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第三帝国-第3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德国的元首曾经差不多是德国最有钱的男人,他手里掌握着白岚花集团这么一个跨领域跨行业的庞然大物,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一点不为过。不过为了这个帝国可以继续运转下去,他竟然变卖了自己最值钱的产业,换取了一堆不值钱的破烂。

当然帝国因此而继续繁荣昌盛下去,皆大欢喜的局面就是德国国内的反战呼声差不多一瞬间销声匿迹,整个德国空前支持大德意志党的战争,不少军工企业甚至已经自发开始执行战时动员生产条例。

而阿卡多这个时候的身家差不多缩水了整整一半,而且手里捏着的企业多数都不是最赚钱的军工企业,民用的汽车工业还有纺织工业基本上也都被拱手让了出去。

就在这么一个自我毁灭式的割肉过程中,阿卡多竟然在奥地利找到了钨矿石,在捷克斯洛伐克地区找到了铀矿石,又在波兰境内扩大了铜矿的开采规模——这一系列的能源领域入侵,直接让控制了鲁尔区的德国传统矿产大鳄们措手不及。等到他们回过神来的时候,原本已经被切割碎了的白岚花集团,已经一跃成为稀有金属矿藏领域的超级巨头。

随后根据新合金的研制和发展,白岚花在各个领域渗透并且扩大自己的影响。因为铝合金还有其他一些材料生产工艺的简化和规模扩大化,德国航空领域已经有了白岚花集团的一席之地,何况在喷气式引擎的研制还有发展方面,白岚花集团也一直占据着最尖端的位置。

这一次钨矿石的开采,还有钨合金的研制成功,就是规模庞大的白岚花新材料领域的冰山一角。这种稀有金属的合金已经开始在德国穿甲弹领域里发挥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实验表明,88毫米口径的德国坦克炮使用新式的脱壳穿甲弹,甚至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170毫米厚度的钢制装甲板。

当然有关核能方面的发展,白岚花集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虽然之前有爱因斯坦博士的些许干扰,但是德国的技术储备还有研制方向都领先于世界,至少德国的核能专家们没有再往核聚变方面一路错下去,而是正确的选择了核裂变这个更加简单的研究方向。

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技术领域上,阿卡多投入的精力还有资源其实更加巨大,那就是电子科技领域。在他的主持下,德国的计算机研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雷达还有无线电等技术也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德国甚至已经开始实验在双引擎的ju…88实验机上安装雷达设备,作为夜间战斗机来进行本土防空作战。

图灵和他的助手在阿卡多精心准备的实验室里搞出了一台计算机原型,虽然功能还不太完善,不过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工作——这个原型机被阿卡多恶趣的命名为银河1号机,算是德国最严格保密的项目之一。图灵已经向阿卡多承诺,在未来的几个月时间内,这台计算机就可以投入到密码的破译工作中,那个时候德国的情报战将足以战胜任何对手。

这还不包括阿卡多一直重视的火箭研究还有发展,德国最新的v型火箭已经非常可靠,德国的火箭工程师们正在努力的把v3型火箭变得更加可靠还有实用。

只有阿卡多知道计算机、材料工艺、电子工艺、航空航天,这些技术在未来有多么值钱,他完全有理由相信,凭借着这些领域的发展,白岚花集团就可以如同涅槃的凤凰一般,再一次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大财团。

施佩尔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覆灭,又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的崛起——在覆灭和崛起中间,是一个帝国从百病缠身变成身强力壮。他如何不佩服面前的这位元首,他如何不信服这个可以说是奇迹的男人。

第569章569太平洋战局

在印度洋上试航并且被加强给印度洋英国海军的德制战列舰终于在忐忑中回到了大西洋上。一路上这艘战舰避开了德国潜艇的追踪,还要绕过德国海军的封锁,耗时1个月的时间终于从印度洋一路踏浪到达了加拿大港口。

这艘军舰已经因为与德国的战争,被更名为“恶徒”号,算是皇家海军中名字最难听的战列舰了不过这艘战列舰确实是英国海军现役战列舰里舰龄比较短的主力战舰了。

恶徒号汇合了加拿大港口内停留的皇家方舟号航母以及被抢修好了的英王乔治五世号,组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英国大西洋第一舰队。在命名这个舰队的时候,冰岛上的英国当局有意避开了本土舰队这个敏感的词汇。

