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医卫-第6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阵,到了黄河对岸的陕西地界,老子的机会总要多得多!

众人齐聚厅上,人人心口憋着股子闷气。只等着秦林一声令下。

秦林目光扫了一圈,最后与张紫萱四目交投≡有迟疑之色:张紫萱不能骑马上阵,只能留在蒲州。可目前自己麾下只有牛大力、陆远志和十名亲兵校尉≤别为首的六个蒙古神箭手。要去对付张家几百护卫的商队,还有额朝尼玛等高手坐镇,自己的力量未免太单薄,如果带走白霜华,足可为一强助。但谁留下来保护张紫萱呢?

也许白霜华能召集教中高手,但那样做就更为不妥了……

心有灵犀一点通,张紫萱朗声道:“此时此刻每一分力量都必须用在刀刃上,白姐姐和小妹这四名侍卫都随秦兄办事,我和游七留下来。”

秦林眉头紧皱〉在不放心她独自留在这龙潭虎,张龄敢杀绛州卫指挥使。未尝不敢做更狠的事,早已发现自己这座宅院外头,有不少来路不明的家伙虎视眈眈……

张紫萱微微一笑,清朗的双眸神采奕奕:“王崇古与家父同朝为官,当年携手做下好大事业,小妹这就去他府上拜访,看看这位叔伯辈!”

好计!尹宾商几乎要击节叫好,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世交故人之女大张旗鼓的去拜访王崇古,看看这位当年的兵部尚书宣大总督,敢不敢置礼义廉耻于不顾,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士林清流所唾弃?

秦林深深的看着张紫萱,良久之后忽然莞尔一笑:腹黑如此,真吾妻也!

秦林一声令下,众人飞上马,他就带着陆远志、牛大力、尹宾商,带着十位校尉弟兄、六名蒙古武士、四名相府侍卫,就这么七拼八凑的二十来号人,去对付关中盘根错节,朝中首辅大学士张四维,蒲州晋商魁首张龄的少师府!

二十余骑打着呼哨着冲出府邸,惊得街道两边人仰马翻,就在那些少师府暗哨眼线惊诧的目光里,他们冲下了蒲坂,从鹳雀楼遗址旁边纵马疾驰,踏得蒲津渡黄河浮桥水花四溅,将滔滔黄河甩在后,一路烟尘往陕西而去!

“秦兄,马到成功,”张紫萱目送秦林背影消失在远处,笑着朝游七点点头,又对拮芳和采萍道一声好自为之,然后轻轻理了理鬓边青丝,整了整青布衣裙,从府邸正门昂然而出。

嗯?门外正准备抽人回少师府报信的眼线,惊讶无比的看着门口,继刚才的马队之后,又是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姐盛装而出,穿月白色刺绣碎花衣裙,如瀑的青丝挽着随云髻,珠花步摇上明珠生辉,衬得鹅蛋脸容光焕发,更显出气质优雅神韵高华。

边游七也拿出了当年相府管家的派头,着大腹便便,穿墨绿团花直裰,足蹬粉底皂靴,看上去像个富贵人家的员外,却在斜刺里躬引路。

满街人都惊呆了,这时候大户人家小姐出行,要么一乘香藤轿子,要么藏在马车里头,实在调皮些的要走路看市井风物,也改换成男装,还有丫环仆人前呼后拥,像这样自己走到街上的,真是闻所未闻。

少师府安排的眼线们把舌头一吐,不知道这位相府千金玩什么花样,却见游七朝一名闲汉招招手,几块碎银子丢在地上,很有气派的大声道:“做过兵部尚书宣大总督的王老爷住在哪里?头前带路!”

这声音够大的,满街往这边看的人,都听了个一清二楚。

蒲州人谁不知道王崇古王大司马?闲汉听说是王老爷府上的贵客,忙不迭的捡起银子,点头哈腰在前面带路。

一群人跟在后头看,嘴里直说世道变了,来拜王大司马的女客,居然自己在街上走,也不怕抛头露面。

“糟糕!”少师府的眼线们隐约猜到了点儿,可现在他们什么都做不了,沿路不知多少人看着呢。

蒲州城其实不大,就是一条蒲坂斜坡,王崇古府邸离秦林的宅院没多远,张紫萱、游七主仆很快就到了王家大门口。

王崇古久历边镇,门口竖着旗枪,骄仆们也隐然有些军人风范,可看到这主仆俩,顿时就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看气度,那老仆顾盼生威,比他们家的老都管还要威风几分,那小姐书卷气息极浓,气质高洁雅致,把自家老太爷的几个孙女儿都比了下去,却不知是何方神圣?

游七捏着拜帖,一步三摇的走过去,拖着喉咙叫道:“江陵故人之女,来世伯王大司马!”

