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依依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当和尚遇到钻石-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陀进一步宣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即金、银、水晶、琉璃、珍珠、玛瑙、车渠七宝。    
    那么,这般的善男子善女人将因如此的布施而获得大量的福报吗?”    
    让我们回到《金刚经》:    
    须菩提回答,    
    喔,世尊,是的,福报甚多。这般善男子善女人由于这种布施的因缘,所得到的福报是很多的。喔,世尊,他们所得到的福报是很多的。何以如此?喔,世尊,因为这些福德不具实体,从不存在,因此之故,如来便说“福德甚多,福德甚多”。③    
    邱尼喇嘛解释此段经文:    
    须菩提回答,福德甚多,而这些福德仅仅存在于我们的观感之中,仅仅如梦幻般存在:这些福德本身是不存在的。就事物的表象而言,如来所说的“福德甚多,福德甚多”,就不是真正的福德,所以才名之为福德。    
    这段文字包含了各种不同的论点。过去所行的善业与恶业,以及未来将行的善业与恶业,即使在过去已经终止的善业与恶业,以及未来尚未造作的善业与恶业。    
    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    
    因此之故,这些善业与恶业并不存在。然而,以更广义的角度来看,它们确实存在。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善业与恶业留存在造业者的意识之中,未来将产生善或恶的业果。在上述的经文之中,包含了这些以及其他难懂的议题。    
    《金刚经》又指出,    
    世尊说,    
    喔,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种珍宝来行布施。    
    又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遵循维护这部经典,哪怕只念四句偈,并正确地为他人解说,正确地教授他人,那么这种人所得的福报,将远胜于那些布施的善男子善女人。这种人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④    
    邱尼喇嘛针对这一偈颂的解释如下:    
    首先,我们应该先谈一谈“偈颂”的含意。虽然藏译本的《金刚经》不是以偈颂的方式呈现,但《金刚经》的原始梵文版本却是以偈颂的方式写成。遵循维护这部经典的“遵循维护”意指,“将这部经典的教授谨记于心”或“背熟记住”。它也可以解释为“手中握住一部《金刚经》,大声朗读经文”。    
    “正确地为人解说”意指念诵经文,并且正确地解释清楚经文的含意。“正确地教授他人”意指,正确地教授经文的含意。这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假若有人遵循维护这部古老的经典,正确地为人解说,正确地教授他人,而非只以盛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行布施,那么这种人将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    
    因此就某种意义来说,    
    我们所遭遇、经历的每一件事都是“中性的”或“空的”。换句话说,无论我们从事件中获得令人愉悦的或令人厌恶的感受,那感受并非来自事件本身。更确切地说,那些感受来自我们本身,而且非我们所能控制。    
    心理铭印的奥秘即在于此。如前所述,当我们行善或作恶之时,心理铭印透过我们的自觉,被植入于心。心理铭印植入于心的强弱程度,依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定,包括我们的动机、情绪的强弱、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觉知程度、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于自身行为的执着程度,以及我们采取行动之对象的背景——他(她)急需援助、他(她)曾经对我们施予慷慨的协助,或他(她)拥有特殊的人格特质。    
    在心的跑道上等待起飞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心理铭印如何左右我们对周围事物的认知。根据佛教的古老经典,心的录像机或摄影机在一弹指之间,可以记录大约65个分离的、不连续的影像或铭印。你可以说,这些铭印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它们在潜意识之中停留数天、数年或数十年,并于心缘起生灭的每一个刹那之间一再地重现,如同电影一格格的画面一般,因为放映速度之故,使我们把原本分隔的影像误以为是连续的影像。    
    如同自然界的种子一般,种子被植入心中之后,呈指数般不断成长。心理铭印被植入心中第一个月之后,到了第二个月,其强度增加为2倍;到了第三个月,其强度增为4倍;到了第五个月,其强度已是原先强度的16倍。    
    如果你仔细思考,这一原理并无惊人之处。把一粒几克重的橡子,对照于几吨的成熟橡树,每一吨的橡树,其实就是一克的橡子。西藏的古老智能指出,心的种子也是如此。同样地,如果你把现今美国联邦政府庞大的官僚体系,对照于公元1700年,美国开国元勋心中所构思的新政府,其实是相同的。你不妨想一想,从你小时候第一次了解金钱为何物开始,一直到之后的岁月中,你花了多少时间,多少心思追求财富。


第一部分 致富之道第12节 如何善用自性潜能(2)

    我们接下来所要谈论的一个概念,西藏人称之为“堪延千波”(kenyenchenpo),即获得利益的大潜能和招致损失的大风险同时兼具之意。我们之于他人所做的行为,即使再微不足道、再无心,都会在我们的心中播下种子;待种子成熟开花之时,原本微不足道的行为已经成长为巨大的经验感受。那么,那些种子是如何成熟开花的呢?其中运作的规则为何?    
