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鼎革-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赵云安开口了,谭纵当然不能推辞,况且他这些天来在驿馆里也待得有些腻了,早就想着出去透透气,于是在稍微收拾了一下后就领着苏瑾和乔雨等人随着赵云安离开。

“下官参见王妃!”一辆豪华马车停在驿馆门口,等上了车谭纵才发现里面坐着一名雍容华贵的美丽女子,从对方的服饰和头饰上看出是赵云安的王妃,连忙拱手行礼。

那名女子冲着谭纵微笑着一颔首,举止优雅,气质高贵,她是赵云安的正妃――安王妃秦蓉。

秦蓉是大顺镇国大将军秦超虎的孙女,秦超虎与赵老将军、安国大将军鲁月关是大顺军队的三大中流砥柱,深受官家的信任,三人与北蛮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军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大顺军中三分之二的高级将领来自三人的门下。

赵老将军如今坐镇江南,秦超虎和鲁月关留守京城,现在分别掌管着京城禁军的南北大营。

京城禁军分为南北两个大营,每个大营有着十万精锐禁军,号称大顺的御林军,拱卫京师的安全。

赵云安娶了秦超虎的孙女秦蓉,而当今太子赵云义则娶了鲁月关的孙女鲁淑珍,能和皇家联姻,并且联姻的对象是太子爷和最年轻的王爷,足见官家对秦、鲁两家圣眷之隆。

“宋头儿,刚才那名气度不凡的公子是谁呀?”等马车离开后,围聚在周围看热闹的那些候补官员和他们的家眷们蜂拥而上,围住了门外的宋馆主,一名瘦高个男子狐疑地问道。

“你们连这位爷都不知道?”宋馆主扫了周围的人一眼,故作惊讶地说道。

“难道是安王爷!”那名瘦高个男子沉吟了一下,试探性地问,周围的人闻言,纷纷好奇地望向宋馆主。

“没错,他就是咱们大顺最年轻的安王爷。”宋馆主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瘦高个男子的肩头,一改往常的冷淡,和蔼地说道。

所谓风水流轮转,如今谭纵住在驿馆,保不准驿馆里的这些落魄之人走了狗屎运,搭上了谭纵这条线,苦尽甘来,飞黄腾达,宋馆主现在当然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瘦高个男子等人闻言,眼前不由得一亮,心中暗自盘算了起来。

谭纵和赵云安一路上谈笑风生,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京郊的皇家围场,围场的官员们早就收到了安王要来的消息,因此在门口恭候。

马匹和箭支早已经备妥,赵云安一马当先,领着谭纵和一众护卫在树林中驰骋,射杀着被围场军士们从林子里赶出来的野猪、山鸡和麋鹿等动物。

苏瑾陪着秦蓉在凉爽的亭子里说着话,乔雨则有幸参与了这场狩猎,紧随在谭纵的身旁。

谭纵的骑术马马虎虎,射箭则更是门外汉,如果不是乔雨在一旁帮助,恐怕他一只猎物也打不到,恐怕这就是赵云安让乔雨参与狩猎的原因,避免了谭纵的尴尬。

令谭纵惊讶的是,赵云安的骑射竟然十分了得,拈箭拉弓间收获了一堆猎物,可谓箭无虚射,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这个懒散王爷竟然还有这一手。

“痛快,简直是太痛快了。”打完猎后,赵云安来到凉亭前,翻身下马,将手里的硬功扔给一旁的军士后,大笑着随后赶到的谭纵走进了凉亭,秦蓉和苏瑾随即起身,给两人端来凉茶解渴。

赵云安这段时间来过得比谭纵还要郁闷,回京之后他就成为了文武百官眼中的红人,前来王府拜见他的高官权贵就络绎不绝,使得赵云安应接不暇。

短短两天之后,赵云安就被婉怡皇后,也就是他的生母,喊进皇宫用膳,婉怡皇后在用膳时婉言提醒他近期要少与京城里的官员接触,以免引发不必要的误会。

至于婉怡皇后口中的误会指的是什么,婉怡皇后没有说,赵云安心中虽然疑惑,但自然也不会去问。

回到王府后,赵云安让管家去打听一下京城里有关他的传闻,于是得到了一个颇为震惊的消息:京城里的官场上近来在传言,由于他在江南的出色表现,官家有意改立其为太子。

按照大顺皇家的传统,太子的人选一直依照立嫡立长的原则,也就是说只有皇后的儿子才有资格成为太子,在皇后的众位儿子中,长子一般会被立为太子,以固国本。

虽然长子成为太子,但这也并不表明其一定能顺利即位,因为太子由于某些原因被废的状况时有发生,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前太子被先帝废除,才有了现在的官家。

