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之烽烟-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他们没想到以往的历史已经成为了过去,被韩争暴力的扫尽了垃圾堆,韩争军对于主动送的孝敬钱是一点也不客气,但对于抓捕他们却同样是不客气,丝毫没有讨价还价的机会,直接把人带走。

这些烟贩中不乏一些亡命之徒,看到对方是想要斩尽杀绝了,就想反抗,但更多的人确是选择逃跑,在如狼似虎的士兵面前敢反抗的人毕竟是少数。

士兵们此时早已不是没见过血的农民百姓,对于他们这些已经见过血,杀过人,上过战场的士兵来说,那些亡命之徒的徒劳反抗,无疑是送死一般,毫无例外的全部当场枪决。

其他烟贩看到这些士兵的心狠手辣,逃跑的更多了,但接到韩争命令的士兵们对于逃跑的人只是jǐng告一句之后,仍然坚持的也是直接枪决。

这次动静有些大,整个县城中已经好久没有这种规模的兵乱了,县城中此时局势在那些烟贩的鼓动下,已经出现乱象,但韩争根本就不理会,之前他就想到了这种情形,早就派人前往四门守着城门,想要趁乱逃跑,无疑是痴人说梦罢了。

这场抓捕一直持续到下午二点多钟,共抓获二十一人与此有直接相关的人,反抗别枪决的有将近十人,而因逃跑被枪决的却是多达三十多人。

同时,趁机在城中哄抢作乱的地痞流氓,被枪杀数十人,整个县城仿佛到处都是血sè,居民们在自家屋内战战兢兢的看着门外的动乱,不敢踏出一步。

这所有的抓捕和枪决之人,并不是每一个都是老板,大多数是鸦片贩子的同党和助纣为虐之人,对于这些人,韩争并没有宽大处理的意思,他知道纵容坏人就是迫害好人的道理,同样也知道野火烧不尽chūn风吹又生的道理。

抓捕行动结束之后,韩争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派人查抄这些人的家里,一切东西财物都没收军中。

而统计出来的结果,不得不让韩争感到什么是财大气粗!

这些鸦片贩子,只是黄金就有二十多根,银元更是有三万多块,鸦片也有将近一百多斤!

这只是一个小小县城就这么多,要是全国那该有多少?韩争不敢想下去了,只是觉得头皮发麻。

前世中,韩争知道鸦片对中国的毒害,却是从来没想到会达到这种触目惊心的程度,这也是韩争后来在全国打击鸦片毫不手软埋下了伏笔。

韩争把这些查抄的物资全部运回营里,而抓住的二十多人也被士兵们压着带往军营,准备接下来的事情。

众士兵在韩争的安排下,留下百十人维持城中的秩序,余下之人撤回到营地。

进了营地,韩争这才把王闲叫进了一个单独的营房里,开口问道:“说吧,这次有几个。”

王闲听到韩争的话后,脸sè也是有些不好看,却也不得不说出来:“总共有十一人参与进来,至于其他人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原来韩争彻查烟贩之前已经和王闲商议好了,在这个过程中,由韩争亲自带队搜查和抓捕这些烟馆和烟贩,而王闲带着手下的宪兵队负责抓捕观察士兵中哪个敢私藏鸦片的,回来后报告上来,这件事情甚至向杰、李峰、陈锋和曹德彪以及韩强等几人也不知道,只有他们两人知道这件事情。

而王闲此时回答的数字,就是上午发现的一些私藏鸦片的士兵数目。

韩争听到这个数字,脸sè也难看了起来,全军就三百多人,而这才来多久,就出现这么多的吸食鸦片之人,但一会之后,韩争终究还是说道:“幸好,咱们还能承受。”

是呀,幸好还能承受,如果这次不狠下心来的话,就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承受了,这却是没法验证是事情了。

“你今天马上回去带人把今天私藏鸦片的都抓起来,和前面的四人都关起来,鸦片全部上缴销毁,最后处理和四人一样对待。”韩争咬了咬牙,说着这些话,满心的苦涩。

“嗯,我知道了。”王闲点了点头,心头也有些内疚。毕竟这种事情严格说起来,也算是王闲监察权利的范围内,这时候才发现事情的严重xìng,已经算是失职,韩争不追究,但并不代表王闲不清楚。

