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62-第4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况且当今的皇室还是领导着中国走向复兴。走向世界巅峰的领袖。本就该给与举国之尊崇和敬爱。想想满清手下的中国是怎么一副狗屎样?怎么受洋人欺负的?北京都被人家占了,圆明园都给洋人烧了。何等的奇耻大辱?是为国人即不能忍之。可再看看现在之中国是何等的雄威!

破英吉利,灭俄罗斯。扫平南洋,净荡欧亚,现在北美的大军还跨过了密西西比河,大踏步的向着纽约和华盛顿挺进。就是再皿煮的人也不能对于当今皇帝说什么独、裁独夫。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很乐意拥有一位这样能干胆大的独、裁独夫呢。

有轨电车车皮上花五六哨的广告只能证明北京这座帝都商业的繁荣和发达。不然哪有商家会在电车上做文章呢。

檀香山到现在都还没有一条有轨电车呢。孙汶想起檀香山的麻烦事来,不禁叹了一口气。

檀香山是夏威夷群岛中最著名的一个城市,也是最大的港口。夏威夷群岛作为太平洋中心,是太平洋航运的枢纽,可以被成为“太平洋的十字路口”了。现在国防军在北美干仗,夏威夷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位置越来越重要的夏威夷群岛,地位越来越高的檀香山港口,却留不住追求财富的人。从国防军发起北美战争的当月开始,夏威夷就不住的流失人口。鼎盛时候全夏威夷的人口超过三十万,华人接近七万人。可现在呢?全夏威夷各岛人口综合只剩下了24万,华人和有着华人血统的人群比重更是从30%的巅峰骤降到15%出头,也就只剩下了一半人。

人口全都流去了北美!

孙汶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北美的条件远比夏威夷更好,那里地广人稀。一片片土地和牧场不知道让多少华人眼红到冒血。也不说逃走的老美在那里究竟扔下了多少家当,只说被国防军做废物处理的一家家工厂和成堆的设备,只说国防军那一连串的订单,只要你能拉起人马开动一个厂子,你就发财了。

而在檀香山呢?打这里的檀香木资源在几十年前被英国人砍伐一空之后,夏威夷拿得出手的特产就只有制糖和一些热带作物了。在中国正式夺取夏威夷之后的那一年里,因为中美贸易影响严重,夏威夷两条支柱产业——港口优势和利益近乎瘫痪,整个群岛的经济只靠糖业来支撑着,那段日子实在是艰难。

孙汶也怪不得夏威夷有那么多的人跑去加利福尼亚了。

可这个趋势要扭转不是?国朝已经拿下了夏威夷,华人的比重不说在夏威夷占据绝对优势,怎么着也要比土人的数量多吧?不然你怎么扭转当地的文化和社会,怎么来易俗移风呢?

想起这愁人的事儿,孙汶来到帝都的兴奋被一扫而空。

跨过路面的轨道,走到了街道的对面,孙汶叫了一辆等客的黄包车,吩咐车夫拉着他赶去电报局。到了北京了,先给檀香山的父母兄长发个电报,再给老家的亲戚一个信儿。

车夫是个河南汉子,在京只怕已经有数年的光景了,京片子说得非常溜,只带着一点轻微的豫南口音,人是非常的健谈。孙汶上车后,车夫就一边拉车,一边大声地跟车后坐着的孙汶吆喝。

“先生,看你的打扮,是个文化人儿?”文化人,中国新出现的名词,统一代指知识分子,等同过去意义上的文人墨客。

孙汶现在没心听车夫溜嘴皮子,淡淡一笑,既没有否认,也没有承认,他现在的心思还放在怎么在国会上提出倡议,移民夏威夷呢。

“先生,今天朝阳门过大兵呢,都是北美战场上的战斗英模,四九城好多人去瞧热闹去了,学生、老师更多,您怎么就没有去呢?”车夫显然没有意识到孙汶的心情,也一厢情愿的把孙汶当成了高校的老师一类人。而北京城的高校师生是思想最活泼也最具有爱国热情的一批人,战斗英雄来北京了,他们肯定要夹道欢迎的。就跟几个月前西线战场的功臣来京授勋,下着大雨几千上万人围在德胜门。

