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卫-第8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纯粹是抢了秦林的功劳。

作为一军统帅,以此为指导作战的思路,显然大错特错。

可诸位将帅毫无办法,杨经略把“迁延避战”、“不忠于国”、“玩忽懈怠”等帽子一顶顶的扣下来,大活儿别无他法,只能服从他的瞎指挥。

只看谁倒霉,成为这种错误思路的第一个牺牲品吧。

不得不说,辽东铁骑实在够倒霉,中枪的是李如松。

李如松奉命率军向已经落入明军之手的汉城急进,沿途击溃不少日军,殊不知日军已经向他布设了陷阱。

充任先锋的查大受以五百铁骑在碧蹄馆击溃了小股日军,李如松率本部三千铁骑紧随其后,结果陷入日军重重包围。

小西行长、黑田长政、毛利元康,率领三万多日军,以十倍兵力围攻李如松部!

李如松浴血奋战,阵斩日寇有名大将十余员,杀伤日军八千,自身也付出惨重伤亡,游击将军李有声以下,辽东铁骑阵亡两千五百余人,要不是副将杨元和炮营及时赶到,李如松本人都有可能战死沙场。

从此各军梭巡不前,对杨镐的命令阳奉阴违,战场形势每况愈下,明军将士切齿痛恨这位经略,同时怀念秦督师: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何况猪一样的杨镐不是队友,是队长!

而名护屋的丰臣秀吉,乃至侵朝日军的各军将领,尽皆喜笑开怀,明军统帅从战无不胜的秦林,换成了战无不败的杨镐,所有日军都得感谢天照大神实在是太眷顾日本了,这样下去,大概征服唐国四百州,也不是没有希望吧。

亲者痛、仇者快。

大营之中,奴儿哈赤坐在自己营帐,费英东、何合里等心腹团团环绕,人人哂笑不已。

“见秦督师、戚虎帅这般了得,俺只道天朝人物都赛如神仙,却原来也有杨镐这般角色,居然还出任经略!”额亦都哈哈大笑,全然没把杨镐当回事儿。

安费杨古也道:“我也听得明朝兵将自己说,他们朝中如秦督师这般的其实没几个,倒是杨经略遍地都有,哈哈哈。”

奴儿哈赤神情傲然:如果明朝大臣尽是秦督师,则从今往后称臣纳贡不敢有半分异心;但要是杨镐这等脓包充斥朝堂,饶是明朝有百万大军,取他中原花花江山又有何难哉!

当夜,贪狼星妖芒大盛,星光直逼紫微垣……

星月清辉之下,白霜华白衣胜雪,与秦林肩并肩依偎着,深邃的眸子凝视夜空,面带忧惧之色:天象所变,非为一人,乃气运所变迁也!

秦林也睁着眼睛看天空,却看不出什么门道。

他在回京的路上收到了京师方面的消息,万历皇帝朱翊钧册立皇次子朱常洵为太子!

旧党清流没有阻拦,仅仅是不疼不痒的上了几道奏章,表明他们维护道义纲常的姿态。

为什么杨镐突然取代秦林,也就有了最合理的解释:清流旧党已经暂时放弃了国本之争,全力对秦党开火,而万历与旧党达成妥协之后,朝鲜又大局已定,也就没有了继续用秦林的必要!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只不过,秦林会甘愿做万历手中的弓、牵着的狗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极目天外,锐利的目光仿佛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看到了很多很多:活不下去的农民揭竿而起,人潮冲击着官署,往日高高在上的衙门,在洪流中像即将沉没的小舟;

留着金钱鼠尾的野蛮人,疯狂的屠杀着文明,占据肥美的土地,把原来的主人变成奴隶,并强迫他们改变发式和衣冠,用文字狱来摧残他们的思想,妄图世世代代做这片土地上的奴隶主;

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老先生,为了名节投水自尽,却嫌水太凉,爬起来投降异族做了高官;铁甲森然的将军,本应执干戈以卫社稷,竟投靠异族,心甘情愿充当屠戮同胞的利刃。

要让这一幕幕发生吗?

不!

秦林用力的握紧了拳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什么接受圣旨还朝?”白霜华侧着头看秦林,清脆的语声带着质问:“难道你忘了孟子说过的,民贵、社稷次之、君最轻?”

在崖山,蒙元灭宋之古战场,秦林率舰队击败了西班牙人,于此象征文明沉沦之地,将日渐倾颓的气运再次扶起!