“那抓起来的那些鸦片贩子?”王闲接着问道。

“给我狠狠的杀!”韩争想都没想的说道,一句话决定了那些人的命运。

王闲出去之后按照韩争的吩咐把那些士兵全都抓了起来,把这十一人的事情也全都曝光出来,士兵们这才知道缘由。

下午四点的时候,韩争把营里面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就派人到城中宣传,宣布明天中午午时在城南的乱坟岗处决抓起来的鸦片贩子。

第二天上午,县城很快就热闹起来,陆陆续续的不断有人从城中各处走出来,然后来到城南的乱坟岗,静静的等待着韩争一行人的到来,连许多乡下的人都来了许多,有看热闹的,有瞧刺激的,但更多的却是看着这些恶徒报应的。

在韩争到来之前,李莹找到了韩争,也要跟着过来,韩争看对方坚持和倔强,也就同意下来。

其实李莹心中在决定要陪着韩争走下去之后,那么就首先要融入对方的生活,习惯他,接受他。

到达地点之后,看到到场的这么多人,韩争并没有意外,昨天宣传的时候就想到了这种结果。

自己走上临时搭建的台子上面,手往下按了按,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静静的等着这个渐渐得到他们尊敬的年轻军官的讲话。

“乡亲们,大家想必都知道来这里的所为何事,我不想说那些虚的了,自从剿灭水匪之后,本以为咱们该安居乐业,好好过rì子了,但有这些蛀虫在,如何安心?今天让大家来就是让大家见证这颗毒瘤的覆灭!”

韩争说完之后,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把所有的鸦片贩子都带了上来,接着在验明身份之后,全部蒙上眼睛被士兵们推搡着站成一排。

随之,在众人屏住呼吸的注目之中,韩争的手势狠狠的落了下来,顿时枪声想起,汩汩鲜血飞溅当场。

场下寂静声落针可闻,就这样二十多条活生生的生命在数千观众的注目之下成为过去,直到好久之才想起阵阵欢呼声,和一些受害者家属的悲泣声混杂成一片,最后全都变成一大片的整齐的高呼声。

“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

············

站在台子后面的李莹本来看到这些人在枪声中死去,还有些害怕,但此时听到阵阵的欢呼声,感受着民众的快乐,不自觉间鼻头有些发酸,再看向韩争时,眼中不知道何时,已经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第八十二章:初步的发展

一九一二年二月,韩争终于在自己的地盘上举起了屠刀,杀出一片安宁,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当地人还沉浸在对于烟贩的血腥杀戮中,同时,韩争又令在县城设下四座戒烟所,把吸食鸦片的瘾君子送了进去。

但是这件事虽然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却也很快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弹,不过在二月份,却是在韩争的强力镇压之下,还没有显露出来。

同是二月,南北双方正式和谈结束,经过种种的利益交换,双方在停战条件上慢慢达成一致,形成了停战共识。

一九一二年二月十一rì,比后世的历史晚了整整四十天,但是历史上该发生的,仍然发生了。

南北和谈结束,双方相继撤兵,段祺瑞收兵回汉口之后没呆几天,又接到北方命令,再次自汉口退回驻孝感。

同时,十四rì段祺瑞派自己手下总参赞官靳云鹏自汉口出发,直达běijīng,北方顿时波澜诡异起来,随后,袁世凯对手下各主要将领,下达秘密训令,示意手下联合向朝廷施加压力,强调共和。

共和之事,再次甚嚣直上,清廷岌岌可危。

二月十九rìrì,段祺瑞秉承袁世凯意旨,第三次联名四十六名北洋高级将领电促清廷退位,“立定共和政体”。

同时,袁世凯、徐世昌、冯国璋、王士珍等人,又表面上集体致电段祺瑞,请其劝告各将领切勿轻举妄动,以观察清廷反应。

清廷一rì三惊。

二十一rì,段祺瑞又联合第一军八名协统以上将领,共同发表电报,,并声称将“率全体将士入京”,并在随后的二十五rì,将司令部从湖北孝感又往北迁到河北保定,作出进京逼宫的姿态,二十六rì直接到京。

至此,全国各地一片沸腾,倒清大势已成,二月二十八rì,清隆裕太后迫于各方面压力,终于下诏清帝退位,从此满清zhèngfǔ的在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历史结束了!

