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反贼平天下-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羁的色彩。

“韩书画,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懂吗?”

“草民知道,不会向外透露半句。”

王旭有一个直觉,这韩书画绝对是个人才,等下一定要让锦衣卫去查一查,要将其身世、背景弄个一清二白。

将自己身上的披袍取下为眼前的乞丐披上,王旭笑了笑:“好,我即封你为文渊阁大学士,正六品!”

韩书画激动之余立即跪下:“多谢文王。”

一条中型战船从远处冲冲快速驶来,最终在岸边停下,赵龙慌忙向这里跑来,王旭一到这里他便知道了,此刻特来迎驾。

赵龙今日身穿穿着黝黑色的重甲,血红色的披袍,看起来很是威风,快步来到王旭身前,他立即见礼道:“赵龙拜见文王,迎驾来迟,望为王恕罪。”

将赵龙扶起,王旭微笑着道:“不要多礼,带我去看看你训练的水军吧。”

“诺。”

紧接着,王旭、张猛、韩书画和五百羽林军在赵龙的带领下登上了岸边的中型战船,这种战船是最普通的,和王旭设计的大不一样,河西郡官府使用的也是这种战船。

来到战船上,北风呼呼的吹来,王旭深吸了一口气,道:“赵龙,你的战船督造的怎么样了?”

赵龙道:“文王,大型战船实在无法在短时间内造好,所以,我让民夫们放弃打造这种战船了,改为全力打造中型战船,文王画的战船图颇为古怪,但是却很实用,我让他们打造一百条出来,照现在的进度,再有十天,就可竣工。”

第227章异姓王

“好,做的不错。”王旭道:“这种战船每一只可以承载士兵千余,一百只就能带起十万大军渡江,不过,你尽量多打造点,我们还有很多的粮食器械等物须要运载,可不光是十万大军。”

“属下醒的。”

战船缓缓向小亭湖中间驶去,不一会便来到了水军营寨,这处营寨是建立在水上的,有条巨型的船只漂泊于此,是赵龙以前的地盘,每一条巨型船都能住下五千人左右,但是这种船是固定的,无法移动。

除了巨型船以外,还有上百条小型船,三十几条中型战船,围在大型船四周很是壮观。

此刻,两万水军正在船上操练,摆出各种各样的阵法与湖中穿行,赵虎和赵力正在指挥,他们虽然没有赵龙那么机灵,但是自小在水上长大,在赵龙身边熏陶,对于训练士兵,也很有一套。

王旭看了一会,连连点头,有赵龙在,河西郡水军不足惧。

王旭道:“赵将军,河西郡水军的情况你打探清楚了吗?”

赵龙道:“一月前末将就派人打探了,河西郡主要以战骑和水军为主,其中水军更是精中之精,他们现在拥有大型战船八只,中型战船五十只,小型战船百余只,水军五万有余,都是训练已久的精锐。”

这些数据王旭自己也知道,他不但知道水军的战力,还知道骑兵的战力,河西郡共有铁骑八万,这八万铁骑是驻守边关的。

在河西郡西面,有一个种族,名为雪域人。雪域人天生会骑射,骁勇无比,经常聚集族人冒犯河西郡,但是自从河西郡王爷组建了这么一只精锐铁骑后,那些雪域人就收敛许多了,否则每年河西郡边关都会遭到雪域人的屠戮。

王旭道:“那你有信心战胜河西郡水军吗?”

赵龙此刻没有之前自信了。不敢再放出以前的那种豪言壮语,只得道:“文王,赵龙会全力以赴的。”

王旭笑了笑:“我是问你有无信心战神水军,你连这点自信都没有?”

赵龙紧闭着虎嘴,眼珠乱转,甚是为难道:“文王,不是赵龙没有信心,实在是这训练水军不是一朝一夕能训练好的,以两万新锐水师对战五万河西郡精锐水军。这难度不可谓不大,只怕任谁也不敢口出狂言。”

王旭点了点头,事实确实是如此,王旭道:“那你要多长时间才能将这两万新招募的士兵训练成精兵?”

赵龙拱手道:“三年足矣!”