无论如何,大顺朝的历代官家都遵循了一个规则,那么就是从嫡子中选立太子,无论庶子再为优秀,最多也只能当一个协助君王勤政的王爷,这使得庶子们只能望着朝堂之上的龙椅徒呼奈何。

因此,京城里关于赵云安的传言也并非没有一定的道理,官家要是真想改立赵云安为太子的话,那么只要随便找赵云义一个由头,赵云义要废也就废了。

赵云安从来也没有想过要与大哥争夺皇位,为了息事宁人,他随后以身体不适为由闭门谢客,门庭若市的安王爷这才冷清了下来。

不过,出乎赵云安的意料,虽然他刻意保持低调,企图远离这个是非,但是出乎他的意料,官场上关于他要被官家改立太子的传言却越演越烈,认为赵云安突然之间的闭门谢客是由于受到了赵云义的压力,因为就在赵云安被婉怡皇后招进宫里的前一天晚上,赵云义的太子妃鲁淑珍去了一趟宫里给婉怡皇后请安。

在京城官场的传言中,赵云安与赵云义的较量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这种传言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影响到了安王府和太子府的人,更是使得赵云安和赵云义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昨天赵云安的二哥赵云仁特意来王府看望赵云安,言谈举止中对他与赵云义两人之间的关系感到非常担心,隐隐约约表露了不希望看见兄弟阋墙的局面,这使得赵云安异常的郁闷,心中有苦难言,因为这种事情根本无法解释,只会越描越黑,所以他只能强颜欢笑,将赵云仁给应付了过去。

赵云安万万有没有想到事情会莫名其妙地发展到如今的一步,心情不由得变得烦躁,于是今天来找谭纵散心,以忘记京城里那些关于自己的流言蜚语。

谭纵对关于赵云安的流言有所耳闻,他并不是刻意打探的,而是苏瑾告诉他的,苏瑾则是从那些驿馆里的候补官员夫人那里听来的,那些夫人们茶余饭后最喜欢做的就是聚在一起嚼谷京城里的各种八卦,安王和太子之间的传言无疑是最令她们感兴趣的。

在谭纵看来,此次流言来势汹汹,肯定有人在幕后推动,以离间赵云安和赵云义,在朝廷上制造混乱,趁机渔利。

至于那个幕后的推手,谭纵的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了毕时节的身影,他怀疑这是毕时节的后台老板所出的浑水摸鱼之计,因为只要赵云安和赵云义斗起来的话,那么无疑会给对方行事创造机会。

晚上,围场的一块草地上升起了几堆篝火,谭纵和赵云安等人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喝酒一边高声谈笑着,侍女们围绕着篝火载歌载舞,气氛欢快、热烈。

一些军士将打到的猎物剥皮洗净,放在篝火上烤着,香气四溢。

“梦花,近来京城的事情你可听说了?”酒过三巡之后,赵云安起身走向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抬头望着漫天的繁星,沉声问道。

“略有耳闻,不过是一些流言蜚语而已,王爷不必放在心上。”谭纵清楚赵云安指的是什么,微笑着说道。

“树欲静而风不止!”赵云安一仰首,喝干了手里酒杯中的酒,仰望着天上闪烁的群星,神情严肃地说道,“梦花,似乎有人在幕后推动这些流言,本王怀疑他们居心叵测,与江南一事有关。”

“王爷的意思是,这京城里有毕时节的同党?”谭纵闻言,心中不由得暗自钦佩赵云安,竟然能敏锐地察觉到流言背后的奥妙。

“不是同党,而是幕后主使。”赵云安扭过身子,眉头微微一皱,眼神中闪过一丝闪烁,随即恢复了正常,“此人能在苏州和扬州布下如此局面,必定位居高堂之上,本王昨天想了一夜,也不清楚对方究竟是谁,他隐藏得实在是太深了。”

“王爷,狐狸再狡猾,始终逃脱不了猎人的弓箭。”谭纵闻言,眼角禁不住抽动了一下,从赵云安刚才那丝闪烁的眼神中,他敏锐地意识到赵云安好像已经猜到了幕后主使,只是不便说出来,于是不动声色地向赵云安说道。