“哦?那你怎么也没有去呢?你们车夫怕也不差这片刻工夫的生意吧?”孙汶在广州的时候了解过车夫们的收入,很不低的。

“俺们昌义车行里也有不少人去朝阳门,不过俺没去,俺还想多攒几个钱呢,等钱攒够了,我就自己买辆三轮车蹬,拉客就更容易了,挣的钱也都是自己的。”车行的黄包车就跟后世出租车公司的出租车一样,每天车夫都要上缴一定额度的份子钱的。而车子要是有了损坏,一切也都归在车夫自己头上。

“买三轮车?好志向。不过与其买脚踏车,不如一步到位买辆机动三轮。这以后啊,脚踏三轮会越来越不成的。”

黄包车还好,方便,个头小,掉头转向溜缝都容易,在都市中依旧有着一定的市场。可脚踏三轮在孙汶眼里是真没啥前途。

“机动三轮贵啊。一辆机动三轮都能买五辆脚踏三轮了,还喝油。再加那玩意跟汽车一样,要在警局里上牌照,还要考驾证,麻烦着呢。对俺这样小老百姓说,还是脚踏的三轮更划算。”车夫话头一转转到了机动车驾证考试上来了,说那个驾驶证考下来有多难多难,且拿到了驾证之后还有多么麻烦的注意事项。“连喝酒都不能的哦……”

很显然,孙汶跟前的这个车夫是好酒的人。

被车夫这么一打岔,孙汶先前一脑门的犯愁也都断了思绪,消失不见了。他心情一变,就有了跟车夫聊天的兴趣了。

“我在南面的亲戚,一个表弟,也是拉黄包车的。他人在广州,一个月能赚七八百块,辛苦是辛苦,这钱挣的可是真不少。你这一个月能赚多少?一辆大号脚踏三轮也就两千块,三个月就够喽。你京片子说的那么顺流,来北京一定必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了,莫不是骗我?”

第七百二十五章原来已经受招安啦!

“先生说笑了不是。我哪里会骗你。俺们一家五口的吃食开销全靠着我一人赚钱的。每个月能有一千块的收入,看着不少,可两个大孩上学要用钱,房租要用钱,孩他娘在家里带那最后的小子,出不了工,只能糊纸盒,赚点菜钱。再扣了去人情往来,这一月做下来能存个一二百块就是多的了。若是那天有个发烧感冒,来个小灾小病的,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就是白干了,一个子也攒不到。”

北京很繁华,居住大不易。

“在俺老家许昌,府城讨生活,一家五口一个月用不了二百块钱,饭菜里还能时时能见到肉腥,可是在北京,一月没个五百块,裹都裹不住的……”

“那报纸上都说北京城的物价高,比别地儿的都高。就跟那大唐时候的那长安城一样……”车夫几天前才还看过一篇关于民生方面的报道,京城里的柴米油盐、蔬菜瓜果、走禽水鲜,价格全都比外地要高出至少20%,其中一些例价格更是翻倍不止。作为一个在北京讨生活多年的老北漂,深受其害的车夫像是找到了愤怒的根源了一样,一张嘴balabala的不停。

连孙汶就感觉着,车夫一家人的生活真tm很坚信。“那何不移民实边?你一家五口,若在西北、东北边外,至少可得授田两百亩……”车夫既然是河南人,就没有移民南洋的道理,往海外迁移的多是南方几省的百姓,往西北、东北、西伯利亚迁移的则是北方人居多。

孙汶的这一句话立刻让车夫沉默了。半响才道:“我家媳妇有时也这么说,不过我算了算。还是留在京城的好。一来这里挣钱容易,门路多。只要手中有了闲钱,多的是挣钱的法儿;二来京城的乐子多,不像别的地儿,一到晚上就死气沉沉,孩子都养木了。现在京城里每到晚上就有电影、歌舞、戏曲儿看,有钱人看电影院、剧院,穷人就看露天电影、露天舞台,那乐子可多了,也长见识。

尤其是这几个月。国家放西线、南洋和北美那打仗的纪录片,俺可看到那大炮了,一列几百门,好家伙,打起来震天响地的,那炮口冒出的火柱子比大年三十的烟花都好看。几十万大兵,那阵势,可算知道现在仗是怎么打的了。

也是当今万岁爷圣明,把咱国家治理的越来越好。越来越昌盛,这要搁在前清哪会儿,哪有现在的阵仗?

