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士谋-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看来,文冠军是非杀我不可了?”

“你给我一个不杀你的理由?”

“若你想要杀我,一开始便会干脆下手。”

“呵呵,你以为我不会杀你?贾文和?”

文翰刹地冷笑起来,一把掣出腰间的宝剑,一步一步地就向贾诩迈去,眼中杀气陡然狂升。

文翰自问没有历史中曹操那种枭雄本色,明知贾诩谋死了他的爱将和大儿子,还能重用于他。与贾诩的两次对弈,贾诩几乎成为文翰梦魇的存在,让文翰深深地忌惮不已。

贾诩眯着眼睛,感觉到文翰的杀意越来越是真切,甚至让贾诩无法确定他当真会还是不会取自己的头颅。

“慢。竟然文冠军如此看重于我的才智,不知我的才智可否换取我的性命?”

就在文翰准备高抬利剑时,贾诩凝望着文翰的眼眸,不慌不急地问道。

“被逼入仕的贾文和,我不需要。在我麾下,已有不逊色于你的俊杰!”

“你可派一支兵马与我同回武威,将我的族人全部接去河东,以作挟持。”

“贾文和,你为了保命,竟把家人都卖给我?”

“若我死了,在此乱世中,他们也活不长。”

“贾文和,若你在我麾下,你明有韬略,却不肯出一计一策,那又如何?”

“我只是一凡夫俗子,怎可能凡事都可掌控。若是如此,我今日也不会落入你的手中。”

“哼哼哈哈哈哈?!汝贾文和是凡夫俗子?告诉汝吧,贾文和汝那藏匿之道在其他人手下可能可以使得。但在我文不凡手中,汝便把它收起来吧。贾文和,汝之才智,天下能超于汝的不出三人!”

贾诩猛地一颤,眼中顿时暴起了精光,与文翰的目光好似在空气中擦出了无数的火花。

两人好一阵没有任何言语,似乎在无言的交流,视线校对,似乎都想要看透对方的心灵。

“文冠军此番话,实在令贾某汗颜。贾某实在不敢当。”

“若汝不敢当,那汝便为我那二万兄弟、家人偿命吧。”

“文冠军如此逼迫,手段不见光明。”

“难不成我要与仇人讲究手段?”

贾诩闭起了嘴,他实在想不明白,这文不凡为何如此看重自己,看他的态度,他那天下不出三人的评价,并非是夸大或是卖好。而是真真切切地认为。

“文冠军为何苦苦相逼,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此乱世之下,凡是超凡之人,下场都不会好呐。张良、韩信为汉高祖,掏心竭力,赴汤蹈火,用尽才学,最终却都已悲剧收场。”

“我不求你贾文和相信我,但我可以承诺,只要你贾文和不负于我,我文不凡必不负于你!我只能言尽于此,你做抉择吧。”

“我还能选择么?”

贾诩叹了一个气,他深深地感觉到,这个文不凡简直就是他的克星。人怕出名猪怕壮。他侧忍了十几年,一直深藏不露,暗观时势,寻找自己最终的归属,然后再渐渐地展露才华。而没想到的是,在他还未成名之时,已被文不凡好似能看透他的一切那般,一口咬定他的超俗才智,将他的整盘计划都给打乱了。

而在另一边,洛阳城外。

长沙太守孙坚,广陵太守张超,徐州刺史陶谦三路兵马,共三万多军士如一头庞然巨兽一般卧居在洛阳的西城门。

孙坚、张超、陶谦三位诸侯领着各自兵马,在西门摆出阵势,向城上的董卓守军搦战。在西门城头上,董卓满脸恶相,望着下方义师右盟的兵马,可谓是又急又怒。

“文优,这如何是好!如今贼军联盟,已有三路诸侯兵至洛阳,过些时日曹操的大军更会赶来。而数日前箕关已破,牛辅和李催的兵马不知能够挡袁绍的多久呐!一旦十八路诸侯尽聚洛阳,只怕洛阳危矣!”

李儒眉头深锁,自从得知吕布中了曹操的奇兵之策,后再被大败逃回洛阳的消息后,在这几日便一直在思考计策。

“主公,洛阳已不能再留了。趁十八路诸侯未成围攻之势,我等应当机立断带圣上还朝中百官撤离洛阳。只要圣上还有百官一日尚在主公的手上,那么这些诸侯便还是一日的反贼,而主公则还是为大汉主持大义的相国。”

“撤离?吾等要撤去哪里?现在潼关仍未夺回,长安是绝无可能。”

“不,如今我们已不可能将洛阳的百姓带走,少了这些累赘。我们便可以远走上洛,再由上洛直上长安!”

