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民国之烽烟-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旁观者。

在电报的最后,甚至在陆建章脸上贴了点金,说是两人还算相处不错,没想到一夜之间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同时,信上把陆建章的死亡说成是坚决抵抗乱军,力战不退,而英勇牺牲的勇士。

不过在信上却是没有说出关于徐州归属的问题,有意的避开了这个话题。

就这样,韩争似乎是利用了一次偶然事件,暂时解决了自己在徐州的统治权问题,然后利用舆论把这件事情成功的混了过去。

不过,这件事情之后,北洋军zhèngfǔ那边对韩争的援助却是陡然停顿下来,只有前几天运过来的一部分。

同时,就连段祺瑞都开始有意的和韩争撇开关系,虽说最后礼物收下了,但是却没有在向韩争提供任何情报消息。

显然,北方在背地里已经对韩争这个新兴的地方军阀开始了戒备。

据民情处报告上来的消息,韩争终于知道了另外一件事情,在袁世凯接到自己电报之后,曾经在书房之中狠狠的拍了一挥桌子,同时对韩争大加痛骂一番。

不过在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袁世凯最近似乎是在进行着什么秘密的活动,连这种事情都没有追究,就这样,这件事情莫名其妙的平息了。

不过韩争却是知道,袁世凯为什么会放下这件事情,那就是韩争现在已经颇具实力,即使不能和袁世凯相抗,但是一旦把韩争逼到南方那边,还真的是一个大大的麻烦,况且就是真的袁世凯准备武力膺惩韩争的皖北军,韩争也不会过于害怕,就是因为袁世凯没有钱了!

明白点说,就是袁世凯没有足够的经费来维持自己大军进行一场大规模战役了!

正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可不是一句虚话,况且袁世凯现在铺开的摊子太多,钱财自然无以为继。

不过,在民情处接下来的一份rì常报告之中,却是引起了韩争的注意——袁世凯在进行秘密活动,而且活动似乎与rì本人有关!

当得到这个消息之后,韩争猛然皱起了眉头,出于对rì本人本能的戒备,让他思考了好久,但是实在没有想到在一九一三年下半年有什么比较大的政治事件,因此只好让民情处在běijīng一带加强关注此事,同时搜集更多的消息,同时,韩争也在这上面留了一份神。

不过要说韩争这连着两次和张勋以及陆建章的冲突,最为乐见其成的,似乎是南方的一些人,皖北发生的一系列战事,似乎让太没一些人大为兴奋。

自从袁世凯在国会上面表现的越来越强势,列强出于欧洲地区的不稳定,也开始加大对袁世凯的支持,想要在欧洲爆发战争之前,尽可能的让中国成为各自的一方。

如此以来,南方在这时候可是颇不好受,可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这次可以说是北洋的内部斗争,让他们充满了看笑话的恶趣味,他们可是记得陆建章对革命党人的屠杀,张勋对南京的攻打,而韩争抢占革命党安徽控制权的事情。

但是不管他们怎样猜想,但是对于未来,韩争很是有期待呢。

时间过的很快,尤其是当一个人处于忙碌中的时候,更是快的惊人。

在一九一三年的最后两个月里,韩争已经完全整合了皖北和徐州之间的衔接,地方守备力量也迅速的加强,各地治安治理的初见成效,各种机关逐渐的完善。

可以说,整个皖北和徐州地区就像一个开动起来的发动机一般,迅速的开动起来,每天都是新气象,每天都有新变化。

徐州本地的许多被迫关闭,频临倒闭的工厂在韩争的扶持下,重新开工,街道重新恢复了人气,虽然短时间很难称得上繁华,但是依然在复苏着。

而韩争在收获了徐州遗留的大批资产将近三十万元,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被投入到了煤矿开采和军工厂的扩张,在徐州军械所的基础上,把原来零散的军工生产全部集中在了一起,再加上最近收拢过来的人才,军械所已经能够自主生产小口径和中口径的大炮,虽然产量不高,这确是一个完美的开始。

不过唯一不好的就是,这里面的花费消耗实在是太大了些。

这段时间,如果说唯一让韩争有些惊讶的,就数十一月份发生的一件事情了。

不知道皖南的那个都督受到了谁的蛊惑,竟然发动军队,趁着韩争军分布在徐州一地的时候,悍然联合那些被韩争打压的皖南和皖北之间的小军阀,集中进犯韩争的皖北地区!