江陵故人!这四字真有千钧之重,王家骄仆们齐齐凛然,当先一位都管双手接过帖子,恭恭敬敬捧了进去。

门口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着那扇镶满铜铆钉的退光漆大门,隐藏在人群中的少师府眼线,则用恶毒的眼神盯住主仆二人。

游七强作镇定,高高的仰着头颅,然而笼在宽大袖子里的双手已微微颤抖,唯有张紫萱丰神如玉,微笑依旧坦然自若,静静的等待着。

吱吱嘎嘎的转动中,大门豁然洞开。

王崇古头戴忠靖冠穿燕服,边一位鸡皮鹤发的老妇便是他妻子,夫妇俩降阶相迎,王崇古笑容满面:“世侄女远道而来,真真是意外之喜!”

老太太摩挲着张紫萱的手,唠唠叨叨的道:“老有几年没见这个侄女了,还念叨着张家近来有些坎坷,秦姑爷又贬了官,怕伱有个闪失,没想到竟到了这里……”

张紫萱嫣然一笑,亲亲的扶着老太太,慧眸中灵光一闪,嘴角微微翘起:王崇古毕竟是王崇古,不是张龄!

王崇古将白须轻拂,脸上风满面,肚子里却也哭笑不得,张江陵这个女儿是什么来意,他当然心头嘹亮,从根子上说还是倾向于外甥张四维的,胳膊肘总不能朝外拐吧。可故交之女来府上拜会,张居正又是倒了霉的死老虎,如果闭门不纳,蹲在府里装缩头乌龟,他王崇古成了什么人?岂不为天下所笑!岂不令士林中人齿冷!

“罢了,一介女流之辈何足轻重,她既然光明正大的来拜,王某念在张江陵的那点香火份,总要保她平安无事,否则说什么九边柱石,夸什么中兴重臣,连女流之辈都不如,那王某就一世英名付诸流水啦!”王崇古悻悻的想着。

岂止英名尽丧,自打张紫萱出门之后挑明来拜王家那一刻开始,在蒲州期间的安危就着落在王崇古上了,但凡出一点点意外,他这张老脸就算扔进了茅坑!连一个弱质孤女都护不住、容不下,他这个兵部尚书还有脸见人?

门外监视张紫萱的少师府眼线顿时傻了眼,目瞪口呆的看着主仆俩被王崇古迎了进去,王家和张家乃是姻亲,王崇古就是张龄的妻兄,张四维的舅舅,难道他们还能冲进去抢人?

张紫萱微笑着踏入王家,神轻松自如,哪怕这蒲州是张龄张四维经营的龙潭虎,她也应付裕如,竟尔孤到了张四维舅舅家里。

“秦兄啊秦兄,小妹处险地却有若泰山之安,但愿伱早传捷报!”张紫萱心中默默祈祷着。

蒲州对岸就是陕西同州地界,黄、洛、渭三河汇流,这里就是八百里秦川的东方起点。

渭河平原的官道上,少师府商队正在全速前进,额朝尼玛大喇嘛骑着白马走在最前面,油光光的脸满是得意,因为走过八百里秦川,转入甘凉道,那就是青海地界了。

远处的树林里,知了叫得正欢,秦林正用平静的目光打量着这支商队。(未完待续

shuhaige。(decodeuri('%b8%fc%b6%e0%ba%c3%bf%b4%b5%c4%d0%a1%cb%b5%a3%actxt%cf%c2%d4%d8%7e%c7%eb%c9%cf%7e%c1%e3%b5%e3%bf%b4%ca%e9%7e+%7e%3a%2f%shuhaige。);'(m)無彈窗閱讀'

'第一卷荆湖夏风877章恭候多时'

正午时分,三伏天的太阳**辣的晒着,渭河北岸的官道上没有一丝风,反倒是晒得滚烫的河水蒸上来,湿热之气散不开,叫人浑身汗津津的极为气闷,活像被塞进了天地之间的一口大蒸笼。

少师府商队的把式、伙计们走得汗流浃背,连牛马牲口都像在水里滚过似的,没奈何吃了这碗饭,也只得硬着头皮去顶毒日头,毕竟这趟运的东西不是什么好玩的,早一天送到,早一天把肩头的担儿交卸下来。

可就苦了随行的喇嘛们,在雪域高原哪里见过这般炎热的天气?顶着火红的日头赶路,烤得他们张开嘴直喘粗气,活像一条条筋疲力尽的藏獒。

本来还得意洋洋的额朝尼玛,这时候也没精神了,一张脸被烤得冒油,官道两边光秃秃的,树林子都在十多丈外,沾不到半点树荫的凉意,反而是此起彼伏无间歇的蝉鸣,闹得人越发心烦意乱。

旁边一名师弟,举起宽大的僧袍袖子擦了擦汗水,“大师兄,寻个阴凉地方歇歇脚吧,再这么熬下去,咱们没回雪域高原,倒要先上极乐西天。”

尽管额朝尼玛热得受不了,迟疑半晌还是摇了摇头:“不能停。丹增,法王交代过了,咱们晓行夜宿,尽早走甘凉道回大雪山……路上就忍忍吧,歇一歇不打紧,口里憋着的气一松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起身啦!”