而就在英国的恶徒号进入大西洋的几乎同一时间,德国港口内原本给英国建造的同级战列舰正在最后的测试,这艘战舰被德国元亲自命名为雷德尔海军元帅号战列舰,算是给一直支持元的海军最高指挥官一个前所未有的安慰。

有意思的是,这种由英国出资德国建造的战列舰,成为了第一次种同时在敌对国家服役的战列舰,也奇怪的同时拥有了两个级别名称:英国称为恶徒级,德国称为海军元帅级。

德国也终于拥有了一艘可以伴随舰队一同作战的新式战列舰,公海舰队的夜战短板在这一刻也终于被补齐,变得几乎无懈可击起来。

这艘战列舰还加装了功率更大的雷达和火控系统,可以在2o公里之外用火炮在夜间开火击中想要攻击的目标。同时这款战舰的装甲防护水平也被略微改进了一些,削弱了一些不必要部位的装甲,强化了防空武器的配置和数量。

从雷德尔海军元帅号服役开始,德国海军进入到了舰艇下水的真空期:钢铁被6军占用的太多,一些没有必要建造的护卫舰还有巡逻艇都被削减,公海舰队未来半年内都不会有新船下水,所有的精力都被放在了同时开工建造的4艘航空母舰上。

在未来,德国海军将拥有3支海外的主力舰队:实力最强的大西洋公海舰队,以现役的5艘航母作为核心;实力次之的北冰洋袭击舰队,将拥有2艘航母;实力最弱的地中海护航舰队,下辖1艘航母。

不过除了已经成型并且战功卓著的公海舰队之外,另外两个舰队现在也只是有一个人事部的骨架而已。甚至一些本来应该交给海军去完成的任务,都被狄克负责指挥的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给一手包办了。

比如说,一直龟缩在列宁格勒附近的苏联波罗的海舰队,就是从普鲁士起飞的德国远程战略轰炸机部队在夜间偷袭,一举歼灭掉的整个军港被3oo架以上的屠夫轰炸机光顾,丢下的炸弹让列宁格勒的港口内燃起了熊熊大火。苏联级战列舰白俄罗斯号被击中受伤,到现在还只能窝在港口内维修。

这个时候倾力维持一个庞大舰队,却没有其他保障力量支撑这支舰队的弊端就显露了出来。苏联原本的炼钢技术就并不先进,勉强下水了几艘战列舰的直接后果就是维修这些战列舰的配套船坞设施落后,一旦舰艇负伤,那么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抢修出来继续参与战斗。

与之相反的是美国的海军,他们在被日本一次偷袭击沉了企业号等两艘航母之后,竟然抢修出了重伤的萨拉托加号航母,在菲律宾外海的海战中参与了对日本海军舰队的偷袭作战。这场海战的过程虽然德国海军一直到十几天后的现在还没有拿到完整的评估报告,可是日本海军确实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吃了美国海军的一记暗亏。

说实话现在阿卡多关心太平洋战场比关注自己东线还要多,因为东线3oo万德军精锐进攻虽然不足,但是防御刚刚被重创的苏联红军绝对是绰绰有余了,他更关心的是美国的工业潜力,是否如同上一世那样被彻底的激出来。

现在看来,美国的工业潜能确实不容小觑,但是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庞大德国舰队南下大西洋的举动给美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很多南美国家转而把原材料卖给前来抄底的德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的工业扩张。

但是石油方面美国依旧还是无法撼动的存在,毕竟从中东地区途径地中海驶往美国的舰艇德国海军不敢成规模的袭击,而墨西哥还有美国本土的石油开采也能够满足美国的工业生产需要,所以很多战争武器还是被以一种可怕的度被生产出来。

比如说美国两岸的船坞正在拼命的建造航空母舰,正在船坞里的航母已经多达14艘,差不多是德国和日本在建航母的两倍还多。同时美国从改进生产出m4坦克开始,就在疯狂的量产这种技术成熟的坦克,月产甚至已经接近3ooo辆。

