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鼎革-第4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一一个忠实助力给铲除了,以绝了他东山再起的心思:既然连谭纵都被清平帝挥泪斩马谡给废了,那么就别提其他人了,谁要是再敢跟谭纵走的近的话,那么就是纯粹找死。

根据宫里面传来的消息,清平帝之所以将谭纵幽禁起来,是因为清平帝对谭纵十分器重,希望他能借此事静下心来,专心为朝廷效力,言外之意就是与赵云安划清关系,至于幽禁谭纵的地方选择京畿皇庄,则是因为赵玉昭在那里,从侧面印证了清平帝对谭纵有着很高的期望。

当宣旨的太监宣读完对谭纵惩处的旨意后,又拿出了另外一道圣旨大声宣读了起来,结果同样令人大感意外,清平帝准备委任游洪升为钦差大臣,去江南对扬州和苏州一事的有功人员进行嘉奖。

游洪升就恭立在金銮殿殿外的走廊里,他今天早朝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就被人通知到殿外候着,心中七上八下的,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

好不容易挨到退朝的时候,正当游洪升以为没事儿的时候,猛然听到了谭纵被幽禁的圣旨,眼前顿时就是一黑,身体晃了几晃后差点摔倒在地上。

党争!谭纵牵涉到了太子和安王的党争里了,而官家为了维护太子不仅将安王给“逐”出了京城,而且连谭纵这个安王的密友也不放过,谭纵要是倒了的话,那么他又该何去何从呢?他好不容易有了现今这么一个大好的局面,难道就要这么失去了?

正当游洪升满头大汗地站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时候,猛然间听见了第二道圣旨,整个人顿时傻了,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宣旨的太监喊他上殿前去谢恩,他这才反应了过来,擦干了额头上的汗水,又整理了一下朝袍,稀里糊涂地就上了大殿,迷迷糊糊地接过了圣旨。

直到退朝后被一些官员围起来祝贺,脑子里嗡嗡作响的游洪升这才反应了过来,自己竟然成了去江南的钦差大臣,这也意味着谭纵并没有从清平帝那里失势:很显然,朝廷里能当钦差大臣的官员多了去了,怎么也轮不上他这么一个闲职的翰林侍读,而他能成为钦差大臣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谭纵的人。

当第二道圣旨宣读以后,朝堂上的人们顿时就明白了过来,清平帝在找寻一种平衡来维护谭纵的利益,也就是说谭纵吃点苦头只是暂时的。

直到拿着圣旨回到驿馆,游洪升还觉得自己是在做梦,结识谭纵短短两三个月,他就从一个扑街的候补官员一跃成为了官家钦定的钦差大臣,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搁在以往他想都不敢想。

说来也凑巧,宫里面给谭纵宣读惩处圣旨的太监几乎与游洪升同时到达驿馆,当谭纵跪接了圣旨后,他连忙将自己成为钦差的事情告诉谭纵,希望谭纵明白清平帝的意思。

果然,当那名太监宣读完惩处谭纵的圣旨后,沈三和秦羽等人都在为谭纵打抱不平,谭纵在江南这么大的功劳竟然说没就没了,要知道这可是谭纵用命换来了的。

不过得知了游洪升成为钦差后,激动的人们于是就平静了下来,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清平帝对谭纵的补偿,谁都知道这游洪升是谭纵的人。

作为当事人,谭纵倒显得不以为意,所有的一切都是清平帝布下的一个局,看来清平帝为了稳住赵云博和赵云兆,可是很下了一番工夫。

只不过,清平帝这样对自己的话,传到了赵云安那里,想必赵云安承受的压力将更大了,情绪也会更加低落。

下午,藏书阁。

赵云博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看着手里的一本书,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有意思了,先是老爷子将老四给“废”了,接着又逼谭纵“改换门庭”,简直比戏文里唱得还精彩。

不管老爷子出于什么目的,老四终于是离开了京城,这不由得使他松了一口气,还真别说,老四一认真起来,他的心里还真的有点儿发怵。

“你说老爷子是怎么想的,这老四毕竟是他最宠爱的儿子,难道真的为了太子,就这么一脚给踢开了?”房门开了,赵云兆走了进来,坐在赵云博的对面,沉声问道,他总觉得事情好像有些离谱,隐隐约约哪里有些不对,因此前来与赵云博商量。