    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巨大的容器,容纳成千上万个心理铭印。这些心理铭印就像在机场跑道上排成一列,等待起飞的飞机一般。根据我们先前所讨论的原则,较强的铭印先起飞,较弱的铭印则远远落后,等待起飞。然而,当较弱的铭印在心的跑道上等待起飞的时候,它的强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增强。无论何时,当我们又对某个人做出某种行为时,那行为在心中所植入的铭印比先前存在的铭印更强烈的时候,这个新植入的铭印就移到等待队伍的前面,如同机场的控制塔台呼叫一架飞机先行起飞一般。    
    当铭印的飞机起飞的时候,也就是说,位于潜意识的印记到达了意识层面。无论当下我们正在从事何种行为,它都影响左右(甚至决定)我们的整个观感。例如,在你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油桶状物体,其上有着4个不停移动的肉色圆柱体,然后一个铭印从潜意识层面到达意识层面,要求你把这个全新的物体当做一个“人”。    
    在那个油桶状物体上方的蛋形物体中央,出现一个粉红色的椭圆形物体;然后在粉红色椭圆形物体之内,有一个红色闪亮的圆柱形物体开始快速地前后颤动。在红色闪亮圆柱体周围的分贝强度迅速改变,夹杂着以特定方式混合的音节和元音。在此同时,于过去几天植入潜意识层面的负面铭印升至意识层面,指示你把眼前的新情境解释为“老板对着我大呼小叫”等等。    
    铭印如何开花成熟    
    有4个规则影响过去的铭印如何在心中开花成熟,从而左右你看待事物的方式:    
    ⑴经由铭印所生成的感受,必须与铭印的内容相符。    
    换句话说,经由一个负面行为——你伤害他人,所植入心中的铭印,最终只能促使你把伤害他人的行为视为一个不愉快的经验。同样地,经由一个正面行为——你帮助他人,所植入心中的铭印,最后只能促使你把帮助他人的行为视为一个愉悦的经验。简而言之,一个负面的行为只能导致负面的结果,一个正面的行为只能导致正面的结果。我们可以假设,当耶稣基督说出“葡萄绝不会从刺中生长,无花果也绝不会从蓟中生长”这句话的时候,他心中也有相同的想法。    
    ⑵铭印停留在潜意识的时候,它的强度持续不断地增强;直到它茁壮成熟,迫使我们经历一些好的或坏的感受。    
    我们已经探讨这一现象。其要点在于,即使是十分微小、几乎出自无心的行为都能够在未来引发巨大的经验感受。    
    ⑶从来没有任何感受的存在,除非引发感受的铭印已经先植入心中。    
    重点在于,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种感受,都是由先前的铭印引发出来的。我们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我们自己的思想,都起于从潜意识升至意识层面的铭印作用,使我们意识到事情的发生。    
    ⑷一旦铭印被植入于心,它必定产生一种感受;没有一个铭印是白白不起任何作用的。    
    第四条规则有点像第三条规则的延续。的确,从来没有任何感受的发生,除非先前的铭印引发了感受;同样正确的是,一旦铭印被植入于心,必定导致一种感受。铭印从来不会被白白浪费;它们总是产生作用,总是使我们产生一些感受。    
    顺便一提的是,第二条规则引自本章节一开头节录的《金刚经》片段。而在本书所提出的所有要点之中,它是获得事业成功、人生圆满的最重要规则:如果我们了解铭印使我们对原本“中性的”“空的”世界产生错误的观感,那么我们所造的业即使微不足道,也将导致巨大的后果。    
    自觉的创造    