但是即便如此,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依旧被日本军队打得节节败退,因为缺乏海军作战舰艇的支持,美国接连放弃了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英国部署在亚洲的分舰队全军覆没,大多数都在香港外围被日军击沉。

随后恶徒号战列舰离开印度洋,印度洋上残留的英国舰队根本无法越过马六甲海峡威胁日本海上交通线,失去了后顾之忧的日本海军开始全力东进,甚至已经开始直逼几乎不设防的澳大利亚。

骄傲自大的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头目们立刻觉得战争胜利在望了,他们甚至后悔没有早一点动用优势的海军一举干掉美国太平洋舰队来结束战争,他们甚至后悔听信了6军的一面之词去招惹强大的苏联6军。

日本国内甚至出现了一个乐观的看法,就是一旦日军攻陷中途岛和威克岛等太平洋中部岛屿,美国就会屈辱的选择求和,来结束整个太平洋战争。到了那个时候,整个西太平洋地区和亚太大量的土地,就都成了日本帝国的囊中之物。

不过很遗憾的是自大的日本海军立刻就被美国海军上了一堂生动而且强势的教育课:美国仅有的一艘航空母舰被抢修出来,出现在了它不应该出现的菲律宾近海,袭击了一支日本的分舰队,击沉了3艘驱逐舰和2艘巡洋舰,日本的一艘老旧的战列舰也被重伤搁浅在了菲律宾近海地区。

让日本海军更加恼火的是,这支灵活的美国舰队突破了日本主力舰队的围追堵截,重新回到了珍珠港,算是给美国海军灰暗的5月增加了唯一的亮点。

恼羞成怒的日本海军立刻做出了反应,海军联合舰队的指挥官山本五十六接到了天皇的谕令,命令他和南云忠一率领舰队,掩护日本6军登6威克岛,在战争中重新掌握主动权。

如果有人研究过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整个过程,就会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日本先是急三火四的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然后突然一下子仿佛又不着急了,开始集中力量浪费宝贵的时间去南太平洋上争夺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岛屿。

造成这个奇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封锁日本的石油,导致了日本必须南下浪费宝贵的时间,去争夺在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岛屿上那几个宝贵的石油开采地区。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急三火四偷袭了珍珠港之后,又自己放慢了战争节奏的主要原因。

同时这也导致了日本的战略路线完全在美国的算计之中:日本的进军路线,需要的大概时间都在美国人的掌握之中,所以等到中途岛会战的时候,美国人其实已经可以说是一切尽在掌握战略决战,即便是中途岛美国海军依旧惨败,未来一年内美国人也有扭转战局的必胜把握。

这一世的日本同样没有能够逃过这个悲惨的命运:山本五十六将军提出的偷袭中途岛的计划被无限期搁置,6军正在全力攻击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境内的美国守军,希望可以在日本海军弹尽粮绝之前抢到石油产地如果说德国人是一手烂牌打出了意想不到的精彩过程,那么日本人就是把一手牌摊开了和美国人打输赢,不客气点说叫自寻死路。

事实上日本最好的一个机会是在一战结束之后,那个时候它只要安心展,不再挑起战争,那么它在日后的状况会比一战战败的德国好上无数倍结果赌赢了甲午战争,赌赢了日俄战争之后的日本,太自信自己的赌运了。

所以当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原本捏着一手好牌的日本帝国又把自己的国运寄托在一场豪赌之上,而不是正经承受危机平稳过渡自己的财政困难时期已经掌控朝鲜半岛和台湾,霸占胶州湾和青岛大连等地,造成了东三省实际独立事实的日本帝国,又一次开坛聚赌,不过这一次,不是糊涂的烂赌鬼满清政府也不是被孤立的穷赌徒沙俄,是一直坐庄敛财的赌王美利坚。

第570章570逼迫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十赌九输。”

可惜的是日本天皇显然不是中国人,也没听过这么多俗语土话,他相信自己的大臣们总和他说的那句:“武运长久。”

所以说有的时候皇帝还是换的多一点比较好,比如说如果换成是中国的皇帝陛下,他就不会相信手下人那句恭维他的“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口号。

不管怎么说,日本的高层算是相信了彼此互相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