换乘之用,也算是对他们这些劳苦功高的先锋们的一种奖励了,剩下的那些,可大都让各位大佬给打仗一样的瓜分了,都是要留给自家的精锐骑兵的,这样的顶级战马,绝对是难得一见的好货色,都是心肝宝贝啊。

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份功绩,那十几座遍布吐谷浑各处的,大小不同的京观,也是很好的证明,只是唐军大部队目前还没见到罢了。

另外也不知道李世民从哪弄来这么多变态做军司马,除了平时负责军纪以外,这些机器人一样的家伙,也要负责记录军功,总之基本就是队伍里的纪律部队。

而这些变态基本都有个说不上好不好的习惯,貌似还是从大秦那会传下来的习惯,为了给上报的军功留个佐证,这些变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把每个被干掉的敌人的左耳朵给割下来,连被狗啃烂的那个都没放过。

还要穿成一串串的珍藏起来,尼玛只是给他用来放这些变种功劳簿的驮马就有好几匹,弄得心里膈应的慌的石磊,更不爱朝这些原本就面无表情的面瘫男跟前凑活了。

倒是他手底下那些府兵们,时不时就跑去跟这个三棍子憋不出个屁来的军司马那套近乎,就为了能看一眼自己的战功,都是怎么记的,自己砍死的敌人够不够数,有没有哪个王八羔子,把自己弄来的耳朵给占走了。

哪怕明知道这个死人脸的军司马,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依然还是乐此不疲的,然后回去就开始偷喝石磊用来给伤兵消毒的那些烧酒,一个个乐的跟偷鸡成功的家贼似的。

大概他们这一番夸功,唯一的坏处就是让石磊变成了大军之中,让人又敬且畏的人物,因为石磊的众多光辉事迹,正是他们宣传的重点。可不仅是他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处置那两位残兵的手段,才是真正为人所津津乐道的。

总算是见到真正的狠人,头一次见到一个人可以笑眯眯的弄出那么惨绝人寰的报复手段,还能饶有兴趣的看完全程。

什么“爆你菊花枪”还有“犬决”,绝对都是大家闻所未闻的方式,听上去就是能列入到大唐十大酷刑前列的精彩手段啊。

这之后众多唐军见到石磊不能说绕道走吧,也差不多立马变成战战兢兢的状态,那谨小慎微的模样,还让石磊纳闷了好半天,直到其他军官和石磊凑到一起,又跟他求证起这事了,石磊才算是整明白了事情的起因。

听到其他跟他同级,甚至高了好几层的大将们,都用诸如“石头你当真狠人!”这样的话来赞誉他的时候,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美名远扬”的石磊,还有点沾沾自喜的意思,忍不住又拿出了后世锻炼出的侃大山本事,开始显摆他广博的见闻了。

“这才到哪啊,据我所知,最少还有不下十种方法,能让他们死的更凄惨点。”然后石磊把他所知的酷刑,都给总结了一下,什么剥皮点天灯,梳洗,抽肠,下油锅,在他嘴里都不是最残酷的了。还有在全身割满伤口,刷满蜂蜜,然后放上一窝毒蚂蚁之类的,才是真正的狠招。

随着他说的越多,其他将领的眼神越来越不对了。尼玛这货当真是个狠人啊,以后可千万别落在他手里,宁肯自己抹脖子痛快点,也别经上这么一遭啊。嗯,有看得上眼的敌人的话,也送他个痛快得了。

一帮子后背发凉的武将们,默默的把石磊放进了千万不能得罪的人的名单里,而且给的排名都不低。

石磊要是知道自己只是简单的显摆一下,就让自己的威慑力提高了好几个档次,不知道到底会不会高兴。反正这段时间老是碰到见到他就如避蛇蝎的大唐军士,石磊是真的高兴不起来。

尼玛,那些混蛋老兵油子,是不是帮自己吹的太狠了点,这弄法以后自己不会被孤立吧?看来有必要多树立一下自己的正面形象啊。

及时雨和救火队员之类的称号,貌似更适合自己,咱这么热心肠的正直少年一个,可不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妖魔化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七章 这个逼让我来装

其实唐军之外,因为石磊的这番名声也起了一些个变化,那些投靠过来的党项和羌族的带路党成员,倒是更加坚定了跟着大唐一条道走到黑的决心。大唐有石磊这样的将军在,很明显打败吐谷浑的几率要大很多,他们自然就有机会跟着分一杯羹了。