不过,这也只能算是意外之喜,别看这些人来势汹汹,而打头阵的却是淮南等地的地方治安军。

这些人如何和韩争的皖北军对抗?!在那些人刚刚动手的时候,留守在皖北的韩争师第一旅的旅长陈锋就笑纳了,更是趁着这个机会,对皖北的其余各地发动反攻,这让曹德彪和李慕禅等人因为不能随着北上而产生的郁闷之情消磨不少,早就想动手拿下其余皖北各地的韩争军,这次抓住机会,毫不手软,把战线利用蚌埠一地当桥头堡,迅速的占领淮南。

然后韩争再次从徐州抽调三千正规军支援,以淮南兵分三路,先后攻占定远、长丰、霍邱三县。

三路大军,一路由曹德彪率领,从定远兵发滁州,牵制合肥方向敌军;一路从长丰直达合肥城下,而最后一路大军却是在另两路大军的声援下,由陈锋亲自率领大军主力,从霍邱一路绕过合肥,挺近六安,在合肥反应过来之前占领整个六安地区,并向南占领舒城,三路大军对合肥的包围圈正式完成。

这让看到机会的韩争,再次放手,从地方抽调守备部队,组成五千名士兵的支队,为前线支援,准备一举拿下整个皖北,韩争这次的行军速度不可谓不快,快到各方还在想着徐州之事的时候,整个江北的安徽地区已经被韩争练成了一片!

而在这个时候,安徽名义都督胡万泰终于害怕了,本来就没有完全掌握的手下军队,面对这种情况顿时分崩离析,对合肥的支援更是没有一兵一卒,坐看韩争攻破合肥,把战线拉到了安庆城下!

最后胡万泰无奈之下,只好向距离最近的这次事件的幕后黑手南方各省求援,而又因为韩争现在兵锋距离南京实在太近,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南方联军一万多人支援安庆,这才让韩争有些意犹未尽的收手,不过自己却也是趁着这次机会势力终于渗透到了长江边上。

最终的结果就是南方和韩争成了赢家,韩争接收皖北几乎全境,南方趁机接收安徽南部和最富裕的沿江地区,可谓是皆大欢喜。

不过最倒霉的莫过于胡万泰,这位刚当上都督没有半年时间,就被南方下套,在韩争默契的配合下,黯然退出了权力的舞台,并最终被南方革命党暗地里杀害,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一九一三年,整个一年的时间里,是韩争的皖北军久经考验,也是大丰收的一年,不仅仅是军队上的胜利,更是政治地位的上升,地盘的扩大,经济实力和经济基础的增强!

到一九一三年底,韩争手下的正规军已经突破两万,地方能够随时征调进军中的守卫部队一万五千人,成了名符其实的地方实力派。

也在这一年,韩争的名字不知不觉中被人们和南方的那些各省都督、老前辈以及北洋主要大将联系在一起,即将成为一个级别的存在!

第一百八十二章:终章(1)

一四年的倒chūn寒显得格外的冷,现在已经是二月份,站在外面仍然是冷的让人受不了,尤其是不时刮起的寒风更是不断的往人的骨头缝里使劲的钻着。

然而今天大清早,望江县这里的一个码头上就挤满了一群人,码头的旁边木桩上插着一支支代表着皖北巡阅使的旗帜,这些旗帜的样式还是在韩争正是占领安徽江北全部的时候,这才确定下来的,旗帜是由一块血红的红绸裁成的,上面用“金线”绣着“皖北巡阅使”几个大字,随着风声不断的飘扬着。

而围在码头上的这批人大多也是穿着军装,其中夹杂着个别的西装商人或者是政要之类的。

只见这时候人群中一个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岁的穿着西装的人在那里不断的和另一个军装中年人发生着争执,不过这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身上的衣服显然和码头上负责守卫的士兵们略有些不同,倒不是肩章方面,而是衣服的颜sè和制式!

这位中年人穿着一身的白sè的军服,帽子上和袖口上有几条天蓝sè的条纹,这一切都代表着这人的身份——海军!

