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有一天,他这个一家之主,是要真正的带领这个家族前进,去独自思考前行的道路,也要独立面对那些事关家族的福祉和前途,甚至性命攸关的选择。

几天之后,事态的发展,算是没有超出石磊他们的意料之外,罗窦洞那些僚人们的反叛,呈现出了燎原之势,他们纷纷占据了山洞和险要的山路,拒险而守。

大概是没有冯盎的命令,这些名义上忠于大唐,实际有些听调不听宣的岭南军队,尤其是高州下属的那部分,就选择了观望,一直在按兵不动。

大唐也不想大费干戈的从其他地方调兵,直接从岭南调人显然更经济实惠些,所以干脆就遂了冯盎的意,不再让他继续滞留长安了。

而是下了一道圣旨,对他多加勉励的同时,还赏赐了非常丰厚的礼物,尽管这对他冯盎来说,算不得是一份大礼,但起码表面上,这份心意还是很到位的。

有了这份厚厚的荣光,冯盎也就不好意思再对大唐的命令推三阻四了,只能装作依依不舍的启程回去,准备带领本部人马,去罗窦洞那边平叛。

这些一点都没有让人意外的地方,大唐既然还没有把他们冯家,一块连根拔起的意思,自然还是要继续用他的,这份任命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出乎很多人预料,也不在当事人思考范畴以内的,圣旨竟然同时公布了另一项任命,大唐目前唯一的传命候,帝国年青一代中的佼佼者,被誉为年青一代第一猛将,在覆灭突厥的国战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的石磊,竟然也要和作为当地土皇帝的冯盎,一起回岭南去平叛了!

而且看样子,还有让石磊在岭南常驻的意思,因为他的职务,马上都有人补上了,这就让石磊更加措手不及了。

圣旨中席君买代理了石磊的左监门卫中郎将一直,相信以后不犯什么大错的话,下一次朝廷大考过后,他就能顺利的去掉前面这个“代”字了。

而石磊一直悉心培养的薛仁贵,也确实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直接调任了东宫,成了李承前手下的头牌打手。

只是这意思,石磊就算是被流放岭南了吗?

甚至事先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难不成是李世民临时起意的?

因为石磊最近,确实没干什么犯忌讳的事情啊,再怎么看也不至于遭到流放吧?(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八章 最坏的打算

圣旨下到石磊手中的时候,他整个人都是懵逼的,实在是对此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啊。不过真正留给他的时间可是不多了,所谓军情如火,这平叛的命令一下,他就得赶紧打点行装,召集人手,没几天功夫就必须赶上了。

几位大叔抓紧时间给研究了一下圣旨的内容,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这趟去岭南对石磊来说,是福不是祸,只要他能跟着一起完成平叛的任务,以后应当还有合适的职位等着他。或者说其实李二的意思,是让他跟着去蹭功劳的,然后才能光明正大的提升他的职衔。

只是这趟过去,他的任务也比较艰巨,既要在平叛之中有所表现,还不能太抢冯盎的风头,这要是万一被冯盎给恨上了,随便弄个被流矢击中,不幸离世的战报回来糊弄事,他这个传命候也就算是白死了。

哪怕程咬金他们,能够鼓动大唐对岭南的征伐,那也得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他反正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所以怎么才能在这之间找到平衡,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才是其中的关键。

不过按照石磊一贯的特点,凡事未料胜先料败,哪怕几位大叔都做出了相对比较乐观的预计,石磊也一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

石磊干脆的授权了几位大叔,必要的时候可以启动家里的那些退路,包括最后的密道在内,确保家人们和庄户们的安全,才是第一要务,后撤到几处基地内,再缓缓图之就是了。

当然这是发生了最糟糕的一种情况,皇帝想要把自家连根拔起的话才会用到的。毕竟皇帝的心思很难让你猜透,谁知道会不会前一刻还很看中你,后一刻就想灭了你,来实现些别人无法理解的目的呢,石磊也是不得不防的。

然后利用出发前难得的一点时间,石磊亲自上门,去拜访了老丈人一家,还有和自家最为亲善的张士贵,以及尉迟恭两位大将家里,希望他们能在石磊不在的这段时间内,好好照拂一下程处月他们这些家人。