毕竟大唐的力量,不可能一直留在吐谷浑故地的,最后还是要靠他们这些当地人,来帮忙压制吐谷浑固有的势力,这肯定会给予他们更大的生存空间的,也是他们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个最好契机。

而且背叛的代价,也不是他们能受得了的,要是让石磊把这些酷刑,挨个在他们身上施展一遍,还不如让他们痛快死了的好,他们是绝对不想和这么一号狠人为敌的,尤其是当这个狠人,还着实强大无比的时候,就成了他们颇为敬畏的真正英雄人物。

要不怎么说这些游牧民族的人,往往畏威而不怀德呢,能够如同石磊他们队伍之中的契何力一样,真正一直心向大唐,而且懂得感恩和忠诚的,毕竟还是少数。

石磊已经无心理会军中对他的看法到底如何了,利用在军营中短暂休整的这几天,石磊好好和石珞小家伙亲近了一下。能够在那样一种条件下,救下这样一个小生命,绝对是天定的缘分,所以对于这个干儿子,石磊是真的有几分喜爱的。

但是大军马上就要出发深入吐谷浑腹地了,后续少不了还要长途奔袭,转战几千里都不好说,军中哪有真正安全的地方啊,况且带着这么一个小家伙,怎么说都不太合适,所以石磊还是决定安排一些护卫,把这个天赐的儿子给先行带回家去,给他一个更好的环境。

一路上有马奶和牛奶换着喝,想来也不至于饿着这个小家伙,挑选的护卫都是细心周到的,还都是当了父亲的,多少有点经验,等他们回到后方的州府,雇个奶妈专门负责照料小家伙,再换乘马车送回长安去也就是了,总要比跟在他们身边,一直在马背上颠簸来的舒服多了。

安排好了小家伙的去处以后,石磊就可以全心全意的去应对军中的差使了。早在回来的第一时间,石磊就已经把手头的情报,全都上报给了几路大佬们。具体的行军计划,还需要他们那些脑瓜聪明的家伙来制定,石磊这种只长肌肉不长脑子的,就不用去掺和了。

而接到石磊送来的军报以后,李道宗那一道的大军,早就已经出发,直奔吐谷浑的先头部队而去,目标大概是要先挫挫敌军的锐气。

结果这一路大军搞的太成功,不仅挫掉了敌人的锐气,顺便还把伏允的胆气也给打没了。一场仗真正杀掉的敌人不多,但是吓跑的敌人着实不少。

伏允那个属兔子的家伙又缩卵子了,干脆的烧掉了大片的草场,带着手下主力,就钻荒漠里去窝着去了。就指望利用这恶劣的环境把唐军磨走,看谁的耐心比较久些。

上次他对付段志玄那个稳当的家伙,就是用的这一招,也确实达到了保存实力的目的,只不过这一次大唐动员了这么多大军,不可能就是过来吓唬他一下就完事的啊。

他把大唐君臣斗想的太儿戏了吧,又不是单纯过来表明态度的,他们看中的可是吐谷浑背后代表的庞大利益。

除了青海骢这种让人眼馋的战略物资以外,他们的领地还紧邻着丝绸之路这条大唐的经济命脉,关乎着大唐的整个对外贸易线的安危呢。

让他这么个不老实的家伙,再有继续蹦的机会,岂不是要伤到大唐的根本之一了吗,这是大唐上下都绝对不能允许的事情。

虽然从启用了李靖的那一刻起,他这个大元帅心里,肯定就已经明白了李世民真正的意图所在,只是威吓肯定不会动用他这个致仕的军神的,但是这样的话他还不能直说,也必须要顾及到手下军士们的意愿才行。

多上这么一桩功绩,他只会更加战战兢兢的,反倒是没有又一次的灭国之功加身,他说不定能轻省点。而且被一大帮重量级的手下一起憎恨,显然不是什么太轻松的事情,哪怕是他也要头疼的。

所以如果真的所有人都反对继续深入吐谷浑腹地的话,说不定他也不会一力坚持了。不过但凡有一两个重量级的家伙,开口支持追袭,少不得他也就不客气的顺势应承了。

因此就这个到底追不追的问题,李靖专程把所有够分量的将军都叫了过来,大家一起开个会讨论下。

李靖这话头刚落下,那边将官们就嚷嚷开来,说什么的都有,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反对继续深入的。

只是走到现在这个地界,吐谷浑恶劣的环境,就已经给所有将官好好上了一课。况且草场被毁,对于同样以骑兵为主的大唐军队来说,实在是福祸难料,以后的战斗如何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