“朕钦奉隆裕太后懿旨:自去年年底南方各省民军起事,而其余各省纷纷响应,令华夏遭殃,民生倒悬,因此,命袁世凯遣派人员与南方民军代表商讨国内大局,解民生于倒悬,熄华夏之战火,议开国会,共商国是。”

“然最近几月以来,南北双方各持己见,彼此相责,致使国事难平,民生一rì难安。而今国民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不忍因一家一姓之荣辱而致兆民之水火。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将统治之权还之于民,经各方商议从此国家定为共和立宪之国体。以安国内万民之心,以慰先民华夏之志。”

“当兹新旧代谢之际,现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以宣布南北统一,实现共和,全权组织共和zhèngfǔ,与各省万民以协商统一之办法。总期人民安宁,人心复归于共和,建立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虞舜之治成,岂不快哉!钦此。”

随着清帝诏书的下达,虽然比历史上晚了十六天,但是清廷这个词依然被扫尽了历史的垃圾堆。

袁世凯曾在少年是常说:“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jīng兵,便可横行天下。”

而此时袁世凯也的确达到了人生的顶峰,全国为其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被称为“救中华危亡之即倒,解民生之倒悬。”

对于袁世凯来说,真真正正的是“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

而此时仍然还在坚持的满清遗老遗少们,也只有铁良等几人死死的抓住手中能利用的一切权利,企图抓住已经灭亡的清zhèngfǔ最后的衣角。

北洋各军各将领整天喜气洋洋,直觉自己的这个团体已经成为中国的主宰和民族的英雄。

南方zhèngfǔ自停战和谈开始,相继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召开各种会议,以应对袁世凯上台以后对南方各省的清洗和报复,而在这种情形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被再次重视起来。

在孙中山心中,不为其他,只是希望为民国留下看得见的未来,一旦袁世凯上任以后,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阻止袁世凯对民国政体肆意践踏,独断专行。

但是孙中山依然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南北兵戎相见,必然会导致各地军阀林立,百姓民不聊生,为了尽量的避免发生这种事情,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孙中山不想自己辛苦一生的心血因为袁世凯而付诸东流。

不管南方各省如何的想法,为了自己的利益,但终究对孙中山的提议全部支持。

但此时,这个已经刚刚建立在南方没多久就已经呈现暮sè的过气zhèngfǔ,开始显现出了该有的颜sè,到处一片混乱,军心浮动。

而各个政客,也开始寻求自己的出路,向北方还是继续留在南方,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但终究也要矜持一下的。

三月初,南方开始派代表去往北方请袁世凯来南京就职,以上位为民国大总统,这也是南方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利的一种小手段,但是袁世凯早就看透了这一点。

南方多次请愿都是无疾而终,袁世凯继续以各种理由和使出各种手段推脱,坚持不愿来南方就职,而要在北方就职。

最后,已经无力回天的南方,只得在英法rì等国列强的干涉下,撕去了最后一层遮羞布,也失去了限制袁世凯的最佳机会,再次向着北方妥协,南方孙中山的所有准备一时废去一半。

一九一二年,三月二十一rì(历史中是三月十rì),袁世凯正式在běijīng就任为民国大总统,各个外国列强相继发来贺电,正式承认袁世凯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有人欣喜,自然就有人忧愁。

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满清最后的忠实者,在袁世凯就职之前爆发出了自己最后的一声哀嚎。

二十八rì清zhèngfǔ退位诏书发布以后,铁良等人当rì痛哭流涕,大声哀嚎,联合载洵、载涛、良弼等人一起来去找奉隆裕太后,反对袁世凯,反对南北议和,反对清帝退位,并愿意舍身成为满清最后的一个忠臣,扶保幼主和太后杀出běijīng城,重返东北满人龙起之地。

隆裕太后听后大吃一惊,自己一个女人都能看出来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已经看清了的她,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