“这可行么?从洛阳到上洛不但路途遥远,而且更多有山路,且这山路颠簸难走,只怕到时还未到长安,我们便被贼军追上啊!”

“可行。主公,可否记得儒曾说过这十八路诸侯并不齐心。特别是他们有着谁先到洛阳,谁做总盟主的盟约。如今曹操的右盟贼军已兵临洛阳城下,以袁本初那狭窄的气度,定不会甘愿听从曹操的命令。到时,贼军联盟便会自行分裂。分裂后的贼军联盟定会士气低下,又见我们已经远走,更会失去耐心、战意。若儒猜得不错,到时最多不会有超过半数诸侯会继续追来。

而等我们落居长安后,便立刻从安定、北地、广魏、天水、武都五郡再调来大量兵马,如此待那些诸侯追到长安正是筋疲力尽之时,我们以其数倍的兵力与之厮杀,定然必胜无疑!击退他们之后,主公再是休养一到二年,可再回中原地带。

而到时候,天下已无人是主公的对手,主公将天下尽收囊中之日,指日可待!”

李儒不愧是董卓的智囊,仅仅数日便又重新为董卓画出了一幅新的蓝图。董卓越听脸色便越是涌起喜色,后来更是将脸上的凶色尽扫,喜色铺满了他的整张大脸。

“哈哈哈哈。妙!妙!妙!待吾董仲颖将天下尽收之日,汝李文优便是吾之丞相!!”

董卓拍着李儒的肩膀朗然大笑,而在城下孙坚等人仍在叫骂。随后董卓和李儒在城头上,商议一阵后,很快西城门打开,杀气腾腾的吕布领着一万铁甲骑军好似一大群一大群的虎兽,扑向了孙坚、陶谦、张超的三路兵马。

顿时间,西门城下杀声遍天,无数鉄戈碰撞声轰然撞得不停。而吕布领军来回冲杀数阵后,便又冲入了城门之内。而孙坚、陶谦、张超三人皆是一头雾水,不知这嗜杀的吕奉先怎会忽然变得虎头蛇尾,整顿好队形后,刚想骂阵。

忽然西城门又是大开,骑着赤兔马手执方天画戟的吕布又是领军冲了出去。如此来回数次,与孙坚、陶谦、张超三支兵马死死纠缠,孙坚、陶谦、张超被吕布弄得手无足措,应接不暇,不知吕布何时又会领军来冲杀。

第三百四十三章 和氏璧

而在三个时辰前,洛阳皇宫内。数十支穿着兵甲,手拿武器的百人队伍在皇宫内肆意穿梭,冲入各宫妃的寝宫,将一个个或是妖艳或是美若天仙或是清新脱俗的宫妃强硬地捉了出去。而天下之主,汉献帝更是在董卓的冷笑声下,一脸悲愤无力的走出了自己的寝宫。

同时,在洛阳街道内,亦有数十支凉州兵马冲入了朝中各大臣官僚的府内,无视他们的反抗,将他们的家属一个个赶出了他们的府邸。

一时间,洛阳城内的凄厉惨叫声几乎盖过了西城门的厮杀声。而可惜的是,孙坚、陶谦等诸侯当时正与吕布的兵马在交战,根本无暇分神去听清这些惨叫声。

就在孙坚、陶谦正与吕布的兵马战得不知时辰,天色慢慢地黑了下来,在洛阳北门,董卓、李儒正领着大军挟持着汉献帝和朝中各大臣官僚往上洛直奔而去。

董卓做事习惯雷厉风行,而原本他早就准备撤离之事,所以当他与李儒决策好后,便是即日动身。毕竟,曹操的大军随时会赶来。到时一旦被其牵制住,再想撤走,无疑是难于登天。

而等到孙坚他们终于发现北门有大军撤去的动静,正想弃了吕布,去随后掩杀时,追到一处,哪知遭到了李儒早就埋伏好的伏兵,而后来吕布又是领兵杀到。

在乱战之中,孙坚麾下大将祖茂更差点被吕布一戟刺死,还好孙坚还有黄盖、韩当、程普四人竭力死战,才救出祖茂。

孙坚、陶谦、张超等兵马正在苦战,天色刚亮时,曹操的大军正好赶至,曹操引军扑救,才将吕布的兵马还有凉州伏兵击退。

让人惊疑的是,吕布领着一万凉州铁甲骑军还有李儒安排的一万多伏兵并无赶回洛阳,而是冲向了箕关的方向。

曹操心急汉献帝的安危,并无引大军去追,而是领着大军冲到洛阳城下。此时洛阳城门大开,曹操等右盟诸侯,竟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洛阳。