那两位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未可知,但程咬金肯定不会坐视程处月他们,处于危险之中而不顾的,那可是他亲闺女,小石珝也是他亲外孙,他也不是什么本性凉薄之人。想来有他们老几位的倾力照拂,家里的安全,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石磊真正担心的,其实还是其他的勋贵们,虽然自家对这份圣旨中的含义,是倾向于乐观的估计,可他们有什么样的解读,却是难说的很。

要是认为这是石家沉沦的开始,那些往常就和自家这一派不太对付的家伙,肯定也不介意狠狠插上一脚,把石家朝着他们认为的悬崖边上使劲推上一把。

这时候要是石磊家的那两家冤家对头,再发力串联一帮子勋贵一起动手,结局如何就很难预料了。

勋贵之中从来,不乏有人抱着墙倒众人推的想法,真正会选择雪中送炭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能选择两不相帮的,都算得上是友善的人家了。

这也是勋贵之间残酷的生存法则,所有人首先看到的,都是一家一姓的繁荣。

不过石磊自认为还是有那么几位朋友的,最起码也不至于遭遇树倒猢狲散的惨淡局面。起码叔伯这一辈的老牌武勋之中,就不乏有人跑来表达关心,或者送上了善意的。

这时候还能主动靠近的,要么就是看好石家的未来,有着和几位大叔一样的解读的。要么就是真的和石家亲善,看到了其中可能的危机,想要拉上一把的。石磊相信一向亲善的秦大门神,和牛大叔他们几位相熟的叔伯,应当都是这种。

席君买和薛仁贵两位,可以说是石磊一手带起来的武将,不仅没有搬离石家,和石磊划清界限,反而都跑来找石磊表明了心迹,就差赌咒发誓的表明和石家共存亡的意思了,让石磊很是欣慰,起码说明自己没有看错人啊。

更出乎石磊预料的,或者也在情理之中吧,李承乾亲自上门拜访了石磊,也送上了诚挚的祝福,甚至有祝贺石磊又要高升的意思。

这倒是让石磊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哪怕未来还有几个关口需要度过,他也一定会坚定的站在李承乾的身边,一起见证他坐上皇位后的辉煌。

收到了这么多人的善意,再想到和自家素来亲善的安元寿也传来了消息,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恭喜,可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位可是皇帝李二的身边人,虽然不是枕边的,可身为李二的贴身护卫,还是要比旁人多知道很多李二的心意的。

来传旨的内侍,也还是和石磊相熟的那位,依然是那不变的笑脸。多方因素结合之下,石磊觉得,自家借此机会更进一步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正好借此机会,也看清到底哪些人是首鼠两端的,哪些是可以深交的朋友。每一次可能的危机和机遇,既是对石磊的考验,其实何尝又不是石家对这些合作伙伴们的考验呢。

至于敌人们那都不用考验,在可能的时候尽可能的朝死里搞就是了。相信长孙无忌和窦家,很可能也是这么想的,所以石磊也得留下尽可能多的后手,针对这两家可能跳出来搞的那些手段。

经过几天忙而不乱的准备后,启程的这天,还是不可避免的到来了。

“等我去到那边会给你们报信的,放心吧,这次就是去镀个金,回头好等着陛下给我升职加薪,就当我去岭南那边去度假了就好,完全不用担心我的。

就我这一身本事,还有那么多强力的手下在,那冯盎老儿客客气气的也就罢了,他要是不老实,我就摘下他的脑袋一起带回来。”

石磊挨个拥抱了程处月,和玉玲珑姐妹俩,对着强忍泪水的姐妹仨低声说道。她们仨也都很应景的,生生挤出了一个笑脸来。

“照顾好咱们的儿子,我不在家的时候,别欺负玉玲珑姐妹俩,别忘了你可是咱们石家的当家主母,真有人敢于伸爪子过来,别客气直接剁了他。”石磊又单独跟努力保持微笑的程处月说道。

还低下头亲了亲俏生生站在那里的小石珝,唏嘘的胡渣,刺的小家伙咯咯的笑个不停。小石珝的笑声,还是冲淡了不少离别的愁绪。

“去,我像是会欺负她们的人吗。”程处月挑了挑嘴角。

“等我载誉归来。”石磊骑上战马,对着坚持送出来的庄户们,挥着手大声喊道。

“家主定能载誉而归!”庄户们齐声送上了祝福。

石磊狠狠心,不再去看恋恋不舍的家人们,对着战马的屁股,狠狠抽了两下,就带着精挑细选的护卫们,猛地窜了出去。神秘的岭南,我石磊来啦。(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九章 我来我见我征服

