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放牧大唐-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次也不知道是石磊的儿子面子够大,还是之前上的折子,顺了李二的心意,这才有这样的好事落下来。

这东西就和后世的那些领导人题字一样,可不仅仅是一幅墨宝那么简单,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护身符来着。

尤其是在这大唐天下,皇帝可是能够生杀予夺的,李二的墨宝就更是了不得了,这其中的意义,可是大不相同的。

等到所有的宾客都落座了,赶在上菜之前,今天的主角,刚刚满月的石珝童鞋,才盛装出场,在程处月的怀抱里,傲娇的打量着大家。

这小家伙一点都不带怯场的,面对乌压压的宾客,不仅没有哭闹,反而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甚至笑的啧啧有声的。

然后大方的给大家表演了一出,天女散花的好戏。

一泡童子尿,把最靠近他的程大魔王,他的亲姥爷,给浇了一个通透。

“这小子行啊,不愧是个带把的爷们!”让所有的后辈见了都忍不住打个趔趄的程大魔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高兴的笑了起来。还特意放低了一点嗓门,省的吓到他的乖外孙。

小石珝也一点不怵这个,说话如同打雷一般的姥爷,尿完人家,还送上了一个真诚的笑容。

所有的宾客不,约而同的都大笑不已,少不了也得好好打趣了程咬金一番。

能看他出糗的机会可是不多,尤其是说了他,还不用担心这货翻脸的就更少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军归来

有了这么一出插曲,整个宴席的氛围,都变得欢快了起来,石磊为在座的宾客们,准备了很多的娱兴节目,让所有的来客不仅有的吃,有的玩,还有热闹可以看,保证让他们尽兴而归。

况且石磊家里的饭菜,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的,作为厨房总管的李福,总在不停的将石磊前世吃过的各种美食试制出来,因此石磊家的菜品,总在不停的花样翻新。

同样得了新菜谱的独一味连锁酒楼,也绝对不会让人失望,只是更新的要比石磊家里慢一些罢了。

尤其是这满月宴上,很是有几道新鲜的硬菜,能够镇得住场面的,成功的拴住了所有来宾的胃口。

当然还多了一个隐藏的好处,就是家里的饭菜,绝对能够保证安全和卫生。

采购和制作的全过程,都有李福这个杀手大宗师亲自参与,要是这样还能给人可乘之机,让人在吃的方面下黑手,只能说石磊他们死的不冤。

而目前来看,显然还没有哪个神通广大的家伙,能够瞒得过李福的眼睛,在这方面玩什么猫腻。

刚刚有过完美首演的石珝小童鞋,已经跟着程处月转到后院去了,那里还有专门为过来看孩子的女眷们准备的酒席,都是家里的那些侍者们伺候着,还有石珝这个话题中心在,也不用担心没得聊。

这不,把小家伙刚刚的光辉事迹一说,所有的女宾都笑个不停。

那边的程咬金换下了沾满童子尿的衣服,回到宴席上,哪还跟那群取笑他的老不修们客气,端起酒杯来,就是一通拼酒啊。

还好家里的酒准备的够多,要不然真不够这帮子大酒缸这么祸祸的。

好不容易这闹哄哄的酒宴才算是结束了,给各位宾客的伴手礼,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家还要多来点红皮鸡蛋,粘粘喜气吗。