    为了说明这一真理,佛陀告诉他的弟子须菩提,与其给予一个人整个世界,甚至10亿个覆满珍贵珠宝的世界,倒不如阅读《金刚经》,哪怕只是念4句偈。    
    这是因为一个人如果仔细了解铭印如何影响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那么我们就能够有自觉地创造一个圆满的人生,一个完美无瑕的世界。我们越是了解铭印作用的过程,那么植入心中的种子——即使是无足轻重的行为(身)、语言(语)、思想(意)的种子,越圆满有力,改变我们周围世界与内心世界的效力也越强大。    
    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确定我们所追求目标的种类,然后运用第一条规则去辨识可以使我们达成目标的特定铭印。我们称之为“相互关系”,意思是说,如果你渴望达成特定的结果,你可以反向运作,找出可以使你看见结果的特定铭印。    
    大体而言,为了创造人生或事业的特定目标所需的特定铭印,往往与人性的本能相反。举例来说,假设你的公司在市场上奋力挣扎,资金短缺已成了一个问题。    
    几乎任何一个陷入这一困境的人或公司,出于本能的反应,都会削减开支;公司致赠的礼品首当其冲,其次是短期出差搭乘商务舱机票的津贴。    
    接下来遭到削减的不完全是津贴,也不完全是薪资的项目,例如载送加班晚归的员工回家的服务。然后是休假津贴;接着是加薪的幅度调降;最后完全不加薪,而且还拿福利开刀。    
    “我们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健保计划”是一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所做的宣告,它让资深的员工感到不安,因为它通常意味着现有的福利即将遭到削减。这种渐进削减支出的方式,也削弱了公司从上层主管至基层员工的士气,引发各种缺乏宽容慈善的话语:    
    “目前资金十分吃紧,因此我们必须停止加薪几个月。”    
    “公司甚至不给我们加薪,我们为什么要做牛做马地加班?”    
    “没有一个人认真工作,我们这一次仍然不加薪。”    
    “如果他们一直不替我们加薪,我们为什么要努力替公司省钱?”    
    “我们能够削减的开支都已经毫不留情地削减了,但资金短缺的问题似乎更加严重。”    
    因此,当你面对困难的时候,提防你的本能反应是很重要的。本能的反应可能只会使问题一直存在,无法解决。在藏文中,这种现象被称为“扩瓦”(korwa),或“永不停息的恶性循环”。你的公司财务紧张,因此你开始采取行动,拒绝给予他人所需要的援助;你也开始削减开支;而最重要的是,你的想法从开创转变为守成。    
    宽容大度的心态    
    每一个反应都在你的心中植入新的铭印,而且是负面的铭印。每一次你拒绝给予资金或拒绝提供援助给那些仰赖你的人,你就等于植入了一个铭印;该铭印将使你看见自己和公司被拒绝给予资金和援助。这个现象逐步增强扩大,因为根据铭印的第二条规则:铭印在潜意识停留的时间越长,铭印的力量就越大(业力)。接着,当先前资金短缺的问题引发另一波新的财务问题之际,你的反应甚至比之前更强烈,更加一毛不拔,因而制造了第三波的问题。在营运陷入窘境的公司之中,这种每况愈下的情境屡见不鲜。    
    在我们目前所探讨的内容之中,蕴藏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含意:面临财务压力的时候,我们应该避免削减开支,以及小气吝啬的想法。对此,我必须多做解释。    
    我们先前提及,植入铭印有3种不同的方法:通过行动、语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