这时候,只见那位青年恼怒的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也不顾天sè寒冷,张嘴说道:“我说周将军!喊你将军行不行?!你要大船,还要装备大炮,还要配备船员海军,我往哪里去给你找去?!就这些还是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从上海那帮子败家子那里淘换出来的,仅有的十多名海军军官也是连哄带骗,给你弄来了,你还要怎么样?!”

听到这话,周围几个穿着海军服的年轻人嘴角不自觉的露出一抹苦笑,可不是嘛,自己这些人还真是被眼前这人忽悠过来的。

而年轻人嘴中的周将军也是韩争手底下安排拉来的人,再加上自己校长蒋百里的关系,这才从那批停泊在上海,已经残废的海军里面弄来的周自发,说起来眼前这位中年人周自发,当年也是出国留学,在美国专门海军学院学成归来的高材生。

不过人才再好,在当时的中国,似乎并不会受到太大的重视,尤其是中国海军。

周自发回到国内的时候,那时候刚刚爆发辛亥革命,到处动乱,曾经有人建议他去参加陆军,在北洋军中或者是南边找个军官干干,依着他的资历,还是能够做到的。

不过他倒是颇为倔强,既然自己是学习海军的,怎么能够改行?!尤其是在看到中国海军如此落后,那些战舰差点成了废铁之后,痛心之余,更是发誓要让祖国的海军zìyóu的行驶在自己国家的主权上。

于是,周自发拒绝别人提议之后,直接被打发到了停留在上海的海军舰队里面,除了混吃等死外,实在是没有其他的办法,南方倒是愿意接收海军,但是看中的却是那几艘战舰能换回多少钱财,来补充陆军军费,北方也是同样的想法,这让海军境地颇为尴尬起来,即使南北双方想要养活庞大的海军,却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蒋百里自从答应给韩争找帮手,拉人才之后,再加上最近几年韩争的所作所为都被他看在眼里,蒋百里再也没有什么疑虑的开始帮助韩争找到一切能够找到的人才,韩争倒也是来一个收一个,不管是哪个领域的。

眼前的这位周自发,就是这样被蒋百里忽悠过来的,同时还花了大价钱从那些吃不上饭的海军手中买下了两艘一千八百吨级的防护巡洋舰过来,同时还有几艘炮艇以及大型的商船。

这些都是韩争在占领皖北,拥有眼前这个长江码头之后,勉力支撑起来的,整整花去了韩争的上百万财政,要不是最近两年韩争这边的生意还算红火,再加上盐税的截留,哪里能够弄的了这些东西。

“郑处长,实在不是我周某人为难你,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但是我们来之前可是说好的,要这些军舰配备齐全,人员充足,怎么现在这么少的人?而且军舰虽然整修过了,但是装备仍然有些不足,我们这些人来这里可不是为了当商船船长的。”

周自发看了眼前的年轻人一眼,虽然知道对方是韩巡阅使的老班底,但是在自己的梦想面前,什么都是第二位的。

听到这话,周围的几名白sè军服的士兵显然也有些黯然。

穿着西服的年轻人正是郑荣,以前当着韩争军的后勤处长,随着韩争实力的不断上升,他们这些人地位也在水涨船高,虽然仍然是当着处长的职位,可是现在的处长可不比以前,现在他可是管着全军两万人的军饷调度和军费开支!

也因为他的jīng打细算,韩争对于这位手下还是信任的,同时也为了表示对海军的重视,这才派整容亲自过来这边办理这件事情。

郑荣自然是知道韩争的重视,这才好说歹说,可是对方实在是嘴巴太硬一些了。

“我的周大将军呦,您就别难为我这个办差的了,你自己看看,这些炮舰和巡洋舰哪一点不比刚弄来的时候强?巡洋舰以前是四门65口径的火炮,现在给你换成了六门75毫米的火炮,这可是大家伙啦!还有你们在上海长江舰队的时候有什么待遇?现在呢,巡阅使亲自把你提拔到中校军衔,还把你任职为咱们皖北军的第一舰队长,你还要怎么样?如果你要是能在国内找到比咱们巡阅使更重视你们海军建设的,你们尽管走,况且你们海军需要多大的投资,想必你也不是不明白。”

郑荣这时候实在是被对方磨得没有办法,这些出国留洋回来的,本事是有的,但是都磨练这么多年,怎么还不知道圆滑一些呢,一个个的就是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