曹操还有孙坚、陶谦等诸侯,冲入洛阳城门后,马不停蹄飞甩马鞭,直往洛阳皇宫内赶去。哪知等曹操ta们感到时,整个皇宫廓然死寂,而且一旁还有不少宫女、太监的死尸,周围的宫殿皆有被人翻过的迹象,在地上还有着不少被踩烂的衣服、珠宝。

“难道,董卓劫持了圣上!!”

孙坚看着皇宫内的一片狼藉,似乎察觉到什么,忽然惊呼起来。

曹操眼眸一瞪,连忙喝令道。

“找!立刻找!!即使要将整个皇宫都翻遍了都要将圣上找出来!!还有元让、妙才汝等各领兵马出去到皇宫外朝中各个大臣的府邸,看他们是否安全!”

“是,未将领命!!”

夏侯惇、夏侯渊同时拱手接令后,便领着两支兵马向宫外急速的冲了出去。而各诸侯亦纷纷带着兵马在皇宫内四处寻找。

却说孙坚见昔日荣盛的皇宫,如今一片空廓凄凉,心中不由感觉一丝悲愤。

“贼臣乱国,万民涂炭,京城一空,皇宫无主,难道大汉当真气数已尽?”

孙坚言罢,虎目涌起道道涟漪,领军正走到宫中某处电台,忽听闻傍有军士大呼道。

“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内定有惊天宝物!!”

孙坚一惊,随那军士所指望去,果然见到有一井口喷出了红黄蓝紫绿五道光华,孙坚见此连忙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

数个军士捞了一阵后,捞起一老宫女尸首,说也奇怪,这老宫女的尸体看已死了有一些日子,但其尸不烂,更无恶臭。数个军士又见,老宫女的项下带一锦囊,五彩光芒正是从其中迸射而出。

一个军士甚是慎重地取下锦囊,将其交到了孙坚手上。孙坚拿着这锦囊,觉得有些沉重,连连吞了唾液,取开看时,发现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

孙坚见到这朱红小匣,浑身好似被无数道惊雷击中,他觉得此内藏有之物,很可能会改变他甚至他几代后人的命运。

“开!”

孙坚双手握着朱红小匣,骤地用力,便将这金锁强行破开。朱红小匣遽然一开,那五彩光华瞬间变得更盛,直逼上空。孙坚唯恐他人发现,连忙将其合上,脸色剧变,心中狂跳不已。在刚才,他隐隐中看到,匣内之物,乃一玉玺。

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是和氏璧!!!”

在孙坚的脑海中顿时升起这玉玺的名字,还有来历。传说和氏璧,乃是卞和于荆山之下,见凤凰栖于石上,卞和见之,想这璞玉能得神兽青睐,必是稀世珍宝。于是便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还是坚持这璞玉内有着惊世宝玉,为此他不惜损命。文王见之,深受感动,便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和氏璧落入了秦始皇的手中,秦始皇当令良工琢为玺,玉玺更由李斯亲自篆字于其上。自此和氏璧则作为传国宝器代代相传,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将玺打王寻、苏献,崩其一角,以金镶之。

而且对于这和氏璧,在民间一直留有一个传说。传说,凡是能得到和氏璧之人,皆是天命所归的天地皇者!

“主公!!”

在孙坚旁边的程普眼疾,观得一些,眼中顿时涌起了喜色,孙坚一把捉住程普的手,用眼神做了一个噤声的意思。

“主公传闻,凡得和氏璧者,能得天下。近闻十常侍之乱时,丢失了这一至宝。如今却被主公所得,必是天意所授,主公必有九五之身。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

程普压低声音,在孙坚低声说道。孙坚听得心花怒放,想了一阵后,便是摇头道。

“不可。如今圣上消息未知,董贼未除,义师未散。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吾等贸然回去,定遭人猜忌。而且虽然大汉气数已尽,但时下世道混乱,吾得此天器尚未足够,还需要有声名,此番诛董,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