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衣夜行-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候太子朱标还活得好好的呢,太子当时都27岁了,方孝孺才25岁,朱元璋把他打发回家,居然还可以腆着脸说成期以日后辅佐子孙,贴金贴到这个份儿上,都贴得不要脸皮了。历史啊,被一支笔杆子涂抹成了什么模样。

夏浔这厢浮想翩翩,孟浮生和董伦却在那边争论起来。要说他们推荐的这两个人,论才华都是人杰,不过要论地位,茹瑺位极人臣,一品大员,又曾做过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这资历就不是解缙能比的了,但要论声望,解缙可是太祖皇帝身边少数几个可以指斥挥遒、激扬文字的大名士,要不是解缙年少气盛、太恃才傲物了些,在京得罪了太多的官员,也不会被朱元璋施以十年后方许还朝的惩罚,所以朱棣心中有些拿捏不定。

夏浔见状,便轻咳一声道:“殿下明日就要祭祖谒陵,随后就要举办登基大典,时间仓促,非有急才,不能写得锦绣文章。茹尚书的学问固然是好的,不过茹尚书身在兵部,事务繁忙,恐怕不能及时完成。臣听说解大才子诗赋辞文,下笔千言,洋洋洒洒,一挥可就,况且解缙眼下是翰林待诏,这草拟诏书,本就是他份内之事。”

朱棣惊奇地看了夏浔一眼,没想到夏浔竟也知道解缙,便笑道:“文轩以为,解缙写得好这登基诏书么?”

“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

笑话!大明三百年,一共就出了三个才华横溢文曲下凡的大才子,解缙在这三大才子之中排名第一,《永乐大典》的总编撰还写不好一篇登基诏书么?夏浔可不怕送个顺水人情给这个未来的大明首辅。

朱棣哈哈笑道:“好,既然文轩都这么说了,那本王的登基诏书,就由解缙草拟吧!”

孟浮生和董伦都惊奇地看了夏浔一眼,这人是谁,突然插嘴草拟登基诏书这样的大事,燕王不但不怒,还对他言听计从,燕王身边有名有号的文官武将他们早就打听的清清楚楚,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号人物。两个人仔细瞧了夏浔几眼,孟侍郎总觉得这个年轻人看着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董伦更不知他是何人,却已暗暗记住了他的模样和表字,心里琢磨着回去问问解缙,既在燕王殿下身边有个这么得力的朋友,何必舍近求远,要自己硬着头皮去为他说项。

董伦离开龙江驿后,立即去找解缙,对他把前后情形一说,解缙也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董伦所说的到底是什么人,董伦见他也是一副茫然模样,便感叹地拍拍他的肩膀:“大绅兄,我看你是否极泰来,自有贵人相助啊。这人姓甚名甚,我也不知,不过我听殿下唤他,也只叫表字‘文轩’而不名,想来定是殿下身边最亲近的人了,回头儿你得好好巴结巴结,但有此人相助,凭你满腹才学,还怕不能扶摇直上么?”

解缙连连点头:“小弟省得,我记住了,文轩,文轩……这人是谁?”

人说朝里有人好作官,光有本事不成,也得有人给机会。解缙此时还不知道这为他争得草诏机会的人就是三年前劝他消去轻生念头的锦衣卫。

只因夏浔一言,为他争得了草拟“登基诏书”的机会,解缙一篇锦绣文章出手,果然得到朱棣赏识,几天后就从翰林待诏升至本院待读,从九品升到了六品。一个月后,更是和黄淮、杨士奇、杨荣、胡广、胡俨、金幼孜同时入文渊阁,成为永乐内阁七大学士之首。

第410章开导开导

罗克敌所住的那所小院儿,还是那间房子。

凉席、矮几,书卷。

只是壁上少了一幅画,几侧,没有了那只泥炉,不过经久熏陶,身在房中,似乎仍能嗅到那淡淡的茶香。

罗克敌惯坐的位置空着,夏浔在房中,却没有去坐那个位置,他觉得,那个位置只应属于罗克敌,罗克敌才是那种为了理想和信念,可以牺牲一切,包括他自己的人。夏浔不知道这是不是专属于古人的一种执着,反正他是做不到的。

他做不到,所以深怀敬意,罗克敌虽然已经不在了,可他的影响已经深深浸染了每一个与他接触、了解的人。

“大人,罗大人的后事,已经料理完了,还有……萧总旗的后事……”

“萧千月……我们曾经共事过,没想到他对罗大人忠心耿耿,竟有田横壮士的节烈……”夏浔可不知道在他心目中也如神祇般厉害的罗大人竟然有龙阳之好,对于萧千月的死,他并没有多想,他只是有些感慨,这个曾经与他共事又与他为敌的萧千月,比起那些整日拥在龙江驿劝进的大人,实是更有气节些。

不过他也不好说的太多,不然不免令玉珏和陈东、叶安难堪,他只喟叹了一句,目光便落在欲言又止的刘玉珏身上。

刘玉珏鼓足勇气道:“今早……一位姓纪的大人来过,说他将要接管锦衣卫。”

刘玉珏看着夏浔,那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带着委曲和诘问:“大人怎么能把罗大人托付给你的,交出去?”

