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第三帝国-第6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处的一名军官立即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必须确认整个北大西洋上盟军的海上力量究竟加强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多了多少艘战舰,多少艘运输船。”

另一名陆军将领坐在他的位置上,忧心忡忡的问身边的军官:“大西洋壁垒究竟是不是万无一失的?要知道在英国方面,我们的力量并不多。一旦美英在英国本土登陆,我想知道我们有没有能力在那里将他们赶下海。”

他身边的将领点了点头,然后用手里的教鞭指了指英国以及爱尔兰沿海地区:“我们在几个适合登陆的海滩上埋设了30万枚地雷,这些地方已经用5万吨钢筋混凝土加固了沿海防御工事。”

“每公里都有经过钢筋混凝土加强的机枪主阵地,平均300米就临时加固的机枪阵地作为补充。我们在爱尔兰部署了至少7万名士兵,还有一个装甲营的部队作为支援。”

“英国本土我们还有至少30万名士兵枕戈待旦。他们有一个装甲军,至少能击退20万以上敌军部队的登陆作战。”负责陈述英国占领区防务的德军军官详细介绍了一些关键地段的防御体系构成,以及德军准备的相关战术。

“抗击登陆事实上只是整个大西洋壁垒防御体系中的中间环节,一旦远程侦察机和潜艇部队发现了敌军的异动,航母舰队就会出海做好战斗准备,算上我们的航母舰队,我们最多可以在敌军登陆地点附近集结超过1000架飞机,夺取制空权并且歼灭敌人的登陆运输舰队。”一名海军部门的负责人自信的说道:“在近海陆基飞机的掩护下,敌军不可能夺取制空权,所以大西洋壁垒固若金汤。”

“另一方面,我们在法国还有一支超过10万人的机动部队,如果敌军登陆英国,我们还能够进行跨越海峡的快速支援。”又一名德军陆军军官加入到了讨论之中,他也认为跨越大西洋登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英美海军还没强大到这种地步。”

从击败了英国一直到现在,德军有一年的时间来加强整个占领区的防御。其实德军也确实是这么做的。他们征调了大量的水泥修建了沿海的防御工事,布置了密集的雷达防空网络,还在外海部署了侦察机还有潜艇警戒网。

还有数十万德军枕戈待旦,在英国和爱尔兰以及法国等待着盟军的攻击,这些部队拥有大量的坦克和汽车,快速机动能力非常强大。而这些地区的德国空军,至今保持着超过700架飞机的强大战斗力。

如果有必要的话,德国境内还有200多架可以随时支援,这支部队可不是另一个时空里,从苏德战场上溃败下来的党卫军青年团,而是训练有素、武器精良的主力部队。他们每10人就有一个参加过真正的战争,比起苏德战场上的部队来都毫不逊色。

加上纹丝不动,缩在威廉港内甘心当存在海军的德国航母主力舰队,美国人至少要全部动员起来,才敢在西线和德军打一场胜负未知的登陆作战。这也是德国海军主力不去地中海打秋风的另一个原因,他们要防备美国突然搞一些诸如现在这样的突然袭击。

“不是人员那就只能是补给物资了。同样的道理,不是坦克也不是陆战装备,高射炮也不可能……”因为情报的不准确,所以这些德国将领不得不用排除法一点一点的推测英美联军究竟在筹备什么事情。这种笨办法虽然效率不高,却可以依靠猜测来做好最万全的准备。

一名德军将领摆了摆手,否定了之前的猜测:“不是防御用的高射炮或者水泥等物质。我们没有登录冰岛的任何行动,美国人不会突然抽风给冰岛加强防御力量。他们还是在准备进攻!一定是这样。”

“轰炸机!他们的b17轰炸机和我们的屠夫轰炸机很像,可以将很多地方都覆盖在它的攻击半径以下!”一名来自空军的防空权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盟军会调集轰炸机在没有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突袭德国工业设施。

不是陆上进攻,也不是海上进攻——那么来自空中的攻击威胁就显得格外突出了。大型轰炸机可以直接从加拿大或者美国飞往冰岛,所以只需要运输地勤人员和弹药,以及配套的一些维修保养装备还有油料就足够了。而这些物资数量并不少,完全可以解释潜艇部队发现的对方运输量增加的情况。