“最是无情帝王家。”赵云博沉吟了一下,笑着向赵云兆说道,“这还真像是老爷子的手段。”

“你是说,老爷子这回为了太子来真的了?”赵云兆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沉声问道。

“老爷子这回的举动太出人意料,对老四下的手太重了。”赵云博想了想,他也拿不定主意,于是无奈地冲着赵云兆摇了摇头,“至于他打的什么算盘,只有他自己清楚。”

“是呀,老爷子这回对老四可是‘斩尽杀绝’,老四手头上原本就没有什么人可用,唯一一个能用的上而且可堪大用的谭纵也被他给夺了去。”赵云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从清平帝对赵云安的手段上来看,这回赵云安好像真的是完了,经此一事,有谁还会投奔他呢?

在赵云兆看来,清平帝的这些皇子中,也只有赵云安是个人才,其他的皇子简直任由他们搓圆捏扁,尤其是太子,完全就是一个没用的废物,没有一点儿主见,想怎么糊弄就怎么糊弄。

“玉昭执掌京畿皇庄,又是太子的亲妹妹,按照京畿皇庄只能由官家的嫡子女所掌控的这条规矩,以后即使是太子登基,京畿皇庄也会掌握在她的手里,绝对不会假手于外人。”赵云博沉吟了一下,望向了赵云兆,“京畿皇庄防守得如同铜墙铁壁,咱们想尽了办法也没能将人打进去,从昨晚的那个‘自明灯’来看,里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可惜咱们对此却一无所知。”

“你的意思是,拉拢谭纵?”赵云兆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自然清楚京畿皇庄的重要性,否则的话也就不会驻扎有五千大顺最最精锐的黑羽军了,而且如果没有赵玉昭的认可,即使圣旨来了也白搭,除非清平帝亲临才能使得黑羽军打开城门。

谭纵是赵玉昭未来的驸马,只要能与谭纵搞好关系的话,那么就可以想办法知道京畿皇庄里的事情。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老爷子可能会扶持谭纵。”赵云博点了点头,沉声说道,“这个谭纵背靠着玉昭,以后极可能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势力,咱们不得不早作打算。”

“这个姓谭的运气还真好,先是靠着老四上位,得到了老爷子的赏识,现在又凭借着玉昭在朝廷里扎了根。”赵云兆闻言笑了起来,“不过从此以后,他可就要吃软饭了。”

“哥,湖广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赵云博笑了笑,随即想起了一件事情,向赵云兆问道。

“赈灾粮款已经到了,那帮子贪官,绝对不会放过这么千载难逢的机会,肯定会趁机捞上一笔。”赵玉昭微微一笑,说道,“只要他们一伸手,那么咱们的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即使他们不伸手,咱们也会从后面推着他们伸手。”赵云博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嘴角流露出一丝诡异的笑意。

第五百三十二章悲喜两重天

正如谭纵所料想的那样,中秋晚宴过后,赵云安以准备去五台山事宜的名义闭门谢客,一些前去看望的权贵被守门的军士挡在了门外。

赵云安去五台山前一天的晚上,一辆被侍卫们簇拥着的马车停在了安王府门口,谭纵手里拎着一个长方形砖头大小的黑匣子,和赵玉昭从马车里走了下来。

见昭凝公主和谭游击来了,守门的军士不敢阻拦,连忙躬身将两人请了进去,闭门谢客对的是外人,赵玉昭是赵云安的亲妹妹,谭纵又是赵云安的心腹,自然不在阻拦的行列。

“玉昭妹妹来了。”得到了谭纵和赵玉昭前来的消息后,神情憔悴的秦蓉从院子里迎了出来,强颜欢笑地说道。

这几天可谓是秦蓉有生以来最难熬的日子,在没有丝毫预兆的前提下,赵云安忽然之间就被赶出了京城,令她心中慌乱,寝食难安。

“四嫂,四哥呢?”赵玉昭冲着秦蓉微微一笑,亲昵地挽住了秦蓉的手。

“你四哥在里面生闷气。”秦蓉的双目闪过一丝黯然的神色,扭头看了一眼书房,微笑着回答,对于赵玉昭和谭纵,有些事情根本不需要隐瞒。

“玉昭,你陪王妃说说话,我去见王爷。”谭纵知道赵云安此时心情糟糕透顶,于是冲着秦蓉拱了一下手,向书房走去。

赵玉昭随后和秦蓉走进了大厅,坐在里面寒暄着一些家常,赵玉昭的到来使得秦蓉的心情好了许多。

谭纵推开书房房门的时候,头发凌乱的赵云安正伏在书桌上写字,地上和桌子上横七竖八地丢着不少写满了字迹的纸张,赵云安焦躁的时候并不是喝闷酒,而是将自己关在书房里不停地写字。