在礼物方面,石磊向来都不会小气的,特别是这些女眷们,可没少给小石珝置办长命锁啊,手镯和脚铃这类的物件。

金银的为多,玉翠的也不少,小家伙每天带不重样的,大半年功夫才能全带过一遍呢。

就冲人家给这些礼物,石磊这回礼,也不能太寒颤啊。

总算送走了所有的宾客,石磊特意让程处月母子,好好休息了几天,抱着这么个大胖小子,陪着客人们玩,也是很累的好吧。

这小家伙太能吃了点,一个月功夫,足足长了能有5斤重,在同龄人之中绝对是身量庞大的了。

那些女眷们为此可没少跟程处月取经,问她怎么照料的孩子啊,一天喂几顿啊这些。

还有的连当初两人用的什么姿势都问到了,只能说成了婚的老娘们,也是荤腥不忌的,彪悍的很。

依然是最舒服的那辆马车,拉着程处月母子俩,带足了礼物,石磊和他们一起,又去到了程咬金家里。

这叫出窝子,表示程处月这月子,就算是正式结束了,可以自由的走亲访友了。

然后从程家回来后,石家就变成了门庭若市的状态,还是那群皇家和勋贵家里的熊孩子们,这些家伙一*的来石家玩的同时,还少不了好好骚扰一番石珝小童鞋。

这个摸摸脸,那个拉拉手,还有抱起来就亲个没完的,要不是小家伙遗传了石磊和程处月两人的好身板,甚至免疫力都比同龄小朋友要强悍许多,这么个玩法,说不定早就生病了。

石磊一看这么搞都要影响程处月母子俩的正常作息了,只能给这帮小家伙三令五申的,说明了一下拜访的时间。只有在小石珝平时玩闹的时间才对外开放。

其他时间,这些熊孩子们,还是去那游乐园里自己耍吧,反正也不缺年龄差不多的小朋友一起玩,完全不用愁他们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至于他们的安全,自然有负责照顾他们的家人和仆役来负责,不用石磊这边多操心。

当然他也在游乐场那边,安排了一些人手,负责外围的安全,还有供应熊孩子们的吃喝,就算是做到仁至义尽了。

石磊的逍遥日子,也没能再多延续多长时间,大唐的远征军,在彻底的扫平了整个突厥属地,所有不和谐的声音,确立了自己规则制定者的地位以后,收拢了庞大的俘虏队伍,这才慢吞吞的从定襄那边班师回朝。

举国上下绝对是一片欢腾啊,只有金銮殿上,少不了还是争的不可开交,都在为如何安置这些近乎整个部落,或者整建制投降过来的突厥俘虏,而头疼不已。

一些大臣就主张把他们分到内地各州县,改变他们的生活和风俗,大概是觉得“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吧。

还有一些大臣,比如经常让李世民对其言听计从的魏征等,却坚持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如果把这些人迁居到内地,说不定会成为后患。

还举了几个之前发生过的,此类的叛乱做注脚,主张让他们回到原来的地盘上,去接受大唐的调遣就好。

不过他们貌似有点低估了李世民的心思,这位可是想要做名留青史的千古一帝的,干点前人干不成的事情,才能彰显出他的不凡来啊,才能显露出超越前人的本事和胸怀来。

而且这位也向来对自己的个人魅力充满了信心,当然后来发生的众多事情也都说明了,他的这番自信绝对不算是盲目的,反而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就比如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这些,都算是为唐廷立下过不少功劳的,对大唐也算得上忠心耿耿,甚至唐朝皇室的陵墓得以保存,都得亏了这些番将们的不懈努力。

出乎朝臣们的意料,但在石磊看来很正常的,李世民最后还是采纳了温彦博的建议,把这些突厥人全都内迁至河南朔方之地,还保全他们原有的部落和酋长,维持原有的风俗习惯。

打的主意当然是让他们继续搞畜牧业生产,正好平时为大唐牧马喂羊,战时还能提供数量众多的骑兵,来为大唐效死力,算得上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了。

这个想法起码在大唐真正强盛的阶段,一直都施行的挺好的,只是后来大唐自身实力衰弱以后,就少不了有点养虎为患的意思了。

当然了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唐如果一直强盛的话,这些享受到了众多背靠大唐的好处的牧人,也就不会起不该有的心思了。

所以在这事上,真没什么万全之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罢了。

不过这些事都不用石磊来操心,他一个暂时还处于闲散状态的无名小将,金銮殿上都没他一席之地呢,根本就轮不到他来建言献策。

他更关心的,还是大军既然回来了,他的封赏也就该下来了。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好处,总算能够落袋为安了。

对于自己到底能够得到个什么样的官职,石磊可是心痒痒的很呢。(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头上有片草原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好少年,石磊每天都在安利自己,“人生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吃和远方!”因此每天早上醒来,石磊都会能量满满的,投入到和早餐的战斗中去。

今天的石磊依然不例外,精心准备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以后,石磊叫上玉玲珑姐妹俩,和程处月坐到了一起,来享受这顿美味。