过去都说洋人厉害,那俄罗斯大鼻子是洋人那边一等一的强国。英法三十多年前还打进了北京城,才一两万人就打的满清皇帝屁滚尿流,丢了国度。让洋人抢了、烧了圆明园。

可是现在知道了,嘿嘿。感情不是洋人真的厉害,而满清的皇帝不中用。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当皇帝的没能才就累死全国。看看现在的中国,看看咱们现在的大兵,真正的能打仗,是真正的能打仗。这洋人一碰到不也就银样蜡枪头了?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货!”车夫言语中满满的自豪感。

孙汶在后头也听得笑了。可不是么,满清无能腐朽,国朝锐气澎湃,中国就是发生了这般翻天覆地之改变。外国人都称赞‘中国之崛起’是为‘奇迹’!本国之人当然就更加的沸腾了。

孙汶少年时候就到了檀香山,对于此中改变带来的影响,体会尤深。

约莫二十分钟,电报局到了。孙汶提着皮箱下车,径直走进了去。京城里的电报局足足有三个之多,而每一个都是人潮如涌,日日不觉。因为京城有证券交易所,有一家家银行,有诸多紧要的消息。尤其现在是国会召开期间。

孙汶一走进电报局就立刻感受到了一种迥异与檀香山的气息,后者市区里自然也有电报局,可远及不上这里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热闹。

看着眼前人来人往,可以用‘拥挤不堪’四字来形容的电报局,孙汶一时间都找不到落脚的地儿。他也只能等!

国会议员是很高贵,但电报局也不会给他们单独开出一条线,玩个贵宾vip。孙汶只能在大厅中等着,一点一点的向前挪动,还好大厅一角摆满了书报,还有热水供应。孙汶也拿起了两份报纸,一个是有‘国报’之称的《华夏日报》,另一份是声名丝毫不比《华夏日报》逊色的《大公报》。

两份报纸上可以看出各自的偏重点来,《华夏日报》除了即将召开的国会商讨,报道重点就是南洋的移民和北美的战事,《大公报》相应的政治色彩就淡了许多,虽然对即将召开的国会和南洋移民、北美战事也有报道涉及,可版块里还有经济、民生,眼下江淮流域夏洪过后的尾巴,和英法俄的一些国外经要。

“俄罗斯……,这是吵崩了,要干仗的节奏吗?”孙汶眼光突然一呆,目光死死地被一块手掌大的豆腐文给黏住了。上面是一道关于俄罗斯刚召开的第四次皿煮代表大会的报道。穷党激进派和缓和派、皿煮分子在大会上争执极端尖锐,已经有人在叫嚣用武力解决问题了。

孙汶是从来没有想过皿煮代表大会也能开出这幅狗模样的,看那文字的描述,两边人在大会上都动手要打出狗脑子了。这还是皿煮吗?这还是他心中的理想政治吗?美利坚式的皿煮在孙汶心中有着极重要的地位,这几年来一直为他推崇,即使现下的美利坚被中国欺负的都要跪了。但在孙汶的眼中,美利坚式的皿煮政治依然是最和他理想和观念的政治体系。所以当中国宣布会从俄罗斯撤军,并且主动帮助俄罗斯的皿煮分子举办了一次皿煮代表大会,孙汶就觉得又一个文明昌盛的皿煮国家就将代替野蛮粗俗贪婪暴戾的沙俄政府,在不久之后的时间里出现在中国的西方了。所以,看着眼下的报道,孙汶很失望很失望的。

召开皿煮代表大会,选举内阁、总统、国会代表,确立国家皿煮政府之国体,定国家政治,这样美好的事情怎么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皿煮就代表着争论,谈不拢可以接着继续再谈,怎么能叫嚣着用武力解决争分呢?这不是皿煮,而是独、裁,而是专、政。

孙汶一时间怒气冲胸。他直想着奔到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在那个全俄皿煮代表大会上痛斥这群披着皿煮的外衣的独、裁分子。“皿煮之路,何其难矣。”

“俄国之事,操之急也。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晚上,回到国宾馆的孙汶在与夏威夷国会代表的欢迎酒宴上,谈论起了俄罗斯的事情,是如此的说道。他认为俄罗斯的皿煮还不够普及,思想解放还没有达到足够支持社会改良的程度,大批被权利腐蚀的蛀虫,守旧的贵族,披着光鲜的外衣混入进了皿煮的队伍当中,这群人的思想腐朽而堕落,他们贪婪和卑鄙,热好争权夺利,无不败坏着俄罗斯皿煮道路的希望。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是社会进化的重心!”这一刻孙汶的思想发生了一些的改变。他从光嘴皮子的宣讲皿煮大道理,晋升到了如何发展皿煮阶层,也就是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民生富裕。认识到了社会皿煮的真正根本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