“他隐藏的时间越长,对我大顺的危害就越大。”赵云安知道谭纵是在安慰自己,扭头看向了一眼远处与秦蓉谈笑的苏瑾,笑着说道,“京城里的事情完了后,和苏姑娘去名山大川游玩一番吧,本王帮你请假。”

“谢王爷!”谭纵闻言,笑着冲赵云安拱了一下手,既然是赵云安开口,那么想必自己的假一定会被上司核准的。

在围场里过了一夜后,第二天,谭纵跟着赵云安返回了京城,驿馆里的那些候补官员们对他的态度不由得又恭维了许多。

第四百五十一章初见

第二天上午,藏书阁。

赵云博坐在藏书阁院落中一个小树林中的凉亭里,一边悠闲地喝着凉茶,一边拿着一本书翻阅着,旁边的侍女拿着一把扇子,轻轻地扇着风。

“大哥!”忽然,一阵脚步声传来,赵云博抬头一看,笑着站了起来。

来人是赵云兆,他走进凉亭后,坐在了赵云博对面。

“去把冰冻酸梅汤拿来。”等赵云兆落座后,赵云博向那名扇扇子的侍女点了一下头,那名侍女就知趣地离开了,凉亭里只剩下赵云博和赵云兆。

“二弟,老四昨天和那个谭纵去了围场,我们的人没法靠近,不清楚他们谈了些什么。”等那名侍女走远后,赵云兆沉声向赵云博说道。

“老四这么聪明,肯定已经意识到流言是有人故意而为,不过他明白的已经太晚了,太子已经对他起了疑心,他们两个的关系再也不可能回到以前,只要他们之间的这个心结不解开,那么不用我们出手,太子自然会对付老四。”赵云博闻言微微一笑,不以为意地说道。

“二弟,你这一手离间计还真是绝,那些流言轻而易举地就分化了太子和老四。”赵云兆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

“既然老头子想让江南稳定,那么咱们就在京城里放上一把火,烧的他不得安宁。”赵云博端起凉茶喝了一口,微笑着说道,“大哥,并不是我的这手离间计绝,而是太子的心中容不下任何人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

“那个谭纵最近在驿馆里与那些候补官员打的火热,看样子有招揽的意思,咱们是不是在里面安排了一个钉子。”赵云兆发现这个话题有些沉重,不想在此纠缠,于是语锋一转,向赵云博说道。

“老头子这一手还真是高,只要施以小恩小惠,那些候补官员们还不为他肝脑涂地,死而后已。”赵云博放下了手里的茶杯,望着赵云兆说道,“大哥考虑的极是,咱们以前忽略了驿馆里的那群人,现在必须要进行补救,否则的话日后这些人必将成为咱们的心腹大患。”

“我这就是安排。”赵云兆对此深有体会,神情严肃地点了点头,这就好比是溺水的人幸运地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那些候补官员们还不对老头子感恩戴德。

“大哥,挑选人的时侯要小心,这些候补官员都有复杂的经历,社会阅历丰富,并不容易被说服,再加上老头子又流露出了招揽的意思,担心这些人使诈。”赵云博沉吟了一下,沉声嘱咐道。

“二弟放心,我自有办法。”赵云兆胸有成竹地回答,他之后想起了什么,不无担忧地看着赵云博,“二弟,你说老头子心里打的什么主意,竟然现在还没有招老四他们前去问话,会不会他已经知道了咱们的事情,正在暗中筹划?”

“不会,苏州和扬州知道咱们事情的人只有毕时节,毕时节被那个谭纵当场杖毙,根本就没有机会供出咱们。”赵云博摇了摇头,“再者说,毕时节对咱们忠贞不二,是绝对不会背叛我们的。”

“那个谭纵还真是狠,竟然为了一己私利而杖毙了毕时节,他就等着被御史弹劾吧。”赵云兆觉得赵云博言之有理,冷笑一声,说道。

“大哥,如果谭纵真的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杖毙了毕时节,那么虽说毕时节死的有些可惜,不过倒也省了很多麻烦。”中赵云博沉吟了一下,郑重其事地看向了赵云兆,“可如果谭纵另有所图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非常麻烦了,他之所以敢杖毙毕时节,那么一定掌握了什么东西。”

自从毕时节被谭纵杖毙的消息从江南传来后,赵云博就一直揣摩谭纵的杀了毕时节的原因,经历了苏州和扬州的一系列事情后,他认为谭纵不是一个没有分寸的人,可是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杀了掌握着重要信息的毕时节?

赵云博想了很多种可能,可随后他又将这些可能推翻了,百思不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