既然大军已经回来了,那么石磊想要的远方——躺在功劳簿上混吃等死的日子,应当也离他不远了才对。

这趟突厥之战,他的功劳足够大了,但他的岁数不够大,所以哪怕没有范梦达大叔给他分析,他自己也明白,靠着这趟的首功,他肯定能够捞到一个不小的官职,只不过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他肯定都要止步于这个官职不动了。

好好熬一熬资历,被大佬们磨堪一番,抹去了棱角以后,才可堪大用,等到他真正的成熟以后,才有机会参与到下一次的大战中。

石磊对此也是很坦然的,这本来就是他想要的生活,拿着高高的俸禄,干着不多的活计,还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婆孩子,顺便为石家多多的开枝散叶,造出一个民族来,这样的生活他可是期盼已久了。

况且就他所知,近几年内,也确实没有什么值得人们铭记的大战。

自己趁着这几年功夫,施行一下自己的计划,让那两家敌人多头疼一下。顺便好好经营一下自家的产业,把家族的基础都夯实了,也把自己的锋芒收敛一下,省的老被人惦记着,怎么想都挺合乎心意的。

只不过具体的封赏,少不了还要扯皮半天,主要捣蛋的就是那帮子文臣了。

每到大战结束,这帮子家伙就巴不得天下太平,然后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来个偃武修文,他们就能骑到武将的脖子上拉稀了。

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的问题,只是因为他们的队伍不同,天然的就有这种对抗。

再加上有李二从中的刻意引导,两边的这种拉锯,肯定是少不了的,并不会因为两边的私交,还有打天下时结下的深厚革命友谊,就有所缓解咯。

而且在石磊看来,这大军之所以会回来的慢,其中也少不了以长孙无忌为首的这帮家伙,在其中捣乱。

他们当然不至于搞什么通敌的把戏,只是借着跑到草原上探视军心士气的机会,也没少从军将们手中分走利益了。

比如说牧场的划分,还有势力范围的划定,哪些事情由军队来搞定,哪些要靠文官的嘴皮子,这都是要提前商定好的。因为草原这边,肯定是要纳入大唐的统治之下的。

这都督府的机构和职能,全靠着一帮只会拎刀子和人干仗,不服就给你玩个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军汉,显然是玩不转的。

必须得是文武相济,软硬兼施,才能真正的把突厥的这片庞大的地盘消化掉,变成大唐的牧马地和养兵所。不仅不会变成尾大不掉的负累,还要能够为大唐腹地供血供养才行。

所以说文臣的势力,肯定是要延伸到草原上来的,哪怕是为了安皇帝的心,这片草场上,也不可能只有军方的人,在策马奔驰。

其实军方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的,两边算是心照不宣罢了。要不然文臣这边,连参与进来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多突厥流寇什么的,不小心弄死个把文臣,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人倒霉的时候,实在怨不得别人啊。

正是有这样的思想准备,两边才扯皮那么久,各自的利益,还是要尽可能多的争取到手才行,要是大家拼死拼活的打下来的地盘,好处都让人动动嘴皮子就都拿走了,这帮兄弟们也不能干啊。

战争归根结底打的还是钱,打出去的都是钱财,抢回来的也都是实打实的利益。如果越打越穷,劳民伤财的,还落不了好,这样的战争,显然没人愿意支持的。

既然知道这封赏,一时半会的还搞不定,石磊也就不眼巴巴的盼着了,有这时间,他还是出去找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武将们去喝喝酒,多交流下感情吧。

都是一起扛过枪的过命交情,这样的友谊,必须须好好珍惜才行。

自己既不朝军队里安插人手,也不搞山头,不是去拉帮结派的,这些武将应当都挺欢迎这么个,单纯为情谊而来的家伙才对。

苏定方那边搞不好还是要背锅的,石磊暂时就先不去找他了。等到尘埃落定了,再去找他喝酒吧,也显得自己情意深重,不是逢高踩低的人。

况且他这会估计也忙着呢,同样是有数的功臣,想拉拢他的人不要太多。当然这也是石磊这么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晃悠了一圈,各种宴请接到一大堆,自己想找人喝酒,却差点没找到人,一个个的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