额朝尼玛抬出师父威德法王,众师兄弟再不好说什么了,只得耐住性子熬下去。

却听得前面商队伙计发一声喊,正不知有何变故,额朝尼玛脸色微变,赶紧提着缰绳冲过去。

原来官道旁边有个瓜棚。几个行脚商正围着买瓜。那卖瓜的老农黧黑的一张脸,穿件土布褂子,头缠着粗布手巾。取了只碧绿的大西瓜,解手刀当中剖下去,真是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行脚商捧起瓜就啃,绿的是瓜皮,红的是瓜瓤,一口咬下去甘甜的汁水顺着嘴角往下淌。

一名行脚商边吃边啧啧称赞:“同州大西瓜冠绝关中,果然名不虚传!”

说什么皮相虚妄,谈什么六根清净,额朝尼玛看到这一幕。参禅悟道的定力全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情不自禁的舔了舔干裂的嘴角。

众喇嘛更是争先恐后要去买西瓜吃。

额朝尼玛突然警觉起来,一声断喝。“且慢!”

众位师弟眨巴眨巴眼睛。不明白大师兄又要抽什么风。

“当心瓜里下了药!”额朝尼玛厉声叫道。

喇嘛们又热又渴,哪里耐得住?便是大师兄发话也顾不得了。纷纷指着几个行脚商,七嘴八舌的嚷道:“如果下了药,他们怎么没事儿?”

“他们吃了没事,咱们吃了就有事!”额朝尼玛大声说着,满脸的自得:“伱们没看过汉人的书,他们最狡猾不过了,《水浒传》上智取生辰纲,杨志就是着的这条道儿!”

众喇嘛顿时对大师兄高山仰止,连汉人的水浒传都看过,这学问可了不起!既然书上说过的,想必不会错了。

且莫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说书人讲的寻常段子,在偏远蛮夷看来已是天方夜谭,努尔哈赤凭一本《三国演义》起家,额朝尼玛又如何不能读着《水浒传》走江湖?

卖瓜老农就忍不住了,将西瓜拍得嘭嘭响,叫道:“这位大师傅莫要乱猜疑,小老儿每年夏天都在这条道儿上卖瓜,谁不是认得我王公?瓜儿汁多水甜,远近无不称道,绝不会有什么古怪。”

岂独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王公也夸自家的瓜,还拿起一片瓜啃了几口,大声道:“哪里有什么?大师傅,伱看。”

几个行脚商也替王公说话,纷纷赞瓜好。

额朝尼玛嘿嘿冷笑,喇嘛行事飞扬跋扈,在别处早把这卖瓜老汉打个稀烂了,但这时商队里担着泼天的干系,他也不敢造次,只是睁着一双怪眼,望着老汉嘿嘿冷笑,心说不管伱怎么胡吹,佛爷我就是不上当。

“咱们走,不要耽搁了日程!”额朝尼玛凶巴巴的催促着,硬是勒逼着师兄弟和商队伙计,不准他们买瓜来吃。

又走得两三里,瓜棚已远远甩在身后,没看见倒也罢了,看见瓜棚却吃不到西瓜,喇嘛们只觉喉咙里又干又疼,时不时还扭过脖子往瓜棚那边张望,满脸的恋恋不舍。

正在这时候,前面一辆太平车儿被骡子拉着,咕噜咕噜的赶过来,车儿满载着碧绿的大西瓜,一个精壮汉子头戴草帽,执着小鞭儿赶那骡子。

又是大西瓜!喇嘛们头皮被晒得冒烟,看到西瓜就直流口水,可扎论金顶寺大师兄威权极重,既然额朝尼玛不准他们吃,也就只能舔舔干燥的嘴唇。

孰料额朝尼玛哈哈一笑,抖着缰绳打马上去,喝道:“兀那汉子,西瓜卖不卖?佛爷爷买些解渴!”

汉子抬起头,满脸迟疑,打着关中腔说:“佛爷,额这瓜系不卖滴,都是额们村地里刚摘下来滴,拖到同州市集上卖哩。”

可不是嘛,那些瓜儿青翠欲滴,上投还带这瓜藤绿叶,明明就是刚从地里摘下来的。

额朝尼玛跳下马,伸掌一拨就把汉子推到在地,捧起瓜砸开,满眼尽是鲜红的瓜瓤,甘甜气息扑鼻而来。

“哈哈,这瓜好,师弟们都来吃!”额朝尼玛带头啃起了西瓜。

喇嘛们大喜,争先恐后的啃西瓜,也有人吃了几口,才问道:“大师兄,怎么这个瓜就能吃呢?”

额朝尼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