石磊这次带过去的人手,和去突厥那一趟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岭南那边的环境恶劣是出了名的,瘴气横行不说,毒虫猛兽那叫一个多,偏偏那边的环境又很是复杂,山多林密,很多时候就让人有些防不胜防的。这样复杂多变的恶劣环境,必须得有对当地比较熟悉的人手才可以。

石磊这些手下人之中,最先被选中的,并不是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南征北战的那些玄甲卫的老兵们,而是加入石家时间最短暂,也是平时最不起眼的一群人,那些被石磊从山贼们手中解救出来的昆仑奴们。

这昆仑奴和新罗婢一样,都是长安这边最为时兴的奴仆,而昆仑奴大部分都是来自南亚各国的土著人,当然也有一些是跟随阿拉伯商人,从非洲那边漂洋过海来到大唐的非洲黑人。

这些昆仑奴长得敦实,性格又憨厚,干活也很踏实很勤恳,自然就是很好的奴仆人选了。

只是前者更常见一些,谁让真腊这类的国家,都离大唐比较近来着,甚至他们来大唐朝贡,都会带上不少这种在大唐享有盛名的土特产,来换些大唐赏赐的丝绸之类的精美物品回去。

而来自非洲的黑奴,要高大强壮的多,又贩运不易,就成了只有少数权贵才能用得上的紧俏货。时不时就有二代会带着那些高大的昆仑奴保镖,在长安街头招摇过市,因为这绝对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是很好的装逼利器。

而石磊手下的这些,肯定都是个头矮小的南亚昆仑奴了,只要看他们也就将将赶上大唐女人的身高就知道了。相对北方男儿来说,他们肤色是要深得多,只看身形的话,威慑力肯定也要差上不少。

不过石磊之所以能选上他们,冲的却是他们的长处。这些昆仑奴非常适应,和熟悉岭南那边的气候环境,因为他们原本世代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和岭南那边差不多。

石磊甚至觉得其中说不定就有岭南土著的存在,毕竟到了岭南那个地界,人们的肤色和东南亚国家的那些人,也没有太大差别了。

谁让那边的天那么热呢,这种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他们的肤色白净不大哪去,为了能卖上钱,那些黑心的奴隶商人,肯定也不介意制造点冤假错案。

另外这些昆仑奴,水性也非常强悍,尤其是经过石磊的改造,和系统的训练以后,在水下憋个五分钟八分钟的,不要太轻松,和身材比例不太搭的大脚板轻轻一划水,就能把这些游鱼一样的家伙送出老远去。

如果只是这些的话,还不足以让石磊下定决心带着他们一起去,关键在于石磊总是喜欢未雨绸缪啊,这些昆仑奴自从来到石家以后,可一直都没干过仆役的活计,而是跟随那些特种部队的教官们,一起在大山之中训练呢。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磨练,中间也为石家的事业拓展,出过几回力了,比如干掉不太对付的山贼头领啊,弄死个把山民之中有威望,但不太服管教的家伙,下河去帮自家的船帮,开拓一下商路这类的活,都干过不少了。

就他们这肤色,大半夜的都不用穿夜行衣,扒光了往阴影里一站,就成功隐身了,干这样的活也是很合适的。

因此现在跟在石磊身后,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昆仑奴一样,作恭顺的奴仆装扮的这些家伙,其实都是双手沾满血腥的狠人,这就是石磊选择他们的另一个原因了。

哪怕是冯盎见了这些昆仑奴,也就当石磊比较喜欢享受,出征的时候,还要带着合用的奴仆伺候着,或者顶多也就当这些人是合格的向导而已,多半是不会朝着死士高手上面想的。

这也是石磊的习惯使然,凡事都喜欢留一手,尤其在冯盎这样的人当面,必须要有所保留才行啊。

而石磊曾经带去突厥的,那批当打之年的玄甲卫,显然就不适合,他们的名声太响亮了,容易引起冯盎的警惕不说,以他们的本事,也更加适合在内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