同样在崖山,秦林以民贵、社稷次之、君最轻,说服了一心希望推翻明朝,重建龙凤政权的白霜华。

现在,白霜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抛出了同样的问题,清冽深邃的眸子,逼视秦林双眼。

秦林毫不迟疑:“我招五峰海商,平漠北南疆,所作所为的每一件事,可以为了百姓为了社稷为了自己,但绝对不愚忠于朱翊钧。天下,有德者居之,失德,则独夫民贼而已,人人得而诛之!”

这番话掷地有声,尤其是毫不避讳万历的名讳,已然将秦林心迹表露无遗。

白霜华眼中精光烁烁,这才是她要的英雄豪杰,她的夫君!屈身事君、委曲求全,放着男儿大好事业不做,就为了搏个忠臣之名,那才是可笑至极!

陆远志、牛大力和更多的亲信从草丛中走出,听到秦林刚才近乎叛逆的话,人人脸上不是紧张,而是如释重负。

他们早等在这里,请白霜华出面探明秦林的心迹,现在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

“何必如此?”秦林淡淡一笑。

陆远志被众人推出来,胖子抓着头发赔笑:“秦哥在平壤城牡丹峰下,挥泪惜别全军将士,啧啧,岳元帅再世、于阁部复生啊,所以大伙儿心头泛起了嘀咕……”

“我装的,”秦林咧着嘴笑,露出八颗白牙。(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卷荆湖夏风1139章困兽犹斗'

紫禁城,养心殿。[百书斋baishuzhai。]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心情不错,用玉调羹将清凉消夏的酸奶饮子送入口中,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看着奏章,往日那些刺眼的词儿都没有出现,歌功颂德之声则不绝于耳,说什么收复平壤,扬我国威,俱是列祖列宗威灵庇佑,圣天子在位,所以战无不胜。

显然,这是因为和清流旧党达成了政治上的妥协,万历也知道这些人将来还是会唧唧歪歪,但至少现在能消停下来,更何况,国本之争也以他的胜利告一段落。

本来嘛,国本之争是绝对不会这么快就有结果的,原来的历史上,足足争论了十五年才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如果到福王朱常洵之国离开京师,彻底宣告争位失败,则又过了十三年,整整二十八年里,宫里宫外、在朝在野,都围绕着这件事争执不休,正儿八经的朝政乃至军国重事,反而扔在一边没人管。

不过因为秦林的缘故,国本之争提前告一段落。

秦林利用国本之争拖延时间,转移朝野焦点,在朝堂翻云覆雨,获取了足够的政治利益,但别人也不是傻瓜,尤其是旧党清流目为文胆的顾宪成,敏锐的意识到如果在立储问题上继续和万历僵持下去,只会导致王国光、曾省吾、戚继光、潘季驯这些原江陵党大臣,现在的秦党干将继续坐大,从而陷旧党清流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历朝历代但凡党争一起,众人眼中唯权位而已,何况清流眼中向来是“不为同党,即为仇寇”,为了对付秦林一党,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竟接受了顾宪成的建议,完全放弃了坚持的所谓礼义纲常,和万历、郑贵妃达成媾和,默认册立皇次子朱常洵为太子,只做表面上的象征性的谏阻。

万历心情能不好吗?桀骜不驯的清流旧党终于平息了争议,郑桢心满意足,疼爱的次子朱常洵成为太子,他早就心花怒放了。

朝鲜那边也捷报频传,秦林在平壤城下迁延十余日始终不敢攻城。经略杨镐一到,立刻攻拔平壤,击溃两倍数量的敌军,又挥兵分道进取,即将廓清朝鲜八道。真是喜上加喜呀!

“这个杨镐,还真是个不世出的奇才!”万历非常满意,给杨镐论功,从佥都御史晋升为副都御史。

原来还以为只有秦林多次督师老于用兵,哼,根本是因为大明列祖列宗威灵和圣天子英明神武嘛,这个秦林。纯粹是贪天之功为己有!看看人家杨镐,只怕用兵比他厉害十倍!

万历又了一道圣旨,御赐南京一座侯府给他,让秦林不必进京述职。直接去南京侯府。

想到当年秦林格象救驾,还有南征北战所立功勋,心头还是稍稍有那么点负疚,不过看了清流旧党弹劾秦林的奏章。万历又觉得自己非常宽宏大量了。

至于江陵党的诸位老臣,以及戚继光这些人。慢慢都要冷落裁撤。杨镐的奏章里说了,戚继光自恃功高,目无朝廷,口中每每提及故江陵相公如何恩遇相待……这种不知好歹的混账,还是让他早点滚蛋吧!