知道敌人准备进攻,和知道敌人准备进攻哪里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从冰岛出发可以攻击的地方太多了,德军全面防御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突袭爱尔兰甚至轰炸利物浦对德国的影响都不大,利物浦刚刚恢复了部分港口功能,并不值得作为大规模轰炸的目标;爱尔兰也是一样,轰炸那里除了激怒当地人之外,对德国的影响非常有限。

轰炸英国北部和轰炸爱尔兰基本上就是浪费兵力,美国和英国人不可能如此大费周章的准备一场消费比如此低下的袭击。炸的是别人的土地,还对德国一点儿干扰和破坏都没有——这不是有病么?

越过英国或者挪威上空,然后攻击本土也不太可能:第一是毕竟航程太极限了,严重削弱的轰炸机的载弹量;第二是这些飞机会被部署在英国挪威德国本土三个方向上的陆基战斗机包围拦截,被消灭在北海境内。

“挪威!美国人是想要轰炸挪威的铁矿生产厂!”刚刚发言的那个德国防空权威人士一拍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来:“只有轰炸挪威,才值得他们投入如此庞大的空中力量!也只有轰炸挪威,能够干扰我们的本土生产!”

……

“轰炸!轰炸挪威是我们现在唯一的选择了。英国的基础建设比较完善,我们轰炸德国必将路过那里,容易被部署在那里的德国雷达探测到。”一名英**官得意洋洋的看着一架接着一架降落在冰岛机场上的b17轰炸机:“为了今天,我们可是努力了好久好久啊。”

英国坚持守在冰岛,原本的一个计划就是为轰炸欧洲保留最后一丝希望。现在美国的b17轰炸机生产终于满足了前线需求,最终在本土积攒下了差不多300架的规模。这才使得冰岛空军基地,具备了一定的战略价值。

另一方面,英国建设冰岛也需要时间,在和德国潜艇进行拉锯战打了整整一年之后,缓慢建设的冰岛空军基地终于成了可以使用的基地,所以美国和英国立即拿出了这个计划,开始着手实施起来。

最后一个让美军现在才开始执行这个计划的原因,是德国在罗马尼亚防空之战的时候,证明了其装备的战斗机具备撕开盟军轰炸机防御的能力——所以生产的b…17全部要经过改装,装备更强大的火力和更先进的空军发动机。

美国人希望用更高的飞行高度,和更完善的火力防御,以及更快的飞行速度,来规避德军装备的ta…152型战斗机,并且压制其所装备的30毫米口径机炮。为了这个目标新生产的b…17都加装了更厚的钢板,还装备了更大口径的机炮——这让b…17的载弹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航程也损失了一些。

这一次美国人觉得他们的准备已经万无一失了,毕竟集中了如此庞大的空中力量,又是一次隐蔽的突袭作战,首战取得一定战果可以说是志在必得。所有的飞行员都经过了严格的挑选和训练,足以应对德国战斗机带来的威胁。

“挪威的间谍带回来的消息,德国人在挪威只有几支战斗机部队,大约拥有战斗机100架左右,根本经不起消耗,也无法及时阻止我们对目标的轰炸。”一名美**官看着地面上一架连着一架的b…17轰炸机,自豪的对着身边的英**官吹嘘道:“现在唯一的问题是,一旦我们开始了对挪威的轰炸,那么冰岛基地的安全如何保证……”

“我们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流星战斗机,超过20架……还有20架飓风战斗机和31架p…40劳斯莱斯改进型。”英国空军基地的总指挥官,同时也是冰岛英国流亡政府现任空军总司令官的休?道丁开口介绍道:“自从流星出现之后,这里就没再来过德国飞机了。”

“那就好!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就起飞,夜袭挪威铁矿石工厂!”美**官背着手说道:“上帝保佑美利坚!”