“皇帝的命令,我可以抗拒么?锦衣的振兴,一定要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么?”

今日燕王率文武百官谒孝陵祭祖,回来就要举行登基大典,文臣们很严谨地按照礼仪,在他没有正式举行大典前依旧称他殿下,而夏浔等燕王手下的人,已经改称他皇上了。

夏浔说完,看看三人有些愤懑的模样,微微一笑:“你们整理一下,纪纲伴驾赴孝陵去了,今天登基大典,他将担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兼北镇抚,而你们,要离开这儿。”

刘玉珏三人睁大了眼睛,异口同声地道:“离开?”

“不错!皇上将重开南镇抚司,你们,就是我组建南镇抚司的班底。”

锦衣卫人员和职权最全的时候,是下设南镇北镇的。北镇专门负责皇帝钦定的案件,侦缉刑事;而南镇则负责锦衣卫内部的法纪、军纪,是监督制衡北镇的;在外人面前,令人闻风丧胆的是北镇的缇骑,但是在锦衣卫内部,让人退避三舍的则是南镇的那帮“宪兵”。

刘玉珏三人面面相觑,还是刘玉珏仗着与夏浔私交甚笃,代陈东和叶安问出了他们想问的话:“杨大哥,你……你要担任南镇抚司镇抚官?那个纪纲……他是甚么来头,还要官居大哥之上?”

夏浔道:“南镇抚么……不是我!我已向皇上举荐,由你……玉珏,来担任南镇抚司镇司!”

刘玉珏大吃一惊,失声道:“我……我怎么可以?”

夏浔微笑不答,又转向陈东和叶安:“皇上打算重建缇骑,恢复锦衣卫的全部职司和下设卫所,你们两个,将是南镇千户。南镇此后,不只负责锦衣卫内部的军纪、法纪,还要负责火器。皇上靖难的时候,曾经吃过南军火器的苦头,皇上对这些火器很感兴趣,鉴于火器的研制当属国家绝密,所以此后火器匠人、火器图纸、火器作坊,将全部移交南镇。

你们上任之后,首先要制订一份严格的保密措施,还要制订一份研制发明火器的奖惩措施,以激励匠人研制火器,皇上……打算建立一支专门的火器部队,这支部队,将与三千营、五军营一起,成为拱卫京师的主要力量,而这火器,就要南镇来管理和提供。”

夏浔笑了笑,说道:“这支军队,名字是我帮皇上取的,叫……‘神机营’!”

陈东迟疑着道:“那……大人……您呢?”

飞龙的存在是绝密,而锦衣卫秘密力量的存在和规模,原本只有罗克敌知道,就连身在其中的陈东叶安,也只以为他们存在,并不知道在天下间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这两件杀手锏,是夏浔的秘密武器,夏浔当然不能告诉他们。

他揉揉鼻子,摊开双手,无奈地道:“至于我……我也不知道,皇上登基大典的时候,我会过去,然后……就会知道了吧。好了,你们各自去准备吧!”

刘玉珏还想说话,夏浔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亲切地道:“好啦,有什么事,等南镇抚衙门重开了,我请你,还有陈兄、叶兄吃酒,咱们再好好聊,纪纲很快就要接管这里,你们还是先做准备吧。”

“是!”