“呵呵,三年,朝廷大军逼近,西都岌岌可危,我岂能坐等三年。”

和赵龙谈论了一会关于训练水军的事。王旭一行坐船离开了小亭湖。

赵龙一直将王旭送到数里外才返回,神情甚是恭敬。从这一点看来,王旭还是很满意;对于赵龙水军方面的才能,王旭早就调查过了,确实是把好手,至于能否战胜河西郡水军,那就要看天意了。

东郡。

这里位于最东面。是帝国的东面边界,位于北郡和宝安郡以东。

此处也有一条长江,和河西郡一样,也是东郡的屏障;其实跟河西郡那条长江是同源,整条长江长达数千里。斜穿洪周大陆;不过东郡长江位于最下游,而河西郡长江却是在最上游。

东郡王爷是唯一一个异姓王,他不是皇室中人,之所以有此殊荣,乃是其先祖的缘故,九百年前,一个叫杨业的大将,功勋卓著,替皇帝扫平四方,是那时皇帝手下的第一能征善战之将。

恰在此时,长江以东出现了大量的水贼,皇帝派杨业挂帅出征,杨业不负圣望,终于立下不世功勋,随即,皇帝大喜之下,封杨业为东郡王,永镇东郡,世袭罔替。

杨家传承至今,现在的王爷名叫扬明,时年二十五岁,翩翩公子,堪称一时之才俊,东郡文武也是无不叹服。

东郡王城朝堂上,杨明手拿折扇轻轻摇曳,道:“陛下有旨,让我东郡上供黄金两万两,粮食二十万担,这比往年足足多了一倍啊。”

杨明话音刚落,掌管库房的何立便道:“禀王爷,我东郡虽是一个大郡,但是这两年天灾不断,水贼猖獗,盗贼肆掠,去年我们又新添了两万水军和两万骑兵,一时间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黄金和粮食来啊。”

“笑话,堂堂东郡连这点家底都没有吗?”杨明冷笑了两声,随即来到王座上坐下。

杨明道:“如我所记不差的话,库房内还有黄金十三万两,粮食五十余万旦,你以为本王会不知道?”

何立道:“王爷,您看到的是账册上的赋税,是纸上画饼,要将那些赋税全部变成真金白银,变成一粒粒粮食,所剩者不足一二。”

水军大将霍言出列道:“王爷,为什么今年的上供要比往年多上一倍?即使要让我们上缴,也要有个说道吧,否则,那不是太冤了?”

“再则,末将听说,河西郡、古西郡、北郡、清原郡,他们都没有缴纳,凭什么让我们上供双倍,这不是欺人太甚吗?”

杨明也觉得很憋屈,不过这是圣旨,不可违背,他也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了。

“如今灾民遍地,贼寇四起,你刚刚说的这四郡都有反贼作乱,故此,道路阻塞,上供之物无法运达,陛下特旨,让他们以后补交。”

杨明道:“至于让我们上供双倍嘛,也可以理解,毕竟朝廷出兵讨贼,急需粮饷军械,他不找我们要,找谁要?”

“好了,就议到这里吧,再向百姓多征集一些,凑足钱粮,运往帝都。”

杨明摆了摆手,随即向后殿走去。

朝堂一散,众文武走出了大殿,不过在这数十文武中,有两个身穿县令官服的官员甚是古怪,他们一点也不像是文人,走起路来虎虎生风。

两人出了王宫后并没有回自己的县衙,而是朝一处酒楼快步走去,这座酒楼名叫“千伤酒楼”,极其豪华奢侈。

来到楼上的一间房内,两人向一个中年男子见礼道;“参见总旗大人。”

坐着的那人名叫董廉,是叶雄安排在这里的锦衣卫总旗,董廉道:“怎么样,杨明今日都说了些什么?”

两个县令也是锦衣卫人员,两人均为小旗,这县令之位便是董廉为二人花钱买的,为的就是在东郡内部安插眼线。

两人将今日发生的事从头到尾的说了一遍,最后道:“总旗大人,我们的机会来了!”

“什么机会?”董廉皱眉道。

第228章千竹八杰

小旗道:“统领大人命我们挑起流民和山贼们作乱,可是这东郡的贼寇和流民并不多,此任务甚难完成。”

“但是现在朝廷的这一道圣旨给了我们机会,既然无法鼓动流民造反,那我们就鼓动杨明,他并不是皇家人,只要我们他未尝不会造反啊。”

董廉眼前一亮,他起身在房中不断的渡步,思虑片刻后,道:“好,此计甚妙!”

“你二人放开手脚去做,串联东郡的文武,向杨明进言,此计若是能成,你二人当为首功!”