“上帝保佑大英帝国!”休?道丁同时也开口祈祷,现在他能做的,也就只剩下祈祷了。

第981章982应对

上一次,美国袭击罗马尼亚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协调调度大规模飞行编队,采取了日间轰炸模式。虽然白天的时候可视状态良好,还能有战斗机护航,不过缺点也非常明显。敌军战斗机可以轻而易举的起飞拦截,同样视野良好易于指挥。

于是美国总结了罗马尼亚空袭失败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德国战斗机部队太过强大,在对方优势的环境下展开攻击容易遭受惨重损失,并且无法完成攻击计划。

在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美国陆军航空兵部队开始重点训练夜间轰炸,试图用这个方法来规避白天强势的德国战斗机部队,完成他们的轰炸任务。这一次美国感觉训练已经成熟,决定采用夜间轰炸的办法来减少损失达到轰炸目的。

当然,让美国和英国毅然决然的下定决心采用夜间轰炸模式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有挪威的地下反抗组织协助。这些反抗组织答应在行动的当天夜里,他们会点燃火把,为盟军轰炸指明目标。

有了这么多的便利条件,美国轰炸机部队理所当然的选择了夜间轰炸这种比较保险的战术。至少在他们的认知里,夜间起飞的战斗机还属于是传说中的武器装备呢。他们坚信德国人即便是有这种夜间战斗机,装备数量也不会太多,至于挪威这种地方,那就部署得更少了。

……

德国,柏林,国防军情报总部。

加斯科尔对来访的阿卡多立正敬礼之后,就急三火四的向元首汇报了有关盟军有可能加强了冰岛轰炸机部队的有关情报:“我的元首,我觉得应该派出侦察机,对冰岛进行战略侦查……确认盟军在那里的军事规模,好及早准备好应急措施。”

阿卡多在几十分钟前接到了莱因哈特打给他的电话,同样是用急切的口吻向他汇报了盟军有关冰岛部署的事情。所以他才会这么有空的赶到国防军情报总部来,听取加斯科尔的意见。

毕竟这一切都还只是情报部门的猜测,谁也不敢因为这些莫须有的猜测擅自调动德国空军部队。所以大家都觉得空袭目标应该是挪威,却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调集空军耗费燃油转场过去,万一美国人察觉到了什么没有继续行动,那么这一次声势浩大的浪费行为,谁来负责?

鉴于这样一种情况,大家都选择了把决策权交给元首,毕竟伟大的元首还没有在决策方面出现过失误——上帝的礼物并非是浪得虚名,而是真正被每一个德国人深信不疑的神话。

“调集所有能调集的空军兵力,赶往挪威的机场待命!加强所有工厂周围的警戒,让克莱斯特全面戒备,抓捕任何可疑人员。”阿卡多一边往加斯科尔的情报分析大厅迈开步子,一边下达了调动部队的命令:“驻扎在德国本土的防空部队能调的也调去!”

“可是!我的元首……那样一来,本土上空的防御体系将会出现漏洞……”跟在加斯科尔后面的一名防空部队的军官小声的提醒道。

“我知道你担心的问题,我也知道这会让柏林陷入危险境地……可是敌人如果真的轰炸柏林,我们只是被吓了一跳而已,如果敌人轰炸挪威,钢铁方面的产能损失,我用什么来弥补?”

要知道德国缺少资源是大家都清楚的事情。现在三军部队以及民生部门对挪威铁矿石的争夺依旧还是激烈万分。各个部门之间打破了头为了那么一点儿钢铁产能分配,恨不得把自己的老婆都拿去换铁了。这个时候哪怕让铁矿石减产一成,都会直接影响德军的战略部署。

这些钢铁的缺失最终会直接被转嫁到所有作战部队头上,他们会少几十辆坦克,少几十架飞机,少一艘航母,少几十万发子弹……这就是输掉战争的前兆,这就是一切灾难的开始,不是么?

所以阿卡多宁愿冒险让柏林裸奔,也觉得应该让挪威武装到牙齿。现在美国的战略轰炸前哨基地不多了,只要看住了挪威,那么似乎一切德国的资源点,就都安全起来了。这代价阿卡多觉得自己付得起,也值得投入。

“分析结果出来了么?美国人如果进攻的话,是会采取白天进攻的方式,还是会采取夜间轰炸的方式?”阿卡多一边向前走,一边问身后紧跟着的加斯科尔:“你这里有全德国最顶尖的情报分析专家,总要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结论吧?”

“挪威破坏分子最近的活动有些频繁……我们怀疑他们已经和英国的间谍取得了联系。所以有理由相信这一次美国轰炸机的行动,有挪威破坏分子的协助。”加斯科尔就情报这块进行了总结汇报。

“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