…………

几家欢喜几家愁,养心殿的万历喜气洋洋,储秀宫的郑桢眉花眼笑,坤宁宫的王皇后则凄凄惨惨切切。

郑桢本已封到皇贵妃,距离她这个皇后只剩下一步之遥,而王恭妃所生、她极力扶持的皇长子朱常洛在夺嫡之争中黯然失败,郑桢所生的皇次子朱常洵被册立为太子,对王皇后也就意味着她的正宫之位,已经岌岌可危。

事实上,白痴都能看出来,郑桢接下来将要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王皇后打入冷宫,自己取而代之!

储秀宫那边已经放出风声:从来母凭子贵,朱常洵已册立太子,王皇后又无子,要是稍微识相点,就该自己去位,免得被赶下来,脸上不好看!

局面如此不妙,坤宁宫一片凄风苦雨,王皇后的心腹宫女太监们全都惶惶不可终日,那些心思灵便点的就四处托门路,郑娘娘身边那些炙手可热的位置就不用想了,至少换到别的宫室,总不能陪着主子霉吧。

只苦了那些不得不陪在王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就过得战战兢兢了,这位主子在李太后和万历跟前装贤惠,其实心里面憋着邪火呢,服侍的奴婢稍有差池,便被她借故严惩,这些年死在鞭杖之下的宫女太监都有两位数了,最近娘娘心火尤甚,没事儿可别凑过去献殷勤,搞不好马屁拍在马腿上,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当皇后身边的王尚宫领着个蜡黄脸儿的生面孔宫女,朝宫室里走的时候,宫室内外的宫女太监就暗叹一口气:到底是王皇后从娘家带过来的陪嫁丫环,这时候了也就她还会忠心耿耿的贴上去吧。

王皇后正坐在红木雕花龙凤床上生闷气,这几年她更瘦了,颧骨显得更高而突出,鼻翼到嘴角的法令纹也比以前加深,完全成了个深宫怨妇。

看见王尚宫进来,王皇后就唤着她小名,斜着眼睛瞅她:“金钏,你跑到哪儿去了?哼,眼瞅着本宫这里不行了,就想着去攀高枝?你们、你们一个个都不是好东西……”

说到后来,王皇后咬牙切齿,胸口剧烈的起伏,拿手指头朝宫室里站着的每个宫女指指戳戳。

宫女们都胆战心惊,娘娘这明显是拿王尚宫泄,任谁都知道,别人可以攀高枝、走门路,唯独这个她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环绝对不可能。

“去,去,都出去,娘娘心头不舒服,都杵在这里算什么事儿?”王尚宫朝宫女们使眼色,把他们通通打出去,然后扑通一声跪下:“娘娘息怒……”

王尚宫带来那蜡黄脸宫女还直挺挺的杵在那儿,没动弹。

王皇后想泄正愁找不到的靶子,这下一股脑儿朝着宫女泄:“你是什么人,见了本宫为何不跪?金钏。你好好教她规矩,先打四十鞭子!”

奇了怪了,今天这宫女没有像以前惨遭毒打的同伴那样跪地求饶,或者痛哭流涕,而是轻轻笑了一下,不慌不忙的走到梳妆台前面,沾着铜盆里的清水洗脸。

“你、你敢擅用御用之器,来人呐,拖出去打死……呃。”王皇后说到这里,忽然惊讶的睁圆了眼睛:“秦夫人?”

洗去黄色的染料和小修饰,露出风姿若仙的容颜,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的相府千金、现在的秦府三夫人张紫萱!

明代命妇每年正旦节日入宫朝贺。秦府向来是三位夫人一起来,所以王皇后认得张紫萱。

相府千金的微笑透着神秘的意味。

“你、你来做什么,你们把本宫害得还不够惨?”王皇后色厉内荏的叫着,比什么时候都心虚,生怕张紫萱是来告知那个她最害怕听到的消息,接着又惊又惧的看着王尚宫:“金钏,你、你也跟他们一起来害本宫!”

王尚宫重重的磕了个头:“娘娘。婢子在槿黛女医馆治病,听到秦夫人说的一些话,事关娘娘宫闱隐秘,所以不得不带来与娘娘分说。”

王皇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的看着张紫萱。

相府千金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纸卷打开,不徐不疾的念道:“皇后喜,得由卑贱。登显尊极,竟心怀怨愤。数违教令,既无《关雎》之德,且有吕、霍之风,不能抚循皇子、训长异室,岂能承天命而奉祖宗,领袖六宫而母仪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