“梦花,你怎么来了?”听见有人进门,赵云安抬起头,见到谭纵后不由得面色一喜,笑着说道。

赵云安已经得到了消息,知道清平帝不仅剥夺了谭纵在江南的功劳,而且还将他幽禁了起来,如果没有清平帝的旨意的话,谭纵是无法离开驿馆的,因此他对谭纵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清平帝既然打算让谭纵改换门庭脱离自己,那么一定不会让谭纵来看自己的。

不仅外界知道清平帝幽禁谭纵的目的,赵云安也知道清平帝此举的含义,经过这三天来的沉思,他已经明白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清楚了清平帝对自己下狠手的原因――太子:他光顾着对付赵云博了,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会刺激到太子,更没有想到会令清平帝产生误解。

现在想想看,京城里那些关于他和太子的流言蜚语并非空学来风,极可能是赵云博可以散播出去的,目的就是为了挑拨他和太子之间的关系。

赵云安已经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赵云博的能力和力量,自己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在他的计算中,这令他心中不由得一阵沮丧和懊恼。

就像赵云博说的那样,最是无情帝王家,清平帝虽然对赵云安极为宠爱,但是事关大顺的江山社稷,对他痛下狠手也就不难理解了。

赵云安的心中不由得泛起了一阵悲凉,恐怕从今天起,他就真的要做一名安逸的懒惰王爷,了此终生了。

“公主向官家求了情,我这才有机会过来。”谭纵发现赵云安竟然有了黑眼眶,显然这几天没有睡好,微笑着走了过去,“王爷明天要走了,我自然要来送送王爷。”

“梦花,你能有这份心,本王就已经知足了。”赵云安闻言笑了起来,笑容里有一些苍凉,他知道谭纵这次能来实属不易,另外,恐怕清平帝是想让谭纵以此来了解两人之间的这段“知遇之情”。

“王爷,俗话说的好,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谭纵见赵云兆心情低落,于是微微一笑,沉声说道。

“梦花,你别安慰本王了,事情到了现在这一步,本王以后看来要学着那陶渊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了。”赵云安闻言,自嘲地一笑,然后笑着拍了拍谭纵的肩头,“不说这些扫兴的话了,陪本王喝酒去,咱们今晚一醉方休。”

“王爷,有人让我送一件礼物给你。”谭纵没有动身,而是将手里的黑匣子放在了一旁的桌面上,笑着向赵云安说道。

“噢?”听到有人送自己礼物,赵云安这才注意到谭纵手里拎着的那个黑匣子,于是走过去打开了黑匣子,他感到有些好奇,究竟是谁能让谭纵转送礼物?

“《三国策》!”等看清了黑匣子的物品后,赵云安不由得大感意外,他还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原来竟然是一本书。

赵云安随后将《三国策》从匣子里取了出来,翻开封面后,整个人不由得怔住了,里面的扉页上写着两行龙飞凤舞的字“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令谭纵感到惊愕的不是这两行字,而是这两行字体他非常的熟悉,如果他没有认错的话,这是清平帝的手笔。

片刻之后,赵云安回过神来,有些狐疑地望向了谭纵,难道送他这本书的人是清平帝?清平帝此举又是何意?

“王爷,官家说了,希望王爷能在一年的时间里将此书读透。”谭纵微微一笑,沉声向赵云安说道。

“请转告父皇,本王不会辜负他的期望,一定会参透此书。”赵云安闻言,心中不由得一阵激动,宏声向谭纵说道,这表明清平帝并没有忘记他,同时也意味着他以后将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爷放心,梦花一定将话带到。”谭纵觉得应该给赵云安吃一颗定心丸,让他安心去五台山,于是意味深长地向他说道,“王爷所忧之事,官家已然明了,请王爷静心礼佛。”

“你是说……”赵云安闻言大吃了一惊,顿时惊讶地望着谭纵,难道一切都在清平帝的掌握中。

“两个跳梁小丑而已,官家早已经安排好了对策。”谭纵点了点头,微笑着向谭纵说道。

“如此说来,本王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