两个小旗心里一喜:“多谢总旗大人,我们这就去联系。”

董廉挥了挥手,随即,两人大步走出了房间。

新的一天。

今天是文卿的好日子,因为王旭今天给他升官了,封他为文渊阁大学士,至于为何会得到这个莫名其妙的封赏,只有王旭自己知道,幸福来的太突然,文卿激动异常,暗道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啊。

自从归顺王旭以来,他都是勤勤恳恳的,每日绘制着各种山川地理图,各种军事民事要务,和贾恢在军机处忙的热火朝天。

听说文渊阁来了位新同事,名叫韩书画,此次投效就被文王封为大学士,这让众人非常的惊奇,贾恢等人都跑到文渊阁观看。

现在韩书画已经换了一身衣裳,白色的儒袍加身,风衣一袭拖地,气度不凡。王旭大笑着来到这里,他今天是要准备看看韩书画到底能不能作画,如果只是会作对联,那也没什么稀奇的了。

贾恢和文卿刚一走进文渊阁,王旭便跟来了,三人是前后脚到的。

突然。三人同时看见了令人震撼的一幕,那就是平日里自恃文才出众的慕容元此刻竟然像个学生一样站在韩书画身旁聆听教诲,韩书画要写字,他立刻就将毛笔递上,而且还帮着研磨,神情比在王旭面前还恭敬。

“这韩书画到底是何许人?”贾恢看向王旭。

王旭也搞不清,反正不同寻常了。

众人走进大堂,两人立即起身,王旭微笑着摆手道:“在写什么呢?”

韩书画将毛笔缓缓放下。道:“回文王,属下闲来无事,随便写写。”

拿起桌上的那一页宣纸看了看,上面正写着四个大字“千竹八杰”,字迹潦草,别具一格,王旭点了点头,就凭这四个大字。那韩书画的书字,绝对是名副其实!

“千竹八杰。知道什么意思吗?”王旭看向身后的文卿和贾恢,问道。

两人同时摇了摇头,不明白这四个字的意思。

“呵呵,你们可是文渊阁大学士,连人家写的什么都不知道,真是可笑至极!”

两人愧恨无极。拱手道:“我等才疏学浅,愿听文王教诲。”

王旭脸上肌肉猛然抽了抽,自己要是知道就不问人了,这不是给老子难堪吗;不过王旭此人脸皮特别厚,他不在乎。

“本王可不是文渊阁的人。不知道很正常,你们可不能不知道,慕容先生,你说给他们听听。”

慕容元微笑着道:“回文王,在宝安郡的千竹山上有一个书院,名叫千竹书院,那里是天下间文才精英的汇聚地,就如同现在的文渊阁,这在我大陆上是很出名的。”

慕容元似在回忆:“十年前,属下也曾是千竹书院的学子,只是后来因为家族矛盾,才退出了书院;在当时,有着八位所有人公认的天才,也是书院文才最出众的,人们都叫他们‘千竹八杰’。”

原来如此,贾恢和文卿一阵汗颜,身为读书人,竟然连千竹山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太不应该了,看来还是不够博学啊。

王旭恍然大悟,他在心中默默的念叨着千竹八杰四个字,既然被所有人公认为天才,那定是有什么过人之处了,若是能收到帐下,那真是如虎添翼啊。

王旭突然来了兴趣,来到一旁坐下,道:“你仔细说说,他们有何过人之处?如今身在何方?”

慕容元道:“此八人中,有五位是年近六十的老者,时隔十年,恐怕他们现在已经离世了;其余还有两位一个叫鹏远,一个叫司徒迹,两人都是帝都皇城内的大家族之人。”

“还有一位。”说道这里,慕容元神色无比恭敬,佩服道:“这一位才是真正的天才,位居八杰之首!属下记得那时他才十五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兵法战策,无所不通,连其他七位都佩服不已,经常和他比试,但是没有一人能胜他。”

听到此处,王旭终于坐不住了,如此人才,当真世间少有了,特别是那最后的“天文地理和兵法战策”,正适合现在的乱世啊,若是将其收到麾下,那自己的实力真能提升一大截,如虎添翼都不足以形容,应该是龙生双翼,肯定能直上九霄。

“快说,他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

慕容元看向一旁的韩书画道:“那位童子名叫韩书画。”

众人大惊,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就是当初的那位童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贾恢和文卿同时朝韩书画拱了拱手,以示尊敬。

韩书画礼貌的还了一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