被他一拍,刘玉珏颊上顿时一红,他温驯地答应一声,便乖乖站起身来。陈东和叶安也站起来,又是感激又是兴奋地向夏浔躬身一揖,退了出去。

他们两个能成为超一流的杀手,脑筋、眼光又岂能差了。刘玉珏的锦衣卫南镇抚司镇抚一官就是眼前这个杨旭一言举荐的,杨旭的职位虽然未定,他将拥有何等的地位权柄还用问么?再说他二人可是因夏浔一言而决,成了千户。

锦衣卫最盛的时候,下设五个卫所都是满员的,那时实缺千户也只有五人。除了这五个实缺千户,其余都是有官无职只吃俸禄的闲官,只有这五个千户才是真正大权在握的人,夏浔一下子就为他们讨要了两个。另外三个闲缺,想来是给纪纲留的,毕竟纪纲才是锦衣卫的最高指挥使。可是愈是如此,愈可见这个杨旭了得。怎不由得他们心生敬畏。

当他们走出去的时候,神志还有些恍惚,不过他们都意识到:锦衣卫,似乎要真的重新崛起了,罗大人为之奋斗了一生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

夏浔走出锦衣卫门衙门,门口站着几个人,牵着几匹马,一见夏浔出来,立即向他躬身一礼。

夏浔翻身上马,那几个人忙也上了马,簇拥在他周围,这几个人和夏浔一样,都没穿什么官服军服,只是箭袖抱肚,做了武人打扮。

待夏浔在马上坐定,蒋梦熊道:“大人,可要去午门候驾么?”

夏浔抬头看看天色,说道:“皇上不会回来这么快的,走吧,先在城中走走!”

“是!”几人立即打马跟上夏浔的马,沿御道驰下。

“人手已经撒出去了么?”

夏浔扭头问紧紧跟在身边的蒋梦熊,蒋梦熊道:“是,遵大人吩咐,咱们的人已经全都派出去了。”

夏浔点点头:“咱们的人,眼下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确定那个人的下落、生死!”

“是!”蒋梦熊犹豫了一下,又小声道:“大人,殿下登基在即,有功之臣都在等着论功行赏,像那纪纲,后来居上,不但坐了锦衣卫使,而且马上就要招兵买马,重建缇骑,咱们飞龙把全部力量去找那人下落……唔……”

夏浔睨了他一眼:“你想说什么,痛快一点,不要婆婆妈妈的。”

蒋梦熊嘿嘿一笑,说道:“咱们飞龙,为殿下出生入死,功勋卓著,这时候是不是也该……”

夏浔脸色一沉,说道:“你们的功劳,皇上没有忘记,该有的封赏,也自然会有,其他的,不要妄想。尤其是你们的身份,手更是不要伸得太长。眼下京城里一潭浑水,易于摸鱼,是么?给我记住,该是你的,绝不会少了你的,但是这个时候,对京中诸事不要涉入,你知道今日高高在上的,明天是否是阶下囚?你知道今日的迎门小吏,明日是否位列九卿?乱伸手,小心拔不出来!”

蒋梦熊见他震怒,脸色一白,连忙应道:“是,卑职省得了!”

夏浔在城中转了转,只见各处秩序井然,已经恢复了平静,逃难的百姓大都业已离开京城回去重建家乡,心中这才踏实下来。看看时间差不多了,燕王该从孝陵归来,便驱马往回赶。

前方经过一处府邸,刚一拐过墙角,夏浔就下意识的放慢了马速,这是中山王府,他曾在此营救徐大都督,使了一招“飞天计”从罗克敌手中逃脱,对这里的地形非常熟悉。

拐到前方大街上,夏浔一眼便看到前方不远处,路边站着一个少女,身材窈窕,娉婷俏立,秀发垂髫披于两肩,那秀美的脸颊,仿佛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无一处不巧到极处,美到让人窒息。那一身袭云纹的白裳穿在她那窈窕的身段儿上,宛如一棵临风的玉树。

夏浔猛地勒住了马缰绳,那是茗儿,她这几天,也一直住在龙江驿军营里,每天里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忙得夏浔这几天根本无暇想起这个伴他一路逃亡,还留下几许遐思绮想的小丫头。

她正痴痴望着斜对面的中山王府,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她眸中隐隐的泪光。

“这小丫头有家难回,有亲难顾,真难为了她,偏偏这几天人人都在忙,也没顾上她。”夏浔心里一软,扭头对蒋梦熊道:“徐辉祖这几天还安分么?”

蒋梦熊道:“奉大人口谕,属下的人一直盯着他呢,他这几天足不出户,也不见外客,整天都守在祖祠里面。”

夏浔道:“皇上现在还顾不上他,等忙完了登基大典,总会做一个处断的。”说着便翻身下了马。

蒋梦熊急忙提醒道:“大人,皇上马上就要回城了。”

夏浔摆摆手道:“时间还来得及,我去开导开导那个可怜的小孩,你们不用跟来!”

第411章狭路相逢

“郡主!”

茗儿扭头看见夏浔,赶紧眨去眼中泪光,带着些鼻音儿道:“今天姐夫谒孝陵,就要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